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志愿者旅游:概念、类型与动力机制✳

2010-07-17高科

旅游研究与实践 2010年2期
关键词:非营利志愿志愿者

高科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管理系,吉林长春 130024)

“将志愿服务与旅游相结合”的活动古已有之,几千年前世界各地的文化组织与宗教团体的活动,如古代的传教士、医生、探险家们所进行的提供援助服务的旅游活动,就这被认为是志愿者旅游(volunteer tourism)的雏形[1]。然而,这种早期的志愿者旅游属于个体性的偶然活动,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旅游。现代志愿者旅游的发展始于 20世纪70年代初期,并于90年代初期开始迅速发展,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中发展势头强劲的新兴旅游形式,引起了学术界、业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在 2004年还建立了志愿者旅游的专门网站(www.voluntourism.org)。近年来,我国的志愿者旅游(多称公益旅游)也悄然兴起,“多背一公斤”组织、拯救民勤志愿者协会等公益组织频频开展扶贫、捐赠、乡村植树等志愿者旅游活动。随着奥运会、世博会等大型活动的举办,国内城市志愿者旅游也将得到快速的发展。

国外志愿者旅游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并在90年代末21世纪初迅速扩展,研究领域不断拓宽,内容不断深化,涌现出大量优秀成果。安德森和萧[2]、布罗德[3]、布朗和莫里森[4]、凯伦[5]、斯托达特和罗杰森[6]、布朗[7]、麦基希和桑托斯[8]、坎贝尔和史密斯[9]、麦金托什和萨拉[10]、雷蒙德和霍尔[11]、辛[12]、古滕塔格[13]等诸多学者利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志愿者旅游的价值、旅游动机及体验、旅游产品开发、旅游者与社区居民的互动及志愿者旅游对目的地社区潜在的负效应等诸多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此同时,国外有关志愿者旅游研究的著作相继出版。 2001年,维尔伦(Wearing)出版了志愿者旅游的研究著作《志愿者旅游:与众不同的体验》[14](Volunteer tourism:experiences thatmakea difference),对志愿者旅游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几年后,里昂和维尔伦主编的论文集《志愿者旅游探索之旅》[15](Journeys of Discovery in Volunteer Tourism)出版,该论文集收集了许多西方学者关于志愿者旅游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旅游学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16,17]。2009年,世界首届志愿者旅游国际研讨会(First International Sym posium on Vo lunteering and Tourism)在新加坡召开,标志着志愿者旅游的研究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经过20多年的发展,志愿者旅游逐渐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旅游学界的热点研究领域。

由于志愿者旅游的发展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并未引起学界和业界的足够重视,相关研究也极为薄弱。少有的几项研究成果,也仅局限于志愿者旅游的概念以及产品开发等方面的探讨,研究方法多集中于定性描述[18-20]。较之日益发展的志愿者旅游,理论研究已明显落后。因此,加强志愿者旅游相关研究,对我国的志愿者旅游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此,笔者在参考相关学科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对志愿者旅游的概念与特点、类型、发展动力等基本问题进行初步分析,以期对国内志愿者旅游的发展和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志愿者旅游内涵

志愿者旅游的概念、特点等基本问题是志愿者旅游研究的基础性问题,同时也是该领域研究的核心问题,但由于志愿者旅游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相关问题还存在争议,需进一步研究。

(一)“volunteer tourism”的中文提法

志愿者旅游是一种形式复杂、内容丰富的旅游活动,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其表现形式不一,名称也有所不同。在欧美地区,有志愿者旅游(volunteer tourism/vo luntourism)、志愿者度假 (volunteer vacation)、志愿者旅行 (volunteer travel)、利他主义旅游 (altruistic tourism)、调和旅游 (reconciliation tourism)等不同的提法,目前逐步统一为“志愿者旅游” (vo lunteer tourism/vo luntourism)。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分别称之为“义工旅游”和“志工旅行”,名称来自于对西方“vo lunteer tourism”的对译。我国大陆地区则有志愿者旅游、公益旅游、慈善旅游等多种提法。志愿者旅游名称的不统一,对我国志愿者旅游研究的理论构建和深入研究带来诸多不便。

笔者认为,应该用“志愿者旅游”这一提法来统称“志愿服务与旅游相结合”的旅游活动。首先,“志愿者旅游”提法是英文词组“volunteer tourism”的中文对译,“volunteer”的名词性中文翻译即是“志愿者”、“志愿活动”,用“志愿者旅游”这一提法能够确保翻译和回译的对应性。其次,公益旅游、慈善旅游在旅游形式、内涵上并非完全与志愿者旅游相同,并不能用来指代“志愿服务与旅游活动相结合”的志愿者旅游。因此,笔者认为,应该统一规范地将此类旅游称为“志愿者旅游”。

