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人民币汇率调整对我国货物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2010-04-05罗志斌

对外经贸 2010年3期
关键词:汇率人民币出口

罗志斌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南平353000)

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放弃了盯住单一美元的做法,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同时,人民币开始向上小幅度升值。2010年1月1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更是达到了1美元对人民币6.8275元。本文通过分析人民币汇率调整对我国货物贸易的影响,提出我国外贸企业的应对措施。

一、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货物贸易发展的影响

(一)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货物贸易发展的正面影响

1.改善贸易条件,降低进口成本

人民币升值可以使以人民币表示的我国稀缺的进口技术、设备、资本品及中间产品价格下降。在石油、钢铁等价格上涨10%的情况下,如果人民币升值10%就可以抵消这个上涨带来的影响。消费者的实际财富和购买力因进口商品价格下降而扩大,有利于扩大国内的消费需求。以石油为例,目前我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高达35%。2004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了70%,而同期国内石油价格上涨了50%,成品油的价格上涨了15%。价格上涨的同时我国的石油消费量每年都以极大的速度增长,这其中的价差主要由炼油业的利润下降来弥补。人民币升值以后,不仅会降低企业原油的进口成本,也会降低炼油设备的进口成本,因而炼油企业的利润会显著提高。中国石化负责人称:人民币如果升值,海外资产对我们来说会比较便宜。人民币如果升值5%,中国石化2003年进口的石油照目前的价格来计算,进口成本将减少将近1亿美元。

2.使企业走上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正确道路

中国继续保持世界很低的工资水平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了。为了留住更多的人才,我国应把工资提高到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何况除工资成本外,决定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还有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等。根据发达国家以及我们自己的经验,与工资相比,技术进步和经营管理革新对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作用越来越大了。可是,享受惯了人民币大幅度贬值好处的中国企业,尽管雇佣着十分廉价的劳动力,却仍然希望人民币继续贬值。靠人民币贬值提高国际竞争力是最省事的办法,但是,企业会因此失去技术进步和经营革新的动力。而且由于人民币贬值带来的低价格竞争已经引发了很多的贸易报复和制裁(欧盟和美国不承认中国为市场经济国家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商品的低价格给其本土经济带来的巨大冲击)。由此可见,中国的企业要想发展壮大,不能单纯依靠低价竞争,而应以人民币升值为契机,把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变为技术进步和经营革新的动力,尽快走上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正道。

3.加快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步伐

人民币升值意味着我国企业到海外投资的成本下降了,例如原来要用1000万人民币才能进行的投资,现在可能只要用800万。这使得他们能以较低的成本到海外投资,根据投资地的区位优势让全球资源为我们所用,同时也能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实现规模经济,建立全球性的生产、营销网络。最终造就出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

4.减少贸易摩擦,改善贸易环境

我国出口的产品大多以缺乏核心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这些产品附加值低,主要是依靠价格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出现贸易摩擦在所难免。从短期看,人民币升值后产品的出口价格提高。但是由于中国出口产品价格已非常低,即使适当提高价格,产品仍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而且这样也有助于减少其他国家对我国提出产品低价倾销的诉讼。我国部分出口商品如服装、纺织品等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相当高。这些产品的出口需求弹性较小,如果利用这种市场优势,适当提高产品价格,出口利润将会增加。同时人民币升值也向世界表明了我国对待汇率改革的态度,欧美等国也随之调整了对华贸易政策,有利于减少各类贸易摩擦。

(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货物贸易发展的负面影响

1.外币表示的中国出口商品价格上升

例如原来10亿美元能从中国买到的商品,外国进口商现在就要多付出几百万美元甚至更多才能买得到了。因此削弱了中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导致中国出口减少及相当一些劳动密集型出口生产企业陷入困境,特别是一些出口依存度高的行业影响最深,从2009年4月份的中国进出口交易会上可以明显地看出,人民币升值的不利影响即货物贸易出口的利润下降。由于扩大出口是增加就业,带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因此,因人民币升值所造成的出口下降将严重影响我国的就业及经济增长,进而会对全球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2.造成虚幻的财富感,使资产泡沫化

我国现在还没有完成工业化,人均GDP还很低,如果这时人民币就大幅度升值,有可能断送一些领域的工业化,重蹈日元升值的覆辙。当年日元的升值初期就极大地损害了企业的经济效益,除了电力、煤气、水务等公用事业行业受到正面影响外,打击最大的是与出口相关的企业,特别是矿业和制造业。1986年,日本制造业和采矿业的企业破产数为3721家,比1985年增加了174家,钢铁业各大公司在这一年纷纷宣布实施“暂时回家”和“自愿退职”计划,要在几年内削减20%~30%人员。其余行业如运输业(特别是海运业)和通讯业的经营状况也有不同程度的恶化,表现为营业利润率下降和人工费用率上升,从而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3.外商在中国进行直接投资的成本上升,造成资金外流

在周边地区存在着引资竞争的形势下,这很可能导致我国引进、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减少,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相对于工业化国家而言资金、技术异常匮乏,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需要大量的资金、技术,如果人民币升值,会造成大量资金和技术外流,会影响到国内的就业、经济建设和增长。

