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文化在中医“治未病”理论中的应用

2011-03-31殷振瑾闫远杰张树峰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形神中医学正气

殷振瑾,闫远杰,张树峰

(承德医学院,河北承德 067000)

(中医中药栏目编辑:张 健)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和”的哲学思想处于主流地位。对于“和”的解释,《说文解字》释为相应也,从口禾声,古唱和字,不读去声[1]。即“和”的本义是指歌唱时的相互应合,引申而指不同事物间相互和谐一致的关系。中国传统的“和”文化源远流长,“和”既是宇宙和万物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规律,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精髓。“和”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中的主流文化,对于中医学的理论构建及其中的“治未病”思想的影响也是较为深远的。

1 “和”文化与中医学基础理论的关系

1.1 “和”文化是中医“天人合一”及“形神合一”思想形成的基础 “和”文化包含人与自然之和,人与社会之和以及人体内部之和三个方面。

1.1.1 人与自然之和: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老子认为,自然法则不可违,人道必须顺应天道,也就是说人应当顺应自然法则,人与自然万物要相和以生。今天,我们依靠高科技,加速了对自然的征服、控制和支配,同时也受到了大自然的强烈反抗和报复。环境污染、各种自然灾害及异常气候的频繁发生,正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因此,我们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应该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注重生态平衡,这也体现了人与自然之和。

1.1.2 人与社会之和,即人与人之和:人作为社会人,人与人相处即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认为,人虽各有其利益,但“仁者爱人”,人与人相爱和合,则社会安定有序,人际关系和谐融洽,人的社会心理压力减轻,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伤害、折磨和杀戮就会减少,人就会健康长寿,即太平之世多长寿。另外,人的社会角色、地位的不同,人们的心身机能及人的疾病谱的构成也不尽相同。因此,作为生活在社会之中的人,应根据社会环境的变迁,适时调整身心,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

1.1.3 人自身之和,即“形神合一”:中国儒、道、佛家都提倡修身养性,节制欲望,净化心灵,从而达到人自身心灵之“和”[2]。人的喜怒哀乐等情志活动发作要有一定的节度,或者说人的心态要平和,这样才能达到身心健康。人的精神和形体是统一的,日常应注重精神调摄、重视饮食起居和劳逸适度,保持脏腑经络气血和谐,即体质平和,从而达到人自身之和,实现“形神合一”,健康长寿。

中医将人看成形神合一、天人合一的整体,用整体恒动的思维看待生命的变化,人的健康就是整体生命的和谐,人的疾病就是整体生命的失衡。

1.2 中医学“阴阳和合”的理念来源于“和”文化 中医学根植于中国古典哲学,厚养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古老的中华文化就是一种阴阳和谐文化,反映的是阴阳哲学。儒家体现乾阳刚健、自强不息的精神、偏重于“阳”;道家强调阴柔的归藏包容功能,以贵柔崇阴,自然无为,致虚守静为“阴”。中医学阴阳并重,兼蓄儒道两家之精华,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中医文化,那就是“和”。中医是典型的“和”文化[3]。

中医学的和合思想,不仅体现在阴阳失和的疾病观以及阴阳和合的健康观,在养生、诊断和治疗上也处处体现。如中医养生中的天人之和、形神之和、劳逸之和;通过四诊、八纲、经络等辨证及辨别体质以发现人体不和谐的诊断观,及调人、调气、调阴阳、调脏腑等的治疗观,均体现了中医的“和”文化。

2 “和”文化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核心理念

“治未病”是中医具原创性的观点。本世纪人们普遍认为,医学朝向健康,人的身体会不断出偏,需要不断纠偏;如果能抓住在器质性病变形成之前的两个环节:预防保健与及早干预,将病情控制在功能状态,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4]。

故纠正疾病过程中机体阴阳的偏倚,恢复和重建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不仅可以治病,还能防变,更具意义的是使全身生理功能正常,长久地处于“无病”状态。中医治病之道,重在调整阴阳气血平衡,所谓“调整就是治疗,平衡就是健康”。

