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文化润泽心灵

2010-09-08白宏太

人民教育 2010年15期
关键词:春华范仲淹校园

白宏太

一位心忧天下的文化先贤,一条流淌千载的教育血脉,共同定义了苏州市景范中学得天独厚的办学特质。

在宋代名相范仲淹创办的“义庄”、“义学”旧址上,担负“先忧后乐”的道义与责任,今天的景范人正以“上善若水”的情怀,演绎着理想中至真、至美的教育境界。

古城苏州,寻常巷陌,小巧、精致的景范中学校园,就安静地藏在挤挤挨挨的旧民居中。

据说有一次,一位家长来给孩子报名,在周边转了好几圈,居然没找着学校。附近居民一抬手,指着一处粉墙黛瓦朱栏的建筑:“喏,那不就是校门吗?”家长满脸惊讶:“我以为这是一座苏州园林呢。”

如此形容景范中学,其实并不夸张。在这不过20亩的校园里,几乎荟萃了苏州园林的一切元素,假山流泉,雕窗画栋,飞檐斗拱,楹联石刻……可谓移步易景、典雅秀美,处处皆画。

然而,景范中学校长顾苏云深知,校园的美不在外表,而在文化。她希望创造的是一个“砖石能叙事,草木也抒情”的文化氛围,同时希望生活在这里的师生得到爱与美的熏染,让校园变成一个自然和谐的教育场。她很幸运,这所学校因为有了与范仲淹的深厚渊源,让她能接连不断地产生出新的创造灵感。

从一千年的历史传承中,顾苏云找到了校园文化的魂,也找到了教育理想的依托。

提及景范中學,苏州市教育局长鲍寅初赞赏有加:“在这里读书,拥有的是审美的体验、历史的感染、精神的历练、文化的涵养。可以说,这样的文化校园,在苏州是独具特色的。”

木本·水源

文化似乎是有灵性的,有缘而显,无缘则隐。

在校长顾苏云眼里,校园的一切都有情感,会说话。穿过古朴的门厅,校门西侧是一株挺拔的雪松,名曰“木本”,东侧有泉流顺石而下,名曰“水源”。“我们修建这两处景观,是要告诉今天的师生,景范的立校之本是‘义庄文化,办学之源是‘范公精神。”她向记者介绍说,“你看这株雪松,前年赶上雪灾,仍然顽强地活了过来。”

而想当初,得知要到景范中学来,顾苏云还有点不情愿,用她自己的话说,“就像一棵自由生长的树,突然被移栽到一片陌生的树林里,能不能生根、长叶,谁也说不准。”

那时候,顾苏云在另一所中学当校长,学校名气不大,生源一般,但在她和同事们的精心经营下,学生变化显著,教师拥戴,家长支持,日子过得充实而快乐。尽管景范条件更好,但她是一个“恋旧”的人,为此还偷偷抹眼泪。身边的朋友们也劝阻她:“景范历史上有很多能干的校长,学校一度很辉煌。你干得好是理所当然;若干不好,可难辞其咎。”

但一深入了解这所学校的历史,顾苏云精神为之一振。

虽然她早就知道,“景范”二字,取自景仰范仲淹之意。但这所学校与范仲淹到底有何关系?她当时并不知其然。当然,这几年精研学校历史文化,让她如今说起这些,已谙熟于胸:“范仲淹生于苏州。1049年,他在自己的祖宅设‘义庄、办‘义学,周济宗族,资助族人读书。范氏后人又改‘义学为文正书院。1938年,有人在‘义庄旧址上兴办私立崇范中学,即景范中学前身。”

但当第一次确知,脚下这片土地,就是范仲淹兴办教育之所,她被深深地震撼了。文化的力量如此强大,虽历经千年,仍生生不息!

这时候的她,就像穷困无依中突然发现了沉寂多年的宝藏,不禁喜不自胜:“《岳阳楼记》,初中生都学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谁人不知?这可是独此一份的教育资源。有多少学校,因为没有历史积淀,想尽办法造文化、借文化!”