(二)志愿者旅游的概念及特点

“志愿者旅游”这一概念最早由维尔伦提出,他将“志愿者旅游”定义为:旅游者出于各种原因,以一种被组织的方式去度假,其间涉及援助或减轻某些社会群体的物质贫困,改善某种环境或是对社会及环境问题进行研究等的旅游活动[14]。该定义指出了志愿者旅游活动的方式和部分活动内容,但并没有体现志愿者旅游过程及结果的利他性、可持续性的本质。志愿者旅游作为可替代性旅游和生态旅游的一种特殊类型[21],必须强调旅游活动对目的地利他性、负责任性、可持续性和对旅游者的愉悦功能。因此,从这个角度,可以将“志愿者旅游”定义为:人们基于自我发展、服务他人、保护自然生态和传统文化等目的,有组织地前往异地并无偿为目的地社会、经济、环境提供能产生价值的劳动的短暂经历。

志愿者旅游是志愿服务和旅游活动有机结合的产物,包含了志愿服务和旅游的相关要素。但从本质上讲,志愿者旅游是旅游活动的一种类型,而非完全意义上的志愿服务,因而具有旅游异地性、暂时性和愉悦性等基本特征。同时,志愿者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和大众旅游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利他性是志愿者旅游的首要特征

从旅游动机来看,志愿旅游者在主观意愿上愿意对旅游目的地社区无偿付出;从旅游过程来看,旅游活动不应破坏目的地社区的自然环境和地方文化;从旅游效果来看,旅游活动能够为目的地社会、经济、环境产生价值,实现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

2.旅游者的动机是追求审美愉悦

旅游体验以追求愉悦为目标,包括审美愉悦和世俗愉悦两个方面[22]。与大众旅游多追求世俗愉悦不同,志愿者旅游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审美愉悦。志愿旅游者(volunteer tourist)付出时间、金钱和精力参与目的地的公益事业,并非为了获得物质和感官上的享受,而是通过体验目的地的原真文化,学习相关技能,获得他人的认可与尊重,认识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获得自我身份的重塑(refiguring self and identity)[23]来最终实现精神上的审美愉悦。

3.旅游吸引物的特殊性

根据旅游“推-拉”理论可知,旅游的实现受到推、拉两种力的作用,其中拉力便是旅游吸引物。志愿者旅游的产生并非是传统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吸引的结果,而更多的是旅游者自身要求进步、服务他人与社会的志愿精神推动的结果。志愿者旅游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参观游览,而是要加入到目的地为发展而进行的“劳动”中去,自身的角色更多的是“志愿者”而非“旅游者”。因此,志愿者旅游很多时候表现出“无景点旅游”的特征。

4.旅游活动的组织性

由于活动程序的复杂性,志愿者旅游一般都需要专业化组织来指导实施。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国外志愿者旅游一般是由非营利的机构组织的,我国由(半)政府组织的较多。另外,也有少部分旅游者自发组织的形式。

二、志愿者旅游的类型

由于国家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传统文化、企业性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志愿者旅游在不同国家(地区)以及同一国家(地区)的不同地方的表现形式和特征都存在差异。志愿者旅游作为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将其分为多个类别。本文根据志愿者旅游的组织形式,将其划分为政府组织型、非营利组织(NPO)型、自发组织型和混合型 4类(见表 1)。

表1 志愿者旅游类型划分

(一)政府组织型①

这种类型大多出现在非营利组织不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在我国较为普遍,西方发达国家很少。政府部门组织的志愿者旅游项目主要是组织志愿者深入到农村特别是贫困落后和欠发达地区,开展文化、科技、卫生等方面的服务活动以及城市举办的体育赛事、会议等规模较大、需求人数较多的项目。如大中专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海外志愿者援助计划、奥运会志愿服务等都含有志愿者旅游。此类志愿者旅游由于依托政府的力量,具有政治性强、规模大、持续时间较长等特点。

(二)NPO组织型

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NPO)是指那些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各种志愿性的公益或互益活动的非政府的社会组织。目前开展志愿者旅游较多的非营利组织主要包括慈善组织、教会、学校、红十字会、环保组织等。NPO组织型是目前最为典型的志愿者旅游组织模式,也是学者们研究着墨最多的志愿者旅游类型,多出现在非营利组织众多、慈善事业发达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如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以色列等。NPO经政府批准后成立,在企业、教会、个人、政府等的资助下,通过各种合法手段吸纳和组织志愿者,成立一支庞大的志愿者组织,开展志愿者旅游和志愿服务活动(见图1)。

