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咳嗽患者支气管激发试验23例

2010-08-15卢珊蓉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支气管炎粒细胞食管

卢珊蓉

(潜江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湖北 潜江 433124)

慢性咳嗽的原因较多,通常可分两类:一类为初查X线胸片有明确病变者,如支气管肺炎、肺结核、肺癌等。另一类为X线胸片无明显异常,以咳嗽为主或唯一症状者,即通常所说的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简称慢性咳嗽)。不明原因慢性咳嗽通常是指患者咳嗽症状持续8周以上,或反复发作性咳嗽,常规X线检查阴性,肺通气功能测定正常,无吸烟史(或停止吸烟4周),也无职业性有害气体或粉尘暴露史,经常规抗炎止咳化痰治疗效果不佳且病因未明者[1],在呼吸内科门诊较为多见。以往无有力诊断依据,通常误诊为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重复各种不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大量使用抗菌药物,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近来我们开展支气管激发试验,并对23例患者进行了检测,测定患者是否存在气道高反应性,用以确诊或排除哮喘,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慢性咳嗽患者男10例,女13例,年龄23~62岁,平均42岁,病程8周~5年。病例选择为持续咳嗽8周以上或反复发作性咳嗽,临床体检与全胸片等辅助检查为阴性,不能明确诊断。经常规肺通气功能检查FEV1>70%的患者可行支气管激发试验,行该检查者1月内无呼吸道感染病史。

1.2 检查方法 采用德国Jaeger公司生产的Master Screen肺功能仪器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查。受试前12 h停用吸入性β2-受体激动剂,受试前24 h停用口服β2-受体激动剂,受试前48 h停用抗组胺药物或色甘酸钠。

1.3 判断 标准支气管激发试验气道反应性阳性判断指标:FEV1或PEF下降20%时,所需组胺累积量<7.8 μmol/L来判断[2]。

2 结果

慢性咳嗽患者23例中,变异型哮喘9例,鼻后滴流5例,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5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4例。

3 讨论

在呼吸内科,经常接触到大量慢性咳嗽患者,其病因复杂,一时难以确诊。咳嗽的常见病因有:咳嗽变异型哮喘(CVA)、鼻后滴流综合(PNDS)、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和胃——食管返流性咳嗽(GERC),这些原因占呼吸门诊慢性咳嗽比例的70%~85%[1]。其他病因较少见,但涉及面广,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内膜结核、变应性咳嗽(AC)、心理性咳嗽等[1]。仍有10%患者诊断不明确,有报道经支气管激发试验确诊为CVA患者占受试者的40.2%[2]。CVA是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症状不符,发作是以咳嗽为主要症状,常常是哮喘早期的一种表现形式,症状不典型,常无明显的喘息症状和体征。CVA诊断标准:1)慢性咳嗽常伴有明显的夜间刺激性咳嗽。2)BPT阳性或最大呼气流量(PEF)昼夜变异率>20%。3)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4)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1],本组9例患者经吸入糖皮质激素及β2-受体激动剂后临床症状显著改善。CVA患者并不都发展为典型支气管哮喘,但有报道成人CVA患者有超过10%~33%都会发展为典型哮喘。根据《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3],对这部分患者,支气管激发试验是必要的检查之一。因此,对于以顽固性咳嗽为主要表现,胸片等常规检查阴性,在常规抗炎止咳化痰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支气管激发试验的检查可作为排除或确诊哮喘的有力证据,若伴有过敏体质或有过敏史、过敏家族史,对刺激性气味敏感,尤应想到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明确诊断,且支气管激发试验也可以用于评估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助于指导用药。

鼻后滴流综合征是鼻腔、鼻窦的慢性炎症状态下,炎症部位产生的脓性分泌物经鼻腔倒流,经后鼻孔流入咽部。这种脓性分泌物的长期慢性刺激引起上述部位的继发性炎症及相关症状,常引起慢性咳嗽,引起鼻后滴流综合征的常见疾病为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鼻咽炎等。其诊断标准[4]:1)发作性或持续性咳嗽,以白天咳嗽为主,入睡后较少咳嗽。2)鼻后滴流和(或)咽后壁黏液附着感。3)有鼻炎、鼻窦炎、慢性咽喉炎等病史。4)检查发现咽后壁有黏液附着、鹅卵石样观。5)经针对性治疗后咳嗽缓解。

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为支气管刺激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性疾病,其病因不明,可能与粉尘、花粉、毛发、寄生虫或某些药物刺激所致的变态反应有关。它是一种可逆性气流受限和支气管高反应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频繁咳嗽,影响白天活动和夜间睡眠[5],以类固醇激素治疗症状可缓解,但易复发。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是由于胃十二指肠或食管疾病引起胃液或食物反流,刺激咽部引起咳嗽,其特点是一躺下就咳嗽,与体位有关,影响睡眠和休息[6]。患者除有消化系统疾病症状如胃痛、胃灼热、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以外,还有咳嗽、声音嘶哑等症状,其治疗包括改变饮食及睡眠习惯、治疗胃肠及食管疾病、增强胃动力和对咳嗽较重者予以止咳药等对症治疗。

总之,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较常见。为明确诊断,以便治疗,支气管激发试验可作为一种常规检查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相对安全,是支气管哮喘必不可少的检查方法之一,但仍有一定的风险性,需备氧气、β2-肾上腺素吸入剂和糖皮质激素,以便应急之用。

[1]中华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28(11):738-744.

[2]蔡柏蔷.呼吸内科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410-436.

[3] 李明华,殷凯生,蔡映云.哮喘病学[M].第 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29-832.

[4]张文革.鼻后滴流综合征的特点及治疗[J].临床肺科杂志,2008,13(6):421-422.

[5]苗华军,李怀臣.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发病机制中过敏原作用的探讨[J].山东医药,2007,49(26):13-14.

[6] 程卫军,王苒.胃食管反流性咳嗽50例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09,18(2):71-72.

猜你喜欢

支气管炎粒细胞食管
经方治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引起发热案1则
食管异物不可掉以轻心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茶、饮、汁治疗冬季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中医调护
远离支气管炎,轻松过冬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误诊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1例分析
Graves病药物治疗致粒细胞减少的治疗体会
胃结石伴食管嵌顿1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