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语言学新方向》介评

2011-03-21马应聪

外国语文 2011年1期
关键词:构式语言学语料库

马应聪

(甘肃农业大学 外语学院,兰州 730000;四川外语学院 研究生部,重庆 400031)

《认知语言学新方向》介评

马应聪

(甘肃农业大学 外语学院,兰州 730000;四川外语学院 研究生部,重庆 400031)

1.引言

自Lakoff和Johnson(1980)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出版以来,认知语言学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范式,其理论体系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研究范围在过去的30年间已迅速扩展到语言学的各个领域,包括语法、语义学、句法学、音位学、语篇研究等,试图在语言的不同层面阐述语言的概念结构和心智表征,已经成为一门名副其实的“显学”。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出现各种创新,相关论著也层出不穷,为当代语言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浩如烟海的著作之中,由Vyvyan Evans和Stephanie Pourcel于2009年编写出版的《认知语言学新方向》一书在梳理和呈现认知语言学丰硕成果的基础之上,比较系统地探析了认知语言学的新动向,值得关注。

2.内容简介

全书分五个部分,收录论文21篇,简介如下:

第一部分:语义研究,收录论文四篇,论及认知语义学的新观点、新方法和实证研究。第一篇是Peter Harder的《作为输入的意义:教导视角》。该篇主要探讨了意义作为输入的问题。Harder指出,当今认知语义学倡导基于用法和社会语境的意义构建观,认为意义只存在于真实话语中,这与传统的语义观一样都有走极端之嫌。鉴于此,作者提出阐释意义产生理解的“三段论”(a tripartition approach),即输入、加工和输出,并强调对输入阶段语言特征的把握,试图修补仅关注输出阶段用法的语义观。第二篇是Vyvyan Evans的《“词汇概念和认知模型理论”管窥下的语义表征》,系统阐述了词汇概念、认知模型以及二者结合的问题。Evans认为认知模型投射出概念结构,词汇概念形成相应的语义结构,将认知模型和词汇概念相结合方可形成语义表征。他进一步论述了认知词汇学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以后的任务。第三篇是Stefan Th.Gries和Dagmar Divjak的《行为的剖面:基于语料库的认知语义分析》。二位作者将语料库语言学与认知词汇学相结合,对英语动词“run”的多义现象和俄语中表示“try”义的所有动词基于语料库进行定量分析,从而给认知词汇学的研究提供了新方法,弥补了以往研究过于主观之不足。第四篇是Dylan Glynn的《多义、句法和变体:基于用法的认知语义学研究》。Glynn认为,从Lakoff(1987)的词汇网络模型到Evans(2006)的多义框架理论都没有完全解决多义现象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据此,他提出将基于用法的定量分析法、认知语法的多因子理论和同义现象的研究方法相结合,通过特征分析来说明特征簇表征的多义结构。

第二部分:隐喻与整合,收录文章四篇。隐喻一直是认知语言学的热门话题之一,该部分的四篇文章阐述了隐喻研究的新进展。第一篇是Mimi Ziwei Huang的《解决隐喻之谜:基于突显模型的话语隐喻阐释》。该篇主要基于Giora(1997)的“等级突显假设”阐述语篇中隐喻是如何被理解的,并概括出三点影响因素:被突显的词汇义及其语义场、语篇语境中的隐喻性映射和语篇的隐含隐喻义。第二篇是Daniel Casasanto的《语言隐喻什么时候会成为概念隐喻》,主要探求概念隐喻的心理实体,通过实验论证了语言中的隐喻现象是概念结构的理论假设来源之一,据此填补概念隐喻理论之不足。第三篇是Gilles Fauconnier的《概括性的概念整合网络》。概念整合理论由Fauconnier等(Fauconnier,1985/1994;Fauconnier & Turner,2002)系统发展而来,在该篇的论述中,作者对四种整合方式一一进行再分,将其2002年的理论体系进一步发展完善,并提出“概括性整合网络”这一新概念。本部分最后一篇是Barbara Dancygier的《构式整合中的所有格和专有名词》,主要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分析了英语构式“GEN-XYZ”和“One person’s X is another person’s Y”中的所有格和专名问题,并系统阐述了所有格对以上构式义的影响。

