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审视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

2011-03-20郑益乐

文教资料 2011年28期
关键词:设置幼儿园儿童

郑益乐

(宝鸡文理学院 教育科学与技术系,陕西 宝鸡 721016)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幼儿教育改革的核心即幼儿园课程改革。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幼儿教育目标落实到每一个幼儿身上的中介,它直接影响幼儿教育的质量,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并对幼儿一生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但是目前幼儿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如“小学化”倾向严重,兴趣班、特长班成风等。导致上述问题的关键即课程的设置问题,课程的设置超越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注重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忽略了幼儿园的课程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宗旨。我们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审视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着眼于以幼儿发展为本,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发展幼儿的个性,促进幼儿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的背景

“可持续发展”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国际社会提出的,是针对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诸如人口膨胀、资源被毁、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随着社会的发展,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序言写道:“教育在人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教育并不是能打开实现所有上述理想(和平、自由、正义等)之门的‘万能钥匙’,也不是‘芝麻、开门吧’之类的秘诀,但它的确是一种促进更和谐、更可靠的人类发展的一种主要手段。”人类社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起着重要作用,教育有责任培养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努力的人才。为此,联合国在《21世纪议程》中倡导:当代教育,无论是正规教育还是非正规教育都必须面向可持续发展。同样的,儿童的发展也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幼儿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是通过幼儿园课程来实现的,因此我们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审视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

二、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我国幼儿园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园课程设置“小学化”倾向严重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教学活动应寓于游戏之中。但是我通过对幼儿园课程设置的了解,发现目前许多幼儿园基本以教学活动为主,主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其中教学内容主要是算术、拼音、写字,教学形式基本以上课为主,课程的内容、形式与小学几乎一样,并且大班、中班、小班课程设置几乎也是一样,尤其是农村地区这种现象较为突出。幼儿在每一阶段的发展都有其特有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对幼儿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幼儿园必须根据幼儿的可持续发展设置适合幼儿发展的课程,为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幼儿园课程设置功利化倾向严重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的课程也应该为幼儿的可持续发展服务,从幼儿的长远利益出发,根据幼儿的发展规律设置适合幼儿发展的课程,但是目前有些幼儿园为了谋取利益往往迎合家长,开办特色园、特色班,如珠心算、快速识字等。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设置的这些课程对幼儿来说毫无意义,幼儿根本不了解其中的关系,理解不了所学东西,只是一个算数机器或识字机器。表面上看是幼儿学得了不少知识,但是从其可持续发展来看违背了幼儿的发展规律。另外,幼儿园的教育应该是使幼儿整体发展,特色班、特长班设置的课程有可能会使幼儿的某方面得到发展,但是与幼儿的整体可持续发展比较来说,那些只是微不足道的发展。

三、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幼儿园课程改革应立足于幼儿的实际发展需要

幼儿教育是开发人的可持续发展潜能、为人的终身发展打基础的阶段,是为提高人的素质而实施教育的阶段。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学前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中介,因此幼儿园课程就必须以实现幼儿在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同时幼儿处在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对于他们来说,一些基本的生活卫生习惯、生活自理能力、与人相处的态度及基本的常识等都需要在这一阶段学习,因此幼儿园的课程应区别于小学的课程,应该与幼儿身心发展相适应。另外,因为幼儿的思维是形象的、直观的,所以对于他们来讲最感兴趣的学习就是他们可以感知的、具体形象的内容。所以在课程设置时应从幼儿的实际需要出发,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切实做到幼儿园的课程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于乐,根据小、中、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设置适合各班幼儿发展的课程,根据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进行课程的设置,使课程真正为教育目标服务,实现其价值。

(二)幼儿园课程改革应立足于幼儿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幼儿教育是向下扎根的教育,它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奠基石的位置,幼儿园课程是幼儿教育的载体,它直接影响幼儿在这一阶段所获得的经验及他们当时的发展,从而为他们今后甚至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因而它是基础性的教育。同时,幼儿阶段是人一生的启蒙阶段,是儿童迈开脚步走向社会的开始,幼儿园课程只需要向儿童传递关于自然、社会与人类最浅显的知识和观念,不求多么系统与深奥,所以幼儿园课程就应该成为幼儿的一个睿智的引导者,帮助他们认识周围世界,帮助幼儿掌握最基本的生存常识,如自救、自理、自强等,使他们在原有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身心得到初步的锻炼与启迪,使儿童在享有快乐童年的同时身心得到与其发展水平相宜的提高,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幼儿园课程改革应考虑幼儿园的实际发展需要

园本课程的开发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目前幼儿园对于课程改革给予了新的理解,使其能够根据幼儿园自己的发展需要,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设置适合本园发展的课程。幼儿园课程不仅体现在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中,而且体现在环境、生活、游戏及教师不经意的行为中。儿童感受到的是教师创设的环境、准备的材料、组织的活动。幼儿园课程总是蕴涵在环境、材料、活动之中,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儿童,影响儿童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尽可能多地根据幼儿园的实际发展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材料,开展活动。同时,由于地区之间的差异,不同地方的幼儿园会有不同的发展,幼儿园应根据当地的风俗习惯设置属于当地幼儿园发展的特色课程。一方面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体现地方特色。

(四)幼儿园课程改革应注重生活化和整合性

由于儿童主要在现实生活中,通过与大量的人、事、物的相互作用,通过交往、参与、探究获得知识,习得态度,体验情感,形成个性,因而从生活中学习就成了儿童学习的必然要求。因此,幼儿园课程趋于生活化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幼儿园的课程内容来源于儿童的生活,幼儿园课程实施更要贯穿于儿童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使儿童从做中学。另外,在幼儿园课程实施中,儿童是以完整的形象出现的,所以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就应是整合的,应尽可能地使不同的课程内容产生联系。幼儿园课程不应追求将现实生活割裂的或与现实生活不一致的知识系统,幼儿园课程应使多个学科、多个发展领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从而构成一个有机的发展整体,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发展。

总之,幼儿园课程是特定的教育机构——幼儿园所使用的课程,它所面对的是学前儿童,是为学前儿童所提供的课程,因此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学习特点就成了决定其特性的关键。儿童的身体与心智发展水平不同于其他年龄阶段的学习者。与中小学生相比,儿童的学习不是书面的学习,教师的语言传递不是儿童学习的主要方式,系统化的学科知识也不是儿童实际的学习内容,这样就使得学前课程作为特定阶段儿童的课程有它区别于其他课程的特性,所以幼儿园课程改革更应考虑到其特性,真正让儿童体验到幼儿园快乐,而不是和小学一样的气氛。

[1]王春燕.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与变革的历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9.

[2]李大维,刘秀丽.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与对策[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6.

[3]杨好勤.可持续发展思路下的幼儿科学启蒙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2008,07.

[4]马彦春.可持续发展与幼儿教育改革[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05.

猜你喜欢

设置幼儿园儿童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爱“上”幼儿园
留守儿童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地铁出入段线转换轨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