3 “和”文化可作为中医“治未病”核心思想的应用大法

中医“治未病”包含了“未病先防、有病早治、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核心思想,“治未病”作为中医学的一项最高的治养原则,它贯穿于养生防病、疾病诊断和治疗之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指导意义[5]。中医的主要治疗思路就是改变内环境,提高自治愈、自修复的能力。使人体阴阳平衡、各脏腑机能协调、气血调和,情志疏畅,则诸病自愈,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正体现了“和合”的思想。

3.1 未病先防—养生贵在阴阳和 中医在养生保健方面注重“天人合一”的平衡观,强调以自体稳态平衡为摄生保健之上策,“和合”思想应为“治未病”理论的核心。养生其实很简单,它不是要你刻意去做一件与日常生活无关的事,养生恰恰就是日常生活,就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周易》云:“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内经》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均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是以阴精和阳气为基础的,而阴精和阳气又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阴与阳保持着动态平衡,那么人就健康长寿;阴阳失调,身体就会生病。故保持阴阳平衡才是养生健身的最佳状态。如“顺应四时,趋安避邪”,“起居有常,莫伤莫强”,“恬淡平和,精神内守”,“但欲小劳,无使其极”等重要理念均体现了中医的“和合”思想。

3.2 有病早治—身心失和宜早调 身心失和宜早调,即早期治疗。如《灵枢·逆顺》曰:“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藏。”《金匮要略·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四支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 以上均体现了早期治疗的“治未病”思想。

任何事物都是有先兆的,健康也不例外,应用中医的望闻问切和现代的先进检查手段,及时体检,早期发现体质的偏颇,或反应身心失和的各种征兆,通过调整人体脏腑气血的功能,调畅情志、扶助正气,将致病之邪扼杀在萌芽之中,则可达到有病早治的目的。

3.3 既病防变—和其脏腑防传变 《难经·七十七难》云:“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疾病已经发生,在其病渐而未深,微而未甚阶段能及时制止,使之不致蔓延。运用疾病传变理论判别发展趋向,先安未受邪之脏,则能截断病邪的深入,从而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如治疗肝脾不和,贵在疏肝健脾兼顾,使其达到动态平衡,否则单纯疏肝,不能尽快打破肝脾不和的恶性循环,不利于疾病的治愈,甚则会变生他病。故和其脏腑防传变,在既病防变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3.4 愈后防复—和其正气防复发 要注意预防复发,时刻掌握健康的“主动权”。疾病初愈,正气尚未完全恢复,尤应注重摄养,要谨防疾病复发。针对患者气血衰少,津液亏虚,脾肾不足,血瘀痰阻等病理特点,采取综合措施,和其正气,促使脏腑组织功能恢复协调,从而达到邪尽病愈,病不复发的目的。愈后防复首先是防止原发脏腑疾病的复发,同时通过和其正气,调养五脏,也能防止其他脏腑疾病的发作。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有“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脉证并治”一篇。认为在伤寒病后期,大邪已去,病势已减,疾病近愈,但由于气血阴阳未平复,脏腑功能未健旺,或尚有部分余邪未尽,此时应慎起居、节饮食、戒房事,如能调摄得当,则有助于正气的恢复,加速身体的完全康复。

“和”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中的宝贵遗产,成为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构建基础。“和”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核心理念,在 “未病先防、有病早治、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具体应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57.

[2]慕旗娟.中国传统的“和”文化与普世价值[J].铜仁学院学报,2010,12(5):39-41.

[3]吴云霞.新安医学与“和”文化[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22(4):356.

[4]张志斌,王永炎.试论中医“治未病”之概念及其科学内容[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0(7):440-444.

[5]徐家松.中医“治未病”的丰富内涵及指导意义[J].世界中医药,2008,3(4):195-197.

猜你喜欢

形神中医学正气
夏天养生要先养一身“正气”
形神兼备,聚焦小学数学公式定律教学策略
正气方天祥
藿香正气真的治疗中暑吗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形神之间 浅谈古代人物故事画的发展历程
意象、形神
清风正气
形神是中医辨证要素的首要元素——中医辨证常用20个基本要素与形神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