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文学翻译美学*

2010-09-23赵国月杨正军

关键词:译者美学文学

赵国月,杨正军

(1.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2.南昌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西南昌 330013)

浅议文学翻译美学*

赵国月1,杨正军2

(1.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2.南昌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西南昌 330013)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与美感功能,尤其对文学翻译,不同语言背后的艺术价值和美感功能的转换是其研究必不可少的对象。目前,已有学者把文学翻译与接受美学、比较美学、文艺美学和文化迁移美学这四类美学理论结合做了研究。本文就从这四个视角出发对我国文学翻译美学的发展做一梳理以明其流变,并因翻译的交际性和实践性提出了从交际美学和实践美学这两个新的美学视角研究文学翻译的可能性。

美学理论;中国文学翻译;翻译美学

0 引 言

美学与中国译论联姻由来已久。随着王国维把“美学”这一名词引入中国,我国的翻译理论发展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诸多学者把美学与翻译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形成了新的翻译理论——翻译美学。从老子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到“文”与“质”的争锋,从严复的“信达雅”到傅雷的“重神似而不重形似”论,从林语堂把美学与翻译首次联系到如今众多的翻译美学理论,中国翻译理论得到了完善与发展,尤其是文学翻译这一艺术性审美活动。迄今为止,国内将翻译与美学相联系所著理论专著分别有傅仲选的《实用翻译美学》(1993)、刘宓庆的《翻译美学导论》(1995)、奚永吉的《文学翻译比较美学》(2001)和《莎士比亚翻译比较美学》(2007)、姜秋霞的《文学翻译中的审美过程:格式塔意象再造》(2002)和毛荣贵的《翻译美学》(2005)。他们从各个角度论述翻译与美学的必然联系,观点新颖,具有开创性。期刊小论文代表着主流,本文就以CNKI数据库中的期刊论文作为研究对象,对近年来国内文学翻译美学研究动态做一简要梳理和综述。

1 文学翻译在翻译中“美”的层级

文学翻译不仅涉及到语言和意义的转换、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文化、修辞学等一些基础性的问题,还涉及到高层次艺术性的问题,包括意象、意境、风格等的转换。文学的翻译过程和普通文体的翻译不能放到同一个层次上去看待。当关系到文学中语言艺术(意象、意境、风格)在不同文化和语言之间的转换时,我们不得不从美学的视角去阐释。依据刘宓庆的观点,翻译的审美艺术创造可划分为两个层级。文本层次不同,对其翻译的要求也不同,犹如金字塔层层递上。

如图 1所示,翻译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达意”,其次是行文及用词要符合约定俗成的范式,以达到准确无误和行文得体的 2A(Accuracy,Appropriateness)原则。非艺术性的SL(Source language),比如一般的科技、新闻、公文和综合文体能做到这一基础层级即可。在实现 2A原则的基础上,TL(Target language)能够恰如其分地传达 SL的主旨情致,而又实现TL在目的语文化中审美传感的最佳效果,达到择优而存和臻于完美的2P(Preference,Perfection)原则。文学语言的翻译属于艺术文体的范畴,属于综合层级,要求 TL有艺术再现的功力[1]。对文字进行艺术性的转换是一个非常抽象的心路历程,从美学理论的视角去考察文学翻译是必不可少的。

图1 翻译层级图

2 与文学翻译相结合的相关美学理论概念

2.1 接受美学(Receptional Aesthetics)

接受美学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联邦德国出现的美学思潮。联邦德国的文学史专家、文学美学家H.R.姚斯和W.伊泽尔提出,美学研究应集中在读者对作品的接受、反应、阅读过程和读者的审美经验以及接受效果在文学的社会功能中的作用等方面,通过问与答和进行解释的方法,去研究创作与接受,作者、作品和读者之间的动态交往过程。

2.2 比较美学(Comparative Aesthetics)