从厚重的文化传统中,顾苏云找到了自己作为校长的第一个“价值增长点”,也找到了办学的自信。

在景范的校园里,昔日的义庄建筑几经毁坏,只剩下一座文正殿和一些断碑残瓦。位于校园中央的文正殿,高大雄伟,原为范氏宗族飨殿,以前,大殿中间部分虽陈列着范仲淹的史迹,但整个大殿一直没充分发挥教育功用,东厢房成了堆放课桌椅的仓库。

2007年,顾苏云和现任班子成员一起规划校园环境改造。外观整修结束,他们特聘专家对文正殿内部陈设进行专业设计。2008年,一座崭新的范仲淹史迹陈列馆(以下简称“范史馆”)呈现在校园中。走进修葺一新的大殿,正中是范仲淹的坐像,背靠着他的传世名篇《岳阳楼记》,是清代书法家的碑刻拓片,大殿四周陈列着范仲淹的生平事迹介绍,还有从校园里收集的义庄遗物。两侧厢房摆上古色古香的明清家具,变成学生社团活动及开会、待客之所。

经过这样的改造,校园顿时增色不少。师生们一进来,迎面看到绿树掩映下的范史馆,都一脸惊喜,仿佛第一次感觉到,范仲淹离他们原来这么近。外人来学校,也不禁眼前一亮。学校组织了一支少年讲解团,每次有客人来,就由学生带他们参观,给他们讲解。

这样的改造,与其说是以女性的细腻和灵巧,对校园进行美化,不如说是从教育的视角,对校园功能进行重新定位和区分。

仿佛是机缘巧合,2007年暑假,顾苏云着手改造校园的围墙。突然有一天,工人说在围墙下挖出宝贝了。顾苏云赶去一看,是两块石碑。文物专家看了以后两眼放光:“不得了啊,这是宋碑,目前全苏州也仅有16块宋碑。”请专家仔细推敲碑上的文字,顾苏云更高兴了。原来,这两块碑都与义庄文化密切相关,一块记述范仲淹设立义庄、义学的始末,一块是范氏后人捐助义庄、义学的功德碑。

如今,两块珍贵的宋碑被立于范史馆内,成为镇馆之宝,也是研究范仲淹和义庄文化的重要史料,也是最真实的校园文化资源。“我相信,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行为。”顾苏云说,“不一定要告诉学生,某处有一块碑,你一定要去看。石碑摆在那里,学生总会去看上一两眼,在耳濡目染之中,教育就在发生着。”

在这样的过程中,顾苏云对校园文化的认识日渐清晰,要让前人留下的文化在今天重现生机,需要教育者匠心独具的设计和再创造。

校园里有一条双层走廊,学校把这里变成了“会说话”的墙壁。在走廊的上层,精选中华历代名人勤奋攻读、苦学成才的14则故事,请人一一绘制成图文并茂的石刻,从孔子的“韦编三绝”、匡衡的“凿壁偷光”,到司马光的“圆木警枕”、范仲淹的“断齑画粥”,取名“励志碑廊”,意在激励景范学子师古人勤学之风,立未来报国之志。

教师们也欣喜地发现,校园不仅变美丽了,也更有教育意蕴了。

教育的灵犀,也常常在不期然间来临。有一天,门卫来报告说,一位老人自称是范家后人,希望进来参观。顾苏云当即有请,陪他走了一圈。看罢校园新貌,老人颤抖着掏出一本发黄的小册子,封面写着《范氏家乘》,里面有范家族谱,还有一幅宋代义庄图,清楚地标明了义庄内原有建筑的布局和名称,有文正殿、先忧阁、后乐堂、世济坊、岁寒堂……顾苏云惊喜地发现,如今的校园格局竟与当年大致相似,这让她大受启发。

如今,景范校园内的建筑,经过修旧如旧以后,变成以灰白黑为主色调的苏式建筑,楼名就参照义庄旧称,命名为先忧楼、后乐楼、世济楼、岁寒楼,既有古风古韵,又别有一番教育的深意。“比如说,后乐楼就是行政办公楼,既是对范公‘先忧后乐精神之敬仰,也表明校领导师先贤为政风格之决心。”顾苏云笑道。

