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胶体金单克隆抗体法与邻联甲苯胺法联合检测粪便隐血的临床意义

2010-03-21华,黄,郑

海南医学 2010年17期
关键词:苯胺胶体金单克隆

江 华,黄 毅 ,郑 晖

(福建省立医院检验科,福建 福州 350001)

粪便隐血是诊断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的重要指标之一,对早期发现与诊断消化道出血性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粪便隐血的检测方法有多种,传统上较常应用的是邻联甲苯胺法,但近年来,在临床上胶体金单克隆克体法被广泛应用。本文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2009年 4-8月收集的 36例柏油样便标本来自我院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33例血便标本来自我院下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所有患者消化道出血之诊断均经胃镜、肠镜及手术证实;38例正常对照粪便标本来自我院健康体检者。

1.2 方法 邻联甲苯胺法的操作严格按第三版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1]。胶体金单克隆抗体法试剂采用万华普曼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消康宝”胶体金试纸条,主要成分为胶体金、抗 Hb2单克隆抗体、抗 Hb1单克隆抗体和羊抗鼠 IgG多克隆抗体。检测时用采便棒多点采取粪便,将采便棒放回采便容器内,将盖拧紧,充分混匀,取 2-3滴滴于试纸条一侧,10 min后观察结果。胶体金单克隆抗体法结果判断:控制线(C)与反应线(T)同时出现一条色带时结果为阳性,表明标本有隐性出血;只有控制线(C)出现一条色带,反应线(T)无色带出现时结果为阴性,表明标本无隐性出血;只有控制线(C)和反应线(T)均无色带出现,或只在反应线(T)出现一条色带,表明试验无效,应用新条重新测试。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的统计学处理均在SPSS11.5统计软件包上进行。

2 结 果

胶体金单克隆抗体法与邻联甲苯胺法粪便隐血检验结果的比较见表 1。由表 1可见,胶体金单克隆抗体法在 33例血便中的阳性率为 84.8%(28/33),低于邻联甲苯胺法的阳性率[100%(33/33)];胶体金单克隆抗体法在 36例柏油样便和 38例正常对照粪便中的阳性率分别为 61.1%(22/36)、0%(0/38),均明显低于邻联甲苯胺法的阳性率 [100%(36/36)、23.7%(9/38)](P<0.01)。

表1 胶体金单克隆抗体法与邻联甲苯胺法粪便隐血检验结果的比较

3 讨 论

临床上常规采用邻联甲苯胺法检测粪便隐血,其原理是利用血红素有过氧化物酶的特性,通过血红素催化分解过氧化氢,释放出新生态氧,使邻联甲苯胺氧化呈色,从而达到检测隐血的目的。由于粪便中的成份很复杂,常存在一些类似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物质如铁剂、铋剂、某些中药及治疗幽门螺杆菌的药物,各种动物的肉、血、肝脏和富含叶绿素的食品等均可产生此化学反应,干扰检测结果而造成假阳性。有文献报道邻联甲苯胺法检测粪便隐血假阳性率高达 30%[1],本研究 38例正常对照粪便邻联甲苯胺法的阳性率为 23.7%(9/38),结果与文献报道相近,提示邻联甲苯胺法检测粪便隐血存在特异性低的缺陷。

相比邻联甲苯胺法,胶体金单克隆抗体法采用抗人体血红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特异性针对粪便样品中的人血红蛋白。该法不受动物血红蛋白和药品的干扰,实验前不须禁食肉类及其他有过氧化物酶的药品及食品,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准确性,能确诊消化道是否有出血[2-3]。但该法易出现标本中抗原血红蛋白(Hb)浓度过高所致的“后带”现象[4],本研究胶体金单克隆抗体法在 33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血便和 3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柏油样便中的阳性率分别为 84.8%(28/33)、61.1%(22/36),均低于邻联甲苯胺法,提示胶体金单克隆抗体法存在一定程度假阴性的问题。对这些假阴性标本进行稀释后重新检测,5例假阴性血便的隐血结果均阳性,14例假阴性柏油样便中有 11例隐血结果阳性,但有 3例隐血结果仍阴性,提示造成柏油样便隐血假阴性的原因除与“后带”现象有关外,还存在其他的影响因素,推测可能与上消化道出血后,Hb经胃、胰、肠等不同 PH值消化液及肠道菌蛋白酶的作用,约 24 h后才随粪便排出体外,期间 Hb易变性或降解有关。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邻联甲苯胺法检测粪便隐血敏感性高,但存在较高的假阳性;胶体金单克隆抗体法检测粪便隐血不受饮食限制,特异性高,但在敏感性上不如邻联甲苯胺法,两种方法联合使用,可有效保证临床粪便隐血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1] 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310-311.

[2] 王培之,徐克沂,皮国华.胶体金免疫结合试验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0,23(5)∶308-309.

[3] 韦常丽.粪便潜血单克隆抗体法临床应用的探讨[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6(4)∶56-57.

[4] 寇丽筠,陈宏础,丛玉隆,等.临床检验基础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44.

猜你喜欢

苯胺胶体金单克隆
一种有效回收苯胺废水中苯胺的装置
单克隆抗体在新型冠状病毒和其他人冠状病毒中的研究进展
胶体金在钩体病监测中相关因素的研究
抗HPV18 E6多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抗氧剂壬基二苯胺的合成及其热稳定性
TSH受体单克隆抗体研究进展
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关键因素
新型B族链球菌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临床应用评价
流式微球术、胶体金渗滤法及ELISA法检测HIV抗体的评价与分析
HCG胶体金检测试纸条的灵敏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