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程“综合化”初探

2009-11-04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9期
关键词:小学课程数学

梁 坚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课程的综合化,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体现数学课程的综合化是十分重要和迫切的问题。不仅需要体现课程内容的综合化,更需要体现课程理念、教学方式方法的综合化。本文主要从课程理念、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三个方面论述小学数学课程的综合化。

【关键词】小学 数学 课程 综合化

小学数学课程的综合化就是要在数学教学中把握课程理念的综合化,落实课程标准的综合化要求,将小学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渗透、融合,形成不同学科间的优势互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要实现小学数学课程的综合化,必须实现课程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综合化。

一、更新课程理念,实现小学数学课程理念的综合化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动。只有实现课程理念的更新,才能实现课程创新和课堂教学的优化。

传统的数学课程观是知识本位课程观,它只重视数学知识与技能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体验,忽视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忽视课程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忽视学生对课程的主动建构,也就忽视了数学课程的综合化。传统的小学数学课程中的代数、几何都是按着各自的体系、基本以直线式的结构发展,相互之间的联系不多,综合应用就更少;教师的教学是照本宣科,缺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强于基础、弱于应用,强于答卷、弱于动手,强于考试、弱于创造的局面。

新课程观是经验本位课程观,它强调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注重数学课程的综合化。一方面是使学生掌握社会生活必备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是使学生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用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学会“做数学”和“数学地思考”,发展学生的理性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建立自信心等。在此理念指导下,小学数学课程进行了调整,在“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个领域之外,设置了“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一领域。这样,“实践与综合应用”成为沟通其他三个领域的桥梁,增强了数学各个知识领域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我们必须改变传统课程观,全面树立新课程观。只有更新课程理念,注重课程理念的综合化,才能使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二、开放课程内容,实现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综合化

课程内容的开放性是实现课程综合化的重要标志。要实现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综合化,可从下列三个方面着手:

1.加强小学数学与现代先进技术和社会发展的联系。数学课程综合化的一个基本特点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树立正确的数学观。为了加强数学与现代先进技术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可采取下列几个策略:

(1)更新教学内容,体现数学与先进技术和社会发展的联系。教学内容应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而更新。教学内容应尽可能以多种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学习与运用的形式出现,并不断融入最先进的新知识、新技术。例如,教学时可以把纳米技术、基因图表、宇宙飞船、电脑网络、现代通讯工具和交通工具等作为学习的背景,克服教学内容繁、难、偏、旧的倾向,使教学内容更现实、更鲜活。

(2)加强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进入一个“e教育时代”。多媒体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软件、远程教育等不断涌现,许多学校都组建了校园网,安装了电脑室和多媒体网络教室,这为数学课程内容与当今的科技、社会发展的联系奠定了基础。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例如,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学习情境;可以利用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的特点讲授新课,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变抽象为具体;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搜索有关资料,丰富课程内容。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改变学习方式和优化学习过程。例如,学生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搜索学习所需资料,拓宽知识面;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增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友谊。

2.加强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综合。传统数学教学过分地强调学科教学专业化,致使数学教师对其他学科涉猎极少,知识面狭窄,不利于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化。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师要苦练内功,拓宽自己的知识面,除了熟悉所教学科外,对其他学科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也应有一定了解,才能为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打下基础。

(1)与语文学科综合,使数学充满诗意。数学与语文是基础教育小学阶段的两门重要学科,它们是相辅相成、可以相互融合的。①在数学教学中,可以把数学与语文中的字、词联系起来。例如,在教学0~10的数字认识时,可以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说一说有关数字成语,如一刀两断、两全其美、三心两意、四面楚歌、五颜六色、七上八下、十拿九稳等。②在数学教学中可以把数学与语文中的诗词联系起来。例如,在教学0~10的数字认识时,可以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说一说有关数字诗词,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等。③在数学教学中还可以借鉴语文教学进行说、读、写训练。首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说”的培养。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培养的基础在于语言。”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没有语言就不可能有人的理性思维。”因此,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说”。比如,概念教学中引导学生说出概念的本质、关键词句及与近似概念的异同;计算教学中引导学生说出算理、说运算顺序、说出合理的算法,同时对于计算中的错误,要让学生说出错误的原因。其次,在数学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引导时可以借鉴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的“先通读再精读”的方法。学生在审题时首先一字一句地读,然后再抓住关键字、词、句进行精读;再次,数学还可与语文中的“写”联系起来。数学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会写:会写“课堂记录”、会写“课后体会”、会写“自学笔记”。通过“写”,使学生对原有学习过程进行回忆、反思,从而上升为自己的学习经验。