走在校园里,听到人们的赞叹,顾苏云总说,是上天眷顾她,让她与景范结缘,是景范文化给她灵光指引。省、市各级领导的关怀,历任校领导的扶持,包括离退休教职工在内的所有景范人的齐心协力以及范仲淹后人的支持,都给予她无穷动力。殊不知,在她全身心的投入中,也不知不觉地把自己的教育理想投射到校园里,变成了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知本·敬身

在范史馆左右厢房的门楣上,分别是“知本”、“敬身”兩块匾额。

这四个字,承载着范氏义学的一段历史。南宋末年,义庄曾被毁,范氏后人将义学迁至太湖畔的天平山,坚持办学,在当时的义学里,东西两间书斋就以此为名。为了铭记历史,今天的景范人也以“知本”、“敬身”命名范史馆东西厢房,勉励师生“知本正心,敬身养性”。从千年前的义学,到今天的义务教育,顾苏云努力地找寻着两者更为内在的联系。

对景范教师来说,这是一个从精神启蒙、感悟,到逐渐靠近的过程。

多年以后,在青年教师曹春华的记忆深处,还鲜明地留存着第一次走进景范校园时的心灵震撼。

大学毕业时,她原本是陪着好友来景范面试。可是,一走进校园,她就被吸引住了。或许是文正殿的庄严,让她想到范仲淹物质清贫、精神富足的一生;或许是景范教师简朴、整洁的办公室,让她依稀看到了先贤遗风的延续。她只觉得,这是一个能焕发她教育激情的地方,于是毫不犹豫地也递交了求职简历。

求职经过并不顺利,在经受了热切的期盼与失望的折磨后,学校的录用通知姗姗来迟。那一刻,白花花的太阳晃得她有点眼晕。

但她没想到,这份原初的激动与热情,随着她走上讲坛,在琐碎而忙碌的日常工作中,很快被消磨殆尽了。“我只顾埋头在那‘一亩三分地里,每天做不完的事务。工作很累,但精神很空虚。”曹春华反思说。那一段时间,尽管天天从文正殿前经过,但她已淡忘了最初的憧憬。甚至有一天,还是新教师的她不禁慨叹:“日子太苍白了,什么时候才能退休啊!”

在当时的景范中学,感觉苦闷、彷徨的,绝非只有曹春华一人,这是教师群体中相当典型的一种精神状态。

在多年的办学中,顾苏云一直把教师视为办好教育的第一要素。接手景范后,她直观地发现,这里的教师都很敬业,很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尽管学校没有明确要求,但大家多年来都习惯于早早到校,晚上很晚离校,尤其是老教师们几乎把全部时间都花在学生身上,他们成为景范教育的有力支撑,他们的精神令顾苏云既感动又敬佩。

“一所学校的发展,不能总靠老教师支撑着,要有人才梯队,形成良性循环。”顾苏云决定从教师专业成长入手,培养一支人人都是名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很快,在教师们诧异的目光中,一系列旨在唤醒教师激情与活力的举措在全校推开:成立教师发展学校,为每个教师确定专业成长目标,加大培训力度;制订严格的业绩考评制度,对考评不合格的教师,实行“留级”处理;学校每年为每个教师提供200元书报费,专门用于订阅教育期刊,开阔教师的视野……

“我真正的转变,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我才意识到,要多读书,从中找寻精神的支撑。”曹春华激动地说。因为有困惑,学校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让她深受触动。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全校教师一起观看魏书生老师的报告录像。虽然不是面对面的交流,但曹春华仍觉得心潮澎湃:“我遇到的很多情形也和魏老师相似,但我为什么不会像他那样处理呢?”看完录像,她当即找来了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如饥似渴地读起来。

