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奶牛直肠脱的防治

2010-02-10翟雪松

中国动物检疫 2010年1期
关键词:脱肛肠壁括约肌

翟雪松

(廊坊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北廊坊 065000)

奶牛直肠脱是指奶牛直肠的一部分或大部分由肛门向外翻转脱出的一种疾病。如果仅直肠末端黏膜脱出,称为脱肛。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牛,但以成年或怀孕奶牛常见多发。

1 诊断

1.1 发病原因:直肠脱的主要原因是腹腔及盆腔内压过大和肛门括约肌弛缓;其次是长期便秘、腹泻,分娩努责,直肠炎,阴道炎和母牛阴道脱出等。

1.2 临床症状

1.2.1 脱肛 病变较轻,是直肠末端的部分黏膜由于病牛卧地或排便时因腹内压增高而引起脱出。临床的主要表现为脱出的直肠末端黏膜呈暗红色,半球状,表面有轮状皱缩,中央有肠道的开口。

1.2.2 直肠脱 常继发于脱肛之后,但也有原发性的。一般是在脱肛之后,随着病情的发展和病畜的频频努责,又增加了直肠黏膜脱出的长度。此时,脱出物为直肠壁,由圆球形的脱出物变为圆筒状下垂脱出物。脱出物由肛门垂下并向下弯曲,往往发生损伤、坏死,甚至由于直肠壁破裂而引起小结肠脱出。此时黏膜水肿也更加严重,甚至发生损伤、黏膜出血、坏死和糜烂。直肠脱出往往伴发小结肠套叠,此时表现为圆柱状肿胀物向上弯曲。直肠脱出的病牛长期有里急后重的表现,频频努责,并出现厌食、精神不振和发热等全身性症状。

1.2.3 诊断要点 一般根据病牛有腹内压或盆腔内压增高的表现,当病牛卧地时可发现部分直肠黏膜外露并有明显的突出物即可确诊。但病初的脱肛需仔细观察才能发现,因为病牛站立时大多没有明显的变化。

2 防治

2.1 治疗方法

2.1.1 整复脱出 整复的目的是使脱出的黏膜或直肠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整复应及早进行,若造成腹内压增大的原因能及时排除,早期的整复将会收到满意的结果。

整复的方法是:对新发生不易恢复的脱肛,应用高渗盐溶液,或0.1%高锰酸钾溶液,或2%明矾水,将脱出的直肠黏膜洗净,热敷后缓缓地将其还纳于肛门内。对直肠脱,由于直肠壁已部分脱出,不容易还纳时,可先进行荐尾硬膜外腔麻醉,再用0.25%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和消毒脱出的直肠,并剪去严重水肿的黏膜组织,然后用医用润滑油润滑黏膜,用手掌托起在病牛不努责的情况下缓慢还纳。

2.1.2 固定肛门

常用的固定肛门的方法有2种:一是注射酒精法;二是袋口缝合法。

2.1.2.1 注射酒精法 即在直肠周围注射酒精,其目的是利用酒精的刺激作用,使直肠周围的结缔组织增生,从而固定直肠。

实施方法是:在肛门的上方和左右两侧、肛门括约肌的外周上,将长针头刺入,沿直肠外侧深入10-15厘米,在该处注射95%酒精10毫升和2%的普鲁卡因4毫升混合液。通常情况下只注射3点,即肛门上方和肛门的两侧。注射时可将手指伸入直肠内借以指引针刺的方向,防止针尖刺入肠内。

2.1.2.2 袋口缝合法 是利用缝线将肛门口缩小,从而阻止直肠黏膜和肠壁的脱出。其方法是:用韧性较强的缝线,在距肛门口约1厘米处,在肛门的左侧或右侧绕缸周进行连续性缝合,使肛门部分封闭,但要留出二指宽的排粪口,并于肛门的左侧或右侧打结。经7-10天后病牛不再努责,肛门周围组织的张力提高后即可拆除缝线。应用本疗法时,需特别注意护理,如果病牛排粪困难,应每隔3-6小时用温肥皂水灌肠,然后用手指将直肠中的积粪去除,之后灌入油脂,使黏膜润滑,有助于排粪。

2.1.3 手术切除 此法适用于上述方法无效;或脱出的直肠过多,整复有困难或脱出的直肠发生坏死、穿孔或有套叠而不能复位的病例。常用的手术方法是:先行荐尾硬膜外腔麻醉,或先经后海穴注射3%普鲁卡因液30-50毫升。然后清洗、消毒脱出的肠管,并分辨健康肠管与病变肠管的界线。接着用消毒的两根长封闭针头,在靠近肛门处的健康肠管上相互垂直成十字刺入,以固定肠管。固定好后,先结合缝合外圈直肠的浆膜肌层和内圈直肠的浆膜肌层,接着再结合缝合外圈直肠黏膜和内圈直肠黏膜。缝合完毕,用0.1%高锰酸钾或0.1%新洁尔灭液冲洗、消毒,并用医用润滑油润滑直肠,除去固定针,还纳直肠于肛门内。

手术后,肌肉注射抗生素以控制感染,并根据病情采取镇痛、消炎、缓泻等对症疗法。同时应将病牛置于清洁干燥的圈舍内,喂以优质饲草,防止病牛卧地。

2.2 预防措施

2.2.1 肛门括约肌松弛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奶牛常在瘤胃膨胀和妊娠时易发生腹内压增高。因此,应尽量减少给奶牛易发酵的饲料,合理地搭配日粮。

2.2.2 奶牛可增加饲喂的次数,减少饲喂的量,借以减轻腹内压。

2.2.3 肛门括约肌的松弛常与持续性腹泻或分娩时引起神经的长时间受压或损伤等有关,多是一种继发性的病变,因此,要做好原发性病变的处理和预防。

猜你喜欢

脱肛肠壁括约肌
高频超声评估女性肛门括约肌完整性的临床研究
合理配制日粮可防鸡脱肛
肠壁增厚分层并定量分析对小肠坏死的诊断价值
16 排CT 诊断肠壁缺血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临床作用探讨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
大便时肛门口出现的鼓包是什么?
为什么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生便秘?
排便的奥秘
经会阴超声评价女性肛门括约肌的研究进展
64排CT诊断肠壁缺血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