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前后《赤壁赋》人与自然的融合美

2011-02-19毛宗琴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中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1年2期
关键词:李泽厚赤壁赋苏轼

■毛宗琴 (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中学)

苏轼的前后《赤壁赋》历来被公认为美文,是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名篇。其景色之清澈、情感之丰富、哲理之深厚,令读者感叹不尽。在对自然美的认识过程中,作者所表现出的对人生的思考、对宇宙永恒的玩味、对生命意义的体悟,使两赋在江山风月的咏叹背后蕴藏了深沉的叹息与哲理的探索,进而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一、自然之美与怡然之情

前后《赤壁赋》是苏轼在被贬黄州时所作。面对黄州的赤壁山水,作者尽情抒发了强烈的审美感受。前《赤壁赋》写水,后《赤壁赋 》写山,均以行云流水之笔写尽了赤壁的自然山水之美。

前《赤壁赋》描绘了一幅如诗的画面:月出东山,秋风习习,江面微波荡漾,横无际涯。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视觉、听觉、触觉的全面愉悦。所诵“明月之诗”、所歌“窈窕之章”也与眼前的自然美景相融合。面对如此江山风月,作者顷刻间忘却了人间的烦恼,进入了一种飘飘欲仙的状态:“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遇美景而欢欣,赏美景而忘情,游江赏景之人与赤壁的清澈静谧之景融合为一。

后《赤壁赋》中,作者以简洁清雅之笔写了深秋的清凉肃静之美:“霜露既降,木叶尽脱”,展现出深秋的萧瑟寥落;“人影在地,仰见明月”,则使这种凄清与落寞更增一分。清夜清景正是作者最喜欢的自然之境,而客观自然之景也正展现出作者超凡脱俗的审美情趣。

前后《赤壁赋》的美景均呈现出“清远绝俗、清旷寂寥”的审美特点,苏轼在论人论艺时同样追求清美的品味。在《送参寥师》诗中,他把佛教“住心静观”和庄子“清而容物”的理念运用于诗学,认为作者在“清”和“静”中更容易体会到生命形态的纯真与自由,获得一种身心清静、意趣广远的创作美感和灵感。苏轼诗文中多次用“清”字描写自然之景。在苏轼笔下,“清”不仅是一种自然意趣和生活情趣,更含有遗世独立的生命意趣。正如张海鸥先生所言:“在他的审美观照中,清是一种生存形态,是一种精神形态,是一种话语形态。”①张海鸥《苏轼文学观念中的清美意识》,《宋代文化与文学研究》第 131— 132页。前后《赤壁赋》中所写之景与所传之情,正是苏轼清美的自然观与人生观的典型体现。

二、永恒自然与短暂人生

前后《赤壁赋》写于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年。建功立业的无望,宦海沉浮的无常,人生失意的苦闷,人生短暂的无奈……千头万绪萦绕在苏轼心头,在临海泛舟之时悄然袭来,无法克制。作者从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和他的诗,言语间洋溢着对曹操的仰慕,也流露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这时,苏轼的精神世界进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领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是苏轼在人与自然的对话中无可奈何的悲叹。他是多么想使自己同大自然融为一体,获得永恒:“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然而,“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这是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悲哀,是主客观矛盾的惆怅,是“心”与“物”不能完全相融的苦闷。

三、自然物象与精神追求

在中国诗歌中,自然之物永远是作者主体情思的载体,具有丰富的内涵。在前后《赤壁赋》中,水、月、山、鹤都具有强烈的象喻特征。

1.水与月:自由超脱的精神象喻

在前《赤壁赋》中,苏轼着重描写了水、月两种优美的意象。此赋中的水表现为三种存在状态:开篇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之水澄澈透明;中篇的长江之水代表着永恒的时间;篇末之水则成为作者情感超脱的载体。水向来是中国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意象,人在无情的流水与时间面前,只能悲叹哀吟。苏轼则第一次以乐观旷达的态度超脱了水与时间的无情,以道家相对论的哲理思考摆脱了时间对人类的威胁,从而在清风明月中尽享自然的赐予。