比较美学的名称最早是由美国学者雷蒙多(G.L.Raxmond)提出的。他在1899年出版了《在绘画、雕刻、建筑上线条、色彩的比例与和谐——比较美学试论》一书,在这本书中他第一次提出了比较美学的概念。美国学者多伊否(Eliot Deutsch)在他的《比较美学研究》(1976年)中指出:“比较美学就是对一些独特的美学概念以及对不同于自己文化的其他文化的感受进行分析、解释、想象和评比……这会增加美学完成其任务的可能性,即从艺术品的丰富本质和我们对它的感受的角度来认识艺术品。[2]”国内学者樊波等也提出了相应的概念,即比较美学就是对分属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不同文化系统的国家、民族和地区的美学思想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他们的特征以及产生这些特征的根源,以求人类审美活动的共同规律的一门学科[2]。

2.3 文艺美学(Aesthetics of Literature&Art)

文艺美学是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创生的一个原创性学科。文艺美学是研究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的审美经验以及由审美经验通过艺术媒介创造与再创造艺术品的审美文本(第一文本与第二文本)的性质、特征、活动规律等的学科,其核心问题是艺术活动中的审美经验以及凝聚审美经验所建构的艺术品的审美文本结构[3]。

2.4 文化迁移美学(Aesthetics of Cultural Transfer)

“迁移”(Transfer)原本是心理学术语,指母语/文化对目的语/文化影响的现象。语言迁移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主要指交际者或外语学习者在用目的语进行交际时,借助于母语/文化的一些规则作为“拐棍”,在语音、语义、语法规则等方面发生某种变异[4]。不同地域的不同人类之间的交际离不开语言。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又是文化的载体,在传播交际的过程中无疑会把一方的文化传播到另一方,进而使一方的审美心理传播到另一方并影响对方的审美标准,这样,就产生了美学的迁移现象。

3 美学理论与翻译

从CNKI数据库搜索到与文学翻译和美学相关的学术文章47篇,从上述4个美学视角看文学翻译的分布如图2所示。

如图2所示,9篇文章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考察了文学翻译;3篇从比较美学的角度探讨文学翻译;1篇从文艺美学的角度对文学翻译进行了探索;1篇用文化迁移美学论述文学翻译;剩下的33篇则从美学这个大范畴出发探讨文学翻译,此文中不作为综述对象。

图2 文学翻译美学理论统计

3.1 接受美学与翻译

文学的翻译不是简单的语际之间的语言转换,它牵扯到原作、原作者、原作读者、译者、译作和译作读者等。它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而不是一个静止不动呈现在大家面前的一个结果。这一过程中,原作读者、译者和译作读者是维持其运作的链条,缺一不可。接受美学作为一种文艺理论起源于对原作和读者关系的探讨,其理论价值在于提高了译者和读者的地位。这使文学翻译研究从文本独白的层面上升到读者与文本的对话层面,为文学翻译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5]。译者把原作成功地进行语言转换并不代表他的翻译已经完成,还需要读者的参与,读者对其译作的接受和感悟程度从某个角度上说决定着译作的成功与否。进一步,译者还要根据读者的反馈进一步进行修改和润色先期完成的译作,以期达到一个更高的至美。文学翻译本身并不是目的,文学的唯一对象是读者,其存在意义和价值是通过读者的接受才能成为一种现实的存在。翻译研究不能仅仅围绕译者或者原作作者展开,必须把对读者的研究纳入视野,给读者一定的主体地位。除了作品的客体性质能决定文学翻译的审美价值外,读者对审美的主体需求也决定着文学翻译的审美价值。离开了特定需求,作品只能是没有价值化的纯客体,即潜在价值[6]。读者及其特定需求决定了文学审美价值的性质和取向,只有当客体的某种特性适应于、符合于、满足于读者的某种特定需求时,文学作品才具有这方面的特定价值。把作为接受者的译者和读者的地位提高的同时,有人也指出了其内在的弊病。自接受美学从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兴起后,给翻译理论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这有利有弊。过分看重接受美学的影响,译者会过度地归化译文去迎合读者的口味,从而排除了读者从原著中思考的过程。这看似为读者考虑得非常周全,事实上它消解了对话的契机,排除了交流的必要,不但违背了接受美学的精神,也是对读者的不信任和不尊重[7]。过分地强调了读者的主体地位,给译者(读者之一)留下了较大的创造空间,让译者肆意地曲解原文。把作为接受者的译者和译作读者提升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认为译者和译本读者都是整个翻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且更进一步从接受美学理论的角度出发指出:译者作为读者要与原语文本作者达到“视野融合”,译作文本读者要与译者达到“视野融合”。这种“视野融合”的提出的确是评判翻译质量高低的标准之一,但是译者和译本读者参差不齐,如何才能达到这种融合,如何才能把两者联系起来,却没有提出可行性的方式方法。任何理论的提出以及与其它学科理论的嫁接,都要权衡其利弊。对于美学与翻译研究的结合,我们不能盲目跟风,这会造成中国翻译理论发展的偏颇和失语。

