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本科院校贫困大学生就业的思考

2011-03-20张佳刘萍

文教资料 2011年28期
关键词:贫困生毕业生院校

张佳 刘萍

(宿迁学院 一系,江苏 宿迁 223800)

地方本科院校贫困大学生就业的思考

张佳 刘萍

(宿迁学院 一系,江苏 宿迁 223800)

本文从地方院校办学条件制约、贫困生经济贫困、综合素质偏低、贫困生社会资源缺乏、传统思想束缚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地方院校分困毕业后就业难的原因;从地方院校调整教育机制、建立健全贫困大学生扶助体系、重视贫困大学生心理教育、多途径提高贫困生综合素质、对贫困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搭建公平竞争平台、完善就业信息管理和发挥就业指导中心职能、多渠道帮助贫困生就业等方面,提出目前解决我国地方院校贫困生就业难的措施。

地方本科院校 贫困大学生 就业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人数亦逐年增加。200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45万,2009年全国毕业生人数达到619万,2011年全国毕业生人数约660万人,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在校大学生中约有20%至25%是贫困生,其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8%至20%[1]。贫困大学生不仅在学业上可能因为贫困而丧失接受更多更好教育的机会,在就业上也可能因为贫困而与好工作好待遇失之交臂。根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9年社会蓝皮书》显示,“211工程”学校毕业生就业率相对较高,大概为88%,其他院校则偏低,地方院校贫困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高校、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1.地方院校贫困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1 地方本科院校办学条件制约。

一般来说,地方本科院校办学历史不长,与名牌大学、重点院校相比,缺少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资格都不具备,具备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资格的更是少之又少,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很难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和认可,往往处于被动和弱势地位。由于受办学历史、办学方式和办学经费等影响,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够科学,在专业设置上,缺乏充分调研,“追新、追热”现象严重,一味追求学校局部效益,过度扩展新、热专业,造成地方市场急需人才招不到,高校人才培养过剩。在课程设置上,无法真正实现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对就业指导课程认识不到位,就业教育开展不深入,学生就业竞争力不强。另外,地方本科院校都处于非中心城市,经济欠发达,受区域因素的影响,毕业生就地实习、实践及就业的空间较小、难度较大,学校难以举办大型招聘会吸引用人单位前来招聘毕业生。同时,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积极开拓市场渠道的意识和观念还不强,学校自身就业市场建设的开放性也不够,市场化程度不高,就业市场建设仍显得被动、封闭,能够为毕业生提供的就业信息较少,就业渠道不通畅。

1.2 经济压力较大。

在就业过程中,毕业生的求职费用从制作简历、形象包装、通信费用,到车费食宿,名目繁多,开销较大,根据《京华时报》与新浪考试频道联合推出的“毕业生就业成本调查”结果显示,在参与调查的3504名毕业生中,约有1/3的大学生就业成本超过2000元。另外,还有不菲的隐性“人情关系费”,而贫困毕业生难以支付这些费用,在求职过程中也会因缺少差旅费而不能赴外地求职和参加面试。部分困难大学生甚至购置不起一套求职面试的正装,不能自信地参加面试,因此他们多数选择放弃花费成本高的求职方式,尽力缩短搜寻时间,把求职地选择在学校所在的城市或附近的城市,失去了很多好的就业机会。

1.3 综合素质偏低。

在“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市场化制度下,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是用人单位首要考虑的条件。由于受家庭经济条件影响,贫困生为了生计,平时省吃俭用,伙食标准低下,致使营养不良,身体素质差;经常占用正常的学习时间打工或勤工俭学,与同学交流少,很少参加其他活动,失去了许多锻炼机会,造成了语言表达、组织管理、实践创新能力受到影响,应对实际工作和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锻炼,甚至还有不少贫困毕业生缺乏求职面试的应对能力。再者,多数贫困大学生在美术、音乐、体育方面没有受过启蒙教育,外语和计算机等课程学习条件较差。同时,他们的家长也不可能对他们的社交能力、见识增长和实践能力进行有目的培养,从而导致贫困生综合素质偏低。

