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干预措施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2010-03-21邱春萍

海南医学 2010年17期
关键词:空腹胎儿孕妇

邱春萍,郑 豫

(海南妇产科医院,海南 海口 570105)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妊娠期首次发生或发现的不同程度的糖代谢异常,是妊娠期孕妇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 1%-5%[1]。该病对母婴均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是导致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文献报道[2-3],近年来该病的发生率不断升高,严重威胁着母体及胎儿的健康水平。为此,我科自 2006年 1月以来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探讨不同干预措施对孕妇空腹血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旨在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提升母体及婴儿的健康状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干预对象为 2006年1月至 2007年 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并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 158例。患者年龄 19-35岁,平均(26.2±4.02)岁。所有患者孕前均未有糖尿病病史,且无心脏、肝、肾等其他内科并发症。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与对照组。其中干预组 78例,实施综合的干预措施;对照组 80例,实施常规营养与护理。两组在年龄、入院时尿糖浓度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干预方法 干预组:对所有患者给予合理的饮食指导,依据糖尿病协会推荐的饮食管理方案,按孕妇的体质量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正常体质量者每日总热量供给为 126 H/kg,低体质量及高体质量者总热量分别为 167 H/kg和 100 H/kg。其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与脂肪的比率分别为 50%、20%、30%。同时,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状况分别采取语言教育、书面教育、座谈会等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进行常规的饮食及护理指导,即只提醒患者注意饮食,不进行健康教育等措施。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效果进行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变化状况及妊娠结局,并进行比较分析。

1.3 诊断及评价标准 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首先进行糖尿病筛查,即在妊娠期 24-28周,为空腹 10 h后,将 50 g葡萄糖溶于 200 ml水中,测定1 h后的血糖值,若血糖浓度 >7.8 mmol/L,则次日再次进行 75 g糖耐量试验,分别测定服后 1 h、2 h、3 h的血糖值,如果有两项或两项以上分别达到 5.6 mmol/L、10.3 mmol/L、8.6 mmol/L、6.7 mmol/L者,则确定为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标准为:空腹血糖 (FBG)≤5.6 mmol/L,餐后 2 h≤6.7 mmol/L。血糖检测方法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 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用(x±s)表示,两组之间定量资料的比较由于样本量较大,采用 u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 x2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空腹血糖水平 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水平的比较见表 1。分析结果可见,两组进行干预后,血糖水平均有所降低。干预组空腹血糖水平治疗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干预组的空腹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共有 5人(6.41%)接受胰岛素治疗,而对照组为 13人(16.25%)。干预组的治疗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空腹血糖水平的比较(x±s,mmol/L)

2.2 两组孕妇状况比较 干预组的剖宫产率为 17.50%,产程较长者发生率为 5%、羊水过多所占比率为 2.5%,胎膜早破率为 8.75%,均小于对照组。其中,在剖宫、产程及羊水量等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胎膜早破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49)。见表 2。

表2 两组孕妇状况的比较[例(%)]

2.3 两组围生儿的比较 两组胎儿的出生体重分别为(3 434±547)g和(3 185±468)g,经统计学检验,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的巨大儿发生率为 3.8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 3.85%,早产发生率为 5.1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3.75%(P=0.029)、16.25%(P=0.01)和15.00%(P<0.04)。即实施综合的干预措施后,巨大儿、早产等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见表3。

表3 两组围生儿状况的比较[例(%)]

3 讨 论

妊娠期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妊娠期并发症,对母体和胎儿均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其主要生化机制为:由于妊娠期体内各种激素特别是胎盘产生的胰岛素抵抗因素不断增多,机体胰岛素受体相应减少,并且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从而引起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引起[4]。相关研究表明,如果在孕期能够早期、准确的诊断可以显著改善母婴的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5]。然而,该病在孕期的早、中阶段自觉症状不明显,空腹血糖也多无异常,因而仅依靠空腹血糖检查不可靠,容易造成漏诊、误诊。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筛查方法为 50 g葡萄糖负荷试验。

妊娠期糖尿病对胎儿的不良影响包括:胎儿过度发育、畸形儿、新生儿低血糖、低血钙等。主要机理可能为:由于孕妇血糖增高,持续的高糖可以通过胎盘转运给胎儿,导致胎儿高胰岛素血症,抑制脂肪的分解,同时促进胎儿体内蛋白、脂肪的合成,导致胎儿生长过度从而形成巨大儿[6]。更严重的是,胎儿高胰岛素血症导致胎儿氧耗量显著增加,最终引起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

由于该病对母体与胎儿的不良影响均较大,因此血糖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进行干预后,血糖水平均有所降低,然而,进行干预后,干预组的空腹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的胰岛素治疗率仅为 6.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25%。此外,在妊娠结局方面,干预组的巨大儿发生率为 3.8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 3.85%,早产发生率为 5.1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3.75%、16.25%和 15.00%(P<0.05)。即实施综合的干预措施后,巨大儿、早产等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这与相关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7-8]。总之,本研究表明合理的饮食指导配合健康教育是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关键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母体血糖,降低巨大儿、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不同等级的医疗机构应该根据自身状况展开实施。

[1] 杨慧霞,董 悦.加强对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8(3)∶129-131.

[2] 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妊娠合并糖尿病协作组.妊娠合并糖尿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推荐指南(草案)[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7,10(4)∶293-295.

[3] 杨慧霞.妊娠合并糖尿病对孕妇和围产儿的影响[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5,20(3)∶14.

[4] Cosson E,Benchimol M,Carbillon L,et a1.Universal rather than selective screening for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may improve fetal outcomes[J].Diabetes Metab,2006,32(2)∶140-146.

[5] 杜晓红,罗红权,常 军.控制血糖对改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意义[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8,24(8)∶501-503.

[6] Vink JY,Poggi Sh,Ghidini A,et a1.Amniotic fluid index and birth weight:is there a relationship in diabetics with poor glycernic control?[J].Am J Obstet Gynecol,2006,195(3)∶848-850.

[7] 方 莉,谌小卫,沈慧敏,等.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空腹血糖与妊娠结局相关性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8,29(5)∶591-594.

[8] 齐卫东,孙向芹,孙金芳.饮食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母婴预后的影响[J].山东医药,2008,48(44)∶41.

猜你喜欢

空腹胎儿孕妇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双主动弓1例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MRI在胎儿唇腭裂中的诊断价值
产前检查“高危”孕妇别忽视
孕期适度锻炼能够促进胎儿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