慢慢地,曹春华觉得自己有了变化。碰到学生的问题,她不会动辄生气上火,而是耐下心来,认真地倾听学生的想法。

这时候的曹春华意识到,教育不是只有说教一种方式,要讲究方法和艺术。学生中存在相互攀比的行为,她就从校园励志碑廊里范仲淹“断齑画粥”的故事讲起,从范仲淹创办义庄、义学的经历,让学生思考财富的价值、生命的意义。这样的教育方式,形式生动活泼,学生也乐于接受。

但随着学习的深入,曹春华有了新的反思:“故事育人虽然效果不错,但毕竟是被动的、机械的,只是流于浅表,影响也很有限。”

班里有一位男生,原本很单纯活泼,可是一个假期过后,曹春华发现,这个男生变得脾气暴躁,对身边的人总是带着怀疑和挑衅的眼光。到底怎么回事呢?曹春华找他谈心,他始终三缄其口。曹春华没有放弃,多次联络家长,才找到原因所在,男生的父母出现了感情危机,这让他深受打击,觉得身边的人都不值得信任。

怎样改变这个男生,唤回他曾经的纯真呢?曹春华尝试着用各种方法接近他。尽管每次谈心,男孩都是一脸的无动于衷,眼神冰冷而空洞。但曹春华仍满怀热情地走近他,给他细致入微的关爱。她深知,男生的心里其实很渴望友情和亲情。她还让一个有过类似家庭经历、心态开朗的学生和男孩交朋友,一起学习、运动,给他积极的影响。

充满爱与智慧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一天放学,她请男生到办公室补习功课,细心为他准备了一盒牛奶。男生离开后,曹春华意外地在桌上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道:

“曹老师,谢谢您!您的孩子那么小,您却把那么多时间花在我身上。是您让我明白,世界上还有不计投入的真爱!”

看到纸条,曹春华说不出是惊喜还是感动。她相信,当一个孩子可以感受到身边的爱意时,心底里一定会萌发出新的希望。

经历过与学生的共同成长,回想自己初入景范的震撼,曹春华有了新的感悟:“景范校训是‘先忧后乐,我想,作为教师,虽然不能像范仲淹那样心怀天下、广济苍生,却可以忧学生所忧,乐学生所乐。这就是一个教师的责任所在。”

在如今的景范中学,一批像曹春华这样的年轻教师迅速成长,成为学校发展的中坚。这也使校长顾苏云更清楚地意识到,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关怀,才是对教师最人本的关怀。

文化浸润

教育之道,贵在自然。

在义庄遗物中,有几块方方正正的、古时铺设宫殿的“金砖”,一直陈列在范史馆内。这学期,顾苏云有了新主意,把金砖加上底座,摆在励志碑廊下,旁边放上一支毛笔和一杯清水。

一开始,学生很新奇,但很快心领神会,拿起毛笔,蘸水在金砖上写字。水渍一干,又可重复书写。以后每到课间,一帮书法爱好者自觉聚在这里,挥毫练习。毛笔写坏了,学校马上换新的。

这样的情景,在景范校园里并不鲜见。树阴下的石桌上刻着棋盘,放着棋子,学生们学习之余就来对弈。小亭下摆着一架古琴,任何学生只要有兴致,都可抚琴一曲。

校园也因此,有了更多诗情画意。

此情此景,看在教育者眼里,又有了无尽的启示。

几年前,班主任钱虹接手了一个新班。开学第一天,学生们来报到,身后跟着一群家长。教室门刚一打开,家长们一哄而入,抢着替孩子擦课桌椅。“这些活儿孩子们会做,请大家到外面去。”钱虹慌忙阻拦,家长们好像没听见,手脚麻利地擦完,又问道:“老师,还有什么要干?”

