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地区20家医院2006~2008年用药分析

2010-05-22金蜀蓉

中国药房 2010年14期
关键词:重庆地区制药金额

金蜀蓉,杜 蕾,黄

(1.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药剂科,重庆市 400014;2.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科技情报研究所,上海市 200040)

目前,药品的销售主要集中在医院,有呈不断增长的趋势。笔者结合近年来国家对药品政策的调整,以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科技情报研究所“长江流域医院用药分析系统”的数据为基础,对重庆地区20家医院2006~2008年的购药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以了解该地区医院的用药特点及变化趋势。同时,希望通过对入网医院呈报数据的分析,部分反映重庆地区医药市场的整体状况,为药品管理、临床用药及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本文原始资料来自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科技情报研究所“长江流域医院用药分析系统”中重庆地区20家医院2006~2008年呈报的购药统计数据,包括各年度药品总销售金额、各大类药品销售金额、主要生产厂家等,采用回顾性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其中,三级甲等医院12家,二级甲等医院3家,二级乙等医院3家,一级甲等医院2家[1]。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年度药品总销售金额统计

重庆地区20家医院2006~2008年的药品总销售金额分别为12.04、16.26、19.94亿元,呈逐年上升趋势。药品总销售金额2007年比2006年增长35.05%,2008年比2007年增长22.63%。

2.2 药品销售金额排序情况

根据“长江流域医院用药分析系统”的分类,将14大类药品销售金额及比例进行统计,结果见表1。

由表1可见,3年中重庆地区医院14大类药品的销售金额均呈较大幅度的增长,特别是抗恶性肿瘤药,增幅达98.11%,从2006年的第8位上升至2008年的第6位。分析其原因,主要包括:(1)恶性肿瘤患者人数增加;(2)参加各种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扩大;(3)各种新型抗肿瘤药的临床应用;(4)高价格抗肿瘤药的大量应用。上述因素使得抗恶性肿瘤药的销售金额不断上升,预计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其它如神经系统药和消化系统药的销售金额增幅也均超过了80%。特别是消化系统药,3年来销售金额一直排在第3位,并以每年超过25%的比例增长。这主要是由于各种质子泵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和雷贝拉唑钠的大量应用,使得消化系统药的销售金额迅速上升。排第9~14位的几类药,销售金额排序未发生变化。抗感染药一直列第1位,虽然其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但销售金额还是最大,几乎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1/3。增幅最小的是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生物制剂及生化药品,其中人血白蛋白供应紧张、应用量减少,是生物制剂和生化药品增幅不大的原因之一。

表1 14大类药品销售金额(万元)及比例(%)统计Tab 1 Consumption sum of 14 categories of drugs(10000 yuan)and its proportion(%)

2.3 几类主要药物销售金额排序列前10位的药品统计

根据销售金额排序和增幅,对抗感染药、心血管系统药、抗恶性肿瘤药和消化系统药排前10位的药品销售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见表2。

由表2可见,抗感染药中,销售金额排序列前10位的药品中主要包括头孢菌素类及其它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及其它β-内酰胺类仍占主要地位,每年保持在5~6个品种左右,第1、2、3、4代头孢菌素都有。其中,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的销售金额在逐年减少,而头孢米诺钠和头孢甲肟的销售金额在逐年增多,增幅则分别达200.40%和223.08%。另外,第1、2代头孢菌素的大量应用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的实施有关。各医疗机构均对围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加大了管理力度,以严格控制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为重点,纠正抗菌药物的滥用情况。值得注意的是,青霉素+酶抑制剂品种在逐年增加,其每一药品的销售量也在逐年增长,有不合理应用的趋势。特别还应关注的是,喹诺酮类药由于其耐药性和不良反应的不断增加,国家加强了对该类药物的临床应用监管,要求严格掌握临床应用指征,控制临床应用品种和数量。对于经验性治疗,只可用于肠道感染、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和社区获得性泌尿系统感染,严格控制将氟喹诺酮类药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这些控制措施使得该类药的应用逐年减少。

心血管系统药中,一直是以预防、辅助用药为主,特点是品种多、金额大、中药成分药物居多。销售金额排序列前3位的药品均为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中药制剂,而且其销售金额增长也比较大。在排前10位的品种中,西药桂哌齐特的增长是比较大的,2006年该药未进入排序前100位,2007~2008年不但进入前100位,而且列心血管系统药排序的第8、7位(3年中,西药入围前10位的只有3个,其中2个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药,只有桂哌齐特是新出来的),作为哌嗪类钙离子通道阻滞药,主要用于脑栓塞、脑出血及脑外伤后遗症、冠心病、心绞痛、周围血管疾病[2]。

抗恶性肿瘤药是3年中销售金额增幅最大的一类药。由于癌症的发病率一直处于上升趋势,抗癌药的研究也成为热点,上市的新药较多,价格都比较贵。但作为新一代抗肿瘤药的紫杉醇、紫杉特尔、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和吉西他滨等,因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高选择性和靶向性,使得其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在治愈癌症和延缓患者的生命方面发挥了作用。预计这类药物的销售金额将继续保持增长。

消化系统药列销售金额增幅的第3位,有如此高的增长率主要是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钠和核糖核酸的广泛应用。3年中,泮托拉唑的销售金额增长率为277.04%,作为预防应激状态下溃疡大出血的发生、全身麻醉或大手术后以及衰弱昏迷患者防止胃酸反流合并吸入性肺炎应用[2],目前有过度应用的趋势。核糖核酸作为免疫调节药和肝炎辅助用药,大量用于癌症、慢性迁延性乙肝及肝硬化的辅助治疗[3],3年中的增长率为97.63%。

