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在体育教学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探讨

2009-12-10郭万利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2009年22期
关键词:构建措施师生关系体育教学

[摘要]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和谐校园的构建有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有重要的作用。体育课程教学方法的特殊性决定了体育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更为密切。营造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课堂气氛,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转变传统的对师生关系的看法,以及体育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都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体育教学 师生关系 构建措施

[作者简介]郭万利(1955- ),男,陕西凤翔人,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宝鸡市分校,讲师,主要从事体育教学与研究。(陕西宝鸡712001)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3-0188-02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与重点内容之一。良好的师生关系及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对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有积极的作用。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以及培养师生间的良好关系,教师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学活动的特殊性决定了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更为密切。师生关系处理的得当与否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活动的进展和效果。如何处理好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是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重视的问题。然而,在体育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有些教师对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学活动的影响缺乏足够的重视,从而影响了教学活动的效果。正确处理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有利于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一、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更为密切

体育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是依据体育教学活动本身的特殊性而制定的。体育教学活动的特殊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体育教学活动中的教学相长。体育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协同活动,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了体育教学活动过程的两个方面,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教学相长,即教师与学生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提高。体育教学活动中的教学相长对于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知识与技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2.体育教学活动的循序渐进。体育教学活动的循序渐进,是指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顺序,以及学生掌握运动的知识与技术并形成运动技能的顺序,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运动负荷,使之符合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不断提高的基本要求,以便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活动的任务。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循序渐进地传授有关体育运动的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等。教师的指导对于学生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学习成绩的提高都有重要的作用。当然,教师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质量,不像工人制造产品那样是完全由一方决定的。体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他们是有思想、有情感、有意志、有学习动机的人。学生之间不但存在个体差异,而且处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教师在组织体育教学活动时要结合这些实际,只有在了解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才能在体育教学中有的放矢,融合各种教学方法,因材施教,避免千人一面的方法,才能准确地判断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建立起教与学的有效联系,使教师与学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促进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作用的发挥。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力。随着学生责任感和求知欲的增强,锻炼身体的习惯和态度的养成,就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

任务和达到更好的体育教学效果。

二、体育教学活动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措施

1.营造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不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导致学生心理疾病乃至厌学的重要原因。心理学研究表明,过度焦虑的人会低估自己的判断能力,疲劳和烦恼会使人感到难以胜任任务的要求,成功的积极的情绪和失败时的消极情绪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可以说是处理师生关系的典范。“和”“乐”的教育思想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所谓“和”“乐”教育思想,是指从我国现行的教育方针和孔子教育思想出发,从整体性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入手,努力创建和谐的育人环境,促进教师乐教、学生乐学;通过乐教乐学,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和谐的育人环境包括学校领导、教师与学生之间人际关系的和谐;教与学的和谐;教学方法、情境与教学目标、内容的和谐;各科教学之间的和谐;课内与课外活动的和谐;教学与教育的和谐;学校、家庭、社会的和谐。乐教乐学指采取种种措施,创造良好条件,促进教师热爱本职工作,忠诚教育事业,乐于从教;教师采取种种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教会学生学习,使学生会学、乐学,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包括知识与能力的和谐发展、生理和心理的和谐发展、德智体美劳的和谐发展以及共性与个性的和谐发展。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例如,当学生在体育练习中出现错误时,如果一味地批评、指责,嘲笑、讥讽接受能力较慢的学生,势必会造成这些学生情绪的过度焦虑与紧张,加重学生的思想负担,从而降低学习效果,也会损害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教学过程中发生这种情况时,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耐心的启发,细心的引导,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并且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与进步,经常给予学生肯定与鼓励,使学生在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舒心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与自尊心。

2.转变教育思想,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是“权威”,学生必须“服从”教师,学生处于被控制、被支配的地位,无形之中导致师生关系疏远,影响了教学的效果,这种传统观念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高校师生关系中存在一些不和谐现象,这与教师的教育观念缺乏时代性、教师的师德修养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及教学艺术不高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和谐关系。

