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010-01-07颜红艳

新校园·阅读 2010年11期
关键词:意识思维数学

颜红艳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能解惑,问能知新,任何科学的发现无不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思维的核心.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善于利用问题去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提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把提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发现去研究,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到有用的数学,又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那么如何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呢,笔者以为有以下几点可以注意:

一、要具有正确的教学观念

教师首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发展,教师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教师和学生不是上下级的关系,也不存在谁更重要的问题,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教师是学生的帮助者和指导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看作是一个完整而平等的个体,要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鼓励学生.对于学生的问题,要认真倾听,即使学生的问题有逻辑性错误,也要积极帮助学生,而不是嘲笑学生,要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教师还要寻找学生提问中的闪光点及时加以表扬,让学生体验喜悦与被尊重,继而养成爱提问的习惯.学生是发展中的个体,所以不可避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幼稚的奇怪想法,教师要客观耐心地教育学生而不是批评嘲笑.教师具有正确的教学观念就会营造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学生就敢于提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就会提出自己的疑问。

二、加强双基训练,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双基训练是问题意识产生和培养的必要前提和基础,缺少相应的知识经验,问题意识必然淡薄.因此,培养问题意识首要的是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另外,引导学生观察,提高观察能力,对培养问题意识也很重要.问题的发现既可以由教学内容引起,也可以由观察大量的现象引起.学生通过观察,会发现许多和原有知识经验不一致或相矛盾的现象,使头脑里经常带着“为什么”.同时,通过观察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开发他们的直觉思维,有利于问题意识的培养.鼓励和指导学生自学也是培养问题意识的一种基本训练。

三、创造教学气氛,鼓励学生探究、质疑,为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宽松的环境

学生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能否得以表露和发展,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发扬教学民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焦虑感,让他们充分披露灵感,展现个性.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提问、质疑、讨论等,避免教师“一言堂”的现象.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提供全面、准确的有关信息,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自己开动脑筋进行学习,掌握教学知识.在学生思考问题时,不到苦思不得其解,不启发;不到有所领悟时,不启发.质疑解法,培养思维能力.重视对解题思考过程优劣的评价,鼓励学生对常规解法进行反思,以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直觉思维,创造思维等能力,已成为所有数学老师的共识。

四、教会学生产生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提问技能

经常听到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怎么也提不出问题”.是的,学生没有提出问题,但并不表示没有问题,而是他们缺乏问题意识,不会提问,这就需要教师去启发诱导,做好提问示范,授之以渔,逐步训练和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对数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教学,要从关键词中提出问题.如“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教师在叙述定理时在“相交”两字上加重了语气,这就是一个诱发学生提出问题的疑点,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拿出笔在纸上开始演示.加深了学生对定理中关键字的理解与记忆。

五、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表现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好奇心越来越弱,而好胜心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学生逐步失去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学习中情感淡漠,态度消极,这与我们平时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学方法的设计与选择,教学的观念与学习的方式等有密切联系.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注意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教学中要改变过分依赖接受记忆、机械模仿等进行数学学习的方式,教学内容的处理应具有探索性、发展性,具有一定新异性、趣味性和挑战性,同时要尽可能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体现教学内容的应用价值.特别是要给学生提供探究发现、尝试错误和猜测检验的机会,鼓励学生质疑提问,给学生提供表达自己的见解、思路和提出问题的机会,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进步点和优秀之处,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否则,学生的自信心和好奇心只会逐步泯灭。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一切发明创造都始于问题的产生,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学生想提问题,会提问题,敢提问题,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在数学课程的学习和研究上才能有所成就.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措施,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促使其学习方式的转变,并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发现和研究,达到标准中提出的要求,从而实现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到有用的数学,在数学能力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猜你喜欢

意识思维数学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消防意识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