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清时期针灸治疗失眠的用穴规律探讨*

2011-02-13王桂玲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1年1期
关键词:普济神庭任脉

郭 静,王桂玲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北京 100010)

失眠属于中医学的不寐、不眠、不得卧等范畴,最早见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内经》中亦有相关记载。中医治疗失眠的文献记载以中药居多,而针灸相对较少。因此,系统挖掘针灸治疗失眠的古籍文献,归纳前人的治疗思路,探索其中的规律,对比古今差异,对于指导现代针灸临床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自《内经》时代至宋朝针灸治疗不寐的记载较少,而明清时期的针灸医籍中记载不寐针灸处方比较丰富[1],因此我们根据《中国中医古籍总目》,选择明清时代的针灸古籍97部,以“不得卧”、“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不寐”、“不眠”、“不睡”、“安寝”等为搜索词,检索了电子原文中有关记载针灸治疗失眠的条文,以探讨明清时期针灸治疗失眠的思路及用穴规律。

检索过程中注意剔出由于其他疾病造成的“不得卧”、“不眠”等条文,如《普济方》中的“治大喘不得卧,穴期门”,“治咳嗽烦怒不得卧,穴太渊”,《针灸易学》中“气喘不眠:璇玑泻,气海灸”等,因这类条文描述的是原发病的伴发症状而非属于失眠,且取穴主要为治疗原发病所设。

结果发现,有关记载共有33条共计用穴30个,出现处方10条,余为单穴。穴位多集中在督、任二脉、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出现频次较多的穴位依次是阴交、神庭、大巨、胆俞、足窍阴、隐白、公孙、液门,其他为太渊、肺俞、解溪、条口、期门、临泣、天府、神门、涌泉、太溪、内关等穴,其用穴思路及规律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取督任二脉,调理营卫

文献中选用最多的是督、任二脉腧穴,而督脉神庭穴又最为常用,《针灸聚英》、《医学入门》、《针灸逢源》均记载神庭穴可治“惊悸不得安寝”。而《普济方》亦云:“治风痫惊悸,不得安寝,穴神庭。”任脉阴交穴使用频率也较高,因气血不足是导致不寐的主要病机之一,而任脉为生气之原、聚气之会、阴脉之海,取任脉穴可补气以安神,故多取阴交穴。如《普济方》中云:“治惊不得卧,穴气海,阴交,大巨”。《针灸集成》指出:“惊悸不得眠,取阴交”,“无睡,阴交,在脐下一寸,灸百壮”等,显示神庭和阴交多用于治疗失眠伴有惊悸之证。大椎穴也用于治疗不寐,如《普济方》云大椎可治疗“卧不安”。

取督、任脉腧穴治疗不寐,可达调理阴阳、协调营卫的作用。《内经》认为,阴阳失衡、营卫之气循行失度是导致不寐的根本。《素问·逆调论》指出:“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督脉总督一身之阳,为阳脉之海,而任脉为“阴脉之海”,因此取二经穴位可起到平衡阴阳、通畅营卫循行的功效。

同时,取督脉治疗不寐亦体现了调理脑神的思想。中医学认为,不寐是脑神功能失常的表现,而督脉络脑,因此取神庭、大椎等穴则可调理元神之府。

现代针灸临床治疗中多选用百会穴,而在明清文献中却未发现相关记载,《针灸大成》中百会穴主要用来治疗头痛、头晕、中风、惊风、痫证等,以祛风救急为主。现代临床由于更为突出“脑主神志”的思想,头部取穴明显增多,而百会几乎为必选穴位。

2 取肝胆经,调畅气机

足厥阴肝经及足少阳胆经的足窍阴、足临泣、期门、章门穴及胆之俞穴在文献中较多引用。因失眠多与肝胆气机不畅有关,情志不舒引起肝气郁滞,化火上扰心神而不寐;胆气不足则易寒、善恐、易惊。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中论述了肝与不寐的关系,“平人肝不受邪,故卧则魂不归于肝,神静而不得寐。今肝有邪,魂不得归,是以卧则魂扬若离体也。”《症因脉治·内伤不得卧》亦云:“肝火不得卧之因,或因恼怒伤肝,肝气怫郁;或尽力谋虑,肝血所伤。肝主藏血,阳火扰动血室,则夜卧不宁矣。”

