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动让思想品德课堂更精彩

2010-01-07王林俊

新校园·阅读 2010年11期
关键词:品德课思想品德师生

王林俊

如果问现在的学生,你喜欢思想品德课吗?大部分学生的回答都是不喜欢。究其原因是传统的“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教学模式,忽视学生参与讨论、发表意见的机会。久而久之,思想品德课成了学生最头疼的课。事实上,思想品德课更需要学生的参与、互动才能真正实现其教学效益。教学的本质就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对话。新课程改革也要求教师克服一言堂,构建师生互动课堂,实现师生之间知识和心灵的对话,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真正让课堂成为学生与教师互动的场所,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思想品德教师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课题。笔者结合自己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师生互动的前提

季亚琴科说过:“教学是有知识的人与获得这些知识的经验的人之间的交往。”。要使教学活动有效地进行,师生之间要进行平等的对话。尤其思想品德课,要体现其德育性,要让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教师放弃“师道尊严”,放低姿态,蹲下身子,让学生感到教师能够倾听自己的见解,尊重自己的观点,才会从心底接受教师的观点。这种认知观点能够达到一致,正是建立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基础上的。也只有在这样一种氛围中,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激发学生的信心和兴趣,从而轻松地解决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使他们更进一步理解知识。

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活师生互动

(一)以趣激动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求知的动力,只要激发出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学生就会在课堂上主动地积极参与,思维高效运转。在课堂教学中,要使师生能真正的互动,教师要善于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动起来。没有学生的参与,课堂教学就缺少了主角,成了“剃头挑子一头热”,就缺少了动力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如果学习有了兴趣,学生就有了积极性,课堂也因此有了活力,课堂效率就会有很大的提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丰富的肢体动作、讲小故事、设置悬念、播放视频等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和激情,并将学习兴趣延伸到课外,从而达到真正的互动,高效的学习。

(二)以情驱动

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的有效作用。”课堂中师生互动的基础在于情感的沟通和交流,只有情感的相融,才能调动兴奋的情绪,触发师生的灵感和创造力,使课堂变得富有生气和乐趣,充满智慧的挑战,使师生感受到成长的喜悦和生命的灵动。“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把对学生的爱化为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一句暖心的话语、一个赞许的姿态、一个体贴入微的动作,都会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关心、赏识,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愉悦与满足,这就无疑能促进他们积极上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鼓起他们的自信。反之,师生之间的关系紧张,学生会由厌恶教师进而厌恶学习,即使是难度不大或者很有趣味的教育内容,也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如果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几方面能够把学生的学习与成功、进步等愉快的心情联系起来,就能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以景促动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设计特定的情景和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积极磋商是促进建构学习的两个主要途径。据此,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创设问题情境,并使这种情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情感性、生活性、参与性,从而使教学过程充满互动和活力。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有话好好说》时,我让同桌分别扮演母子进行对话,再请学生上讲台进行表演,然后再提出问题:我们在与父母沟通时应掌握哪些策略?在情景的体验中,学生不再感到将要学习的问题是离自己很遥远,与自己无关的话题。因而他们就愿意思考、分析、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学生的学习情绪被调动起来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分析、讨论也由此展开,学习很顺利地进行,教学的三维目标也因此达成。

(四)以辩思动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学即生活”。尤其是思想品德课,有不少的教材内容极具生活化。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思辨性的问题让学生去辩论、争论,真理是愈辩愈明的。但教师要及时给予引导,使学生在辩论中既能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又能够取长补短,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如:道德和法律哪个更重要?竞争与合作,谁更有利于个人成长?中学生是不是只要学习好,就不要关心社会?学生在这些问题的争辩互动中,既保持着学习的热情,又很快掌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提高了自身的综合能力。

总之,没有参与的课堂,不能谓教学;没有对话的教学,不能谓有效;没有交往的课堂教学,不能谓成功。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过程是双方相互碰撞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师生之间全面合作的过程,有利于师生共同成长。因此,让学生在课堂互动交流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创新意识,进而拥有一片快乐、自由的发展天空,从而使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猜你喜欢

品德课思想品德师生
选择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让思想品德课鲜活起来
麻辣师生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知识改变命运
增强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效性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