钱虹真是哭笑不得,再看孩子们,都无动于衷地站在一旁。等家长走后,钱虹问:“有没有同学不会擦桌子?”学生笑而不答。她又问:“那为什么让爸妈帮我们做呢?”教室里依旧一片沉默。

从这看似极小的现象中,钱虹看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这其中既有学生对劳动的态度,也有他们对情感的淡漠和忽视。

接下来的遭遇让她更加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班里不会做值日的学生大有人在,扫地、洒水、擦玻璃这些很简单的事,都要她手把手教才行。“现在的家长,只要求孩子好好读书,其他的事都包办代替。可越是如此,学生变得越脆弱,能力越差。”钱虹分析说。从此,每接手一个新班,她都要对学生提出一条要求,在家要帮家长做家务。

学生小林,个性极强,尽管老师再三要求,他还是经常逃避值日。班长拿他没有办法,只好向钱虹报告。“你为什么不做值日?”钱虹问。“做这些没意思,我只管学习好就行了。”小林直率地说。的确,他的成绩不错,也没有其他坏习惯。对这样的孩子,究竟该怎么办呢?钱虹想了想,问他:“你以前做过值日吗?”“从来没有。”小林说。

“没有体验,怎么知道没意思呢?”钱虹反問道。小林没词儿了。钱虹接着说:“这样吧,老师给你一个体验劳动的机会,如果你做完后还觉得没意思,咱们再来讨论。”她给小林提出要求,连续一个月打扫教室旁的楼梯,在每天的日记里写下劳动感受。小林勉强答应了。

以后,从小林的日记里,钱虹细心地关注着他的态度。很明显,小林最初觉得,在大庭广众下劳动是很没面子的事,总想着草草扫完了事,干起活儿来周围灰尘滚滚,从旁经过的同学都对他侧目而视。还有的同学忍不住责问:“你会不会干活?”每次读完他的日记,钱虹总在后面写几句评语,鼓励他,引导他。

一段时间后,钱虹发现,小林的日记里有了一些细微的变化。他的动作熟练了,扫地时知道把扫帚贴紧地面,尽量少扬起灰尘。周围同学看他的眼神,多了一些赞许。而他看到有人经过,也会自觉地停下扫帚,侧身让行。

再后来,小林的日记写得越来越有情感。为了不影响别人,他有意识地提早到校。因为来得早,在清晨寂静的校园里,他一边劳动,一边欣赏着周围的美景,初升的太阳,挂满露珠的植物,欢快鸣叫的小鸟……

小林的转变,让钱虹在欣喜之余也明白了,很多时候,学生某些行为习惯的缺失,根源在于教育者没有创设适合的实践平台,给他们提供充分的生活体验。

有了成功的经验,钱虹如今的教育又向前延伸了一步,她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了一个家务劳动本,定期与家长沟通。

班里有一个女孩,父母离异,跟母亲一起生活。尽管母亲对她关怀备至,但女孩的日记里,经常描写的是对父亲的思念和崇拜。显然,因为父爱缺失,她强烈渴望得到补偿。这种微妙的心理,导致她在同学交往中,占有欲很强,凡是和她要好的同学,她决不允许对方和其他同学过多接触。因此,她在班里同学关系紧张,尽管她学习很优秀,但每次“三好学生”评选,几乎没人投票给她。

钱虹早就注意到这一点,但她没有急于解决。在她看来,教育的时机很重要。

没想到,小小的家务劳动本,成了女孩转变的契机。钱虹的做法,女孩的妈妈很赞同,也格外配合。孩子在家劳动,家长只需签字证明,但这位妈妈总是特地写上对女儿的赞许。钱虹也特别在班里把这些话念给大家听,对女孩说:“你很幸福,有一个细心关注你成长的妈妈!你要多为妈妈做些事哦!”

