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例

2010-04-10沈万根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人才队伍人才农业

沈万根

(延边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吉林延吉 133002)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例

沈万根

(延边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吉林延吉 133002)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问题;对策

一、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建设,是促进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各地农村受自然环境、经济条件的限制和历史等原因,在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不少问题,其突出表现是:

1.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总量不足。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例,农村实用人才占该地农业人口和农村劳动力的比重分别为 3.97%和 7.3%,而吉林省的平均水平分别为 5.7%和 12.7%。其中,有一技之长的人才相对较多,复合型实用人才相对较少,现有农村实用人才远远满足不了该地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2.农村实用人才布局不合理。文史、政治等专业人才较多,理工、经济等专业人才较少,特别是缺少电子商务、金融法律等专业人才。在乡镇第一线就职的农村实用人才中,在工业经济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更是不足,大量农村实用专业技术人才多聚集在党政机关中。

3.农村实用人才年龄老化。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各类农村实用人才中,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有老化的趋势,35岁及以下分别仅占总数的 13.4%和11.3%,46岁及以上的却分别占总数的 29.6%和26.2%。高层次人才队伍老化的趋势更为明显,35岁及以下仅占总数的 1.2%,而 46岁及以上所占比例却高达 57.8%,呈明显的倒金字塔形。这极不利于该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缺乏针对性。目前,通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农业职校培养出来的实用人才不多,大多数农村实用人才是靠长期实践经验积累而自然成长起来的“土专家”、“田秀才”。政府部门组织的专家服务团送科技下乡针对的是普通人群,讲的是常规技术和知识,蜻蜓点水,一鳞半爪。现有的“阳光工程”培训仍然停留在种植、养殖等传统产业的基本技术上,对农产品加工、品牌营销、农村建设、信息技术服务、农村经纪人、合作社带头人等的培训还没有跟上来,导致农村实用人才分布不均匀、结构不合理,无法适应农村产业多元化发展的需求。

5.农村实用人才缺乏科学的管理。农村实用人才往往是以家族模式运作,各自为政,对组织的依赖性差,谈不上科学管理和有效激励。政府对农村实用人才的管理仅限于宏观层面,所提要求多,指导多,而服务相对少,对现有的农村实用人才管理工作常常是单一的、分散的,还没有形成一套具体的、操作性强的、统筹协调的管理服务模式。

二、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1.转变观念,树立“实用人才是农村第一资源”的理念。一是转变对农村实用人才存在的模糊认识。改变过去认为只有高学历、高职称的人员才是人才,而忽视农村乡土人才这支队伍建设的看法,提高对农村实用人才的认识,大力开发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二是充分认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农村实用人才是指在农村各条战线上涌现出来的掌握一定实用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扎根于农村的各类人才,主要包括种植养殖能手、能工巧匠、经营能人和乡村科技人员等。这些农村实用人才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一定影响力,他们是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并得到群众认可的新型农民,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优秀代表,是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骨干力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农村第一资源”。因此,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的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

2.深化改革,制定农村实用人才成长的激励政策。一是对农村一线的在职专业人才在职称评聘方面进行政策倾斜。为了激发在职农村实用人才扎根农村基层工作的积极性,要改革农村专业人才职称评聘制度。在乡村农业生产第一线直接从事农业、畜牧、兽医、工程等专业技术工作的广大农村实用人才,均可评定相应的农民技术职称。他们职称的评定可不受学历、资历、任职年限及外语要求等方面的限制,应以农业生产实绩、技术水平、业务能力、实践经验为主要依据,即根据成果和业绩评定职称。被授予专业技术职称的实用人才,可优先参加技术培训和进修。二是制定农村实用人才成长的激励政策。对有突出贡献的,有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的农村实用人才,要定期评选并给予物质奖励。要鼓励各类“田秀才”、“土专家”兴办科研实体和发展型经济实体,政府要在经济上给予一定的扶持资金。对农村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乡土人才,政府部门应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并优先选任村干部或纳入村级后备干部;优先承包农村资源,优先获得农业开发项目、农业贷款、技术资料、良种和先进农机器具设备等;在技术推广、新品种试验等方面也要给予倾斜,使乡土人才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三是实施双向挂职锻炼,促进农村实用人才的成长。如可以在村支两委成员、农村青年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中,选拔人员到乡镇挂职锻炼 l~2年,分期分批,长期坚持,使挂职的农村基层干部熟悉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尤其是惠农政策。这不仅有利于农村干部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建设。同时,尝试建立机关干部和乡村干部之间的交流平台,选拔部分优秀的机关干部到村委任职锻炼,特别是要在涉农的农、林、水、牧、渔和教育、卫生、科技、城建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才中挑选人员脱离原工作岗位,专职到农村第一线工作 l~2年,形成制度,长期坚持。这不仅有利于农村机关干部积累农村工作经验,也有利于促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发展壮大。

3.加强培训,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实际操作技能。一是全面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要继续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有重点地选送现有农村实用人才和应届高中、中专毕业生到相关农学院和农业大学进行学历委托培养,实现村村都有一名大学生,并使之尽快成长为致富带富的能手和学习运用农村实用技术的骨干。要深入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绿色证书培训工程”、“创业培植工程”等,为农村村组培养和造就一批能工巧匠、实际生产能手,也培养一大批既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又具有较强实践技能和发展后劲的农村实用人才。二是实施多种形式、多渠道实用技术培训。一方面,要开展集中培训,充分发挥党校、职业高校、成人高校、职业学校、乡村农民学校等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提高农村实用人才实际操作技能。同时,要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覆盖面广、快捷、便利等优势,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卫星网等远程教育手段,大规模、大范围开展实用人才教育和培养。另一方面,要实行短期培训,紧密结合市场所需、群众所求,采取举办短期培训班、发放技术资料、现场技术指导、科技咨询服务、技术交流研讨、外出考察学习、能工巧匠“带徒弟”传授技艺、“一帮一”和手把手等多种方式开展农村实用人才技术培训,增强农村实用人才的实际操作技能。

4.深入挖潜,建立农村实用人才的信息库。一是开展调查摸底。比如,对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村的土专家、田秀才、种植养殖能人、农民企业家、营销专才等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状况进行调查摸底,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结合各县市的主导产业和资源优势制定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和乡土人才的选拔标准、考核办法,按照经营管理人才、种养能手、能工巧匠、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等分类别建立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并进行管理。二是储备人才资源。对于省内、州内的一些高学历、高层次农业技术人才,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要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将这些人才的所在单位、专业特长、联系方式等相关信息储备起来,适时请他们为该地各乡镇经济建设献计献策,实现农业技术人才的“柔性流动”。还要积极组织农业技术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兼职担任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各乡镇的“周末专家”、“季度顾问”等职务,通过兼职服务、定向服务、技术开发、项目科技咨询等方式,为农村经济的发展作技术指导,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经营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F241.23

A

1008-8520(2010)05-0094-02

2010-07-05

沈万根(1963-),男,吉林珲春人,学科主任,教授,博士。

[责任编辑:赵延民]

猜你喜欢

人才队伍人才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人才云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关于培养新时期青年人才队伍的思考
培养集聚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赶超越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