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表率,这是为师的起码条件,也是构建平等、民主、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尤其是现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善于思考、求知欲强,见多识广、渴望成才,参与意识与主体意识都较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是一个能动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过程。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方面。正如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所指出的:“坚实在于锻炼,锻炼在于自觉。” “欲图体育之有效,非动其主观,促其对于体育之自觉不可。”学生学习的动机是提高学习自觉性、积极性的前提。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而教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实质就是引起每个学生努力学习的动机。要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其次,要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有稳定的兴趣。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学应该内容丰富多彩,能吸引学生;教学环节应该组织严密,生动活泼;教师的教学态度应慈祥、温和、爱护学生。教师应该与学生共同参与体育教学活动,使学生充分信任体育教师,愿意与教师沟通,这样有利于保持学生愉快的心情,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

尊师和自尊是学习自觉性、积极性的心理条件。在学生面前,教师是他们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人物。学生尊重教师,听从教师的教导,常常为获得教师的赞扬、肯定和尊重而努力去完成教师所提出的要求,学生也同样需要教师的尊重和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紧密联系的。任何运动都是依靠自身的力量完成技术动作的过程,尤其是在复杂的、有难度、有一定危险的运动中。没有对自身力量的高度的自信心,就无法动员和控制自己潜在的力量,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一个群体中进行的,教师的评价、同学间的比较、学生自身的运动能力,都会对到学生的信心产生影响。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对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有了学习的信心,才会去学,才能学好,而失去信心或产生自卑感,必然影响学习的效果。因此,为了营造—种积极向上、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起自尊心和自信心,对学生一视同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少指责,多鼓励。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相互尊重的关系。教师对学生不再只是领导、指挥,而更多的应是指导、帮助,并使学生逐渐学会自评、自律,成为教学或训练中能动的主体。教师的主要责任在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使学生产生积极、肯定的情感体验,提高锻炼的自信心,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成功中认识和肯定自己,发现自己的闪光点。通过教师的指导和自身的锻炼,不断提高自我、肯定自我,增强自我效能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充分利用体育教学活动锻炼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心理学研究表明,个性与人的意识一样,产生于行为活动之中。高校体育应通过这种特殊的教学活动形式,使体育教育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各种有利的影响,置学生于情感交流的情境之中,让他们尽可能地体验成功的愉悦,不断完善自我,使学生的气质、智力、能力、需要、动机和自我意识等得到充分的满足与发展,也使体育教学活动真正达到“教学相长”“教为不教”的目的。

3.体育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完善的知识结构。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具有爱业、敬业、为事业献身的精神。只有爱岗敬业,才会真正从内心产生对学生的爱,才会为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而呕心沥血,尽心尽职。而体育教师的这种爱岗敬业的精神和关心、爱护学生的真挚情感,也会产生出一种独特的魅力,吸引学生,启迪学生。学生也会尊重教师,积极配合教师完成教学活动。如果师生双方价值契合、互爱互信、民主平等、沟通交流,这样师生之间会产生感情共鸣,增强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和对教师的信任,只有“亲其师”,才会“信其道”。

一名称职的体育教师应该具备以下几种素质: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勤奋热情、积极进取;具有良好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社交能力等多种能力;精通体育知识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由于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会涉及自然、社会等学科的知识,其基础理论知识覆盖面广,这对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体育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我,掌握和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学科发展动态以及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体育教师还应具有开拓进取精神,有独到的教学风格与训练风格。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用自己高尚的品质、渊博的知识、过硬的本领、良好的心理素质及高超的教育技巧,通过优美的动作示范和丰富的形体语言以及恰到好处的帮助、提示、保护,让学生感受到体育的美,调动学生学习体育和从事运动实践的积极性。要热爱学生,要和学生交流思想和动作感受,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及时调节运动量,让学生在轻松、融洽的教学环境中,在教师优美、准确的示范及语言表达的带动下,完成教学任务,提高体育教学活动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夏风.体育教学中“不成功”的种种表现及其原因[J].中国学校体育,1994(5).

[2]金钦昌.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周绍忠.体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构建措施师生关系体育教学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中职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模式构建
基于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企业化探讨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如何关爱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