3.2 比较美学与翻译

把翻译与比较美学结合起来,主要是要通过对比分析的方式,把国内外的翻译理论从主观、客观、宏观和微观等角度,历史与共时两个层面对翻译中的美学形态和思想进行研究,以推动中国译论的发展,攻克“不可译”现象。通过对比可以找出自己的不足,这样有利于发展和完善自己。通过对比分析,有利于了解我国译论思想中的美学内涵,能有效地使我国翻译研究在“中西合璧”、各种理论思想“合一炉而冶”的轨道上发展[8]。

文学挖掘的不仅仅是表层的一些感性美,还包括更深层次的精神美。由此,文学翻译所传递的就不仅仅是音韵美、词组的构造美等表面美,更应该从心理深处去挖掘文学中蕴藏的内在美,比如悲壮美、崇高美等。文学翻译“必赖之于比较,求之于美学”,而文学翻译的比较美学研究,决不应该仅仅泥守于译品的表层结构和形态,而应对其所蕴涵的代表不同文化系统的审美特征,乃至对不同国家和民族所特有的不同审美理论和思维方法做出美学价值的判断,从而寻绎和探索其审美本质和规律[9]。译者要根据自己所处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以及自己所处的风俗习惯,将自己的审美情趣以及审美再现的能力与原作者做一对比,原作读者与译语读者的反馈信息做对比研究,弥补两者之间的差距,以期达到文学作品中“美”的完美转移。为此,译者需要对作者的生活观念、艺术观点、艺术特色和语言风格等,进行尽可能深入细致的理解和研究[10]。通过对比,把原文的美学品质在译文中忠实地再现,达到一种“美学对等”的效果,以期使译作保持与原作同样的艺术魅力和持久的生命力,这是每个译者追求的最高标准。译者应当积极地用比较美学的思想来实现美质的转化,以期成为文学翻译之魂——审美情感的文化传播者[11]。对比中寻找缺陷,发现缺陷的过程中让自己完美。译者要穷尽其能,最大限度地让译本读者收到“美”的陶冶与洗礼。但要注意的是,在对比中不能迷失自我,比到最后不能完全被对方同化。

3.3 文艺美学与翻译

董晓航[12]的《文艺美学对文学翻译的制约作用》一文从文艺美学的角度对文学翻译进行了探索。文章从文学主题、文学形象、作品的艺术意境对文学翻译的制约三个层面,分析了文学翻译不仅是一个从语言学到语言学的简单过程,而是受到多方面影响,牵涉到多种学科的复杂过程。最后总结出:文学翻译不是单纯地从语言学开始再回到语言学而告终的简单活动过程。文学翻译应当说是一个牵涉到多学科的活动过程,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文学翻译受到文艺美学原则的制约。因此,我们从文艺美学出发,对文学翻译活动进行审视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作者没有从正面讨论文艺美学给翻译理论有多少启迪,而是从反面即文艺美学对文学翻译的制约出发,探讨了文学翻译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发展的方向。这一观察视角的转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探索途径,与文艺美学相联系探讨中国翻译理论的研究有待继续。

3.4 文化迁移美学与翻译

美国阿拉巴马大学教授德丽塔·马丁·奥根索拉[13]博士在其The Aesthetics of Cultural Transfer in L angston Hughes’s Translations of Works by Federico García Lorca,Nicolás Guillén,and Jacques Roumain一文通过分析休斯翻译的罗卡的《血色婚礼》、桂伦的《自由古巴》、罗芒的《露珠大师》,展现了大量的体现他的双重目标(即实现对相关经验的有效的跨文化迁移和跨文类的美学表达)和熟巧地使用语言达到这两个目标的例证。该文从这三部作品中各选了一部分进行分析,以探索休斯通过翻译来自不同文化、文学、语言背景的作品所进行的国际性的对话。最后作者提出:在不同文学传统之间明智而有效的翻译活动对于建立作家与世界各地的读者之间的联系是十分必要的,这反过来也使他们所代表的国揭的国内的和国际的话语和政策被更清楚地理解。

