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闲气静看荣枯涵咏默吟话深情
——浅析《故都的秋》的沉郁之美

2010-08-15杨文静李娜刘俊青

关键词:故都的秋意象生命

杨文静,李娜,刘俊青

心闲气静看荣枯涵咏默吟话深情
——浅析《故都的秋》的沉郁之美

杨文静,李娜,刘俊青

《故都的秋》魅力所在是沉郁之美,沉郁之美主要体现在审美形态和思想内涵两方面,文章的“沉郁”主要体现在绘秋时的冷暖色调结合、无声与有声交鸣,悟秋时的感性和理性俱显、儒家道家兼融;文本的“沉郁”风格体现了作家在冷静成熟的生命意识和深刻超脱的时间观念与亲情友情的矛盾纠结。

《故都的秋》;郁达夫;沉郁

作为美文,《故都的秋》被视为现代白话文的典范之作广为流传。其外在审美特征是营造了一个情感“磁场”,在坦诚的自叙语调中创设了一个“不设防”的对话空间,读者的思绪跟随文字的展开情不自禁进入叙述者的心理世界,作者信笔写来,随物赋情,情绪在文字的跌宕中“轻拢慢捻抹复挑”,语词的摇曳中尽显沉郁之美。文本的沉郁之美主要体现在审美形态和思想内涵两方面。作为审美形态,“沉郁”的特点是“一种哀怨郁愤的情感体验,极端深沉厚重,达到醇美的境界,同时弥漫着一种人生、历史的悲凉感和苍茫感。”[1]这种审美形态主要通过审美意象体现出来。审美意象具有“哀怨郁愤的情感体验”和“人生的悲凉感”、“历史的苍茫感”特征。作为文本主旨思想内涵的“沉郁”,一是指文章情感基调“低沉、郁闷”;二是指蕴藉丰富。在《故都的秋》中,审美形态和主旨思想内涵的“沉郁”是渗透在行文中共同表现出来的。

一、冷暖色调结合,写出秋的“清”

“清”意味着明晰、澄澈、冷峻、理智,而秋天“天高气爽”,明净的空气极易给人带来清新的感觉。文章开头和结尾部分提到的南北方的景物如“芦花”、“柳影”、“夜月”、“明月”、“秋潮”、“凉雾”、“残荷”等奠定了文本淡雅清远的抒情基调。全文带有色彩的审美意象主要有破屋、碧绿的天色、槐树叶底的日光、牵牛花、槐树落蕊、扫帚的丝纹、都市闲人的“青布单衣或夹袄”、“淡绿微黄”和“红”的枣子。但大部分意象色彩浅淡,是衰败、废弃、冷漠的,给人以凄清寂寥之感,“郁达夫最为倾心的,其实不是蓝天白云,而是北京秋天所特有的那种悲凉、落寞乃至颓废的感觉”[2],表现了作为审美形态的“沉郁”的特点。其中详写了牵牛花,叙事者对牵牛花色彩偏好的选择是蓝、白、紫黑、淡红,由冷静凝重到明快欢娱,对冷色调的偏爱与作者“中国文人传统的悲秋情结”、“人事的变迁和生活的漂泊无定”、“作者本身的性格及其身世命运”、“时代风云留给作者的隐痛”等有潜意识的关联[3]。“淡绿微黄”和“红”的枣子,展现出明显的暖色。这正是本文思想内涵“沉郁”风格的“蕴藉丰富”之所在。叙述者钟爱暗示“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生命征象的色彩,但自然中的秋天毕竟既有衰落也有收获,在这生命形态判决的严重时刻,有的植物却仅在花叶飘零中“悲啼”,守侯孤寂凄清;有的植物坐拥累累硕果,接受人类的“歌颂”。只写一面,就无法完整地表现“故都的秋”。在鲜明却分量悬殊的对比中,“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

二、无声与有声交鸣,写出秋的“静”

文中关于声音的审美意象,主要有“虫唱”、“驯鸽的飞声”、脚踏落蕊声、扫街声、“衰弱”的蝉鸣、“息列索落”的雨声、闲人的对话。这些声音时断时续,若隐若现,似有似无,忽来忽去,一长一短,低微、飘渺、嘶哑、短暂、零散。“言为心声”,声音的大小往往象征着生命力的强弱。而这些声音向人们传达的却是凋谢、虚弱的生命气息。

