APP下载

攀西地区大棚果蔗地间套辣椒栽培技术

2011-04-01唐燕

长江蔬菜 2011年9期
关键词:果蔗甘蔗辣椒

唐燕

攀西地区大棚果蔗地间套辣椒栽培技术

唐燕

甘蔗属巨型禾本科作物,植株高大,生长周期较长,行距较宽,田间封行较迟,下种至封行长达3个月左右;中后期蔗林封地,田间相对湿度维持在65%~85%,蔗林地中具有散光照射,形成了独特的田间小气候,适宜喜阴的辣椒等生长。因此应充分利用蔗地不同时期的土地、空间、生态资源和攀西地区社会经济条件,采取立体高效间套种植模式,以提高土地综合效益,增加蔗农收入。

1 高效栽培模式选择

主作物是果蔗,间作作物可以是辣椒、茄子、苦瓜、大豆、花生、马铃薯。间作辣椒的模式最好,因为辣椒更喜阴。与净作相比,蔗地实行间套作,甘蔗仍然生长良好,糖度并不降低,667 m2产量不低于10~13 t,产值7 000~9 100元,间作辣椒667 m2产量以1.5 t计算,产值5 400元左右,667 m2总收入为12 400~14 500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2 播前准备

2.1 品种选择

一般选用节间完整、抗病虫的优良果蔗品种,如罗汉蔗、潭州果蔗。辣椒应选择优质、高产、抗病虫、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状好的品种,如种都4号、洛椒8号、洛椒98A、湘研9号、湘研19号、渝椒5号等。

2.2 土壤选择

甘蔗生长一般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中性偏碱的轻质粘壤土、壤土或沙壤土较好。分布于安宁河两岸的漕坝蔗地,土层深厚,结构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强,适宜甘蔗生长。分布于丘陵的坡台蔗地,土层瘠薄、肥力低,难以满足高产要求,须担沙、泥,种绿肥压青,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提高肥力。果蔗种植最好选择3年内没有种过甘蔗的地块。

2.3 整地、施肥

对于间套种植,将土地翻耕晒白,施好基肥,大棚内667 m2施腐熟农家肥3 500~4 000 kg(尽量少用人粪尿)、过磷酸钙50 kg、油枯15 kg、尿素20 kg、硫酸钾25 kg,一般采用沟施法,即在中间挖一深沟,将基肥施入,然后整平畦面。

3 适期播种

①新植蔗地精细整地,规格开厢,厢宽90~100 cm,沟宽20 cm,深20 cm。定植行距80~90 cm,株距13~15 cm,要求蔗地开直,沟底埋平,底土松细。667 m2定植5 000株,采用“八”字形摆蔗,放种时种茎方向一致,芽向两侧。用力将种茎压入泥浆外露1/2,待种茎上的泥浆出现小裂缝后再盖土约3 cm厚,然后覆盖地膜。

②辣椒种植于甘蔗两边,采用宽垄双行种植,植于厢边6~8 cm,每厢植两行,株距可根据甘蔗萌发的情况作适当调整,通常为25~35 cm。比净作略稀一些,达3 000株/667 m2即可。

③合理安排播期。果蔗的种植时间为10月上旬左右,此时温度非常高,甘蔗大约10天就出苗,半个月就出齐。辣椒可以在9月育苗,苗龄45~50天,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当辣椒苗长到3叶1心、花芽分化时移栽,此时甘蔗高15~20 cm,进行第一次培土,并施入甘蔗提苗肥,以农家肥为宜 (以羊粪为最好,对辣椒有宜),P、K肥30~35 kg/667 m2,施少量氮肥,一般为尿素5 kg/667 m2。然后薄培土3~5 cm,边培土边定植。

4 田间管理

要掌握在不损害主作的情况下争取主副作物全面丰收。前期管理以辣椒为主(4月底5月初后以甘蔗管理为主),甘蔗需大培土时,间作作物要及时收完。甘蔗的中耕除草、施肥、灌溉等,都要与间作作物的管理配合进行,实现互补互益,相得益彰。

4.1 前期管理(以辣椒生长管理为主)

①温湿度管理 辣椒定植后前期以保温为主,密闭大棚保温,缓苗后,降低棚内温度,随着外界气温升高,适当增加通风换气来调节棚内温度,当外界最低温度超过15℃时,夜晚可揭起大棚两边薄膜通风。辣椒怕高温、强光、暴雨,因此大棚生产中,顶部塑料薄膜可以一直盖着,以减弱光强和避免暴雨冲刷。

②灌水 一般定植后要浇足“定植水”,缓苗发根期要适当控制水分,尽量推迟第一次灌水时间,提高土温,促发新根,提早生长,在秧苗成活后要做到小水勤灌,保持土壤润湿;在开花结果盛期,由于植株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需要大量的水肥,故此时及时足量供水施肥,灌水以早、晚为宜,切忌翻厢漫灌,以半沟水灌溉为宜。

