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阑尾炎并腹膜炎术后不放置腹腔引流临床体会

2010-08-15李生海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4期
关键词:肠粘连脓液腹膜炎

李生海 郭 菊

宁夏海原县三河镇卫生院,宁夏 海原 755200

目前对急性阑尾炎并腹膜炎术后是否放置腹腔引流管至今未达成共识,以往认为阑尾炎并腹膜炎术后放置引流管可降低术后感染及肠粘连的机会,但最近相关文献报道,术后腹腔引流增加切扣感染和肠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率。为此,我院对1999年1月至2009年1月的138例急性阑尾炎并腹膜炎手术病例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双日收住院的病人归入引流组,单日收住院的病人归入未引流组。引流组:64例,男39例,女25例,年龄5~76岁,平均年龄33岁;病程6~32h 41例,36~72h 23例。未引流组74例,男44例,女30例,年龄5~87岁,平均37岁;病程8~36h 42例,36~72h 32例。

1.2 术前处理

术前2小时一般常规应用头孢呋辛或左旋氧氟沙星(先锋类过敏者)加甲硝唑全量静脉点滴抗感染。

1.3 术中处理

未置引流组脓液清除情况:阑尾切除后,先用吸引器吸净脓液,然后用浸湿生理盐水的拧干的纱布(拧得越干越好)将腹腔脓液揩净,直到认为腹腔内很干净没有液体存留为止。按上述方法处理74例。

引流组脓液清除:其中按上述方法处理64例。其中引流组的引流常规放置于切口旁,避免直接经切口引流,缝皮时疏松缝合脂肪层,针距间留有空隙与深层相通,适当的加压包扎,向腹壁挤压靠拢,避免切口下形成空腔。肥胖者皮下常规放置橡皮片引流,24 h后即拔除。

切口处理:两组切口处理方法相同,即腹膜连续外翻缝合,稀碘伏浸泡切口3分钟。

1.4 术后使用抗生素情况及处理

术后当天再用1次头孢呋辛或左旋氧氟沙星(先锋类过敏者)和甲硝唑静脉点滴抗感染,以后每天2次的头孢呋辛或左旋氧氟沙星(先锋类过敏者)+甲硝唑二联抗感染,上下午各用半量,隔天换药,见有切口红肿,辅以酒精纱布湿敷。

1.5 术后引流情况观察

在24-36 h引流量,10-25ml 49例,25-50ml 8例,50-100ml 7例。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并发症

引流组切口感染13例,感染率为20.30%,非引流组切口感染4例,切口感染率为5.5%;引流组有症状肠粘连(3个月以内)2例,发生率为3.12%,非引流组有症状肠粘连(3个月以内)1例,1.36%,两组均无术后肠瘘及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2.2 引流组拔管反应

64例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引流管放置处疼痛不适,其中54例有拔管恐惧感,3例病人切口处延期愈合,2例引流管周围皮肤红肿感染,拔管后给予常规换药愈合。

2.3 手术后住院天数

引流组术后的住院天数为(9.2±2.7)d,未引流组的术后住院天数为(5.1±1.8)d;引流组的术后住院天数明显长于未引流组(P<0.05)。本组资料显示引流组病人都偶不同程度的引流管放置处疼痛不适,引流管刺激切口及周围组织,延长住院天数。

3 讨论

腹腔引流在阑尾炎并腹膜炎术后是否置引流尚有争论,彭俊生等认为阑尾手术惟一明确的指征是阑尾周围脓肿需切开引流[1]。通过对本组的治疗观察,我们认为,只要腹腔清理处理好,放置腹腔引流是无价值的,甚至是无益的。因为在腹膜炎,特别是弥散性腹膜炎,引流物很快被网膜和附近组织及肠道的粘附而失去作用,并增加了逆行性感染的机会。但腹腔引流作为一种治疗性引流,对于合并有腹膜炎的急性阑尾炎,放置腹腔引流并非绝对必要,反而增加了许多并发症,甚至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从我院138例急性阑尾炎并腹膜炎病人资料中分析,比较两组切口感染率和肠粘连发生率,显示引流组切口感染率和肠粘连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引流组结果,均提示急性性阑尾炎并腹膜炎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确可增加切口的感染率及肠粘连的发生率。虽然影响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可能还很多,但是放置腹腔引流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从防止切口感染的角度来说,术后放置腹腔引流是无益的[2]。腹腔引流的目的是引流腹腔内残留的脓性分泌物,阑尾切除术后,如残端处理得当,局部脓液也清除干净,一般也无多少脓液可引流.临床实际观察的引流效果也并不好,引流物在短时间内会被包裹或阻塞而失去作用,引流物也不可能对腹腔内的每处间隙都起作用。另外,腹腔具有一定的抗菌能力和吸收能力,少量脓液可以被吸收,不需要引流,相反引流物本身会对肠管及周围组织产生刺激作用;引流液也会直接或间接的污染切口,从而增加切口感染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本人认为急性性阑尾炎并腹膜炎术后不需常规放置引流,引流管口的延期愈合和感染并非个别现象,这无疑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延长了住院时间和增加住院费用。

[1]彭俊生,詹文华.胃肠手术的引流问题[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8,4(18):201.

[2]罗加兴,贺更生,肖友忠,等.急性阑尾炎并腹膜炎术后不置腹腔引流对临床疗效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7):1067-1069.

[3]王志伟,罗加兴.急性阑尾炎术后非置管引流问题的探讨[J].衡阳医学院学报,2000.5253-254.

[4]冉玖宏.甲硝唑在阑尾炎手术中的应用(附46例临床分析)[J].临床论坛,2004,(5):70.

猜你喜欢

肠粘连脓液腹膜炎
遇到恼人的“火疖子”,该怎么办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原菌分布情况研究
乳腺炎患者乳腺脓液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分析
肠粘连的形成机制及预防措施调查
结核性腹膜炎与癌性腹膜炎的CT鉴别诊断分析
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肠粘连合并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单中心腹膜透析相关性细菌性与真菌性腹膜炎的临床对比分析
肠粘连的形成机制及预防措施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