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信仰的内涵及人生功用探析

2010-04-10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康德信仰道德

陈 敏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 日照 276826)

·哲学与思辨 ·

道德信仰的内涵及人生功用探析

陈 敏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 日照 276826)

信仰是人类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道德信仰问题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问题,也是制约人类人生观成熟发展的关键因素。道德信仰是构建和谐社会首先需要的精神动力。要从道德信仰的内涵入手,深入剖析道德信仰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道德信仰;信念;人生功用

我国社会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巨大的社会变革给人们的道德世界带来的冲击非常突出。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首先需要其合理而有效的道义基础和精神动力,这就使得当前道德建设的任务更加艰巨。道德建设问题已经不能停留在僵硬而粗糙的表面,而需要深入其中,牢固根基,这就更加凸显了道德信仰问题及其现实意义的探究。

一、道德信仰的内涵

信仰是人类最古老、最繁杂的社会活动和文化现象。从各种原始的自然崇拜到系统严谨的宗教,从愚昧神秘的迷信、邪教到根深蒂固的民间习俗传统,从古代哲人有关世界是如何构成及怎样运行的猜想到近现代思想家有关宇宙社会人生的理性与科学的探求,以及与此相关的社群组织、物质设施和文化建构,无不是基于信仰、为了信仰或以信仰的名义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信仰具有多种类型,学界将其分为宗教信仰和科学信仰、理性信仰和非理性信仰、具体信仰和抽象信仰、个人人生信仰和社会理想信仰、政治信仰、道德信仰和法律信仰;还有人把信仰分为宗教的或道德的信仰、传统的信仰和实用的信仰,实用信仰、学说信仰和道德信仰,等等。

对道德信仰论述最多的是著名的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在信仰的分类上笔者也最为赞同康德的观点。在康德哲学体系中,信仰,从根本上说是道德信仰,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康德的伦理学就是一种道德信仰论,他的《实践理性批判》就是对道德信仰的一种理论解读。他明确地把信仰划分为三类:实用的信仰、学说的信仰(教义的信仰)和道德的信仰。他认为信仰的最高层次是“道德的信仰”,道德信仰是人的自由的表现,也是人的尊严的保障。实用的信仰带有偶然性,它根据一种主观的偶然的目的来信仰一种东西。也就是说,当偶然的信仰构成某种行动的实际的策略之根据时,就是“实用的信仰”。这种信仰缺乏坚定性,是最低级的信仰。“学说的信仰”(或教条的信仰、教义的信仰)比“实用的信仰”高一级,它是指理论上的判断只达到主观上确信的程度,尚无充分根据;如旧形而上学所主张的上帝存在,因遇到思辨上的困难而缺乏坚定性和稳定性,既可信其有,也可信其无,没什么客观必然性。而最高层次的“道德的信仰”,则不像前两种信仰那样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坚定性,它是摆脱一切干扰而对道德律或“绝对命令”的坚信和遵从,是一种无条件的、绝对的道德确信,具有坚定性和稳定性,具有绝对必然性。它就是康德所主张的信仰,构成康德道德学说或实践哲学的主题。

关于道德信仰内涵的界定,康德指出:“至道德的信仰则全然不同。盖在此处某某现象之必须发生,即我在一切方面必须与道德律相合之一事,乃绝对必然者。此处目的坚强确立,就我所能有之洞察,此种目的能由以与其他一切目的联结,因而具有实践的效力之条件,仅有一种可能的条件,即有神及未来世界是也。我又确知无一人能知引达此种在道德律下之目的统一之任何其他条件。以道德的训条同时即我之格率 (理性命令其应知如是者)故我必信有神及来生之存在,且确信绝无动摇此种信仰之事物,盖以我之道德将由支援信念而颠覆,我若不成为自身所深恶痛疾之人,则不能废此等道德律。”[1]他认为,道德信仰的直接对象是道德律,道德信仰就是对道德律的敬重及坚定信奉;道德信仰对象是道德与幸福统一的至善,而至善的实现须以“神”和来世为条件。概括起来,康德所说的道德信仰,是指对道德律和至善的敬重和坚定信奉,道德信仰是保持做人的尊严的基本要求。不管康德对道德信仰这两个方面或两个层次的具体内容的规定和解说是否正确,就康德认为道德信仰应包含两个方面或两个层次来说是很有道理的,具有借鉴意义。

