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医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

2010-08-15余宗林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医学生心理健康心理

余宗林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达州 635001)

高职医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

余宗林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达州 635001)

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界的一项共识。因此,文章分析了高职医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成因,提出了加强高职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高职医学生;心理健康;对策

据林志萍,余斌等[1]调查研究报告显示,约有20%-67%的医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远远高于普通大学生的10%-30%。笔者认为,医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不容忽视,高职医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为突出,而心理健康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我国现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也指出,应“通过各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1 高职医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成因

高职医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既有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共性趋势,又有其职业定向的个性特征。在社会、家庭和个人等诸多矛盾与冲突面前表现出种种心理问题。

1.1 贫困问题:现在大学生都是交费上学,每位高职医学生每年的学杂费、生活费等开支大约1万元左右,这对于来自贫困地区的家庭和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这部分贫困学生不可否认比其他学生更加勤俭节约、吃苦耐劳、奋发学习,但也有不少人存在自卑、孤僻、偏执、自我封闭等心理问题。笔者对我校2008、2009级医学生进行了统计,贫困学生占36%。许若兰[2]对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实证研究,认为贫困生不仅要承受经济拮据、难以完成学业的压力,可能还有深藏于内心的困惑、痛苦和自卑的心理负担。

1.2 实习、就业问题:高职医学生在校学习2年的理论知识,第三年将进入医院临床实习并开始筹备找工作,而且大多认为自己的学历偏低,故医学生入学时就有一种潜在的危机感,加之社会激烈的就业竞争,使医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尤其是一些成绩一般和动手能力较差的医学生压力就更大。在实习前夕,这种压力表现尤为明显,大多出现一种所谓的实习前期综合症,表现为焦虑、自我缺乏信心、恐惧实习、抑郁不安等。毕业找工作时更是畏手畏脚,不敢大胆推销自己,心理压力极大,易出现心理问题。

1.3 家庭问题: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起点,也是社会结构中的基本单位。大多数的高职医学生在上大学之前,都未脱离家庭环境而独立生活,家庭对于学生个体心理特征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因此被宠爱和放任的不在少数。这部分学生独立性差,依赖性强,经不起挫折和打击,因而较难适应大学的集体生活。不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家庭的离异等对高职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性格特征有很大的影响。徐金枝等[3]按DS M-Ⅲ-R的诊断标准及SCL-90自评量表分析90例独生子女的心理障碍,结果依次为精神分裂症、情感精神障碍、人格障碍及性变态等。多数患者伴有明显的抑郁或焦虑,但都没有得到适当治疗,指出其发生与父母分离、教养、生活环境改变及自身素质等因素有关。

1.4 学习问题:其一,学习负担过重。本科4年理论学习而高职专科压缩为2年,无可厚非高职医学生都感到医学理论知识内容多,需要记忆的东西更多。学生学习时间少,而每天新学的内容却很多,来不及复习,考前普遍紧张、焦虑。高职学生要学的学科门类与相同专业的本科差不多,时间却要缩短一半,每学期要开设的课程约是本科学生的1.5倍,这样,高职医学生需接受的知识量大、学习时间短、易引起焦虑和学习疲劳等而造成心理障碍。其二,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习兴趣不高。高职医学生由于高考成绩不佳而未被本科大学录取,在心理产生一定的自卑,开始对自我智力和能力产生怀疑。还有的学生迫于家长的压力而选择医学专业,然而自己偏好于其他专业,因此对所读医学专业缺乏兴趣,而且高职医学生的课程繁多,导致学生还未适应大学学习方式就已经感觉很多课程落下很多,又是新知识,以前从未接触,现学感觉吃力。因此出现思想不集中缺乏自信心,情绪易波动,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便会产生一些心理障碍。

1.5 人际交往的问题:有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交往的范围比以前有所扩大。想着要和别人去交往,但又不知该怎样去交往。在尝试交往失败后,往往少言寡语,自我封闭,甚至会导致性格孤僻。有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交友随便,不加选择,甚至同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欲罢不能,在遭受挫析后,会对别人的看法产生偏差,心理扭曲。

1.6 恋爱问题:高职医学生已进入人生的青春成熟期,他们渴望得到异性的友谊以至爱情。但由于人生观不完全成熟,对恋爱婚姻理解不当,常会产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有资料表明,高校每年受处分的学生中性罪错占20%。还有的学生因理想的恋爱观与现实的具体问题发生矛盾和冲突,便陷入痛苦、迷惘、消沉而不能自拔,甚至成为轻生的直接原因。据统计,在大学生非正常死亡中,因情所困而轻生的比例竟高达53.2%[4]。

2 加强高职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2.1 充分发挥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两课”的主渠道作用,针对不同年级医学生在不同成长阶段易出现的普遍性心理问题,有重点地开设专题教育,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观,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尽快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正确处理专业学习、实习就业、恋爱婚姻等问题。

2.2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根据高职医学生的心理特征及以后从事职业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比如医学心理学、护理心理学这两门课程。首先让她们清楚的意识到作为未来的白衣天使,将要肩负救死扶伤、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使命,鼓励她们认真学习,打好扎实基础,练好专业技能操作,为以后实习、就业、工作创造优越条件。充分发挥医学心理学、护理心理学的作用,使她们能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自我分析和调节,从而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

2.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每年“5.25”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为契机,开展知识讲座、演讲比赛、书画比赛、心理情景剧等系列活动,带动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使医学生们在活动中受教育,在参与中受启迪。

2.4 开展心理咨询服务:个别学生的心理健康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时,必要者则由经验丰富的心理学教师、心理咨询师进行专门的辅导或干预,解除心理不健康的因素。另外加强高职医学生与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通过与家长的交流拉近父母与孩子心与心的距离,促进心与心的交流;通过与社会的交流,使学生提前了解实习、就业的相关信息,减少实习前的恐惧,对就业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2.5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学校可以建立心理协会等学生社团一级网络,普及心理学的知识,让学生之间有机会交流,当学生骨干发现某些同学有一定的心理问题时,要及时向上级网络汇报。在院系建立心理辅导二级网络,院系辅导员承担一定的心理辅导工作。院系辅导员可以通过自己的工作经验来帮助学生分析情况,帮助他们合理地应对这些问题,给予他们一些心理疏导,从而起到预防和缓解心理疾病的发生。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为三级网络。要有具备心理咨询专业知识的老师对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帮助他们调节好心态,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2.6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高职医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如团结友爱的校风是学生形成群体凝案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有利于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因此,应注重校园内团组织、学生会的职能,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参与性,使其树立乐观、正确的人生观。

2.7 树立正确的实习、就业观:通过调查发现,实习、就业情况与高职医学生的学习态度、心理状况有密切关系。因此,对高职医学生进行实习动员、岗前培训,举行树立正确就业观、择业观的相关讲座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使学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思想观。同时,要为高职医学生创造良好的实习条件,提供及时有效的就业信息。

总之,对高职医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卫生指导和咨询,适时地为其解决适应不良、心理冲突、情感危机等心理问题,是开启医学生心锁的金钥匙,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减少医学生心理卫生问题的发生率,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医学人才。

[1] 林志萍,余 斌.医学生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1,26(5):391-393

[2] 许若兰.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证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4):284

[3] 徐金枝,施琪嘉,蓝 青.独生子女心理障碍的分析[J].中国康复,1998,13(2):72

[4] 李 明.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几个心理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26(1):138-140

1005-3697(2010)06-0606-03

G643.1

B

2010-08-04

(学术编辑:任桂秀)

猜你喜欢

医学生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