此赋中的月也以三种形态存在:开篇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其清辉与明净之水共同构成了一个空明无渣的境界,令作者欲“遗世独立”“羽化登仙”;中篇之月代表着永恒与长久,作者欲“抱明月而长终”,但自我的渺小与短暂终使他心碎神伤;篇末之月则染上了浓重的道家色彩,作者在“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认识中超脱了自我。月一直是中国诗人吟咏的主要意象,是宇宙空间的代表,人类在它的面前脆弱而忧伤。苏轼在此赋中则第一次以道家的胸怀消解了月亮永恒、人类短暂的既定认识,认为月有圆缺而“卒莫消长也”。

在前《赤壁赋》中,苏轼以水月营造了一个空明之境,见水月而起幽情,由水月而仰观宇宙、俯察自身,在静观中超越得失与自我的思想局限,进入哲学本体思考之境。他借水月为喻,用盈与虚的辩证关系,说明世间的万物和人生其实都有“变”的一面和 “不变”的一面,“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用不着去羡慕江水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最终,他因为自己具有与天地宇宙一致的“变中寓有不变”的本性而欣喜,为自身融入自然而满足。超脱的人生态度使作者摆脱了政治的苦闷,内心由先前的悲凉不平转向了平静淡然。李泽厚先生在评价苏轼时曾说:“它不追求超越时空的存在,而追求就在时间之中达到超越和不朽……它也不离开现实的空间,而就在以大自然为永恒标志的感性空间中达到超越和不朽。”②李泽厚《李泽厚哲学美学文选》第 410页。苏轼由这里获得了精神上的大自由、大解脱和大超越,进而达到一种感悟宇宙、人生真谛的“至乐”之境,因此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大彻大悟之后,作者获得了真正的内心平静,这正是所谓的“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是人与自然融合为一的最高形态。

2.山与鹤:苦闷与希望的精神象喻

后《赤壁赋》的主要意象是山、鹤。其中的山,正是苏轼内心深处潜藏的济世豪情。鹤这一意象具有极其丰厚的意蕴。鹤是古人最崇尚的动物之一,象征着圣洁、清雅。鹤的生命时空又长又宽广,有如人的一生经历着沉浮、聚散、苦乐、衰荣。自古以来,鹤一直为中国文人所钟爱,苏轼也不例外。在苏轼最感孤独时,忽然有一只东来孤鹤振翅横江,掠过小舟西去。它不仅是苏轼此时情怀的象征,也是苏轼此时的精神追求。而苏轼——孤鹤——道士的联结,暗示着苏轼已在精神上归向隐者。结尾处的“开户视之,不见其处”,余味深长。最终,作者将苦闷与希望糅合在诗化境界里。山与鹤正是身陷困境的苏轼在情怀与精神追求方面的象征,是人与自然水乳交融的产物。

苏轼一生历尽坎坷,但他不以时迁,毁誉不计,身处逆境时泰然对之,身处顺境时淡然对之,重操守,随缘自适。他吸收佛道二家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思想,以旷达、自由洒脱的态度笑对人生。前后《赤壁赋》是作者对自然美进行深层次体验的一个艺术结晶,是作者人生观最具体生动的写照,也是人与自然完美融合的典范之作。

参考资料:

1.游国恩、王起等主编《中国文学史》 (三),人民文学出版社。

2.王水照、朱刚 《苏轼评传 》,南京大学出版社。

3.张海鸥《宋代文化与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李泽厚《李泽厚哲学美学文选》,湖南人民出版社。

猜你喜欢

李泽厚赤壁赋苏轼
李泽厚的哲学探索与心灵世界
节录苏东坡《前赤壁赋》
千江有水千江月——《赤壁赋》任务学习
从善如流
李泽厚的巧克力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苏东坡《前赤壁赋》
论李泽厚的“实用理性”概念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