第三部分:语法研究:理论和方法,收录文章四篇,呈现了认知语言学最新的语法研究理论和方法体系。第一篇是Arne Zeschel的《构式是什么?完全传承和完整模式》。该篇主要基于构式语法理论,从对比构式的定义入手,引出目前构式语法内部关于构式的两大分歧:构式究竟是无法预测的形—义配对体还是固化的形—义配对体?Zeschel通过调查英语“good XP”构式的语料,指出在通常情况下,两者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分界,具体分析数据显示该构式尤其具有固定性的特征。第二篇是Ewa Dabrowska的《作为构式的单词》。作者从构式的本质和特征入手阐述了词语构式的特征,进而通过实证考察提出词汇知识的习得与表征的方法。第三篇是R.W.Langacker的《构式与构式义》。作者就构式的意义来源问题进行了探究,试图为涉及概念结构的语言现象各个层面提供一个统一的研究方法。Langacker强调,构式往往具有多个层面,这些层面构成一个象征结构集合,其内部的构式之间在习得时会被相互激活,一个复杂构式的意义同时来源于其构式图式和图式内部的结构成分。第四篇是Edith Moravcsik的《句法分解》。作者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通过语料分析,探析了语法结构中的整体—部分关系,强调其在句法分析中的重要作用。

第四部分:语言、体验与认知,收录论文四篇,呈现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最新研究。Chris Sinha在第一篇《语言:生物文化的最基本单位和社会有机体》中通过考察语言的产生、社会文化、人类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构想出语言的“生物文化理论”(a biocultural theory),进而反驳生成语言学的语法自治观,提出语法存在于语言之中,并基于进化论思想将语言视为人类运用符号能力普遍发展的结果。体验观是第二代认知科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基础。第二篇是Magda Altman的《从传统医学体系中人体的身心特征解读体验》,用认知语言学的感知、意象图式等概念分析传统中医理论中记载的人在生病时的生理、心理症状,分析指出某些医学领域对身体症状与病症关系的研究成果可作为语言体验性的证据,据此可帮助人们理解语言体验性的本质。第三篇Paul Chilton的《“GET”和“GRASP”的图式:意象图式语义观中概念模型构建的新途径》则以意象图式观为基点,将空间概念、语篇的前景化/背景化、认知参照点等结合拟构出新的理论框架,详细分析了英语动词“get”和“grasp”的图式模型构建过程。本部分最后一篇是Stephanie Pource的《运动图式的认知构建过程》,作者首次将记忆与推理结合,通过实验考察了运动图式的概念化过程,论证语言与认知的相关性问题,为语言与认知关系的研究开创了新方向。

第五部分:认知语言学的拓展与应用,收录论文五篇。第一篇是William Croft的《社会认知语言学探微》。作者指出,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视野太过狭窄,而且长期以来语言的心理与社会研究存在两张皮的现象。Croft借鉴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如Clark(1992,1996,1999)和 Tomasello(1999,2003,2008),将语用学、社会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相结合,试图为语言研究提供新方法,并尝试回答认知语言学的相关问题。第二篇是 Ruth Berman和Bracha Nir的《评价性文本质量的认知和语言因素:全球与地方》,主要整合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认知过程,进而探究认知、语言等因素在词汇句法和语篇整体框架两个层面的构建作用,发展了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语篇研究。第三篇是Sarach van Vliet的《叙述文本中的参照点和管域:话语中回指的认知参照点模式》。作者主要以认知参照点和叙述维度为切入点系统论述了语篇回指现象,发展了Van Hoek(1997)回指的认知参照模型。第四篇是Johanna Rubba的《David Lynch的〈穆赫兰道〉中的整合梦想》。Rubba将认知语言学的概念整合理论用于电影《穆赫兰道》的故事情节解读之中,为认知语言学的应用和理论拓展提供了一个新视角;第五篇是Esther Pascual的《“我在那个房间”:作家和检察官对一桩谋杀案描述中的概念整合》,比较了两个身份不同者在对同一事件的描述中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性,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分析了这种差异性的表现和背后的原因。Pascual为认知语篇学的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探析之路。

3.简评

该书在梳理认知语言学所取成就的同时,系统地呈现了认知语言学近年来在理论研究、方法论体系构建、研究领域等方面的新突破,其突出特点和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巩固了认知语言学的传统阵地,梳理了认知语言学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该书所收集的论文涉及范围广,包括语言的修辞、词汇、语义、语法、语言对比,以及语言、概念和体验三者之间关系的考察等方面,呈现了认知语言学在其传统的语义、语法、隐喻等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第一,意义研究方面。意义研究古往今来都是语言学家们无法逾越又很难驾驭的一个层面,Langacker曾首次将意义定义为概念化,王寅(2008)将其发展为“体验性概念化”。Harder在该书提出的教导式语义学和 Evans提出的词汇概念和认知模型理论均修补了以往认知语义学研究之不足。第二,语法方面。Langacker通过整合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化、传承、隐喻、转喻以及构式演变等一系列观点,试图为语言现象的各个层面提供统一的研究方法。第三,隐喻方面。Huang和Casasanto的研究可视为隐喻方面的最新发展,同时Fauconnier将其理论体系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拟构出“概括性整合网络”的新体系。第四,语篇方面。Berman和 Nir、Vliet和Pascual分别考察了语篇认知能力的构建和语篇研究在认知层面的诸多问题。总之,该书所收录的每篇论文在都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该领域内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因此可以说,本书在认知语言学现有理论的基础上,梳理了这几年的新进展,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3.2 发展和完善现有理论,不断拓展认知语言学研究新领域

