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策略

2011-02-21王志伟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1年2期
关键词:师生情境语文

王志伟

(沈阳市法库县丁家房镇中心小学,辽宁 沈阳 110411)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策略

王志伟

(沈阳市法库县丁家房镇中心小学,辽宁 沈阳 11041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想学生乐于学习,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好”、“乐”都有兴趣之意。可见,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的强大内在动力,是学生入门的先导,特别是小学生,对语文是喜欢,还是厌倦,直接影响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语言能力的发展。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重视课堂教学中反思情境的创设

创设反思情境的目的就是揭示事物的矛盾或引起主体内心的冲突,打破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从而产生兴趣,激活思维,自觉去探索问题,解答疑难,实现由“学习者”到“研究者”的角色转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编故事等手段来展示语文学习过程,让学生面对思维的挑战,在反思中寻求解决的方法,并可以通过设置疏漏,形成学生思维上的正误冲突,从而引发学生在反思中形成解决问题的内心意向,让学生在反思的氛围中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获得学习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自相矛盾》教学中,最后一段是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首先设计了一个故事交流活动。学生纷纷交流了课前搜集到的故事,有讲“龟兔赛跑”的故事,有讲“爱迪生从小爱问”的故事,有讲“鲁迅在桌上刻‘早’”的故事……学生讲得不亦乐乎,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讨论故事意义。

师:同学们,知道你们所讲的这些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吗?

生1:龟兔赛跑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骄傲自大,不然就得尝失败的苦头。

生2:爱迪生从小爱问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多问才能有发现。

生3:鲁迅在桌上刻‘早’的故事告诉我们从小要有远大志向。

师:我们已经学会理解故事的意义,那么文章中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学生一时答不出,我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分析最后一段,并反思对自己讲的故事意义理解的经历,从而归纳出课文故事的意义。

生4:要善于发现事物的优点。

生5:要学会将事物的优点为我所用。

师: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请用一句完整的话叙述本文故事的意义。

生6:课文告诉我们要善于发现事物的优点,根据需要,把优点很好地集中在一起,为我所用。

通过交流故事,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反思情境,在反思情境形成的基础上导入对课文难点的处理,学生便会在已有知识的反思中同化并运用相同的方式理解课文故事的意义,这个过程既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又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加强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

师生互动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和学习兴趣培养的重要因素。新课程改革倡导以人为本,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有了很大的变化和改善,但是变革中的师生互动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和不足。课堂上大多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课堂由原来的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学生在课堂中作为学习的主要参与者很少有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教师提问的问题过于宽泛,有时候太肤浅,问得过多,过于频繁。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从观察者和实践者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

(1)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是有效和平等的互动,在互动中要尽量挖掘教材的价值,全面发展和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师生互动的目的就是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其中,教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及思考,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自觉地参与教育活动,实现个人素质的提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倡导延迟评价方式,通过不断的启发、诱导,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回答成功的快乐。如果回答中有错误或不当之处,诚恳地指出并提出希望,绝不能讽刺挖苦。对平时回答问题不够主动的学生,多给一些机会,多鼓励,多锻炼。即使回答错误,也要让其体面地坐下,借以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信心和思维的积极性。

(2)经常开展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还能促进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能增进同学间的感情交流,改进人际关系。在合作学习中,小组合作是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也成为目前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其中合作小组的科学构建又是决定师生互动的效果的关键。因此,我们要合理地安排小组人数,对小组的成员进行精心搭配,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征、性别等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并及时进行组间调整,明确组内成员分工,充分调动起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课程整合与校校通、网络教育等热点问题密切联系在一起,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如何科学、合理、高效、充分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学科教学活动中,促进语文学科教学过程的变革,以实现培养学生基本能力和信息素养的综合教育目标,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因此,有必要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的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这种教学方式非常适合新课程下的义务教育课本中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这一新的课型。例如:教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我在“综合性学习”中提出了环保话题。我提示学生们了解自己家乡空气、水污染情况、花草树木的生长情况以及人们为了保护环境都做了什么,现将教学过程展示如下。

(1)创设情境,引导主题。我通过多媒体投影方式展示一组环境被破坏的图片:废气、废水的排放,沙尘暴,树木被砍伐,土地板结,同时配上忧伤的音乐。我让同学们说说这些带给地球的危害是什么,从而引出本次综合性活动的主题。通过这种情境创设,不仅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且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于本课主题,同时还对学生已有的环保知识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2)明确问题,制定计划。我提出本次综合性活动的要求,学生各抒己见,说说想从哪些方面来展开调查:水污染的方式及本地区的主要污染形式、解决办法;大气污染的方式及本地区的主要污染形式、解决办法;调查、了解沙尘暴的形成原因及治理方案。

(3)分工合作,协作探究。我将学生分成小组,确立本小组所调查研究的内容,之后分工合作,根据我提供的几个环保网址等去搜集资料。在这个过程中,我还指导学生对所获得的信息和资源进行去伪存真、选优除劣的分析,选择与本小组调查研究内容相关联的资料。

(4)全班交流,深化理解。我通过NetMeeting白板开展全班交流,利用PowerPoint制作环保调查成果展示幻灯片,把各小组搜集到的成果进行展示。然后,我板书各组研究的内容,同时指导全班学生认识和分析影响全球环境的几大问题,进而提倡在生活中要做环保卫士,环境保护要从我做起、从小做起。

总之,我们有必要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当前语文教学中的关键来抓,用期待的目光、信任的语言去引导学生,更注重用生动活泼、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肢体语言去吸引学生,并积极整合多媒体技术,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乃至人生态度、思想品质,将有巨大的帮助。

[1]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新课程理念与语文课程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王学英.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4).

[3]潘月红.反思合作学习[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7(2).

符 洁)

猜你喜欢

师生情境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