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聋校美术教育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011-03-20丁丽娟

文教资料 2011年28期
关键词:聋校思想品德美术

丁丽娟

(临海市特殊教育中心,浙江 临海 317000)

法国作家孔巴斯说:“教育学应该是精神生态学,未来的学校应该培育灵魂,锻炼精神,优化情感,使学生成为热爱世界的主人。”“一句话,教育就是把人类积累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智慧、才能、与品德,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发展,成为社会所要求的人。”德育排在所有教育的首位,所以我们应该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一切学科中去,包括美术教育。

一、在聋校美术教育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必要性

1.聋校学生思想品德存在缺陷

(1)思想道德无知

思想品德障碍的聋哑青少年与道德认识上的错误和无知常有密切的联系。这种道德无知主要表现为:是非观念模糊,缺乏正确的行为导向,不能正确地自我定向和按照社会道德行为准则的要求来调控自己,同时也不能清楚地意识到所做出的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由于听力障碍,信息渠道相对闭塞,他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是有限的校内教育资源,因此容易造成道德认识的不足。聋哑青少年往往不能正确区分“借”、“偷”、“拿”的概念,不能正确理解“友谊”的概念,错把打人、敲诈等不良行为当做“勇敢”的“英雄行为”,不能把自己置于集体中去考虑问题。这些道德认识上的偏差必然会导致思想行为上的障碍。

(2)意志薄弱

有些品行不良学生在道德认识方面并非无知,他们对是非善恶的判断是清楚的,但是正确的道德认识不能战胜不合理的个人需要,表现为意志薄弱。这些人格障碍聋哑青少年往往缺乏具体的行动目标,在困难面前缺乏坚持性,产生退缩、犹豫、彷徨等心态。

2.美术教育自身的特点及现状

传统的美术教育观往往认为美术是技能性很强的学科,教美术便是教技法,训练学生掌握技能,进行技能或技艺教育。人类最初的美术教育是从美术实用技能教育开始的,在学校开设美术课程的初期,中西方一般都将美术课视为实用技能课,将教学重点放在绘画与工艺制作技能的培养上,并以此发挥育人作用。实际上这种技术、技能教育因缺少想象、理解与创造等,不能建立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很难使理想的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美术教育具有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审美功能,其中教育功能便包括思想教育,在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开发人的智慧与潜能,陶冶人的心灵与情操等方面具有特殊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下的聋校美术教育应该考虑到美术作为一种提高学生道德素养的手段,作为一个健康的人的整体成长过程中各方面能力协调发展的平台所应当发挥的作用。换言之,聋校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不仅仅是思想品德课和思品老师的责任,在美术课堂中也可以进行相应的渗透学习。

二、在聋校美术教育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具体途径

1.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1)欣赏课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欣赏课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主要是通过中外历代美术作品简介和欣赏,让学生基本了解中外历史上一些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的情况,对祖国和世界极其丰富的古代文化和艺术遗产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引导学生去理解、领会和感受艺术的美。美术作品往往凝聚了画家的深厚情感,为我们提供了思品教育的沃土。聋校美术教材中的欣赏部分比较少,我收集了一些可以进行有关思想品德教育的美术作品及图片资料来教学。如用长城、兵马俑等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自豪感。比如齐白石画中的瓜果鱼虫,生动、稚拙、朴实,是画家性情恬淡、热爱生活、童稚未泯的情感流露;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中那微笑神秘、永恒,无法猜度,令人向往,同时那笑意里也融入了画家的倾慕爱恋之心;凡·高的《向日葵》,热烈又悲伤、躁动又孤寂,显示出画家对自然、生命、人生的独特情感体验。这些教材中,既蕴含着大量的生活智慧,又兼具丰富的情感内容,可谓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较好素材。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充分揭示教材的内在情感表达。在教学中,应首先围绕作品的时代背景、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向学生作简要的介绍。在此基础上,对作品有关的思想情感方面和艺术手法进行分析,使学生逐步加深理解,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如在欣赏花鸟作品时,我选择有代表意义的梅竹为题材进行欣赏。梅花,不仅色彩美、姿态美,而且不畏严寒。“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开天下春”,这种敢为人先的勇敢品格历来为世人所称颂。如元代王冕的《墨梅图》。王冕,元末诗人、画家,出生农家,自幼参加劳动,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依长明灯苦读,虽多次参加科举却名落孙山,于是放弃求取功名,勤学苦读,终成博学多才的儒者。这幅《墨梅图》用笔精炼,墨色明净,它的配画诗更绝。“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语言质朴自然。诗人以梅花的口吻表现了他超然世外的态度,从而在梅花身上寄托了他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通过这幅画的教学,学生学到了王冕身上高尚的品格,处于逆境而奋发向上,积极适应环境的变化,确立有益于自身发展的生活目标,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进而健康成长。

