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RI诊断脊柱结核36例回顾性分析

2009-11-11张怡芸周红平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27期
关键词:椎旁椎间隙脓肿

张怡芸 周红平

[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36例脊柱结核的MRI表现,探讨MRI诊断脊柱结核的价值,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收集2005年7月~2009年2月在我院经临床和(或)手术病理证实的36例脊柱结核患者,分析其MRI表现及特征。结果 36例脊柱结核共69个椎体受累,20例椎体变形,14例椎间盘破坏或椎间隙消失,33例见椎旁软组织影,23例硬膜囊及脊髓受压。结论 MRI对脊柱结核病理改变具有高敏感性,脊柱结核的MRI影像学表现能早期明确脊柱结核椎体的破坏、椎间盘信号的改变以及椎旁脓肿范围,同时能早期明确硬膜囊受压情况和脊髓受累范围,对临床早期诊断和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脊柱结核; 磁共振成像

[中图分类号] R6;R52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27-108-02

脊柱结核是肺外结核的常见部位,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约占全身骨关节结核的60%[1]。脊柱结核的早期诊断是一值得重视的问题。MRI检查是脊柱早期诊断最准确的手段之一,它不仅可以发现椎体骨质破坏、显示病变范围及软组织改变,还可以准确显示病变累及椎管内的程度[2]。本文对36例经临床和(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柱结核患者的MRI进行分析与讨论,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7月~2009年2月经我院临床和(或)手术病理证实的36例脊柱结核患者,其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18~67岁,平均41.2岁;病程1个月~2年;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脊柱后突,下肢麻木。其中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9例经临床抗结核治疗后好转证实。

1.2 方法

使用低场0.35T永磁型磁共振扫描仪,采用颈部、体部正交线圈,选择层厚5mm,层距1mm,矩阵256×360、256×175,采集次数2~3次。常规行矢状位T1WI、T2WI,横轴位T2WI,冠状位脂肪抑制T2WI。扫描参数:SE序列T1WI(TR/TE=400ms/21ms)、FSE序列T2WI(TR/TE=4000ms/131ms),IRFSE序列T2WI(TR/ TI / TE=4000ms/55ms/131ms)。22例行增强检查,采用Gd-DTPA,按0.1~0.2mmol/kg,经肘静脉注射后行T1WI矢状位、冠状位及轴位扫描。

2 结果

2.1 病变部位

颈椎4例,胸椎16例,胸腰椎6例,腰椎7例,腰骶椎3例。单椎体受累8例,28例为多椎体爱累,其中最多累及7个椎体。36例共69个椎体受累。

2.2 椎体及附件改变

36例患者脊柱后突5例,侧弯3例。36例中有20例椎体变形包括变扁、楔形和不规则形,其中附件受累的7例,多为与椎体相连的椎弓根部。69个椎体破坏中T1WI呈均匀低信号30个、混杂低信号16个、等信号23个。T2WI呈混杂高信号64个、5个为均匀低信号。7例附件受累改变与椎体信号改变基本一致。增强扫描受累的椎体可见强化,呈多种形式,以周边强化较明显。

2.3 椎间盘改变

椎间盘破坏、椎间隙消失14例,椎间隙狭窄20例,椎间隙未见改变2例。受累椎间盘T1WI低信号17例,T2WI混杂高信号25例、均匀高信号3例,椎间盘信号未见改变的3例。增强扫描病变椎间盘呈不均匀强化。

2.4 椎旁软组织影

36例有33例见椎旁软组织影包括脓肿和肉芽肿,其中7例见腰大肌脓肿,2例见腰大肌和骼肌脓肿,3例末见椎旁脓肿。椎旁软组织影的范围变化很大,位于前后及两侧者19例,仅位于前方者3例,两侧7例,后方4例,在T1WI呈低信号24例,等信号9例,T2WI呈混杂高信号23例,均匀高信号6例。增强扫描椎旁脓肿多呈环状强化。

2.5 硬膜囊及脊髓改变

本组病例中硬膜囊及脊髓受压23例,包括脓肿和(或)变形的椎体压迫,9个病例于T2WI可见脊髓异常高信号。

3 讨论

脊柱结核可发病于任何年龄,以25岁以上青壮年多见,其次是15岁以下儿童。最多发生于胸腰椎交界处,其次为腰骶椎交界、上胸椎和颈椎,骶椎发病较少。本组患者36例发现颈椎4例,胸椎16例,胸腰椎6例,腰椎7例,腰骶椎3例。临床表现以脊柱活动障碍、疼痛和畸形为常见的症状和体征。疼痛以腰背部常见,可为持续性或间歇性酸痛或钝痛,劳累后或睡前明显,当神经根受到刺激时则出现放射性疼痛。畸形以脊柱后突多见,腰椎结核可表现为脊柱侧弯,脊髓受压可出现下肢震颤、无力和瘫痪。脊柱结核发病较缓慢,初期多伴有全身中毒症状,如低热、夜间盗汗、消瘦、倦怠等,局部出现腰背钝痛、姿势异常等症状,可有局部压痛,叩击痛,其中“腰背僵”是最早、最基本的阳性体征[3]。本组36例脊柱结核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背部疼痛,青壮年临床症状相对较典型,病史较短;而老年人临床症状不典型,病史较长。

