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验诊断学实验课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2011-02-10杜雪飞姜晓峰梁红艳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1年6期
关键词:实验课检验实验

杜雪飞,姜晓峰,梁红艳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四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随着检验技术、仪器的不断发展,实验诊断报告向临床医生提供的已不仅仅是单纯的几项数据,取而代之的是更加丰富、全面和实时动态的信息。显然,培养能够真正看得懂、会利用实验诊断报告的临床医生是当务之急。然而,相对于实验诊断临床应用的飞速发展,实验课教学无论从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来看都显得十分陈旧和不协调。当前,教学与临床实践脱轨的现象普遍存在,实验课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

2004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强实践教学,实验课是重要环节。今天的医学生就是明天的临床医生,因此要以临床需要为导向来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试方式。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思想观念,真正放下已经烂熟于心、习以为常的内容和方法,精心设计安排与临床同步的实验内容;运用新颖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我们总结了一些实验课改革的经验。

1 内容安排

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是科学安排教学内容。

1.1 以临床应用为导向。因学时数有限,故在内容上选择目前在临床上普遍应用的实验项目及有前景的新项目作为重点。保证学生进入临床工作后能熟练应用实验报告信息作出诊断。根据实际情况,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以及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安排实验内容和顺序。这样有利于学生理清思路,更好的理解每一项实验。

1.2 对于某一项实验,着重介绍不同实验现象所对应的临床意义,让学生们看的懂并会利用化验单提供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强调实验分析不同阶段各种因素(比如分析前患者饮食、服药以及运动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临床思维,使他们知道当检验结果与临床表现不符时该如何解释。此外要向学生介绍实验方法学,让他们了解每种实验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陷,要根据不同需要选择恰当的实验方法。最后,加深学生对实验诊断技术的全面了解,使他们能够根据临床需要选择恰当的项目组合,并结合临床表现分析实验报告提供的信息。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1.3 重视新技术的介绍。这不仅为新项目的开展和普及打好思想基础,也为学生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让他们有创新的意识和动力。

2 教学模式

转变教学模式,为实验课教学带来新生。

2.1 改革的关键是实践与临床紧密结合。打破以往以教材为中心的模式,还原临床日常工作流程。让学生们真切感受临床工作氛围[1]。此外还可以安排学生参观临床实验室。亲身体验检验科日常工作性质,了解每一份标本从采样、接收、处理、检测到结果审核、出具检验报告的全部流程。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化被动为主动,往往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2 强调检验科与临床各科室的联系。比如微生物检验与呼吸科、老年病房联系紧密,因为上述科室的患者经常因呼吸道感染而做细菌培养。此时我们可以介绍做细菌培养的具体流程,标本留取的注意事项,阴性及阳性结果不同报告语言的解释等,增加学生临床工作的相关知识[2]。

3 教学方法

好的方法往往事半功倍。

3.1 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意识与能力。运用PBL教学模式,突出以学生为中心[3]。应用启发式教学,增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在提问和回答之间自然而然的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适时组织讨论,对疑难问题不要先给出答案,应鼓励学生自由讨论,教师适当加以引导,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压缩理论知识的讲解,增加动手操作的比重。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其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另外,提供大规模仪器操作的机会,增加学生动手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提供一切便利条件,鼓励学生对实验方法和技术的创新。

3.2 广泛应用多媒体及配套CAI教程教学。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加强记忆力和理解力。建立血液病等资料库,为学生提供大量且全面的临床检验资料和标本,提供更多实战机会。

3.3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使其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亲和力及对教学活动的控制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学习上出现的各种问题。

4 教学条件

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力度,为学生搭建良好的教学平台。尤其是基础实验仪器的配备,做到与临床同步。

5 教学质量控制

由教研室主任组织考核小组,采取新的考核方法。注重考察学生对标本的实际操作和对结果的分析。适当增加学生平时上课的表现分值,与出勤、实验报告、技能考核一起综合评定。对实施新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内讨论、课外调研,不断完善,最终形成科学的教学体系。

经过近两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在实验诊断学实验课教学方面收获了一些经验,教学质量得到一定的提高。主要表现在:学生对实验内容充分理解且能够熟练掌握;对临床实践了然于心应对自如;培养良好的求知欲和创造力。我们还会继续吸收国内外好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临床需要为中心,学生为主体,培养出善于思考,勤于动手,有创新精神,能独立解决问题的高素质人才。

[1]夏国华,芦慧霞,束国防.情景设计在临床基础检验学实验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13.

[2]曹景花,李振锋,李乃娥.医学生临床综合能力培养的创新实践与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1):88.

[3]汤丰林,申继亮.基于问题的学习与我国的教育现实[J].比较教育研究,2005(1):73.

猜你喜欢

实验课检验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密林深处——“从写生到创作”的水墨实验课
做个怪怪长实验
有趣的实验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电梯检验中限速器检验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究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