写到落蕊时,“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无声无臭,生命信号微弱;“也”字的重复运用,极写落蕊的轻柔;在意象的选择中,表露出叙事者探幽寻寂的心境。

写到扫街,着重描写了扫后的遗留物——“扫帚的丝纹”,叙述者由“丝纹”品到“细腻”、“清闲”、“落寞”,就使得这一景色成为“有我之境”,人生的“苍茫感”由此而来。“此地无声胜有声”,为读者打开了感受和想象的“空白”之门,从而使文本有了“沉郁”的丰富蕴藉,而且这种“沉郁”的意味会因读者的认知水平、个人际遇等因人而异,增添了“沉郁”的“郁”度。

当然,故都的秋也并非静悄悄,而是充满了蝉的“残声”。蝉是我国古诗中的一个典型意象,借此写景、咏志、抒情的佳作甚多。然而秋蝉,隐喻着即将消失的生命,它鸣唱的时间也是屈指可数的,所以它引起的联想一般是孤傲、潦倒的衰落之境。而秋蝉在故都却是“家虫”,整个季节的暮气就浃骨入髓了。

三、感性和理性俱显,写出秋的“悲凉”

感性如花般四溢芬芳,把读者引入秋日恋歌,而理性是锦,承接起思绪的骨架,决定着文章的品格。“悲”是心理体验,“凉”是生理感觉,“悲凉”则是生理与心理通感产生的情绪。从气候上讲,每到秋季,气温下降,草木摇落,枯叶纷飞,大多数生物敛迹收神,以守为攻,把生命的活力让位于严酷的风雪,秋天便意味着大自然的专制时代的君临。与“草木凋得慢”,“混混沌沌地过去”的南方相比,北方秋天的彻底就在于它显示出了这种限度,自由受限的人类一代代“伤春悲秋”,而作者却认为“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而且要“不远千里”地赶来“饱尝”,并对诸多秋天风物如数家珍地细细摩挲。这是对生物生命有限性的自知的体认,“秦时明月汉时关”,岁月长存而人的生涯有限,“朝菌不知晦朔”,“人生不满百”,万事万物都有“度”,一年一度万木的凋零就是一种提醒。在秋天里,人们一般都会会意季节的暗示,因而更多体会到的是“深沉,幽远,严厉,萧索”,意识到对自然的敬畏和自身的渺小,类似的情思在古今中外诗作里都有振聋发聩的迸射。“囚犯”思秋引起的“不能自已的深情”中有对自身处境的哀悯和对时光沧桑的叹惋。这种历史的沧桑感是伴随着个人生命自觉意识的萌发而生的,陈子昂,张若虚,苏轼,辛弃疾,从汉乐府的《长歌行》到蒋捷的《虞美人》,从毛泽东诗作中对岁月的一再感慨到余光中作品中对前尘往事的脉脉回首,以亲身际遇惊异于命运指掌的纹路,以一己之瞳企图洞穿时光隧道全景,或歌或哭,无不渗透了深厚惨烈的高浓度情愫。在《故都的秋》中,叙述者却乐于“深味”这种感情,正表明作者对历史沧桑感的达观见识和“对来自‘深刻厚重’的辉煌人生的企望”[4]。

四、从思想资源来看,儒家为主,道家为辅

从审美趣味和生命形态的选择来看,儒家与道家有明显的区别。就色彩来讲,儒家把色、声都围绕加强统治者的权威赋予特定的意义;道家主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推崇“玄之又玄”,“大音稀声”,所以推重秋外在形式的“色”的“清”和“声”的“静”是道家的风格。但深爱秋的内涵意味的“悲凉”,则是儒家的风格。从教育背景来看,作者小时侯上过三年书塾,熟读中华古典文学作品,平时手不释卷阅读古代诗文并尝试创作,他的小说和散文中发散出“寻愁觅恨”式的闺怨意味,他古体诗的造诣在现代作家中可圈可点,儒道思想都有机参与了他知识结构的生成。