图1 NPO组织型志愿者旅游运作模式

(三)自发组织型

自发型组织是指人们基于共同的志愿服务目标,在不受任何外界“建制”部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的前提下,自发形成、自主管理的非正式的、结构松散的、主要靠情感与道德等手段进行约束的活动组织,按其存在形式,可划分为稳定志愿者组织和临时志愿者组织两类。稳定类志愿者组织的活动范围、活动形式及活动目标较为明确,有简单的纪律、制度约束,其存在具有长期稳定性。该类型的志愿者旅游的活动目标、目的地、时间都较为固定;而临时志愿者组织的组织化水平较低,由突发的共同目标而临时组成,主要靠情感、道德等手段进行约束,完成目标后即解散。该类型的志愿者旅游具有突发性,只是专为某一特定目标而实施。如在汶川大地震后成立的“爱心志愿者”组织的向汶川大地震灾区进行的心灵抚慰活动,即属此类。总的来看,自发组织型志愿者旅游具有组织形式灵活、规模较小、组织化程度低、数量多等特点。

(四)混合组织型

混合组织型志愿者旅游有多种组合形式,如“旅游地组织+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政府”、“政府+非营利组织+旅游地组织”等。“旅游地组织+非营利组织”的组织模式比较流行,此类项目要求旅游地与非营利组织保持长期的合作,资源、信息共享,服务对象都指向目的地。“非营利组织+政府”模式一般是政府出于某种动机提供资金,由非营利机构组织旅游活动。如 2009年,由英国政府出资,“罗利国际”青年组织发起的帮助目的地民众建造学校和卫生设施的海外志愿者旅游活动②。“非营利组织+企业”模式是一种新的志愿者旅游组织模式,企业在非营利组织和目的地中充当“中间商”的角色,企业合作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获取部分利益,同时也为了获得声誉。这种类型,目前主要是对社会具有责任感的大企业对非营利组织进行赞助或者合作进行产品开发,如壳牌公司、汇丰银行与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合作[20]。混合组织型志愿者旅游由于不同的组合模式,其活动形式、内容各不相同,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三、志愿者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

机制是系统运行的机理和规则的简称,它常被用来描述系统运行的动因、组成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方式以及系统及其组成要素运行的规律与法则[24]。志愿者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就是促进志愿者旅游发展的各要素的协调互动程序,其依赖内外部驱动力的共同作用,其中志愿服务和旅游活动功能的拓展及其互动、融合是志愿者旅游发展的内部驱动力,而全球、国家(地区)和地方的社会经济、社会意识③、政策制度、基础支撑条件及其互动是志愿者旅游发展的外部驱动力。志愿者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是内外部驱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见图 2)。

图2 志愿者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示意图

(一)内部驱动力

1.旅游功能的拓展

传统的大众旅游实质上是追求一种“大饱眼福”、“到此一游”的感官、符号消费,只强调旅游者自身的休闲、娱乐和目的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旅游其他的功能往往被忽视。20世纪 80年代,随着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文化旅游等新兴旅游形式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旅游的经济效应、文化效应、环境效应认知的加深和完善,旅游的功能也不断被拓展到了生态环境及文化保护、回馈与奉献社会、人生价值等领域。对旅游者来说,旅游活动并不仅仅是一种休闲娱乐活动,还是积累文化资本、体现人生价值的活动。旅游功能的拓展为志愿者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志愿服务功能的拓展

志愿服务的主要目的是为他人、社区、社会提供无偿的、非职业化援助,这种功能的延续应该自始至终。然而,志愿服务对志愿工作者的功能却在不断拓展,志愿服务已经从过去的“单向利他”逐渐变成“双向共赢”。研究表明,“去旅游”(to travel)已成为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重要目的,具体包括体验新奇的异域风情、做一些有趣的或令人兴奋的事情、摆脱繁重的日常工作等[3]。志愿者在目的地服务的过程,也是欣赏山村迤逦风光或体验异域都市文化的过程,可以获得愉悦的身心享受。总之,志愿服务越来越具有旅游的要素,二者的契合点也越来越多。

