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视角下高校创业教育工作探析

2011-03-20马从兵

文教资料 2011年28期
关键词:创业精神素质德育

张 月 马从兵

(淮阴工学院 江淮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1)

德育视角下高校创业教育工作探析

张 月 马从兵

(淮阴工学院 江淮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1)

实施创业教育、培养创业人才是不断变革的经济社会对现代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德育教育目标与创业教育提出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创业能力是一致的。在德育视角下审视创业教育,有利于营造高校创业文化氛围,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夯实大学生的创业技术知识基础。

德育教育 创业教育 培养模式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1]。面对创业教育和创业型人才培养要求,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充分发挥德育教育在提高学生素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灵魂”作用,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的创业教育工作。

一、高校德育教育与创业教育

德育是教育者用社会思想品德道德规范教育影响学生,使之转化为学生个人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德育工作在高校工作中居于首要、核心和保障地位。德育教育专指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品质教育。这四方面内容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形成统一的有机体。邓小平同志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提出了培养“四有”新人的目标,培养“四有”新人应是高校德育工作的总目标。高校德育工作的目标,从本质上是社会对人才的一种要求。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大学生群体以绝对数量的增长及其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引起各方面的重视,高校创业教育和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成为衡量高校培养学生质量的重要指标。大学生创业教育,是通过高校中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并将其内化成大学生自身的素质,以催生时机成熟条件下的创业人才[2]。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它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培养创业型人才。

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重要的指导思想,在学生主体发展中创造性是其最高形式,德育教育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恰与创业教育提出的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培养学生的创业综合能力的教育宗旨是一致的。创业教育不仅突出了教育创新和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而且体现了高校德育教育中对学生素质培养的基本要求,是对高校德育教育的拓展和创新,是使德育教育工作更富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载体。

二、充分发挥德育在创业教育中的作用,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追求德育教育的最佳效果,必须发挥德育功能。德育功能是德育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在高校创业教育中,我们要重视发挥德育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中的功能,为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1.发挥德育教育的文化功能,构建大学生创业文化氛围。

高校创业文化是相对于高校学生在校园文化熏陶下形成的积极追寻自身价值、正确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校园创业理念总和而言的。创业文化在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对学生思想行为可以产生持久而深刻的影响,能有效诱发受教育者的创业意识和心理品质。德育教育工作者通过创业价值观塑造、创业文化精神提炼、创业理论和思想探讨、创业行为规范和引导、创业制度建设、创业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创业策略和文化模式研究、创业文化环境建设等,构建富有校园特色的创业文化。在良好的创业文化环境中,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能有效地培养创业精神,树立人生创业的航标;受创业文化引导,大学生能以良好的创业心态走向社会,在创业探索中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真正实现自身价值,释放个人的潜能。

2.发挥德育教育的人格塑造功能,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其健全人格的素质结构由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组成。从德育的个人价值而言,它是塑造人格精神的重要手段,而健全人格因素是创业能力的释放源,在创业活动中始终起着关键性作用。

创业就意味着不断尝试、摸索甚至是失败,这对大学生的创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塑造他们对创业失利的抗挫折能力。德育教育的意志与品质教育能够提高其意志力及抗打击能力。另一方面,要培养他们的创业信心。德育教育通过对学生的评价与肯定、自信心教育,以及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强烈的创业信心。

德育教育通过德化人性,使个人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行为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从而使个人的理想和价值得以实现。德育教育的活力还在于唤起人们对理想的追求[3]。创业理想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它是人的一种精神追求和向往,是创业者从事创业活动的精神支柱,对人的思想行为起着支配和导向作用。学校德育工作者要把创业教育目标与道德教育目标结合起来,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增强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凭借知识、智慧和胆识去开创能发挥个人所长的事业;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创业的深刻含义,意识到自主创业是要求其能结合专业特长,根据市场前景和社会需求搞出自己的创新成果,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由知识的拥有者变为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创业者。有了理想的引领,创业者的个性发展诉求和社会的义务感、责任感、使命感才能融为一体。可以说,创业理想的确立,是创业意识形成和深化的标志。创业精神是激发大学生创业冲动的源泉,是支撑大学生创业活动的灵魂。

大学生作为社会人,要在创业过程中有所成就,必须具备社会公德,以及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具备的社会责任,职业道德是任何一位从业者都必须具备的。开展职业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公民意识与公德意识。德育教育能够为大学生职业道德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持、思想准备及精神动力。

3.发挥德育教育的实践体验功能,培养大学生创业实践教能力。

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德育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内容,高校德育教育应该充分发挥其育人的主导作用,积极开展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首先是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科技活动。这是锻炼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协调合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专业技能竞赛、大学生创业大赛等。通过创业实践活动,进行创业体验,捕捉创业的灵感,大学生能把握创业的全过程,用创业者的头脑来思考问题,模拟创业过程,把一些优秀的科技创新成果直接推向市场,激发参与创业活动的热情,在创业实践中磨炼创业意志,锻炼创业能力。其次是开展社会调研与实践活动。如科研实验、专业实习、劳动教育、就业指导、勤工俭学、校园文化活动、各类型的文化指导服务、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等。社会调研与实践活动对大学生深化知识和强化能力,拓宽专业口径和适应社会需求具有良好效果,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创业欲望,锻炼团队精神、沟通交流和组织管理能力,提高分析和研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业精神和事业心,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其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实际运用的能力,磨炼坚强的意志,塑造人格个性,树立坚定的社会责任感,进而实现创业所需的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

4.发挥德育的个体智力发展功能,培养大学生扎实创业技术知识。

德育工作者通过创业意识、创业理想、创业精神的培养,为大学生学习专业技术知识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大学生创业技术知识是大学生实现创业成功的首要条件,创业知识的学习整合在各学科的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每门专业课都有其内在的创业技术知识含量。如果把大学生专业课学习和未来创业技术知识定位和功能联系起来,会对大学生的专业课学习产生一种引领作用,既引领学习目标,又引领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未来创业的角度去学习专业课,注重培养在对专业课学懂、学透基础上的独立思考与创新。学校要从培养学生未来创业角度去设计和讲授专业课技术知识,教师不仅要讲清楚某些专业技术知识“是什么”的问题,而且要讲明白这些专业技术知识的“如何应用”和发展前景等一系列问题。

[1]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Z].教办[2010]3号.

[2]房欲飞.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涵及实施的意义[J].理工高教研究,2004,8.

[3]柯文桂,刘小峰.高校德育教育的人本价值[J].江淮论坛,2004,6.

猜你喜欢

创业精神素质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集体记忆中的大庆创业精神建构与整合
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路径探究
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实用人机交互”教学改革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