《针灸集成》、《杨氏针经图说》皆记载了足窍阴治疗“胆寒”引起的不眠。而《医宗金鉴》、《传悟灵济录》均指出,胆俞可治疗“惊悸卧睡不能安”。《针灸大全》亦云:“胆疟,令人恶寒怕惊,睡卧不安。临泣二穴,胆俞二穴,期门二穴。”《针灸穴法》中亦有类似叙述。《医学入门》曰:“胆俞主胁满干呕,惊怕、睡卧不安”,可以看出调理肝胆气机是治疗失眠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

现代临床治疗失眠亦多会顾及调理肝胆之气,但主要以远端取穴,如选用太冲、行间等,以疏肝泻火、清胆安神。

3 取脾胃经,和中安神

所查文献中诸多条文围绕脾胃经取穴,如《古今医统大全》、《针灸聚英》、《针灸大成》、《类经图翼》等书中均记载了大巨可治疗“惊悸不眠”。《普济方》云:“治不得卧,穴气冲,章门。治不得卧,穴隐白,天府,阴陵泉”,“治惊不得卧,穴气海,阴交,大巨。治不得卧,穴公孙”等。

脾胃损伤,虚则生化之源不足,营血亏虚不能上奉与心,实则肠胃蕴热上扰心神,导致夜寐不宁。正如清·张璐《张氏医通·不得卧》所论:“脉数滑有力不眠者,中有宿食痰火,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也。”《医宗必读·不得卧》也将失眠的病因之一归为“胃不和”。

针刺隐白、大巨、公孙、阴陵泉、气冲等穴可达到调理脾胃、和胃安神的功效。归脾汤、天王补心丹仍是现代临床治疗失眠的主要方剂,而针灸治疗也则多配以中脘、丰隆、足三里、隐白等穴以和脾胃,说明了调理脾胃的重要性。

4 多经同取,宁心安神

心神不守是引起不寐的直接原因,《景岳全书》明确指出:“无邪而不寐者必营血之不足也,营主血,血虚则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即养心安神,心神安宁,夜寐亦安。

所阅文献中有关“调理心神”的条文所占比例并不突出,《类经图翼》、《针灸集成》中均记载了太溪可治“烦心不眠”,《针灸集成》则有“心热不寐,解溪泻,涌泉补,立愈”的论述,体现了从滋补肾阴以宁心火的思路。《神灸经纶》、《神应经》均记载“怔忡健忘不寐:内关、液门、膏肓、解溪、神门”。《针灸集成》:“不得安卧,不能睡,皆心热也。昏睡困惫,肾、脾虚热之致也。治心、脾、肾经穴。”可见文献中多为多经取穴,而仅从心经或心包经取穴的记载却极少,仅神门、内关1次,而神门、内关是现代临床治疗失眠的最常取腧穴,其间差异考虑为古籍中多从治病之本出发,或调理阴阳或疏肝胆之气,或调和脾胃使阴阳脏腑趋于平和而心神自安,而少直接调理心经或心包经之气血循行。二者之间是否存在疗效差异,尚待研究。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明清时期治疗失眠主要基于脏腑辨证,多从调理脏腑功能角度取穴。而现代临床针灸治疗失眠则更加突出“心脑共主神明”的思想,并强调调理阴阳跷的重要性。重用头部穴,百会、印堂、四神聪是应用次数最多的穴位,约70%文献所选用的穴位处方包含此三穴[2]。配合脏腑辨证多用背俞穴调理五脏,并多采用神门、内关穴调理心神,取穴更为丰富。基于现代临床研究结果,借鉴前人的治疗经验,二者相得益彰,丰富了临床治理思路,必将助于临床疗效的提高。

[1]毛爱民.古代针灸治疗失眠处方配穴原则及规律[J].辽宁中医杂志,2005,32(5):463.

[2]奚玉凤.失眠症的针灸特点及临床研究探讨[J].针灸临床杂志,2006,22(9):51.

猜你喜欢

普济神庭任脉
任脉释名浅析*
功能训练联合任脉灸用于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效果观察
一个睡前养心小妙招
基于数据挖掘的《普济方》治疗痞满用药规律分析
手梳前额 缓解失眠
圣 山
手梳前额可缓解失眠
手梳前额缓解失眠
唯余一朵在
手到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