国内对道德信仰的研究不多,对道德信仰所作的界定也很少,主要有以下几种:

我国哲学前辈贺麟先生关于道德信仰的定义是:“道德的信仰是对人生和人性的信仰,相信人生之有意义,相信人性之善;对于良心或道德法律的信仰,相信道德法律的效准、权威和尊严。又如相信德福终可合一,相信善人终可战胜恶人,相信公理必能战胜强权等,均属道德信仰。”[2]由此可以看出贺麟老先生的道德信仰是对人生和人性、良心或道德律、德福统一的信仰。这与康德的界说很相近,区别主要在于:贺麟先生认为人性是善的,康德则认为人性从根本上说是恶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李德顺先生在《价值学大辞典》中给出的道德信仰的定义是:“对某种道德目标及其理论的信服和崇拜。”他认为道德信仰是对道德的终极关怀,是假定 (至善)概念的必然性,本身具有不可实证性,它是对理性认识的补充和超越。在笔者看来,这种理解不够全面。被誉为和奥古斯丁一样是基督教世界最伟大的领导者之一的乔纳森·爱德华兹在《信仰的深情》一书中说:“如果人们只有教条的知识和理论,没有感情,他们决不会把握信仰的精髓。”另外,正如魏长领博士所说,道德信仰的对象不仅仅是“道德目标及其理论”,也应该包括道德价值的精神基础或根据。

荆学民教授认为,道德信仰是指道德的形而上学基础,应包括两个含义:一是指道德形成的精神基础;二是指道德的最高目标和最高境界。道德信仰是介于实用信仰和宗教信仰之间的一个信仰层面,如果说实用信仰是人们对日常生活领域行为目的的超越性把握,那么道德信仰就是对社会生活领域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状态或目的的超越性把握;如果说实用信仰更多地附着于人的经验物质生活,那么道德信仰则完全进入人的精神生活领域[3]。

高兆明则认为,信仰是对人的某种存在方式或存在意义的认同,这种认同通过理性来完成并且是对理性的非理性表达,它是理性的非理性的存在方式。道德信仰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但它不同于宗教信仰就在于,它具有现实性,只有在理性的基础上才能被准确地把握,否则就是迷信,但道德信仰又是道德情感的最高存在,当道德情感发展到笃信不疑、一往情深时,即为道德信仰[4]。

以上几种代表性的定义各有其合理之处,因为每个人强调的方面不同,所下定义侧重点也不同。笔者认为,道德信仰应该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应该是真理与价值二者的统一,是一种对道德的真切体验和超越现实的更高价值的追求二者的统一。它至少要包括对道德何以存在、如何存在的真理性探讨,又要包括对如何做才能有道德的价值指向的探讨。所以,综合这几个方面的统一,笔者认为,道德信仰的定义应为:道德信仰是具有一定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人对道德的本体与价值、道德的理想与目的、道德的原则与规范等的笃信无疑与虔诚敬仰。

