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扎根本土 探索德育新模式

2010-09-08陆炳荣倪树平屠建平

人民教育 2010年15期
关键词:桐乡育人新课程

陆炳荣 倪树平 屠建平

高中新课程强调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体系,强调对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内容上要求体现地域的特点,体现本土文化气息。作为浙江省高中实施新课程的样本学校,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以下简称“桐高”)正在积极探索一条利用本土文化育人的新途径。

德育课堂,打造本土文化育人的新模式

“桐高是一所年轻的学校,却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一流的教学环境。在这里,园丁们辛勤耕耘,挥洒汗水;学子们勤奋进取,学习知识。在这里,我们以‘学会做人、学会健身、学会创新为校训;在这里,我们以胸怀大志、畅想大梦、培养大智、担当大任作为人生的追求。”这是高一(6)班“我是桐高人,我骄傲”的德育课,学生结合校训发言,树立起强烈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桐高不仅善于挖掘本校的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还经常把本地区的文化资源用到德育课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茅盾在乌镇植材小学读书时,在文章最后写下了“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的心愿,教师用这个故事教育学生要树立崇高理想。桐乡籍的名人钱君匋只是个高小毕业生,为了补好语文基础,他找出了商务印书馆编印的《实用学生字典》进行背诵;桐乡籍摄影艺术家徐肖冰小时候立志写好毛笔字,因为家里穷买不起纸,便用毛笔蘸水在一塊青砖上练习,长年坚持,教师用这两个故事教育学生要刻苦学习。

如果说制度管理要求人们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带有一定的强制性;那么文化管理则更多地强调价值观、理想信念和道德的力量,体现内在的自觉与自律。跳出德育看德育,寻找它的发展轨迹,可以发现,德育管理必将从制度管理逐渐上升到文化管理。而作为文化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本土文化则占有明显的优势,因为它离学生最近,是学生最熟悉也是最亲切的,最容易使学生接受,教育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需要指出的是,桐高的这种德育课育人模式并不是某位教师一时的兴致。每学期初,学校都会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培训,以增强教师本土文化育人的意识。同时政教处也会制定相关措施,并提供大量的本土文化资料,使本土文化育人的思想能真正落到实处。

综合实践,让学生感受本土文化的气息

作为浙江省实施新课程的样本学校,桐高果断地将本土文化作为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等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

让学生参加远足活动,对一所学校来说已不是新鲜事,它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意志。但是,桐高组织学生远足目的却远远不只于此,它是一次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让学生了解本土文化的重要平台。

在远足之前学校领导邀请有关专家作报告,让学生详细了解桐乡经济文化方面的特点,而且在路途的选择上也会尽可能地反映这些特点。比如说,近几年,桐高将远足地点选择在位于乌镇的华庄农业生态园,让学生亲身品味乌镇原汁原味的古镇风情、感受桐乡现代农业的气息。

最近几年,学校有关本土文化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日益增多,而且很多课题在省市各级评比中获奖,如“桐乡的民间艺术——三跳”、“桐乡的甜酒酿文化及发展”等。一些科学实验类的课题也要求学生联系本地的一些特产开展研究,如“磁场对茧的增产增质实验”、“发光二极管补充光照对西瓜品质影响的实验研究”,这两个课题均获浙江省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为什么热衷于把本土文化作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除了有助于让学生了解本土文化外,主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桐高教科室主任洪鲁平老师是这样说的:“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伴随新课程实施而产生的新型课程,它突破了传统的课程教材和课堂教学的局限性,课程内容要求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现实。让学生尽量联系自己比较熟悉的本土文化符合该课程的要求。”

目前正在实施的高中新课程对教科书的编写提出了一些建议,其中有一点是,“要有助于培养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要使学生热爱祖国,必须使其热爱家乡;要热爱家乡,必须使其了解家乡;了解家乡的人文地貌、物产风情、历史状况等,并把这种感性的认识逐渐深化为理性的认识,最终融进血液中去,成为一种永不丧失的深沉的情感。就这点来讲,在高中新课程中融入本土文化,加强本土文化的育人功能,更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举措。

猜你喜欢

桐乡育人新课程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家有蚁穴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而今迈步从头越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桐乡蚕桑文化的民俗学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