对于生命,道家主张清新寡欲、抱朴守拙,以自身性情的“柔”克岁月侵凌的“刚”;儒家则主张积极进取、致德立业,可舍生取义,不可成身害仁。从他的人生经历来看,青年时期就矢志中华民族自立富强事业,中年死于日寇枪下,为追求救国真理对高官厚禄置之不理,远渡南洋,有孜孜上进的耿介正气,无求全延寿的委曲之态。从他此前发表的自叙传小说来看,主人公多自卑、忧郁,苦于性欲的啃啮,怀抱爱国的热忱。《沉沦》等中就可看出他的轻命倾向,在《过去》等中的自虐倾向也可看出他是内心欲求强于外在规定的指令的人。由《采石矶》等小说主人公推崇散淡狂放的李白,他的价值取向和人生姿态以儒家为主,他私生活的偶尔放纵和对自由的强烈渴望则可见出道家的影响。“以儒成业,以道修身”是他的基本生命形态,儒家的追求是他精神的底色,正因为他有“但就贤愚判死生,未应修短论优劣”的看法,所以能坦然看待新陈代谢。而对沧桑感的酷爱,使他在《故都的秋》末尾竟然说出“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这种“沉郁”之美是作者生命意识的表现。“生命意识是对生命体的一种感性与理性的认识以及具有的生命情感与意志。”[5]对于秋天的生命形态,他象欣赏一出戏剧,尊重自然导演的新陈代谢进行曲,看到逝去的落蕊,衰鸣的秋虫等,叙事者难掩笔下的默哀,但经历过大喜大悲和练达人情的他也只有在无言中从容领取;看到枣树、柿子、葡萄等果树的喜剧,也会在联想起口腹之愉后泛起欢欣的涟漪,并把这当作是对“满幅是水”的“清秋”的陪衬。这就超然于季节的“歌颂和悲啼”之外,叙述者说到底还是一个观众,虽秉性感伤,但面对如火如荼的生命葬礼,凌虚物外,才能避免感伤自焚。这表达了作者冷静成熟的生命意识和深刻超脱的时间观念。而对故都,作者写下对“五六百年来文化所聚萃的北平,一年四季无一月不好的北平”[6]热爱,“最大的原因或许是为了我那长子之骨,现在也还埋在郊外广谊园的坟山,而几位极要好的知已,又是在那里同时毙命的受难者的一群。”[6]我们对一个地方难忘,往往不是因为这里风景多么美妙,人文如何昌盛,经济怎样发达,而是因为承载着自己的一段岁月,我们曾在此经历过,感悟过,那时那地便与我们的人生发生了联系,成了“人化的自然”,我们无痕岁月的象征。重寻某地,过去的光阴会在风物的提示下复活,从而温习历史中的自己。作者对故都这一寄托了爱和痛的地方曾一度逃离,“近十余年”的分离淘磨了创痛的棱角,时光的缓冲为往事镀上了油画的边框。对故人的缅怀寄托了他深沉的哀思和对已逝岁月的追怀。在看似矛盾的心态中潜藏着作者剧烈纠结的精神风暴。正是关乎生死的终极主题和理智与感情的巨大张力为本文提供了无限的意蕴,使它具有了文化意义上的“沉郁”意味。

[1]叶朗.中国的审美范畴[J].艺术百家,2009(5).

[2]陈平原.文学的北京:春夏秋冬[M.]//温儒敏,姜涛.北大文学讲堂,133.

[3]顾玉敏.悲从何来:解读《故都的秋》[J].语文学刊,2010(5).

[4]梁平.两种生命形态的对比与选择:郁达夫《故都的秋》主题新探[J].名作欣赏,2010(6).

[5]张英,钟毅平,谭千保.生命意识的文化底蕴与生命教育的抉择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6]郁达夫.北平的四季.http://www.neworiental.org/publish/portal0/tab464/info404458.htm

I206.7

A

1673-1999(2010)24-0108-02

杨文静,硕士,鲁中职业学院(山东滨州256200)宣传处助理讲师;李娜,硕士,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教师;刘俊青,山东鲁中职业学院助理讲师。

2010-09-22

猜你喜欢

故都的秋意象生命
抚远意象等
意象、形神
让人痴迷的瑰丽世界
由《故都的秋》谈高中散文教学思路
以《故都的秋》为例谈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学习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从《故都的秋》教学中看六步点拨教学法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玉人”意象蠡测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