二、道德信仰对于人生的功用

1.道德信仰构成人的精神支柱

道德信仰之所以构成人的精神支柱,主要在于:道德信仰属于价值观念系统,在一切价值观念中,道德信仰是对最高价值的客体的价值的坚信、信仰。人们全部精力都服务于自己的信仰,都集中实现这一远大价值目标。信仰在价值观念中居于支配、统摄、决定的地位,而其他价值观念则处于从属的地位。从这一点来说,道德信仰构成人的精神支柱。另外,坚定的信仰具有防腐作用,能净化人的灵魂,使人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美好的心灵。这些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道德信仰与道德的理想、信念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道德的理想、信念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是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支柱。理想、信念能赋予人生以意义,给人一种坚定、确定的力量,不仅使人的思想感情在精神的海洋中得到定力,也使人在社会的海洋中得到定力。道德信仰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种方式和状态,是人类精神的劳动。道德信仰作为人的精神追求,是为了摆脱其生存于宇宙中的虚无状态,为了摆脱其如动物一般纯为物质利益而生活的低级状况所作的努力。这样一个超越物质、超越凡俗、超越个人的终极目标正是信仰者的追求对象和人生目的。道德信仰既赋予了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又促使人去实现这一意义和价值,进而从中充分体验到人生的快乐与幸福。对于个人而言,他信仰什么和怎样信仰,对他整个人生具有总体的和根本的意义。“所有殉道者都是为了一个信仰生活、战斗和受难的,他们相信善终将胜利,并以此牺牲自己的生命。谁会为一个它并不相信能取得最后持久胜利的事业去死呢?”[5]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正是在信仰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基础上才奋不顾身、视死如归,为追求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而献身。

2.道德信仰是人的道德行为选择的价值坐标

道德理想的至善性决定道德信仰的崇高和神圣,决定了它所具有的恒久魅力。对道德理想的信仰、认识和把握,能唤起人们的潜能,引导人们积极创造自身的价值。道德信仰不仅引导人们积极地创造自身的价值,还是人们道德行为选择的价值坐标。人们在实际道德生活中会遭遇复杂的道德信息,会面临许多道德冲突,正是道德信仰在起着掌舵、过滤、筛选和抉择的作用,使个体能够排除和克服错误的道德诱导而按照自己内心的道德信念行动。道德信仰在人们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时会起到无形的导向作用。人类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感性体验不同生活方式的效果,形成关于不同生活方式非理性的价值体验;人类作为能动的主体,还能够自觉地将各种生活方式客体化,研究不同的生活方式的优劣,形成理性的价值判断。无论是非理性的价值体验,还是理性的价值判断,都汇集为人们的精神信仰,成为人们选择自己生活的指南。精神信仰不同,人们的生活面貌可以完全迥异。

道德信仰的导向作用,主要是指它为人生指明了奋斗目标和有价值的生活方式。人生会有很多具体的、明确的目的,但这并不能代表人的一生应该向何处去,不能从根本上给人的生活以安顿,给人的精神以家园。人需要一个整体性的人生目的和生活方式,人生需要一个明确的、终极的奋斗目标作为价值上的终极关怀。道德信仰通过确定做人的目标,通过确定人的生活方式,给人生指明了方向。一个人一旦确立了自己在生活领域的道德信仰,就确立了一定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导向,有了明确的前进方向。因此,无论有多少人利用职权为自己捞取了多少钱财和实惠,无论有多少人置社会伦理、家庭伦理、个人伦理于不顾,有道德信仰的人都会坚定不移地尽自己的努力为实现文明道德社会而奉献终生。

3.道德信仰是人的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道德信仰对于道德建设的动力作用在于,首先,它为道德行为制造强有力的心理环境,通过道德教育培养道德行为动机,激励良好的道德行为。其次,个体成员内化信仰的过程是外在的良好行为的深刻根据。再次,信仰以其持续稳定性提高道德修养的效果。