此后有一段时间,钱虹发现,在女孩的家务劳动本上,每天做的事情逐渐多起来。钱虹奇怪地问她:“最近怎么有那么多时间做家务,是不是功课太轻松啊。”女孩说:“不是,最近妈妈生病住院了,家务活都是我来做。”不久后,女孩的妈妈出院了,在家务劳动本上写了长长一段话,她感动地说,在她受伤期间,孩子变得特别能干,也开始懂事了,为她分担了很多事,这让她感觉很温暖。

那天放学前,在班级总结中,钱虹说了女孩的事情,又把妈妈写的那一段话念给全班听。女孩流泪了,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此后,钱虹发现,同学们对女孩友善了,她身边的朋友也多起来。在和同学的交往中,女孩试着调整自己,待人处事变得成熟了。

教育如此奇妙!它既需要智慧的创造,又需要悉心的引导、耐心的等待,就像一颗种子的生长,我们要做的是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养分,然后顺其自然,静待萌芽、生发、开花。

也因此,景范中学有一项德育特色活动——“红领巾一条街”。学校门前,是一条石板砌成的范庄前街,全校学生按班级轮流,义务承担了这里的保洁工作。每周三下午,就会有一个班的学生在班主任带领下,拿起扫帚簸箕,走上街道打扫。

“起初,学生把扫帚反着拿,连扫地都不会,有的学生觉得难为情,干脆袖手旁观。”班主任马晓璐说。尽管如此,老师们没有灰心,坚持把这项活动开展下去。慢慢地,学生的态度有了改变,劳动的观念和责任的意识,悄然融入心中。“如今,每次轮到我们班,学生都特别快乐,把劳动当成了享受。”马晓璐说。

这样润物无声的教育,改变了景范的学生,也影响着社区,良好的社会风气在这里弥漫。

实践磨砺

2008年11月,景范中学建校70周年庆典隆重举行。

范史馆前,一群身着古装的少年,伴着《渔舟唱晚》悠远的曲调,声情并茂地一起背诵《岳阳楼记》。诵至结尾处,台下的师生、校友、老领导以及范氏后裔都同声应和: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那一刻,感情丰富的顾苏云又掉泪了,说不清是激动还是幸福。

毫无疑问,“先忧后乐”的景范校训曾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激励他们成长的力量。作为校长,顾苏云心里有一个沉甸甸的责任,如何让今天的学生理解“先忧后乐”,让他们在身体力行中把景范的精神传承下去。

近几年,学校将原有的德育实践活动归类整合,精心设计了富有特色的“少年”系列活动:少年警校、少年军校、少年邮局、少年广播站、少年礼仪班……这些活动中,贯穿始终的主线就是让孩子们了解社会、锻炼能力。其中的“少年邮局”活动,曾获得苏州市中小学十佳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初中生当上了邮局‘局长!”

几年前,江南某报的一篇消息,标题格外醒目。那一天,在苏州市察院场邮政局,江苏省第一个“少年邮局”正式挂牌成立。在这个特殊的邮局中,从局长到工作人员,都是清一色的初中生,他们全部来自景范中学。

当天的情形,让师生们格外难忘。一大早,许多市民就在少年邮局的柜台前排起了长队,他们手中都拿着厚厚一摞信封和明信片,就为了在信封上盖一枚少年邮局的纪念戳。市邮政局长特地赶来,隆重地将少年邮局的邮戳授给“小局长”。

“所有一切都是真实的,绝非模拟。”学校德育处主任邹炎强调,“局长和工作人员由邮政局正式任命,挂牌上岗,柜台上是现金交易,盖了少年邮局邮戳的邮品,可以全国通邮。”

少年邮局的设立,并非偶然。察院场邮政局是景范中学的文明共建单位,与学校仅一条弄堂之隔。早在十几年前,学校就把集邮作为一门综合实践课,请邮局工作人员为学生们上课,开展相关的研究性学习。随着活动的深入,学校有了一个大胆的创意,学生学了这么多相关知识,为什么不给他们开辟一个实践途径呢?

因为真实,对学生要求也格外高。一个学生这样描述自己第一天“上岗”的感受:

“记得‘世遗会在苏州召开时,顾客特别多,有盖纪念戳的,有买纪念封的,有寄明信片的……这些事情弄得我手忙脚乱。到中午盘点时,居然发现金额有出入,我不禁一阵紧张。还好,在指导老师帮助下,问题才得以解决。邮局工作可真不容易!”

