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组织与实施

2010-07-19

化学教与学 2010年8期
关键词:情境评价过程

吴 健

(泰兴市第三高级中学 江苏 泰兴 225400)

从本质上讲,有两个因素制约着有效教学:其一是教师必须明确促进什么样的学习;其二是教师必须安排和提供给学生获得这种学习的学习经验。

现代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间双向、互动的过程,师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赖,教师不以权威自居,学生以接纳教师为乐,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教师和学生间不能再以“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作为座右铭,应讲究情感、平等教育。这种教育是内在的、师生共同感受到的平等,使课堂教学形成一种强烈的民主、和谐的气氛,形成教与学相互推动的合力,以确保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现代教育理论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要求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以发挥学生学习的潜能和创新精神。这说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程度是直接制约课堂教学效率的最主要因素。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几个步骤,以给每个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

一、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设计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思考与探索中得到促进和发展的过程,即问题是学生思考最直接的“刺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对“刺激”学生思考是非常有效的。

从学生未来的发展出发,努力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其中,“学生未来的发展”是新课程理念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因而教师的教应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在课堂的角色应由“主演”(一言堂、满堂灌)积极主动地转变成“导演”或者“编剧”(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情境);而学生则由“观众”(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成“主演”(主动参与发现问题、探索知识)。然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因此,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教师尤其应重视创设多样化的课堂情境,激活课堂以引导学生走进化学。

在学习“烃的衍生物”时,可以向学生介绍预防和治疗禽流感病毒的新试剂——达菲,达菲的主要成分是莽草酸,在八角茴香的浸液中也提取到了这种物质。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有机化学知识探讨莽草酸可能具有的性质。教师应着力于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方法,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上,而不能放在单纯为解题而解题的训练上。要做到这一点,化学课的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可以从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中的化学现象出发,深入到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等基础的化学知识,再经过解释、练习,使学生对新知识学得实在、理解深刻,初步形成进一步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当今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现在正处于新课程改革实施阶段,我们所使用的新教材强化了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科技的联系;强调了化学学科的发展对于当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大量介绍了当代的新科技、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多处提出环境和环境保护问题。我们化学教育者更应学习新的教学理念,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教学手段、方法多样化,将抽象转化为形象,将复杂转化为简单

虽然现在的知识在叙述上都尽量用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例进行引导,但还是有不少较抽象、复杂的地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自己想办法,让学生顺利接受。我们可利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习动机,根据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和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通过直观手段以图象、动画、影像、声音等多种媒体来反映事物本质,逼真地表现事物的存在和动态变化,吸引学生的听觉和视觉,诱发学生思维,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原子结构”这一节内容时,首先播放一段原子弹爆炸的录像,然后引导学生:原子核能威力强大,要了解原子核能首先得知道原子及原子核的结构,然后用多媒体模拟原子及原子核的结构,再用动画模拟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最后用动画方式模拟氢核聚变和重核裂变的过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图像、动画、声音等多媒体手段来层层揭示事物的本质,吸引学生去听、去想、去学。

我们还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于学习过程,体验问题解决的愉快,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我们可采用问题探究式、讨论探究式、实验探究式等容易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取知识、锻炼能力。

科学素养的核心是科学精神,是一个人探求科学真理的执着品质,而科学精神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养成。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尽可能多的给学生提供实验的机会,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学习和体验,使他们在实践中享受科学探索的乐趣,在实践中萌生科学精神。

三、引入教学评价体系,检查课堂教学效果

有效课堂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课堂教学完成任务,还应结合课前备课及课后的教学感悟,及时做好课堂教学记录与评价。

在研究制定评课标准时,我们要坚持有效教学的基本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结合新课程的实施要求,“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以评促发展”,不仅能检查教师课堂教学效果,还能从中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帮助教师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形成互促型有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有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应特别注重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是不可动摇的,他们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有着最直观的印象,也是最直接的受益者。教师教后不仅要做自我反思,还应该走到学生中去,去了解他们的感受。

另外,我们不仅关注教师教的效果,也关注学生学的效果;不仅注重评价教与学的效果,而且注重评价教与学的过程。教师自己应有活泼愉快的情绪,手势动作要灵活自然,语音声调要抑扬顿挫,要向学生表现出各种形式的激奋状态,这些都应该存在于有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体现量评与质评的相结合,评教与评学的相结合。

在建立有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时,我们可借鉴达德利(Dudle)提出的有效教学的五个评价标准:①气氛、②学习环境、③教学资源、④教师角色、⑤学生角色,结合高中新课标的教育理念,确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为指标的评价标准。

通过评价的激励,诱导学生的兴趣、意志、情感等学习心理的内在动力系统,引导学生的潜能发展。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

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很重要,不但表现在学生学的方面,也表现在教师教的方面。教师有兴趣,才能热情洋溢、专心致志地教。学生有兴趣,才能情绪高涨、聚精会神地学。总之,在这种气氛中,整个课堂才会变得生动活泼,才是真正的有效课堂教学。

猜你喜欢

情境评价过程
不同情境中的水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