2.4 药品生产厂家分析

销售金额前100位厂家中前10位国内、外制药企业统计见表3、表4;销售金额前100位厂家中重庆制药企业统计见表5。

从表3、表4可见,排名前10位的国内制药企业每年药品的销售远大于国外制药企业每年的药品销售;从增长率来看,国内制药企业的增长率为45.63%,国外制药企业的增长率为39.48%;从市场销售占有率来看,国内制药企业约占3/4,国外制药企业约占1/4;重庆地区医院还是以应用国产厂家药品为主,这比较符合重庆地区的经济状况。从入围的国内制药企业来看,均是目前发展得比较好的企业,这对保证药品质量非常重要。

由表5可见,销售金额前100位厂家中,重庆制药企业有5家。3年中,重庆西南药业有限公司的销售金额一直列第1位,2007年增幅最快,达48.30%;2008年只增长了5.43%,增长速度明显减缓。没有创新产品上市,没有新的经济增长点可能是原因之一,这应引起重视。3年中,销售金额增长最多的是重庆莱美药业有限公司,增长率达106.46%,列第1位;重庆药友制药有限公司列第2位,增长率为18.25%,而2008年仅增长4.35%,近年来也几乎没有新产品问世,发展速度缓慢;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从2007年起退出了前100位,可能是由于企业多元化的投资模式,医药已不再作为重点发展项目;重庆市庆余堂制药有限公司销售金额2008年首次进入前100位,列第39位,在20家医疗机构的药品销售金额接近1000万,有较好的发展潜力。

表2 几类主要药物销售金额(万元)排序列前10位的药品统计Tab 2 Top 10 drugs in the list of consumption sum(10000 yuan)of the maincategories

表3 销售金额前100位厂家中前10位国内制药企业统计(金额单位:万元)Tab 3 Top 10 domestic pharmaceutical enterprises among top 100 drug manufacturers in the list of consumption sum(10000 yuan)

表4 销售金额前100位厂家中前10位国外制药企业统计(金额单位:万元)Tab 4 Top 10 foreign pharmaceutical enterprises among top 100 drug manufacturers in the list of consumption sum(10000 yuan)

表5 销售金额前100位厂家中重庆制药企业统计(金额单位:万元)Tab 5 Pharmaceutical enterprises in Chongqing among top 100 drug manufacturers in the list of consumption sum(10000 yuan)

3 讨论

从2006~2008年的药品总销售金额来看,重庆地区20家医院药品的销售金额一直呈上升趋势,2007年增长35.05%,2008年增长22.66%,增长率有所减缓。2008年,各医疗机构加大了对药品收入所占比例的控制,大力推进合理用药管理力度,并结合卫生部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规定,对加强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管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从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情况显示,我国个别地区和部分医疗机构不同程度地存在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现象,影响了医疗效果,加重了细菌耐药程度。为了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重庆市卫生局也要求各医疗机构要成立合理用药专家指导组,认真进行对执业医师的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培训,严格分级应用,开展处方点评,定期发布细菌耐药监测报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不定期开展监督检查等。

从药物种类来看,重庆地区医院抗感染药销售金额仍占首位,3年的总增长率达53.26%。但由于基数较大,所以超过50%的涨幅也是较大的。14大类药物中,抗恶性肿瘤药的销售金额增幅最大,3年的总增长率达98.11%,笔者认为参保人数的扩大、新型抗肿瘤药的应用以及高价格是主要原因。

从各类药物的品种来看,抗感染药的销售仍以头孢菌素类、青霉素+酶抑制剂为主,2008年喹诺酮类药已退出前10位,这与其具有较高的耐药性有关。抗恶性肿瘤药的销售以植物来源抗肿瘤药为主,特别是紫杉特尔和紫杉醇,说明胃肠道肿瘤、乳腺癌、卵巢癌以及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率较高,这类药品对其有良好的效果。消化系统药的销售以质子泵抑制剂为主,尤其是泮托拉唑,3年的总增长率达277.04%,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于预防应激状态下溃疡大出血的发生、全身麻醉或大手术后以及衰弱昏迷患者防止胃酸反流合并吸入性肺炎,但有过度应用的趋势,应引起高度注意。

进入销售金额前100位的厂家中,重庆制药企业有5家。重庆西南药业有限公司和重庆莱美药业有限公司的药品销售金额均有比较大的增长;重庆药友制药有限公司的药品销售金额增幅减缓,需特别注意,否则有下滑的可能;重庆市庆余堂制药有限公司作为新入围的制药企业,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希望把握好机会,开拓市场。

总体来看,重庆地区医疗机构药品应用仍以国产药为主,进口药只占约1/4,“一品二规”对国产药的影响目前并不大。

[1]金蜀蓉,杜 蕾,许 平,等.2004~2006年重庆市18家医院药品销售回顾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8,8(7):496.

[2]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主编.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M].第1版.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633、725.

[3]陈新谦,金有豫,汤 光主编.新编药物学[M].第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508、790.

猜你喜欢

重庆地区制药金额
鲁南制药:瞄准“治未病”深耕“大健康”
2001年-2020年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资金来源情况表
1971-2018年重庆地区高温的气候特征
皮尔法伯制药(中国)
三生制药集团
三生制药集团
乡土文化教学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
立案
重庆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剖析和对策研究
成交金额前10名营业部买入的前3只个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