人是生活在意义世界之中的,人每时每刻都必须追问和关怀自己生活的意义。每一个“精神健全”的人,都必然对自己的存在和生活进行意义的设定,进而在漫长的人生历程中“直觉”和“肯定”这种意义,以给自己的行为提供精神动力。而这种对人生意义的“直觉”和“肯定”,不是别的,正是人生道德信仰。所以,康德曾明确断言:“信仰对于至善的可达性必然是前提。”换言之,我们可以说,人们对道德的信仰是道德活动的动机和出发点。康德还认为:“对于道德法则的敬重是唯一而同时无可质疑的道德动力。”[6]也就是说,道德信仰是道德行为的可靠的、稳定的动力之源。个体成员是社会活动的动力,既出自物质的需求,也出自支撑人生、立命处世的精神需要。出自道德信仰的精神动力既能有效地促成道德教育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又能内在地促使个体成员持之以恒地进行道德修养。道德信仰为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的道德教育提供了精神动力和目的。优秀的道德品质、高尚的道德境界是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体自觉修养逐渐整合的结果。社会以德化民,个体成员以德修身,在这种契合关系中,道德明显地是作为手段和操作过程而存在的。既然如此,个体成员的道德意识的形成,道德感情的培养,必然是以某种非工具性的动力为其生发机制的。因为工具机制总是外在的,而信仰则是人类心灵的自律,较之任何外在的律法对人具有更多的制约性。信仰包含着人类对自身存在和意义的体认,包含着人生态度、价值取向、道德准则,反映着人类对自我及其处境的整体认知和评价,是人类通过思维和行为超越自我、超越有限性的精神活动。伟大的精力只能为伟大的目的而产生,有了坚定的道德信仰,就会有强大的动力。道德信仰给人一种推动力量,不仅是初始动力,而且是后续的、持续的动力。这种作用不仅能使人克服自身的惰性,而且也能使人克服外部的困难和障碍,这样,人才会满腔热情地投入道德建设乃至精神文明的建设之中,投身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

4.道德信仰通过塑造道德人格提升人的道德境界

人们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的确认、人生价值和意义的确认,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以及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内心世界,只有在道德信仰中才能得以完成。中国儒学历来重视道德人格的设立和塑造。在孔子笔下,“圣人”、“君子”等代表了几种道德人格。“圣人”是最完美的道德理想,他“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德和天地、变通无方,穷万事之始终,协庶品之自然,明并日月,化形若神,下民不知其德,睹者不识其邻。此则圣人也。”(《孔子家语·五仪解》)“圣人”这种人生境界常人难以达到。而“君子”则是道义的化身,“君子义以为质”,“君子义以为上”,他“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言必行、行必果”,关注道德的修养和磨难,自强不息,恪守社会的道德要求。这些理想的道德人格设计与塑造具有无限的魅力。道德信仰是立足现实而又超越现实,对未来美好远景和道德价值目标的自觉的价值追求。这是一种超越自我、塑造自我、发展自我、努力实现更高价值的自我意识[7]。它一方面表现了主体对最高价值目标的追求,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主体对真、善、美的追求、向往与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和憧憬。其实,人们努力追求最高价值目标的过程就是人们道德境界、人生境界不断提高的过程。道德人格的塑造离不开道德价值目标的设立。而道德信仰一旦确立并践履某一道德理想目标,就会在心理定式的作用下把主体的认知因素、情感因素、意志因素等调动起来,形成一定的动机倾向和价值倾向,激发人们不断地追求道德价值目标,并在追求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从而达到人自身道德境界、人生境界的提升。

[1]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567.

[2]贺麟.文化与人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92.

[3]荆学民.论实用信仰和道德信仰 [J].中州学刊,1998, (4).

[4]高兆明.论社会转型中的道德信仰危机[J].浙江社会科学,2001,(1).

[5][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伦理学体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362.

[6]康德.实践理性批判 [M].林水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85.

[7]魏英敏.新伦理学教程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494.

B82-052

A

1008-8520(2010)05-0023-04

2010-07-13

曲阜师范大学校级资助项目 (XJZ200851)

陈敏 (1979-),女,山东泰安人,讲师,团总支书记。

[责任编辑:孙 霁]

猜你喜欢

康德信仰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论信仰
纯接受性的被给予?——康德论自我刺激、内感觉和注意
铁的信仰
艺术百家
康德是相容论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