③施肥 大棚辣椒由于塑料薄膜的覆盖,光照强度减弱、温度高、湿度大,易徒长。因此要根据生长势进行肥水管理,定植后至采收前要求稳定生长,所以前期不能多追肥,要促控结合。辣椒秧苗定植缓苗成活后,由于辣椒根系细而弱,加之地温较低,其根系难以充分吸收基肥,因此,应及时追施提苗肥,以促进秧苗尽快增加营养面积和尽快分杈,为开花结果打下基础。辣椒提苗肥应以速效氮肥为主,一般667 m2施500~1 000 kg腐熟粪肥,加5 kg尿素再对4~5倍的水逐窝灌施,提苗肥可追2~3次,随着秧苗逐渐长大,肥料的浓度可逐渐增大。开花期不宜多施氮肥,以免辣椒贪青徒长,引起落花,当门椒采收时,有4~6层的花相继开放结果,很快进入结果盛期,这时需要加大追肥量,以满足果实膨大之需,一般每采收一次果实就追肥一次,同时适时用磷酸二氢钾液叶面喷施,这样利于促进辣椒分枝和开花结实。

④防止辣椒落花、落果、落叶 辣椒落花、落果、落叶的原因较多,包括内部和外部因素。如温度过高(高温30℃以上)或过低(低温15℃以下),氮肥施用过多而引起植株徒长;栽植过密引起光照不足、花器官缺陷;开花期的干旱、多雨或缺肥等都会引起落花落果,对植株生长结果影响较大。第一台果坐不住,养分就全集中到枝条和叶片中,加剧植株徒长,影响之后的结果。

防止措施:在高温季节及时追肥、灌水,在雨水多的季节注意排水,在整个管理过程中,注意根据辣椒根群生长特点,以促根、保根为主。对早春温度过低或夏季温度过高引起的落花可花期喷洒25~30 mg/L的防落素或30~35 mg/L辣椒灵(番茄灵)等溶液,防治效果较好。

⑤植株调整 门椒坐稳后,应将门椒以下的老叶和侧枝全部去掉,使植株下面有一定空间,便于通风透气降温,有效预防病害。及时摘掉生长势弱的植株的第1,2层花蕾,以及后期生长的无效侧枝,以促进营养生长。

4.2 中后期管理(以甘蔗管理为主)

①追肥 每667 m2用复合肥50 kg或有机肥 (腐殖酸)牛粪1 500 kg撒于沟内。然后根据辣椒生长情况,每次每667 m2施10~15 kg尿素,冲灌5~6次。并根据温度变化情况,4月左右揭去大棚膜。

②攻茎肥 在蔗苗开始拔节时进行,667 m2施三元复合肥100 kg,然后大培土,将蔗行培成“龟背”形,同时将所有弱小的分蘖和收获后的辣椒秆全部压埋。

4.3 病虫害防治

辣椒病虫害较多,主要病害有立枯病、炭疽病、白粉病、病毒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烟青虫等,根据各种病虫害的特点对症下药即可有效防治。

果蔗苗期注意防治螟虫,螟虫为害可造成大量枯心苗,中后期造成枯鞘及螟害节,可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期棉蚜对甘蔗产量、品质影响较大,应注意防治。

5 适时采收

①辣椒的采收 攀西地区一般采收青椒。应在果实充分膨大、已定型、果肉增厚、质地脆嫩、果色变深具有光泽,并且辣(或甜)味纯正清新时采收。大棚辣椒的采收期一般在1~5月。辣椒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矛盾较大,特别是进入结果期后,正在生长的果实对植株营养生长及生殖器官的发育影响比较显著,植株上结果数增多时,新开的花质量降低,结实率下降。如果将果实及时摘除,不仅减少果实生长时间,缩短结果周期,还可提高开花质量、开花数和结果率。具体地说,门椒、对椒、四门斗椒应及早采摘,特别是门椒和对椒早摘能减少养分的争夺,以利于以后第3~5层果实的迅速膨大和继续开花坐果。所以,辣椒适时早采收、提高采收频率,是提高大棚辣椒产量的重要措施。

②甘蔗的采收 以成熟度为主要依据。甘蔗工艺成熟(蔗茎蔗糖达到本品种固有的较高水平,全茎上下节段的蔗糖接近一致)主要特征是蔗株长势趋于停滞,青叶减少到6~7片,中下部枯叶增多,蔗茎呈本品种固有色泽,蜡粉脱落,节间光滑。11月中旬果蔗开始成熟,可采收上市,果蔗适宜采收期长(从11月到翌年4月共5个多月)。采收时可用专用挖蔗工具挖出蔗株,不伤蔗茎,保留叶鞘,斩去叶片。

唐燕,四川攀枝花市米易县农牧局,617200,电话:0812-8175499,13547638216,E-mail:21867503@163.com

2011-02-14

猜你喜欢

果蔗甘蔗辣椒
七个果蔗品种在桂北地区的种植表现及综合评价
清明甘蔗“毒过蛇”
辣椒也疯狂
辣椒之争
拣辣椒
甘蔗的问题
爱咬甘蔗的百岁爷爷
23个甘蔗品种对甘蔗黑穗病的抗性测定
新引进果蔗品种宿根矮化病菌检测
果蔗地土壤中铬、铜和锌含量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