3.旅游活动与志愿服务的互动与融合

旅游活动与志愿服务包含了体验、文化、价值 3种因子,即旅游和志愿服务都是一种体验活动,都具有文化属性,都具有重要的个人和社会价值。旅游活动与志愿服务的互动与融合实质上是体验、文化、价值3种因子的互动与融合。首先,旅游本质上是一种寻求愉悦的体验活动,可以通过体验真实、凝视文化差异、学习新的见识、扩展视野等来实现,而志愿服务具有同样的功能;其次,通过交往获取社会资本是旅游(休闲)活动的重要动机之一,其目是为了自我完善。文化资本将是个体在社会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的决定性资本[25],它来源于个体通过系统性参与某种活动而获得的知识和经验,而志愿服务正是旅游者获取文化资本的一种途径。事实上,志愿旅游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很少把自己看做是志愿者,更多地认为自己是在进行“服务学习”④(service-learning)[12];再次,回馈社会、服务他人是志愿服务的宗旨,也是体现人生价值的一种重要方式,而这正是旅游所要拓展的重要功能。

(二)外部驱动力

1.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

社会经济大发展是志愿者旅游大规模兴起的前提条件。首先,现代生产方式增加了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产生了有闲阶级(leisure class),科技的发展促使交通运输、信息沟通变得方便快捷,旅游成为容易实现的现代生活必需品。其次,社会经济发展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需要志愿服务。一方面,特殊群体利益、文化沟通、社区建设、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存在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的领域,需要志愿服务;另一方面,人们越来越需要通过服务社会、帮助他人等志愿服务来实现自我发展。再次,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志愿精神的形成以及基础旅游设施的完善。

2.社会意识的推动

社会意识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志愿精神和慈善传统的形成上。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等世界三大宗教的教义中就包含有诸如“关爱弱势”、“慈悲为怀”、“慈善”、“普度众生”、“给予”等思想。在许多有宗教传统的国家和地区,宗教慈善理念造就了人们的慈善心理,进而形成慈善文化传统。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不断发展,促使个人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不断加强,“责任心”、“美德心”、“功德心”以及宗教意识促使人们愿意为他人及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投入到志愿服务中去。企业“公民意识”的觉醒,也要求企业在文化、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和慈善事业等许多方面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带来的“危机意识”也促使人们更加关注人类的未来。这些社会意识对志愿精神起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进而也促进了志愿者旅游的发展。

3.基础支撑条件的完善

志愿者旅游发展的基础支撑条件主要是指旅游交通、信息、住宿设施等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以及组织志愿服务的非营利机构。交通、信息、住宿等旅游基础配套设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逐步完善。非营利组织是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双重效应的产物。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极为迅速,成为和政府、企业比肩的社会肌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以美国为例,据统计,美国目前有140多万个非营利组织,分布在全国各个地区的各行各业,在其组织下,约 1/4的美国人做过志愿服务,每人每周平均服务3.5小时,创造高达数千亿美元的价值[26]。基础支撑条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为志愿服务活动提供了基础保障,也为志愿者旅游的开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

4.政策的鼓励

志愿组织和志愿服务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非营利组织已成为与政府、企业比肩的支撑社会发展的三大动力之一,世界各国和地区都极为重视非营利组织及志愿服务的作用[27]。由于各种原因,目前不同国家(地区)开展志愿活动的方式还有所不同,但绝大多数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地区)都通过相关法律法规或优惠政策、措施来鼓励、规范和引导志愿活动的发展。如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西班牙、德国及我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都已经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我国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也相应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来鼓励志愿服务活动。这些政策法规对志愿服务活动起了极为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将极大地促进志愿者旅游的发展。

四、结语

志愿者旅游是旅游活动与志愿服务有机结合的产物,被认为是强调可持续性、负责任性和教育性的替代性旅游(alternative tourism)和生态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对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都大有裨益。从我国志愿者旅游的发展趋势来看,首先,随着国民旅游需求的个性化及升级转型,作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志愿者旅游,将会有不断扩张的市场需求。其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非营利机构作用的不断加强,我国的志愿者旅游将实现从(半)政府组织型向NPO组织型的转变,并逐步与世界接轨。志愿者旅游的不断发展,将推动志愿者旅游研究成为未来旅游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本文对志愿者旅游的概念及特点、类型、发展动力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希望能引起学术界对志愿者旅游研究的关注。

注释:

①中国大陆由于政治体制等多方面原因,目前尚没有西方典型意义上的非营利组织。一般民众所熟悉的妇联、残联、中国贸促会等组织实际上都是有政府背景的半官方组织。近年来,和西方非营利组织(NPO)类似的社会组织数量不断增多,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规范,这些组织在注册时,只能选择挂靠某个政府部门或是注册成为普通的营利性公司。

②英国学生毕业即失业政府资助去旅行[EB/OL].http://yxk.cn.yahoo.com/articles/20090804/irv.htm l.2009-11-10.