(2)与音乐、美术等艺术类学科综合,使数学教学“有声有色”。严谨性是数学学科的特点之一,许多教师在教学时都是严谨有余而活跃不足,造成数学课堂枯燥乏味,缺乏“声”“色”。为使数学课堂教学不再枯燥乏味,数学与音乐、美术等艺术类学科的综合化是一条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实际,为创设教学情境,可融入音乐、美术元素。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活动,在活动中或唱歌,或跳舞,或画画;也可以通过课件中的音乐,图片来创设教学情境,优化课堂教学。通过如此多样化、艺术化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数学教学变得“有声有色”,形成一种崭新的数学课堂教学面貌。

(3)与体育学科综合,使数学教学“动”起来。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在数学教学中适当融入体育活动,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全国著名数学教师吴正宪老师是这样上《平均数》一课的:“吴老师:你们喜欢什么样的球类运动?生:羽毛球、篮球、乒乓球等;吴老师:你们喜欢各种各样的球类运动,今天,由于受到场地的限制,我们在这里进行拍球比赛。然后分组进行拍球比赛……”吴老师利用“拍球比赛”来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情绪高涨,学习气氛活跃,学习的积极性空前提高。我们还可以通过利用数学知识解决体育方面的问题来促使数学与体育的融合。例如,利用数学知识丈量径赛跑道弯道的长度、求短跑运动员在比赛中的速度等。

总之,新课程的改革要求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让数学内容更开放、更丰富多彩。

3.加强实践与综合应用。小学数学课程综合化既要注重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又要注重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通过展现这些联系,可以使学生形成对数学整体的初步认识,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和优化。为加强数学内容之间联系,必须注重“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一领域,因为它是沟通其他三个领域的桥梁,它把代数、几何、统计与概率等内容交织、融合在一起,促使学生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进而从整体上认识数学、体验数学、应用数学。

例如,一位教师是这样设计“围绕树、树叶和氧气的实践活动”的:

(1)在你家庭或学校周围找一棵阔叶树。

(2)估计这棵树有多少片树叶。

(3)按照这棵树的一般大小(不是太大和太小的)搜集5片树叶(注意搜集树叶时不能伤害到树)。

(4)解决问题:①想办法计算这几片树叶的面积,并由此算出这棵树每片树叶的平均面积。②算算这棵树上树叶的总面积。③在阳光时,大约25平方米的树叶能在一天里释放足够一个人呼吸所需要的氧气。你选的这棵树在天晴时一天里释放的氧气能满足多少人呼吸的需要?④假设森林中一棵树要占地20平方米,如果每棵树的树叶面积和你计算的那棵树一样,估算一下在天晴的日子里,要为全班同学提供足够的氧气需要多大的一片森林?为全校同学呢?⑤完成上面的事情之后,你现在会想些什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木材,所以要砍伐一些树;我们的呼吸又离不开树,所以要保护森林。我们应该怎么办?根据你获得的数据和已取得的结果,说说你的看法。

在此案例中,学生必须综合运用到代数、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知识才能解决这些问题,体现了“实践与综合应用”的综合性和现实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实践与综合应用”,加强小学数学内容知识间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小学数学内容的综合化。

三、丰富数学教学方式,实现数学教学方式的综合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要改进和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多种方法运用到教学中的每个环节,加强教学的实践性和开放性,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打下基础。教学方式的综合化可采取下列策略:

1.构建适合数学学科的多样化教学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还必须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多样化的数学学习方式。多样化、综合化的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搜集信息的素养,帮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可根据数学学科特点,构建综合化的教学方式来优化课堂教学。例如,在新知识的教学中可尝试采用“尝试→探究→应用”的教学模式。“尝试”是指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想、推理等活动中,自已发现知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探究”是指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交流、讨论和合作探究中来实现。“应用”是指学生在应用知识过程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2.注重数学教学方式与其他学科教学方式的联系与综合。数学与其他学科虽有区别,但在教学方式上有很多相通之处,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借鉴。比如,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将体育、音乐学科的“游戏”教学方式引入低年级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在“玩中学”;也可把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初读感知→提出问题→合作交流→反馈归纳”的教学模式引入数学概念教学中;还可在数学教学中渗透采用信息技术、科学等学科中的教学方法。

总之,小学数学课程综合化是《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必由之路。小学数学课程的“综合化”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了数学课程发展的时代要求,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刘谦,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陈清容,吕世虎.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小学课程数学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自行车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