1.4 社会资源匮乏。

在平等竞争的就业机制还未健全的现实环境下,各种社会关系在客观上造成了竞争机会的不平等。2006年,由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合作完成“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有41.61%的学生认为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是最有效的求职途径。具有较强社会关系的毕业生无疑在竞争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绝大多数贫困生主要来自边远农村和城镇困难家庭,经济窘困,生活圈子狭窄,没有任何家庭资源可供利用,根本不可能指望他们的家庭在其就业过程中发挥“走关系,托熟人”的作用,社会资源匮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就业。

1.5 传统思想的束缚。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贫困生更趋向于尽快分担家庭重担,回报家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选择了直接就业,受传统观念和家族思想的影响,他们依然认为“上大学=成功=国家精英”。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应届毕业贫困生的考研比例比普通毕业生大约低40%,同时,在就业地选择和职业取向上显示出浓厚的功利色彩,一般不愿意到基层、边远山区去,而倾向于“三大”(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和“三高”(高收入、高福利、高地位),并且由于其经济状况不佳,因此更趋向于选择比较稳定的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而对技术性、实用性的职业比较排斥。结果,很多贫困生与普通毕业生相比,在就业问题上出现了签约时间滞后、签约率偏低、择业岗位偏差的现象,这也成为当前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诱因之一。

2.地方院校贫困生就业援助体系的构建

2.1 适应地方产业和社会发展需要,优化教育结构,增强贫困生就业竞争力。

根据劳动社会保障部科研所的数据显示:我国在“十一五”期间计划年均新增劳动力需求总量为1800万,但“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劳动力供给为2000万,每年将出现200万富余劳动力。根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2005中国人才报告》预计,到2011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供应总量为4000万,而需求总量为6000万。以上两项数据表明:我国劳动力总体有富余,但专业技术人才仍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因此,地方高校必须紧贴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密切注视就业市场的发展变化,研究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人才供需状况,加大学科和专业结构调整力度,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针对高等教育周期长、见效慢与经济、科技发展迅猛之间的矛盾,做好人才培养计划的超前预测和设计。在保持自身优势学科和专业的前提下,下决心进行学科和专业结构调整,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就业率过低的专业,要忍痛割爱,减少招生数量甚至停止招生。在调查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突出实践教学环节,使培养的人才更好地适应地方产业发展和社会的实际需要,避免人才供需错位。

2.2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地方高校贫困毕业生积极应对就业压力。

最近上海社科院针对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一代大学生调查报告显示,靠银行贷款完成学业的大学生13.3%的人表示宁可无业也不要不理想的工作。为克服贫困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的恐惧和困惑,学校应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专门针对贫困毕业生的心理危机排查、现场咨询、心理测评和心理讲座,建立心理热线电话和心理咨询信箱,开通网络虚拟心理咨询中心,为他们提供舒缓压力、排解紧张情绪的渠道,使他们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压力,顺利度过毕业、就业的心理关键期。一方面可以多找一些从贫困家庭走出来的成功人物作为典型,对贫困生进行教育,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增强意志。另一方面多找贫困生谈话、谈心,了解他们的心态和心理状况,一旦发现问题,就及时运用心理学的知识进行疏导。同时尽可能多地为贫困生创造参加集体活动的机会,使他们尽快消除与城市文化和城市学生之间的隔阂,消除自卑、脆弱的心理阴影。鼓励他们勇于尝试应聘一些比较好的岗位,不要让自卑心理作祟;鼓励他们从自身实际出发,先就业再择业,调整就业预期。

2.3 提高贫困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

毕业生的个人素质、能力、特长和团队精神是主导就业的重要因素,个人的素质和能力是用人单位关注的重点,也是求职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学校应多方面教育贫困生努力拓宽知识面,在本专业学有专长,还必须掌握现代管理、市场营销等相关专业知识,了解相关专业前沿,把书本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以满足现代企业生产和技术更新的需要。另一方面,鼓励贫困生有选择地参加技能培训、资格认证、等级考试等,增加自己的就业竞争筹码。同时,还应鼓励贫困生有选择地参加集体活动,学习公关、礼仪、组织管理、外语、计算机等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策划与组织管理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提高人力资本附加值,增强就业竞争力。

