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计诚信缺失的预期收益与预期成本模型分析

2009-11-20

财经界·下旬刊 2009年1期
关键词:惩罚收益诚信

张 震

摘要:从经济理论的角度对我国会计诚信缺失的预期收益与预期成本模型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会计诚信缺失是需求和供给双方的互动行为,它的存在是因为它给供求双方带来利益,使会计诚信缺失行为成为广泛现象的条件,是制度环境的某些因素具有对会计造假供求动机的刺激。

关键词:会计诚信成本收益分析

成本效益原则是经济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在理性人行为假设前提下,为或不为,均服从效益大于成本条件的约束,会计诚信也符合这一基本原则。会计诚信之所以缺失严重,是因为各主体从会计诚信缺失中所获得的效益大于付出的成本。当制度环境使得会计诚信缺失能够给大批的供求者带来可观的净收益时,它的蔓延就成为现实。然而,会计诚信缺失活动的规模则取决于决定供求关系的各种变量。就需求方而言,尽管不同的“经济人”对会计造假的需求出自于不同的利益动机,但他们的行为规律是一致的。需求方造假行为的产生取决于需求者对会计造假结果的预期收益与预期成本的权衡。

一、会计诚信缺失的预期收益与预期成本

1、会计诚信缺失对需求者的预期收益

会计诚信缺失对需求者的预期收益主要表现为经济利益的获得。

预期收益(Ed)=会计诚信缺失带来的利益(Ly)*(1-p)

其中:p为会计诚信缺失被发现的预期概率(下同)。这个概率的高低取决于监督制度的完善程度,制度越完善,p的值就越高。

会计诚信缺失带来的利益在不同企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就上市公司而言,它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因虚构经营业绩骗取上市、配股、增发资格所募集的资本,这种形式的造假给公司股东带来的利益可通过下式计算:会计诚信缺失带来的利益:因造假募集的资本*预期投资报酬率,给管理者带来的利益是因资本增加而拓宽了其“在职消费”的空间和物质报酬、精神待遇的提高;另一种是因虚增经营业绩所导致的市值增加。例如,银广夏通过虚构7.45亿元利润使其2001年8月停牌时的流通市值比1998年末增加了至少70亿元。这种形式的造假所带来的利益可通过下式计算:会计诚信缺失带来的利益=虚增的每股收市盈率*流通股份数。就非上市国有企业而言,会计造假带来的利益表现为因虚增业绩而给管理者增加的物质报酬和精神待遇,以及给公司增加贷款带来的收益等形式;就民营企业而言。会计诚信缺失带来的利益直接表现为因虚减收入和利润而少交的税金。

2、会计造假对需求者的预期成本

会计诚信缺失对需求者的预期成本表现为的造假费用支出和受到的惩罚。

预期成本(Cd)=费用(F)+惩罚(CF)*p

其中:费用(F)=会计诚信缺失所产生的各种支出,主要是支付给会计从业人员的报酬;惩罚包括造假被发现应支付的罚款、处分和判刑等惩罚手段给需求者带来的预期损失,用公式可表示为:

惩罚(CF)=罚款+处分、判刑带来的预期损失(Ls)*力度系数(Led)

由于处分、判刑等惩罚手段给需求者带来的预期损失不仅是经济上的,还有精神、政治、社会地位等方面的损失,要将这些因素精确地量化并分析对需求者决策的影响是很难的,因而上式需要引人力度系数的概念。力度系数是个人对各种处分和判刑给自己带来的利益损失的判断。在给定的时点上,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给定的处分或判刑,对当事人而言,该系数是一个模糊的量。

3、会计造假对需求者的预期净收益

预期收益和预期成本之差构成预期净收益,即:

预期净收益(Y)=预期收益-预期成本=Ed-Cd

设会计诚信缺失的需求函数为D(Q),则D(Q)是预期净收益和其他非经济影响变量的函数。以X表示其他非经济影响变量,则有:

D(Q)=f(Y,X)=f{(Ed-Cd),X}

在给定X的条件下,预期净收益越大,对会计诚信缺失的需求量就越大。给定其他变量,预期收益越高,需求量就越大,会计诚信缺失的需求量与其预期收益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给定其他变量,预期成本越低,需求量也就越大。因此,对于需求者而言,只要诚信缺失的预期收益高于预期成本,即预期净收益为正值,需求者就有“博弈”的理由和冲动。

会计诚信缺失的供给方是指直接从事编制会计报表的会计人员和进行报表鉴证的注册会计师。除了通过财务欺诈进行贪污等犯罪行为外,会计诚信缺失不是他们的主观愿望。对于他们而言,按照国家法律制度的规定从业是他们最简单的工作方法,他们参与造假大多是迫于竞争环境和生存压力。因为在会计诚信缺失泛滥成灾的大环境下,他们坚守会计诚信就会失业。但这种会计诚信缺失供给行为的实现,仍然取决于会计诚信缺失供给者对其预期收益和预期成本的权衡。

预期收益(Es)=会计诚信缺失所得报酬(R)*(1-P)

其中:造假所得报酬体现为工资、奖金、股票、贿金和物品等形式。

预期成本(Cs)=惩罚*p

其中:惩罚包括吊销会计证或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免职、罚款、判刑等经济和非经济的损失。撇开政治损失和精神损失等非经济因素,其经济损失可用年合法收入(包括货币的、实物的等各种合法收入与剩余工作年数N的乘积来计量。假设仍用Ld表示法律惩罚力度系数,则有:

Cs=I*N*Ld*p

显然,Cs越小造假的动力就越大;Cs越大,会计诚信缺失的动力就越小。Ld和p越大,Cs越大,会计诚信缺失的动力就越小,这就是严厉制裁的威力。而Ld和p的值仍取决于监督机制的完善性和有效性。

由Es和Cs可以算出供给方造假的预期净收益Rn

Rn=R*(1-p)-1*N*Ld*p

Rn可以作为计量造假诱惑力的指标。Rn越大,供给方的造假诱惑力就越强。

设会计造假的供给函数为S(Q),则S(Q)是预期净收益和其他非经济影响变量的函数。以z表示其他非经济影响变量,则有:

S(O)=f(Rn,Z)

在其他条件给定的情况下,供给方造假的预期收益越大,预期净收益就越大,造假供给量就越大,造假供给量与其预期收益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在其他条件给定的情况下,供给方造假的预期成本越小,预期净收益就越大,造假供给量就越大。

二、我国会计失信成本分析

对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的管理者而言,客观上存在着造假活动所获收益和所付成本承受体的不对称:会计诚信缺失活动的费用不是由其个人支付的(即使被罚,其损失也不由个人承担),但所获收益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归个人享用,或直接占有造假所得的物质利益,或间接提高社会地位和职位。由于这种不对称性,这部分需求者个人的预期成本(Cd1)会大大低于Cd,其预期净收益变为:

预期净收益(Y1)=预期收益(Ed)-个人预期成本(Cd1)

在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的真实所有者缺位、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其管理者诚信缺失的个人预期成本要大大低于民营企业管理者会计诚信缺失的预期成本。

正是由于这种造假违规所得收益远远大于所付出的成本,一些企业宁愿通过非诚信行为追求个体利益。也不愿意花费成本进行诚信交易,才进一步助长了会计失信行为的滋生和蔓延,致使会计造假有屡禁不止、愈演愈烈的态势。因此会计失信成本低是企业会计失信的动力,要消除这种动力,主要是提高会计失信本,使其高于失信收入。会计失信成本主要包括;管理惩罚成本、市场惩罚成本、违约惩罚成本。

猜你喜欢

惩罚收益诚信
航空信带来的惩罚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Jokes笑话
勵駿首季收3.5億跌3.7%
真正的惩罚等
建设银行利增6.1% 日赚6.2亿
12
航空信带来的惩罚
照片之争,诚信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