认知语言学自发展之初,更多关注语言研究与心智的关系,认为语言是人类在对世界进行感知体验的基础上进行认知加工的结果,“长期以来语言的心理与社会研究存在脱节现象”(Croft,2009)。继Kristiansen和Dirven(2008)编著的《认知社会语言学》之后,William Croft借鉴心理学家的相关成果,将语用学、社会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相结合,提出了社会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理念,将其拓展到新领域,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体系。同时,Sinha的“生物文化理论”将语言研究与生物学和社会学结合起来,视语法为生物的最基本单位或者社会组织机构体,也为语言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因此,沿着该书所提供的新思路,可乐观地预言:随着认知语言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将其与相邻和相关学科结合进行跨学科的理论构建,拓展出更多更新的研究领域将成为认知语言学发展的新增长点之一。

3.3 将认知语言学与语料库语言学紧密结合,为语言研究提供新思路

纵观本书所选论文,可以发现编者的两个原则:一是理论上的创新,二是方法论上的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语料库语言学得到较快发展,对语言分析、词典编撰、语言教学等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编者反复强调不论是语言的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应用都应该依靠语料库,注意借鉴和吸收语料库语言学的最新发现,将认知语言学与语料库语言学结合,用数据支持观点,可使理论更具说服力。如在第一部分Gries和Divjak将语料库语言学与认知词汇学相结合,对英语动词“run”和俄语表“try”义的动词所作的定量分析,给认知词汇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论导向,弥补了以往研究太过主观的缺陷。Zeschel对英语“good XP”构式所作的语料库调查和Chilton对英语动词“get”和“grasp”图式构建过程的考察也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总之,依靠语料库进行理论研究已经成为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必然一条重要路径。

3.4 将理论发展与实证分析紧密结合,进一步更新语言研究的新方法

建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运用实证方式论证语言理论是该书的另外一个特点。在过往研究中,理论发展与实证调查往往出现脱节状况,虽有许多学者曾强调过理论语言学应该与应用语言学相互结合、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和谐发展,但是纵观国内外的研究,仍然存在着两者脱节的情况。但是,我们欣慰地看到本书的编者自始至终贯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指导原则,强调两者结合的重要性,如 Dancygier、Rubba、Pascual等的论文充分体现了这一取向。

4.结语

当然,本书也有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第一,对认知语言学现今的研究概括尚不全面,如未将认知语言学与二语习得和语言教学的相关研究纳入其中。第二,使用的语料库不很权威,如书中收录的论文所使用的语料库不全面且不是封闭的,没有系统使用目前世界上几个大的语料库(如BNC和COCA)。诚然,作为一本对当前理论梳理和概述性介绍的书籍已相当不错。更难能可贵之处是,本书将认知语言学的体验基础、研究方法和实践应用三者合,综合考察和再现了认知语言学与相邻相关学科,如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文学研究等的相互关系,这在以往作品中鲜有论述。

致谢:感谢我的导师王寅教授的悉心指导。

[1]Evans,V.Lexical Concepts,Cognitive Models and Meaning-construction[J].Cognitive Linguistics,2006(4):491-534.

[2]Evans,V.& S.Pourcel.New Directions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M].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9.

[3]Fauconnier,G.Mental Spaces:Aspects of Meaning Construction in Natural Language[M].MIT/Oxford:OUP,1985/1994;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4]Fauconnier,G.& M.Turner.The Way We Think: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M].New York:Basic Books,2002.

[5]Kristiansen,G.& R.Dirven.Cognitive Sociolinguistics:Language Variation,Cultural Models,Social Systems[C].Berlin/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2008.

[6]Lakoff,G.& 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7]王寅.认知语言学的意义新观:体验性概念化[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4):1-6.

责任编校:蒋勇军

2010-06-15

马应聪,女,甘肃白银人,甘肃农业大学外语学院讲师,四川外语学院研究生部在读硕士,主要从事认知语言学与构式语法研究。

猜你喜欢

构式语言学语料库
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
《复制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实践》评介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不可推导性”作为标准的虚妄:兼评“修辞构式观”
“要多X有多X”的构式分析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基于COCA语料库的近义词辨析 ——以choose和select为例
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再到语法构式
基于JAVAEE的维吾尔中介语语料库开发与实现
“XV的(不)是Y”构式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