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悬吊跟骨骨牵引配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疗效观察

2010-08-15丁平军曾昭平陈元怀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成角断端夹板

丁平军,曾昭平,陈元怀

(自贡市第五人民医院,四川 自贡 643020)

我院自2007年10月-2009 年2月,采用悬吊跟骨骨牵引配合小夹板外固定法治疗胫腓骨骨折42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男30例,女12例;年龄14-56岁,平均32岁。其中交通事故伤28例,摔倒伤12例,坠落伤 2 例, 均为闭合性骨折。骨折时间2小时-5天;左侧28 例,右侧14 例;骨折部位:上1/3骨折2例,中1/3骨折18例,下1/3骨折22例;骨折类型:斜型20例,螺旋型16例,粉碎型6例。

1.2 治疗方法

1.2.1 悬吊跟骨骨牵引:用1%利多卡因作局部浸润麻醉,从跟骨内侧向外侧,内低外高钻入一克氏针,上好牵引弓,置于布朗氏架上;在克氏针两侧牵引弓旁分别系上牵引绳,垂直向上悬吊于牵引滑轮上,使小腿悬吊于布朗氏架上,其纵轴与布朗氏架约成15°-20°,膝关节处以棉垫铺垫均匀,跟骨牵引与悬吊牵引的重量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决定。

1.2.2 术后处理:术后待患肢肿胀基本消退后给予小夹板外固定,并复查床旁X片,根据X片调整牵引重量、力线、悬吊角度及夹板压垫位置,尽量使骨折解剖复位或近解剖复位。四周左右根据情况去除骨牵引,维持小夹板外固定, 8-12周左右根据情况去除夹板扶拐下地行走,直至骨折骨性愈合。

2 治疗结果

本组42 例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4-20 个月,平均 11.6 个月,牵引后X片显示解剖复位 16例,功能复位26例,所有病例均获骨性愈合,按Johner-Wruhs标准[1]评定,优32例,良10例。

3 讨 论

胫腓骨是长管状骨中最常发生骨折的部位,约占全身骨折的13.7%,其中以胫腓骨双骨折最多,胫骨骨折次之,单纯腓骨骨折最少[2],胫腓骨双骨折一般存在着向前、向内成角的趋势[3]。对其治疗方式的选择,学术界一直存在许多争议。作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在非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当中,跟骨骨牵引配合小夹板外固定使用率较高,但单纯跟骨骨牵引配合小夹板外固定,患肢肿胀消退较慢,尤其是高能量损伤患者;小夹板固定容易导致压疮和水泡形成,特别是足跟处压疮一旦形成,处理困难,恢复时间较长;骨折断端向前和向内成角及旋转难以完全纠正等。

使用悬吊跟骨骨牵引,可以达到早期迅速消除肿胀的目的,抬高的患肢更有利于静脉回流,本组病例当中, 33例患者在牵引后48小时内患肢肿胀已基本消退,可以予以小夹板外固定,而单纯牵引消肿时间需要3至5天,甚至更久;悬吊后更能有效控制折端向前向内成角,因为调整抬高肢体的角度,可纠正断端向前成角,使跟骨骨牵引保持于中立位或略内收位牵引,可以有效控制断端向内侧成角,而对于螺旋型骨折,根据X片调整克氏针与近折端之间的角度即可达到满意复位;单纯跟骨骨牵引为纠正向前成角,往往在足跟部大做文章,结果是难以避免足跟部压疮形成,造成皮肤坏死,后期处理比较棘手,而使用悬吊跟骨骨牵引,可以完全使足跟部皮肤暴露,免受异物压迫,有效防止了足跟处压疮的形成。

当然,悬吊跟骨骨牵引和常规牵引一样,同样存在着患者卧床时间长,牵引针孔容易感染等缺点,而且对于粉碎性骨折,难以复位满意,本组病例中有4例不能使其解剖复位或近解剖复位,均为粉碎性骨折,折端碎裂严重,经多次调整牵引和夹板后,只能达到功能复位。但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患者痛苦相对较小,对于胫腓骨骨折的治疗仍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 1] Johner R, W ruhs O.Classification of tibial shaft frac-tures and correlation with results after rigid fixation[ J].Clin Orthop Relat Res,1983, (178):7-25

[ 2] 罗云坚, 刘茂才.骨伤科专病[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53

[ 3] 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1065

猜你喜欢

成角断端夹板
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断端裂开:病例分析及文献回顾
石膏与小夹板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成角近段旋磨对严重钙化成角冠状动脉病变的治疗价值
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断端裂开的预后因素: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卷(三)参考答案
错在哪里
61例下肢成角畸形患儿8字板骺阻滞术治疗无效原因分析
边条翼夹板结构强度设计
定义风格费尔迪南多·阿道夫·朗格的四分之三夹板
捆扎钢丝结合缝线引导指屈肌腱断端回缩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