对于“文化迁移美学”这一术语,笔者本身则有很多疑问,认为仅仅是文化迁移过程中的一个美学观念的影响现象,界定为专用术语有待商榷。思想观念、经验技艺和其他文化特质从一个社会传到另一个社会,从一地传到另一地的过程,被称为文化扩散或文化迁移,是基本的文化过程之一。美学因素也随着这一文化迁移的过程而变迁,文学翻译中的美学变迁并不是独立地以一种美学的学科或者姿态出现到另外一种文化环境之中,而是附着在语言或者文学这一载体上,零零散散的无形之中迁移到另一种文化环境之中的。所以,能否称其为“文化迁移美学”,作为美学的一个分支看待,有待探讨。

4 结束语

上述美学理论为中国翻译理论发展注入了一支强心剂,对文学翻译的发展起到了质的催化作用。研究表明,属于高一层次的艺术性原语(Artistic-SL)的翻译——文学翻译,被大家充分地从美学的角度审视,提出了可行性较强的翻译理论研究方法,以求达到“2P”原则。把“半完成品”当作“完成品”看待,没有继续对其作品进行修改和再次加工,这是译者不能忽略的一点。接受美学、比较美学、文艺美学以及文化迁移美学与翻译理论的结合研究都或多或少地推动着与这一最高理想翻译境界接近的步伐。翻译是一个操作性很强并且非常具有交际特色的实践过程,在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学理论基础上,能不能从交际美学和实践美学的视角再去研究和推动翻译理论的完善和走向成熟,是一个值得尝试的课题。

[1]刘宓庆.翻译美学到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241-243.

[2]佟旭,崔海峰,孙宝印,等.比较美学[M].北京:中国文化书院,1987:2-3.

[3]冯宪光.论文艺美学作为学科的事实性存在[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7):13-14.

[4]赵爱国,姜雅明.应用语言文化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163-164.

[5]孙淑芬.接受美学与文学翻译中的接受者[J].江西社会科学,2007(12):158-159.

[6]曾利沙.论《翻译美学》的理论与方法论特征——从审美意识看文学翻译的译者主体性[J].上海翻译,2006(3):9-10.

[7]陈怀凯.另一只眼睛看接受美学——接受美学对文学翻译研究的启示[J].科技信息,2008(18):554-556.

[8]姜秋霞.翻译美学的多角度透视[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04-06(3).

[9]董金平.《文学翻译比较美学》评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231-232.

[10]解希玲.比较美学视野中的文学翻译——兼评《德伯家的苔丝》的两个中译本[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371-372.

[11]隋荣谊,李锋平.从翻译美学视角探析《落花生》的两个英译本[J].外国语言文学,2008(2):115-116.

[12]董晓航.文艺美学对文学翻译的制约作用[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1):116-117.

[13]Dellita Martin Ogunsola.The Aesthetics of Cultural Transfer in Langston Hughes′s Translations of Works by Federico García Lorca,Nicolás Guillén,and Jacques Roumain[J].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2008(2):34-35.

On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Translation Aesthetics in China

ZHAO Guoyue1,YANG Zhengjun2
(1.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Lanzhou730070,China;2.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Nanch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nchang330013,China)

Every language has its own unique artistic value and aesthetic function.As for literature translation,the transformation of artistic value and aesthetic function from one language into another is an essential studying object.So far,some scholars have researched literature translation in the view of such aesthetic theories as receptional aesthetics,comparative aesthetics,aesthetics of literature&art and the aesthetics of cultural transfer.From these four aspects,this paper analyse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translation aesthetics and finally presents the possibility of new research into Chinese literature translation in the light of communication aesthetics and practical aesthetics based on intercommunication and practicality of translation.

aesthetic theory;Chinese literature translation;translation aesthetics

H059

A

10.3969/j.issn.1673-1646.2010.05.004

1673-1646(2010)05-0025-05

2010-01-06

赵国月(1982-),男,硕士,从事专业:翻译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译者美学文学
盘中的意式美学
我们需要文学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外婆的美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纯白美学
“妆”饰美学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