MRI由于对水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多少的变化非常敏感,在病变的早期在其他影像检查结果为阴性的情况下发现病变,MRI是目前惟一能在病变的早期发现病灶、确定病变范围的方法[4],对比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对脊柱结核的诊断一般不难,但对于临床及影像学不典型病例需与其他类似症状的疾病鉴别。MRI的多平面成像有利于观察脊柱和椎间盘细微的病理改变、病变的范围,特别是矢状位有利于观察病变向椎管内侵犯的情况,多参数成像对脊柱病变的鉴别诊断也很有帮助。

脊柱结核的MRI表现结合相关文献,笔者认为有以下特征:①整体表现:终板及邻近骨质以及椎体前部或下部血运丰富,是骨结核的好发部位。原因是脊柱结核多经血行播散,且椎体为海绵质骨。②椎体骨炎:结核常导致椎体骨质破坏和骨髓炎性水肿,T1WI表现为低信号,T2WI表现为高信号,当发生干酪样脓肿时则呈无结构的长T1、长T2信号,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楚,为脊柱结核的典型MRI表现之一。椎体终板常被破坏,甚至消失,严重时可发生椎体压缩骨折,此亦为脊柱结核的典型MRI表现(图1)。椎弓根较少受累,主要发生在根部,为炎性水肿的波及。严重的椎体破坏可形成椎体崩解碎裂和压缩骨折,失去典型的MRI表现,甚至单从椎体信号上与椎体肿瘤难以区分,此时椎旁脓肿和椎间隙改变可资鉴别[5]。③椎旁脓肿:脊柱结核的冷脓肿大小不一,颈椎和胸椎较小,腰椎较大,边界一般较清楚,在MRI上表现为长T1、长T2无结构信号,干酪样组织较多时表现为不均匀信号。冷脓肿由于重力的影响,常向下跨越一个或多个椎间隙,腰大肌冷脓肿常向下流注到髂窝或臀部。④椎间盘改变:椎间盘常被破坏,导致椎间隙狭窄甚至消失,这也是脊柱结核的典型MRI表现之一。椎间隙变窄也可由椎体终板破坏所致,一方面椎间盘通过病变椎体终板疝出,使椎间隙膨胀;另一方面由于椎体终板破坏,椎间盘的水分代谢停止,导致脱水退变而使椎间隙轻度或中度变窄。⑤脊髓受压表现:冷脓肿及干酪样坏死组织向后侵入椎管,压迫硬脊膜,在MRI上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脓肿周围纤维肉芽组织增生明显,并呈显著强化。另外,椎体破坏后所致的脊柱后突畸形和碎骨片后移亦可导致骨性椎管狭窄,压迫脊髓。

综上所述,MRI对脊柱结核有重要的诊断价值。MRI的多轴位成像有助于显示病变范围及周围情况,MRI对脊柱结核能作出准确诊断,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吴启秋. 浅谈目前脊柱结核的诊断与治疗[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2,12(4):245-246.

[2] 徐爱得,徐文坚,刘吉华. 骨关节CT和MRI诊断学[M].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03-309.

[3] 张光铂. 脊柱结核诊断中的几个问题[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3,13(11):645-647.

[4] 张蓓. 脊柱结核的MRI诊断[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99,15(10):755.

[5] 吴振华,潘诗农. 脊柱结核的MRI表现[J]. 中国放射学杂志,1996,30(3):159.

(收稿日期:2009-03-30)

猜你喜欢

椎旁椎间隙脓肿
严重椎间隙狭窄颈椎病的影像学特征△
定量CT与化学位移编码磁共振成像测量椎旁肌肉脂肪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超声与传统体表标记定位孕产妇L3~4椎间隙用于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
穴位电刺激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观察
椎旁软组织髓外浆细胞瘤1例
改良CT测量法在评估腰椎椎间隙高度中的应用分析
脑脓肿并肺动静脉瘘2例及文献复习
新生儿腹膜后脓肿2例
腔内悬吊联合置管引流治疗瘘管性脓肿
细菌性肝脓肿64例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