③广义上讲,社会意识包括社会上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但此处的社会意识主要是指具有利他性、公益性的一些社会意识,如志愿精神、服务意识、宗教慈悲、奉献精神、企业“公民”意识等。

④服务学习(service learning)是美国 20世纪 80年代中后期兴起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方法,它将理论学习和社区服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同时促进学生的公民责任感。

[1] History of Vo luntourism[EB/OL].http://www.voluntourism.org/inside-history.htm l,2009-10-31.

[2] Aderson MJ,ShawR N.A com parative eva luation of qualitative data analytic techniques in identifying vo lunteer motivation in tourism [J].Tourism Management,1999,20(1):99-106.

[3] Broad S.Living the Tai life-a case study of volunteer tourism at the Gibbon Rehabilitation Project, Thailand [J].Tourism Rec reation Research,2003,28(3):63-72.

[4] Brown S,Morrison A M.Expanding volunteer vacation participation:an exploratory s tudy on the Mini-M ission concept[J].Tourism Rec reation Research,2003,28(3):73-82.

[5] Karen A S.Literary enthusiasts as visitors and volunteers[J].International Journa l of Tourism Research,2003,5(2):83-95.

[6] Stoddart H,Rogerson C M.Volunteer tourism:the case of habitat for Humanity South Africa[J].Geo journal,2004,60(3):311-318.

[7] Brown S.Traveling with a purpose: understanding the motives and benefits of volunteer vacationers[J].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2005,8(6):479-496.

[8] McGehee N G, Santos C A.Social change,discourse and volunteer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5,32(3):760-779.

[9] Campell L M,Smith C.What make them pay?V alues of volunteer tourists working for sea turtle conservation [J].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6,38(1):84-98.

[10] McIntosh A J,Zahra A.A cultura lencounter through volunteer tourism:towards ideals of sustainab le tourism? [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07,15(5):541-556.

[11] Raymond EM,Hall C M.The development of cross-cu ltural(mis)understanding through volunteer tourism[J].2008,16(5):530-544.

[12] Sin H L.V olunteer tourism-"invo lvem eand Iwill learn"[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9,36(3):480-501.

[13] Guttentag D A.The possible negative im pac ts of volunteer tourism[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2009,11(6):537-551.

[14] Wearing S.Vo lunteer Tourism:Experiences that Make a Difference[M].Walling ford:CABI International.2001.

[15] Lyons K D,Wearing S.Journeys of Discovery in V olunteer Tourism[M].Walling ford:CABI Internationa l.2008.

[16] Illum S F.A reviewof Journeys of Discovery in V olunteer Tourism[J].Tourism Management,2009,30(5):772-773.

[17] Clarkea A.Journeys of Discovery in V olunteer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9,36(1):159-160.

[18] 翟光华,罗明春,杨曦,等.公益旅游内涵辨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9,(1):271-272.

[19] 董翠珠,宋艳萍.我国公益旅游发展研究 [J].江苏商论,2008,(3):57-58.

[20] 宋聪.中国志愿者旅游开发研究 [D].北京: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7.

[21] Callanan M,Thomas S.Volunteer tourism:deconstructing vo lunteer activitieswithin a dynamic environm ent[A].Novelli M.Niche Tourism:Contem porary Issues, Trends and Cases[C].Ox ford: Butterworth-Heinemann,2005.183-200.

[22] 谢彦君.基础旅游学 [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205-209.

[23] Wearing S,Neil J.Refiguring selfand identity through volunteer tourism[J].Society and Leisure,2003,23(2):389-419.

[24] 颜醒华,俞舒君.旅游企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机制与管理对策[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61-66.

[25] (澳)克里斯·库珀.旅游研究经典评论 [M].钟林生 ,谢婷 ,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202-205.

[26] 杨晴川.美国为何志愿文化最发达 [J].时代风采,2008,(8):27-28.

[27] 谭建光.全球化背景下的志愿服务与国际融合 [J].江海学刊,2005,(1):97-102.

猜你喜欢

非营利志愿志愿者
净水进万家
志愿者
以志愿,致青春
志愿者精神 永不落幕
Bringing clean water to millions 净水进万家
我是兽医志愿者
奔赴在前线的青年志愿者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非营利组织为有需要的人量身定做衣服
非营利组织发展亟待解决两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