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前及输血前血清感染性标志物检测7100例结果分析

2010-06-07刘彩玲古旭东周菊琳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0年4期
关键词:梅毒试剂阳性率

刘彩玲,古旭东,周菊琳

(河源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 河源 517000)

输血并不是肝炎、艾滋病、梅毒等传染性疾病唯一的传播途经,性接触、家庭成员密切接触、母婴垂直传播、血液传播、静注毒品以及医源性感染,均可造成此类疾病的感染。所以在患者手术前及输血前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型)、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四种血清标志物是十分必要的。我院从2004年3月就开始实行。本文将我院2009年1月~2009年12月7100例患者手术前及输血前四种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我院2009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和少数门急诊拟手术及输血病人共7100例,年龄在11d~87岁之间。早晨空腹抽血4ml。

1.2 试剂与方法 HBsAg、抗-HCV、抗-HIV(1/2型)、抗-TP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TRUST为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凝集法)。HBsAg试剂购自中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抗-HCV和抗-HIV(1/2型)试剂购自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抗-TP试剂购自北京现代高达生物公司、TRUST试剂购自上海荣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操作及结果判断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和试剂说明书执行。

1.3 仪器 凯特KC-100酶标仪(深圳)、凯特KWP-冼板机

2 结果

抗-HIV初筛强阳性(S/CO)值均>6.0 16例,经河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HIV确认实验室采用免疫印迹法(WB)确认为阳性。146例抗-TP阳性的患者加做了TRUST试验,其中33例阳性,阳性率为22.60%。具体检测结果见表1和表2。

表1 7100例术前及输血前HBsAg、抗-HCV、抗-HIV(1/2 型)、抗-TP、TRUST 检测结果

表2 抗-HCV、抗-HIV(1/2型)、抗-TP其中二项以上联合阳性结果统计

3 讨论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区,据报道,普通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达10~12%。本文统计结果显示,7100例拟手术及输血患者中,HBsAg阳性682例,阳性率为9.60%,与文献报道基本相符。HCV的传播途径与HBV相似,主要通过输血、血液制品、性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HCV亦可通过静脉使用免疫球蛋白剂传播。HCV感染的新病例大多数是亚临床型的,75%发展为慢性肝炎,20%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1]。抗HCV在健康人群中的阳性率可达0.7~3.1%[2]。本文抗-HCV阳性率为0.97%,与健康人群中的阳性率相一致。HCV是输血后肝炎的主要致病因子,它也是目前严重威胁我国临床输血与血液制剂安全的重点病毒性传染病。

本文抗-TP阳性146例,阳性率为2.06%。其中55岁以上患者40例,抗-TP阳性只能说明正处于感染期或曾经感染过。机体感染梅毒螺旋体后可产生特异性螺旋体抗体(TPAb)和非特异性抗类脂质抗体,梅毒特异性抗体出现早、消失迟,即使经过正规的抗梅治疗,仍可检出其特异性抗体,甚至可终生检出。所以本文对146例TP-Ab阳性患者加做TRUST试验,检出阳性33例,TRUST是检测梅毒治疗效果的一种简单快速的方法,TP-Ab和TRUST共同阳性患者多见于20~55岁青壮年患者。

本文抗-HIV检出16例,阳性率为0.23%,比资料统计:抗-HIV阳性率在一般人群中是0.05~0.10%之间[3]结果略高。本文表2对抗-HCV、抗-HIV(1/2型)、抗-TP其中二项以上联合阳性结果进行统计,抗-HIV、抗-HCV和抗-TP阳性2例,抗-HIV和抗-HCV阳性4例,抗-HIV和抗-TP阳性4例,抗-HCV和抗-TP阳性5例。对于这些患者,经临床调查询问既往生活史和疾病史,他们中绝大多数(70%)都有注射吸毒品史、不洁性交史,少部分患者曾多次参加有偿献血、使用过血液制品、曾多次在乡村诊所就医(注射器非一次性)等。由此可见,注射吸毒品和不洁性行为已成为HIV、HCV、梅毒传播的最主要途径。

本文7100例手术前和输血前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部分患者在术前和输血前已存在不同程度的 HBsAg、HIV、HCV、梅毒感染。医务人员每天接触患者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在进行外科手术、注射、穿刺、抽血、清洗和处理医疗器械时常有锐器的损伤,被损伤暴露的皮肤粘膜接触到污物时完全有可能被感染[3]。通过手术前和输血前血源性传染病指标的检测,有助于提醒医务人员采取有效防护措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减少和避免医疗损伤;有助于临床疾病诊治,明确疾病传播责任,为医院感染诊断提供了可靠的实验室数据和临床资料,以便在发生医疗纠纷时查找原因、分清责任,为处理纠纷提供资料和依据;有助于对患者身体状况、病情程度有较明确的了解和定位,对患者有针对性地治疗和预防,避免误诊、漏诊或诊治过程成为新的传染源。

总之,手术前及输血前检测患者 HBsAg、抗-HCV、抗-HIV(1/2型)、抗-TP血清学指标,无论是对医院、医务人员还是患者均有十分重要意义。

[1]刘运德,等.微生物学检验[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36.

[2]彭文伟.传染病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03.

[3]郭 勇,郭桂英,石小彬.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意义探讨.中国输血杂志,2005,18(1):32-52.

猜你喜欢

梅毒试剂阳性率
国产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注册数据分析
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中抗核抗体与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检测的应用价值
环境监测实验中有害试剂的使用与处理
不同类型标本不同时间微生物检验结果阳性率分析
非配套脂蛋白试剂的使用性能验证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肌电图在肘管综合征中的诊断阳性率与鉴别诊断
IgM捕捉ELISA法对早期梅毒的诊断价值
欧美的猫弓形虫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