这样“真刀真枪”的教育活动,到底有什么意义?邹炎解释说:“一个道理口头给学生讲100遍,不如让他实践一遍。实践是最重要的成长方式。”

如今的景范中学没有把校园文化视为自给自足的封闭系统,而是尽量让教育的时空向外拓展。

回顾母校生活,少年邮局首任局长、曾经获得“宋庆龄奖学金”的匡羽佳深情地说:

“少年邮局使我们多了一个了解世界的窗口,在与社会接触中认识社会、关注社会,也真实地体验了‘为人民服务、‘顾客至上的理念。那份沉甸甸的收获将伴随我们走向社会、走向工作,迎接人生路上的挑战!”

“我们希望为学生开辟更多体验的途径。”顾苏云说,“让学生多掌握一门社会技能,多了解一个社会部门的运行,也许就会促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树立起一个学习和奋斗的目标。”

每年暑假,初二学生开学前,都要参加学校的少年军校。在苏州郊外的棋子山军训基地,学生们与部队官兵同吃住同训练,虽然只有短短3天,效果却格外神奇。

几年前,家长章先生发觉,儿子小润放假回来,闷闷不乐。“怎么了?”他问。“老爸,学校暑假要军训,大热天的,我不想去,您帮我请个假吧。”小润说。“集体活动怎能不参加。”章先生没同意。小润只好乖乖地前往。军训一天下来,章先生打电话过去,儿子生气地说:“老爸,您太狠心了,我快被累死了。”

可是3天后,当章先生受邀参加学生军训结业式,儿子英姿飒爽的样子让他很惊奇。“要不要提前跟老爸回家?”章先生逗儿子。“我才不当逃兵呢,以后有机会我还要参加。”小润自豪地说。

军训中的一件小事,让德育主任邹炎很感动。一个学生军训时生了急病,学校联系家长提前把他接走。车子走到军营门口,孩子突然要求停车,跑到门岗前敬了个礼,抱着哨兵,许久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以往,邹炎发现,初二学生最难管理,问题最集中。自从开设少年军校以来,学生们的行为习惯大为改观。

世界五颜六色,人生酸甜苦辣。顾苏云知道,学生们的“天下”,就是身边的小世界,在他们走向真正的“天下”以前,须先在有限的生活时空中,给他们更深刻的体验、更丰富的营养。

让她欣慰的是,学生们已经心有所悟。面对记者,他们一一表达着对“先忧后乐”的独特理解:

“它是一个先努力、后收获的过程。只要用心去做,功夫下到,自然会有收获。”初二(7)班学生李方说。

“它启示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多为别人着想,多为别人奉献,先人后己。”初二(2)班學生汪泽源说。

“我们不只看重结果,更看重过程,不争日月、只争朝夕,这就是景范赋予我们的一种气质。”初二(4)班学生方开栩说。

……

因为理解而尊重,因为热爱而执著。顾苏云曾一度觉得这个校园很小,但如今,她越深入下去,就越发感觉到,这是一个无比宏大的教育世界,需要她用毕生的热情去发现,去企及。

顾苏云很谦卑,提及学校近年来发生的变化,她更多强调前人的积淀和文化的传承。在她看来,自己所做的很多事情,既是前人的厚积,又似乎是一种机缘巧合。实际上,在她全身心地投入进来,不断地彰显景范文化的过程中,她也以自己的教育理想、信念和热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里的师生们。

几年前,曾有一位苏州名士走进景范,在校园里看了一圈,意味深长地对顾苏云说:“你的生命中注定有一段是要在这里度过的。”

这句话,顾苏云最初听起来有些玄妙,但当她把自己越来越多地融入这所学校,看着校园和师生们一点一滴的变化成长,她开始觉得,也许冥冥之中,自己的生命真的是和这里有联系的,因为她已经深深爱上了这片校园!

猜你喜欢

春华范仲淹校园
木碗
过生日
张之洞的“三不争”
范仲淹画粥苦读
文若春华思如泉涌
忧国忧民的范仲淹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范仲淹苦读轶事
范仲淹“持节”自掏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