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教学情境 发挥情感作用

2010-07-19波蒋婵慧

化学教与学 2010年8期
关键词:创设化学情境

王 波蒋婵慧

(1宿迁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江苏 宿迁 223800;2江苏省宿迁中学 江苏 宿迁 223800)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的制订和实施时,全面考虑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课程目标,如何发挥情感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习更为有效呢?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合理地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的方法多种多样,跟化学有关的故事、新闻、实验、问题、实物、图片和影像资料等素材,都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进入学习活动状态,以促进知识的建构,以及知识、技能和体验的连接。

一、生动讲述法

新课程强调要充分体现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新教材中的“资料卡”、“拓展视野”等板块提供了不少人文素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科学史实、新闻报道、诗词格言、顺口溜等,会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角色,将注意力转移到本学科的情境之中,使之在一定的人文历史背景下学习,在良好的精神支配和积极的价值判断及其选择过程中学习。

例如“铝”一节的教学可这样设计情境: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它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没有人会为自己能使用一只铝锅而自豪万分。但是在一百多年前,纯铝却是稀奇之物。门捷列夫因发现元素周期律的卓著成就获得一只作奖品的铝杯,拿破仑享有在宫廷盛宴一人独用铝制餐具的殊荣。为什么铝的藏量在金属中首屈一指,而广泛使用时期却姗姗来迟?为什么铝又能从身价百倍到进入普通百姓家?这是由铝的性质所决定的,这也正是我们今天所要学的内容。

对于那些“易混难记”的知识点,教师可将其编成顺口溜,引导学生记忆。如:记忆盐类水解方程式书写规律时,用顺口溜“单一水解程度小,一般都要可逆号,沉淀不下沉,气体不上冒;互促水解程度大,可逆号变成等于号,沉淀向下沉,气体往上冒”帮助学生记忆。

二、实验探究法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新课程理念要求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教材中的 “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等板块也提供很多实验探究素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掘教材,创设实验探究情境,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化学现象、直观鲜活的刺激情境,使学生注意和思维高度活跃和集中,从而引发学生对实验过程、现象、原因及其结果的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

例如:“乙炔”一课的引入,教师可以利用一个魔术实验——点冰生火来创设情境。教师实验前故弄玄虚:我有一块神奇的石头,它能使冰生火。教师将一小块电石放在一块冰上,立刻产生难闻的气体,用火柴点燃,产生明亮伴有浓烟的火焰,仿佛是冰在燃烧。冰上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吗?学生观察有黑烟和难闻气味产生,说明冰上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教师介绍这是电石(CaC2)。魔术中是冰在燃烧吗?实际点燃的是什么?引导学生得出CaC2与水生成了气体,是这种气体在燃烧。提示学生像CaC2这类离子化合物与水剧烈发生复分解反应,引导学生得出气体的分子式C2H2,进一步讨论乙炔的结构和可能的化学性质,并进行探究性实验。

三、质疑问难法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要善于设置疑问,引起认知矛盾,从而使他们的智力活动达到最佳状态,思维就能被激活,当问题解决之后,他们的需要得到满足,产生成就感和自豪感,增加学习的自信心。

创设质疑问难情境,一要考虑适时性,二要考虑针对性,三要考虑启发性,使问题在情境中得以解决,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情境中取得最大收益。

四、合作讨论法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要求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激励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悉心创设民主的交流氛围,灵活地组织学生讨论,并通过对学生解惑的每一步思维过程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积极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氯气”中的重难点是氯水的成分,为了突破难点,教师可以创设合作讨论情境,将学生分组,结合已掌握的有关氯气的性质,提供必要的试剂(氯水、紫色石蕊试液、硝酸银溶液、碳酸钠溶液),让学生自主探究。当老师宣布开始后,组内热闹起来,“氯水带黄绿色,里面溶有氯气”、“可能不只是溶解那么简单,也许会发生化学反应”。老师提示,化学反应其实就是原子之间的重新组合,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什么?结合试验猜猜呢?很快,学生通过氯水和硝酸银溶液、碳酸钠溶液反应的现象得出有HCl生成,但是氯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时,观察到先变红后褪色,褪色是怎么回事,是什么成分使得石蕊褪色,激烈讨论过后认为可能是Cl2或HClO,这时老师不要一口断定是何种物质,而是把问题还给学生“你可以设计什么实验来支持你的观点?”并与学生一起参加探究活动,通过干燥有色布条和湿润有色布条在氯气中的现象,得出正确结论。

在合作讨论的情境中,为了使讨论顺利地展开,教师要有效地控制讨论的内容、方向、时间以及学生的心理状态。

五、多媒体辅助法

现在,不少学校班班配备多媒体,网上也有不少优秀的多媒体动画、视频素材,教师可以充分运用资源,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将宏观世界的博大和微观世界的复杂直观再现在课堂上,全面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如在教学《化学反应原理》和《物质结构与性质》两个模块时,通过动画,可以形象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的运动,再现氯化钠、氯化氢等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模拟原电池、电解池工作原理,使理论部分的教学难度降低。

又如:在讲述酸雨、臭氧空洞等环境问题时,通过播放有关的视频和图片,让学生亲眼看见环境污染给人类造成的灾害和破坏,使学生对环境污染深恶痛绝,希望通过对化学的学习改变这种状况,从而激发学习化学的内驱力。

在应用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中要注意,模拟实验不能代替动手实验,课件展示不能代替板书和语言交流,图片和音视频不能喧宾夺主、冲淡教学重点。

总之,教师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创设化学教学的美好情境,陶冶学生情操,艺术化地使教学双方感情畅通交流,产生和谐的心灵感应,从而达到师生教学相长、情感交融的教学佳境。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徐承波,吴俊明.化学教学设计与实践[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8

[3]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创设化学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护患情境会话
奇妙的化学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