(三)不同行业、企业和地区货物贸易出口所受影响不同

就具体行业而言,出口受到影响首当其冲的是纺织行业。目前我国纺织行业平均利润率为5%左右,而我国纺织品的出口依存度在30%以上,服装出口依存度高达60%,升值带来的结汇损失势必压缩企业本来就不大的利润空间。其中对出口依存度较高的服装业的影响会更大。就各类企业而言,国有企业、以出口为主的外贸公司、一般贸易企业出口受人民币升值影响要大一些,而外资企业、自营进出口生产企业、以进口为主的外贸公司和加工贸易企业等由于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自我消化一部分升值因素,因此出口受影响一般会小一些。当然如果企业自身拥有一定的品牌优势,且定价能力较强,本币升值后提高产品的外币标价,也可以减轻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就不同地区而言,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化程度较高和加工贸易比重较大地区出口受影响一般会小一些。而中西部地区、以能源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作为出口支柱的地区出口受人民币升值影响会比较大一些。但是如果企业自身能够采取一定的措施,政府能够有效地实施一定的政策,是能够把负面效应降到最低的。

二、应对人民币升值影响的政策和措施

(一)认真地对待人民币升值,防止其过快升值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目前人民币汇率调整的幅度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很小。今后汇率波动幅度可以再大一些。但是,人民币汇率的调整应当坚持温家宝总理在亚欧财长会上曾强调的“中国的汇率改革应坚持自主性、可控性和渐进性三大原则。”人民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是当前的最优汇率政策选择。央行在各方面升值压力下进行汇率调整应该更加小心,应更多地考虑国内经济有没有相应的承受能力,人民币升值是不是能够解决贸易失衡,是不是能解决国内的一些问题,如果不是的话,应该采取更加稳妥的措施,以本国的利益为主。当前一方面需要加大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热钱流入的管制。有的热钱很可能是通过贸易项目进入的,有的以其他形式进行短线炒作。对此类外资流入,应该重点防范,防止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新的冲击。

(二)重视并逐渐地解决货物贸易不平衡问题

我国政府已经多次表示,我们并不追求外贸顺差,而应当把实现进出口大体上的平衡作为目标。那么我们近期应当做出以下努力:第一,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贸易增长方式转变。应对人民币浮动汇率机制的根本途径,在于企业自身加快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加强成本和费用管理。第二,调整对外商投资企业税收的优惠,从一般性的对出口倾斜转变为更多地对高新技术产品、高附加价值产品出口的倾斜。第三,加大鼓励政策力度,推动更多有优势的中国企业到境外去投资,创造出更多的像海尔、联想一样的企业。第四,转变长期以来实行的“奖出限入”政策,配合扩大内需的有关政策、措施,增加我国稀缺的设备、资源、技术以及能源产品等的进口。

(三)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化解汇率调整的消极影响

1.“物美价廉”型的出口转为“优质优价”型的出口

谈判能力较强的出口企业,可逐步提高产品出口价格,降低人民币升值造成的利润损失。在创建品牌、提高出口商品质量和档次、改进品种和花色、改善营销策略等方面下更大的功夫,也可以收到扩大盈利空间的效果。

2.发挥行业协会优势,让客户分担成本

总体而言,中国产品质优价廉,即使有所涨价相对于欧美国家仍然经济实惠。所以我们要发挥行业协会优势,一致对外提高报价,比如,在2005年上半年整个纺织品争端的博弈机制中,美国和欧盟的纺织品协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中国目前的行会作用十分有限,我们要改变中国目前重部门管理、轻行业管理的现状,按行业规划和行业组织进行管理,促进和加强企业在经济活动的联系和联合,最终促进我国的行业管理成熟壮大。

3.采用其他方式

主要是通过增加更多的计价结算币种、提前预收出口货款和推迟支付进口货款、使用远期货币对冲工具、使用贸易融资等方式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规避汇率风险。就目前而言,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向客户转嫁成本或压低制造成本、运用金融手段是企业可以采取的三大避险手段。但产品升级不能一蹴而就,向客户转嫁成本要冒客户流失的风险,企业不约而同地采用了金融手段来规避汇率风险,“远期结售汇”是国内出口企业首选的方式。

三、结论

总的来看,人民币汇率调整不会对我国的货物贸易造成太大的影响,也不会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对外贸易格局。这种判断既来自于对我国汇率制度改革指导思想的理解,也来自于汇率改革后几年现实生活的感受。在进行汇率制度改革决策前,央行肯定已经对此次汇率调整对我国货物贸易的影响进行过仔细的测算,特别是在我国目前外贸依存度很高的情况下(目前我国外贸依存度约为70%),我国政府是不可能允许对货物贸易有重大影响的汇率调整政策出台的。另外,从人民币升值后的国内外反响来看,人民币逐渐小幅度的升值对我国货物贸易的实际影响也是很小的。但是,这并不是说人民币汇率调整对我国的货物贸易没有影响。从理论上看,人民币的升值有利于我国的进口业务,会导致进口规模扩大;同时本币升值也会导致出口换汇收入减少,造成我国出口企业经济效益的下降,减弱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次人民币升值对于我国转变贸易增长方式还是有利的。

[1]辛承越.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商务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王水林,黄海洲.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及对相关政策的影响[J].国际经济评论,2005(5):23-26.

[3]赵海鹰.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利弊[J].中国市场,2006(19).

[4]温彬.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效应和趋势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6(3).

[5]黄卫平,丁凯.以汇率改革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J].前线,2006(5).

[6]刘佳媛.人民币升值的成本、收益与策略选择[J].华北金融,2006(30).

[7]梁伟沛.冷观“热钱”[J].新财经,2005(1).

[8]刘琛君.转变竞争战略 化解升值压力[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9]黄侃.浅析人民币汇率改革[J].商场现代化,2006(25).

[10]王松奇.人民币大幅升值利大于弊[N].中国经济时报,2006-10-18.

猜你喜欢

汇率人民币出口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怎样认识人民币
人民币汇率:破7之后,何去何从
人民币汇率向何处去
越南的汇率制度及其汇率走势
前三季度汇市述评:汇率“破7”、市场闯关
你不了解的人民币
走近人民币
100元人民币知识多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