(2)技法课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技法课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主要通过美术作品的临摹、写生与创作等课业实践,使学生基本了解和初步掌握美术形式的主要特征和技能技法。在引导启发学生对美术作品物象的理解、感受和想象进而临摹、塑造形象的过程中,培养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培养继承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和良好的审美情操、健全的人格。聋校中学美术技法教学中,教材要求对学生安排一定内容的临摹、写生及手工制作设计等课业实践,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很好时机。在手工制作、工艺设计的美术课上,学生不仅要有绘画基础,而且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一个善于挖掘美的大脑,一双善于创造美的手,这样各方面的能力都会得到提高。要注意的是,在手工制作、工艺设计都是以市场上各种纸张和橡皮泥(黏土)为教材内容,教师不要局限于教材,还要让学生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废品,变废为宝。这样既可节约财力,又能使学生在“捡垃圾”的过程中体验到无穷的乐趣,学生善于发现,开拓思维,就能变废为宝。所以,变废为宝的过程是智力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是手工课在课余的延伸,从而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的美好思想品德的教育。在教学国画时可根据中国画艺术特征,在讲述其基本技法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具体的临摹或写生。学生会被国画特有的艺术魅力折服,他们的艺术感受也会被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激发出对传统民族热爱的浓厚感情。在教学中,可介绍作者的生平事迹来进行对比,伟大与渺小,高尚与卑劣。如学生在临摹当代著名国画家李苦禅先生的画,我就顺便介绍了李苦禅先生的生平、绘画风格,不失时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李苦禅先生经常说:“人,必先有人格,尔后才有画格;人无品格,下笔无方。秦桧并非无才,他书法相当不错,只因人品恶劣,遂令百代世人切齿痛恨,见其手迹无不焚之,实则憎恶其人,自不会美其作品了。”辅导学生绘画技巧的同时,渗透思想教育,由感情上的陶冶到道德的净化,进而达到人格的高尚,这样的教育功能在其间得到了应有的发挥。

2.美术课堂交流评价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由于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要能根据美术学科的冷暖特征和具体的学习内容制订合理的思想情感目标评价方式。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教师不仅要知道他自己的科学,而且要精通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细节。”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分析具体的教学内容、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爱好和才能、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欢乐和忧愁,再根据这些情况制订相应的思想品德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时接受思想教育。如我在教学聋校十一册中的风景一课时,就设立了爱家乡、爱环境、保护自然的思想品德目标,从优美的风景描画中自然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更容易从思想上引起学生的认同和共鸣。思想品德教育不是靠理性的灌输,而是靠心灵的感受,我们在进行美术教学时,可以利用情感的感染功能、调节功能加强与学生的沟通。现在提倡的民主教育就是尊重学生的各种精神权利,给学生心理自由,师生平等和谐共同发展的教育,师生之间应建立人道的、民主的、平等的关系,让学生在平等、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鼓励,得到指导和建议。在教学中,要不断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时俱进。在强调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注意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精神,不能因为个体的能力差异而歧视对待,更不能因为个别学生独特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思维角度的非常规化而盲目地给予批评或阻挠。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积极主动地与不同个性的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思想沟通。总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应抛开拘泥于一格的教法,挖掘品德素材,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让学生品德、审美、造型、创造等各方面素质都得以提高。

在聋校日常美术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能使教学不仅深入学生的认识领域,而且深入学生的思想领域,重视学生的情绪体验,从而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受教育者在理性之外的精神世界施加影响,完善学生的思想和精神世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是每个教师的义务,美术老师也不例外,所以美术老师要做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心人”,充分利用美术课程的特点,更好地完成教育学生形成思想品德的任务,以培养出更多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的学生,使美术课最大限度地发挥思想品德教育的功能。

猜你喜欢

聋校思想品德美术
创意美术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聋校语言教学中的
立足聋校语文课堂,探寻高效教学之路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电子白板让聋校英语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