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播种期与栽培密度对杂交晚稻中浙优8号产量的影响

2010-05-28吴勤俭

种子科技 2010年6期
关键词:变幅播种期粒数

吴勤俭

(永嘉县种子技术推广站,浙江永嘉 325102)

中浙优8号(中浙A/恢T-8)系中国水稻所与浙江省勿忘农种业有限公司合作育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2006年通过浙江省审定(审定编号:2006002),2009年成为浙江省水稻主推品种。浙江温州市于2007年引入试验示范800亩,2008年扩大试验示范 6 000亩,2009年推广面积达到12万亩,表现出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好等优点。为了进一步掌握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笔者于2009年研究了不同播种期与栽培密度对杂交晚稻中浙优8号产量和构成因素的影响,旨在为该组合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和品种

试验安排在浙江省永嘉县花坦乡降头山村,海拔350 m,土壤肥力中等。试验的品种为2009年浙江省晚稻主推品种中浙优8号。

1.2 试验设计

播种期设 5月15日、5月20日、5月25日、5月30日四个水平;栽培规格设23.6 cm×20.0 cm(亩插1.4万丛 )、27.5 cm × 20 cm (亩 插 1.2 万 丛 )、33.0 cm ×20.0 cm (亩插1.0万丛)、33.0 cm×25.0 cm (亩插0.8万丛)四个水平,小区面积13.2 m2,共16个处理。秧龄统一为25天,每穴插一粒种苗,小区随机排列,三次重复。

种子播种前进行晒种,亩用量7.5 kg。大田亩用25%复合肥50 kg作底肥,栽后7天再追施5 kg尿素。其他管理同一般大田。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产量的影响

试验结果见表1。经方差分析,不同播种期处理间产量有明显差异,产量以5月20日播种最高,比5月15日播种略有增产,但未达到显著水平;而比5月25日、5月30日播种的增产明显,均达极显著水平。因此,生产上中浙优8号宜在5月15-20日播种,既能取得高产,又能获得较好效益。

不同栽培密度处理间产量也有差异,密度亩插1.2万丛比亩插1.4万丛、亩插1.0万丛处理略有增产,但未达显著水平;亩插1.4万丛、亩插1.2万丛和亩插1.0万丛三个处理比亩插0.8万丛处理增产效果明显,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因此,生产上中浙优8号适宜采用亩插1.2万丛左右。

2.2 对生育期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中浙优8号在浙江南部山区种植随着播种期的提早全生育期延长,而栽培密度对生育期变化的影响很小。从表2还可以看出,中浙优8号从5月15-30日在浙江南部山区种植均能在9月15日之前安全齐穗。

表1 不同播种期与栽培密度对亩产量(kg)的影响

表2 不同播种期与栽培密度对生育期(d)的影响

2.3 对最高苗数与有效穗的影响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播种期水平间亩最高苗变幅为16.53万 ~17.63万苗,亩有效穗变幅为12.83万~13.57万穗;不同栽培密度水平间的亩最高苗变幅为15.52万~18.32万苗,亩有效穗变幅为11.46万~13.78万穗。在此范围内的相关分析表明,亩最高苗数、成穗率与亩有效穗主要与栽培密度相关性显著,与播种时间相关性不显著。试验表明,单位面积足苗足穗对提高中浙优8号的产量至关重要。

2.4 对穗粒结构的影响分析

表3 不同播种期与栽培密度对亩最高苗(万苗)与亩有效穗(万穗)的影响

从表4可以看出,不同栽培密度水平间穗总粒数与穗实粒数的变幅为189.9~201.3粒和161.6~165.6粒,栽培密度越大,中浙优8号的穗总粒数和穗实粒数越少。通过相关分析,栽培密度对中浙优8号穗总粒数和穗实粒数影响未达到显著程度;不同播种期水平间穗总粒数与穗实粒数的变幅为191.8~212.4粒和158.4~165.9粒,播种越早,中浙优8号的穗总粒数与穗实粒数越多。通过相关分析,在5月15-30日范围内,不同播种期对中浙优8号穗总粒数和穗实粒数影响显著。

表4 不同播种期与栽培密度对穗粒结构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栽培密度和播种期对中浙优8号的产量均有显著影响。中浙优8号在浙南山区作单季晚稻种植,栽培密度以27.5 cm×20.0 cm(亩插1.2万丛)为宜,同时适当早播(5月15-20日)有利于高产。

栽培密度造成中浙优8号产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与最高苗数、成穗率密切相关。虽然降低密度有利于中浙优8号个体生长发育,能提高每穗的总粒数与实粒数,但弥补不了因栽培密度低造成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的不足,因而产量显著降低。

猜你喜欢

变幅播种期粒数
抽吸参数对电加热卷烟气溶胶粒数和粒径的影响
镇平县依据冬前气温变化对小麦播种期及播种量的调整探索
圆锥悬链线形复合变幅杆的设计
基于超声振动加工变幅杆的优化设计
小麦穗顶部和基部小穗结实粒数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江西省双季早稻直播适宜播种期的区域划分*
杂交晚粳稻通优粳1号产量及构成因子分析
大端接圆柱杆的复合圆锥形变幅杆设计及应用
豫南地区适当推迟播种期有利于提升稻米品质
一种大振幅超声变幅杆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