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痛点对刺结合局部拔罐治疗坐骨神经痛200例

2010-08-15苏海波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针感针尖痛点

苏海波

(牡丹人民医院,山东 菏泽 274015)

笔者在2006~2009年期间采用痛点对刺结合局部拔罐治疗坐骨神经痛20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风寒湿引起的原发性坐骨神经痛200例患者,其中男80例,女120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75岁,病程最短20天,最长10年。

1.2 治疗方法 1)取穴:根据以痛为腧的原则,确定1~2个痛点及不适部位。2)操作:在每个疼痛明显处上下两端均各刺一针,针尖和皮肤呈15~25°,两针尖达到几乎相接近的程度,反复捉插,寻找针感,患者感到酸麻垂胀的感觉,然后突行泻法,均应产生较强针感,留针20 min,起针后,局部加拔大罐,留罐3 min,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1个疗程后,视察疗效。

1.3 疗效判定 疗效标准 痊愈:疼痛消失,显效;疼痛明显减轻。好转:疼痛有所减轻,无效:疼痛与治疗前相比无改变。

2 结果

200例中,痊愈140例,显效25例,好转25例,无效10例,总效率95%。

3 讨论

坐骨神经痛按经络辩证其疼痛部位大多在足太阳膀胱经及足少阳胆经循行线上,在其疼痛较明显处,施以痛点上下两端对刺,这样,虽刺一点,实刺一线,且不偏离经脉,又应素缪刺论中所说“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的治疗方法,配合局部拔罐,可祛风除湿散寒,疏通经络,施以正确的补泻手法,效果甚佳。

猜你喜欢

针感针尖痛点
适用于针尖增强拉曼的银针尖物理制备方法研究
基于FDTD仿真的高增益拉曼镀金针尖的可重复准确制备
针感量表的研究现状及新量表的设计思路
聚焦学前教育 破解民生“痛点”
纳米级针尖制备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针感及其物质基础相关研究进展
直击“走出去”痛点
针尖和笔尖
解决痛点
视觉针感量表在脑卒中手痉挛状态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