2.4 引导贫困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从新生入学开始,建立贫困生档案,并对他们进行职业规划的教育和引导,让他们把大学的学习、锻炼与四年之后的就业联系起来,明确自己为就业应该发展什么样的能力,应该参加哪些活动。由于贫困生比起其他同学,缺少的能力可能会更多一些。因此对他们的职业发展引导在不同的阶段应该更为细致一点,周期性应该更长一些。必要时做到个别同学个别关注,针对每个贫困生的特点进行引导。切实落实就业指导工作人员、机构和经费,保证必要的硬件条件和就业指导场所,还可充分调动各专业课教师的积极性,把就业指导渗透到教学中,用当前人才市场对大学生的要求教育贫困大学生,使他们认识到在校学习与实现个人职业目标的关系,认识到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后,恰当合理的期望值是实现就业的根本前提。帮助贫困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倾向、气质性格、特长优势等,分析各种职业对人的个性心理倾向和能力要求,引导贫困大学生确立自己的择业目标,做好职业定向,提高职业适应能力,不要等到临近毕业才进行指导。

2.5 构建和完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

高校在为贫困生就业服务方面做好就业导向的同时,还要继续加大和完善“奖、贷、助、补、减”的贫困生资助体系,调动政府、社会各方面的资源为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保驾护航,切实解决贫困生在就业过程中资金缺乏的后顾之忧,防止贫困生因经济贫困而出现心理贫困现象[2]。

2.6 帮助贫困毕业生搭建公平的就业竞争平台。

极为有限的社会资源是制约贫困毕业生实现就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基于此,高校和社会各方要积极配合,帮助贫困毕业生搭建公平的就业竞争平台,比如劳动保障部门应依法规范和监督用人单位招聘行为,为毕业生就业创造一个公平、公开的竞争环境;企事业单位应进行开放式的人员选拔程序,尽量减少人情因素,真正做到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让毕业生们凭个人才能就业。

2.7 完善就业信息管理系统。

就业信息的顺利获得是解决贫困毕业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受自身条件和社会资源的限制,地方本科院校贫困大学生在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和时效性较差。学校应专门建立贫困毕业生就业档案和信息数据库,实行动态跟踪,以便及时给予个性化就业指导;积极主动帮助贫困大学生广泛收集就业信息,全面了解用人单位资质、生产和服务范围、工作业绩和员工待遇及管理方式、企业文化、交流方式等情况,及时提供给贫困大学毕业生,使他们在应聘之前做到心中有数;积极创造条件,将用人单位请进校园,尽可能多地为贫困大学生与用人单位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创造就业机会;广泛发动校内的职能部门、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就业工作,充分利用校友资源,积极开拓校内外就业市场,广开就业渠道;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定期由专门机构发布大学生就业资源和相关政策。此外,学生辅导员或学校职业咨询师可以通过定期召开贫困毕业生例会、设立专用电子邮箱、开设论坛专栏,建立QQ群等方式,及时帮助他们解决求职碰到的问题和困难。

2.8 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实行免费的就业和创业培训。

高校通过与企事业单位签订“委托培养合同”的定单式培养方式,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和合作,建立起产学研合作基地和毕业生见习实习基地,为贫困毕业生提供更多的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机会。学校可将诚信度高、学习成绩优异、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贫困学生向企业推荐,并将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学习成绩、个人专长等信息及时提供给企业,由企业根据其发展前景和对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选定部分贫困学生做人才储备,与学生签订“就业协议”,并与学校签订“委托培养合同”,为学生垫付学费。学生毕业到该企业工作后,可从每月工资中扣除一部分,用以偿还企业垫付的学费。此外,学生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调整学习计划,选修与之相关的课程,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并利用课余时间为企业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在创业方面,学校可以进行积极的引导,并联系培训单位进行免费培训,对经过创业培训合格的毕业生,可与当地创业服务体系联系,提供项目开发、专家指导、小额贷款等服务,帮助他们成功创业。

总之,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比解决普通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贫困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既关系到贫困生个人及其家庭的生计,又关系到教育公平的实现,更关系到能否实现社会“和谐”与国家“创新”发展的重大问题。贫困大学生同样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我们期待着更多的人来关注贫困大学生这个弱势群体,关注他们的就业问题,更期待着有一天,贫困大学生的就业不再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1]高洁,张薇.对高桃贫困生自卑自闭心理问题的研究[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22,(4):113-115.

[2]黎能进,蔡亚峰.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矛盾及化解对策探讨[J].科教导刊,2011,(4):207-208,224.

猜你喜欢

贫困生毕业生院校
9岁的高中毕业生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最“叛逆”的毕业生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