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倡导绿色语文 提高学生素养

2009-11-04马之先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9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重点绿色

马之先

【摘 要】语文教学应当返璞归真,回归常态,提倡绿色语文。所谓绿色语文,就是扎扎实实地对学生进行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绿色 语文 提高 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课程标准上的这个内容,是语文教学的指南。因此,应当传承和发扬语文教学中优良的传统,返璞归真,回归常态,提倡绿色语文。所谓绿色语文,笔者以为,就是扎扎实实地对学生进行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训练,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核心,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使学生轻松愉悦地学习,学有所获,掌握母语。具体方法是:

一、突出“双基”训练,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因此,语言文字训练是语文教学永恒的主题,绿色语文应当是发展学生语言的,促进语言水平的提高,语文学科的特点要突出,不能淡化语言训练,对生字、新词、优美、规范的句子、段落,教师在预设时要把握住语文教学。

1.注重基本技能训练。由于有的教师对语文学科性质理解的不到位,语言文字训练被挤出了课堂,现在有一种忽视语言文字训练的做法。尤其是一些观摩课、公开课,追求人文、感悟、合作和探究,追求“跌宕起伏”的课堂效果,严重影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曾大声疾呼:语文学习的说法越来越多,花样越多,头绪就越复杂,结果是教者辛苦,学者迷糊。因此,绿色语文要做到:

一要听得准。学生要学会听老师讲课,听同学发言,要能听清楚,听完整,听明白,听出要点,听出对错,要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和耐心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乐于倾听。这不仅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语文学习应当必备的能力。听是接受性学习,要有意识的使接受性学习和学生自主学习结合起来。

二要说得清。要使学生养成想好了再说的习惯,说话要有条理,按照要点说,说清楚、说明白。提醒学生说话时要态度大方、眼睛注视听的人。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复述,复述一段文章或一个故事;二是介绍,把所见到的人、事等,清楚明白地说出来;三是问答,师问生答,生问师答,或学生彼此提问;四是讨论,围绕一个话题或一个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五是辩论和演讲,在公开场合,面对观众,围绕一个中心发表意见、抒发情感。

三要读得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的能力。”阅读课是读书训练课,要以读书为主,要保证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读书时间要占到一半左右。要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引导学生边读边想,想什么和怎么想,要多种形式读书,默读、朗读、分角色读、领读等,提倡默读,因为默读能使学生深入思考,提高读书效果。特别是需要展开想象时,可以让学生先默读,然后展开想象,效果会更好。引导学生学会快速浏览,迅速把握内容。要重视学生个性化地读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读书,张扬个性。读书还要有层次,读通读顺,读得有滋有味,要体现由读不好到读好的过程。要注意在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通过删减、增添、调换词语,引导学生品评作者表情达意的精妙,提高学生的语感,从而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四要记得住。好的词语、名言、歇后语、谚语、对联、优美的句子、片段、古诗、古代的经典篇章等都要引导学生记一些,规范学生的语言、继承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积累,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对学生的一生都会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我们提倡在课堂上背诵,引导学生根据板书、插图等背诵,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五要写得好。《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因此,一定要让学生认认真真地写字。要重视低年级的写字教学,教师要身体力行地为学生做示范,写规范字。注意提示学生写字的姿势和握笔的姿势。还要展开想象,读写结合。课文中由于表达的需要和篇幅的限制,常常有概括描写的地方,让学生联系课文,展开充分、合理、大胆地想象,把课文补充完整、具体。叙事、写景、状物、抒怀等类的诗歌中都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如有位教师执教《秋思》一诗,学到“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一句时,让学生想象“假如你是诗人,你会写些什么?”“信寄出之前,诗人又打开信封,还会写些什么?”还可以模仿句式。如有位教师执教《蝙蝠和雷达》一课,引导学生适度地拓展“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从鸟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从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 ,从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 。学生模仿、学习了规范的句式,表达能力不断提高。

语文教学要彰显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教师要真真切切地为学生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服务,这样的课堂才是绿色课堂,才是绿色语文。

2.感悟写作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绿色语文,应当让学生明白文章是怎么表达的。如总分总、总分、因果、递进等结构段,还有文章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写作方法等,学完了课文,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归纳写作方法。但要在教学中有所铺垫,学生归纳、总结起来才不会感到困难。如有位教师执教《多彩的夏天》一课,教师让学生找出有关描写夏天的句子,让学生读一读,再找一找一二自然段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发现,课文中先说了夏天是怎样的,说出了夏天的特点,然后具体说明这个特点,学三四五自然段,也涉及了这些写法,结课时,教师让学生用上课文中的表达方法,写一写“夏天是怎样的”。

二、直奔重点,删繁就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阅读教学要有实效,要提高阅读的效率,绿色语文要删繁就简,抓住课文的重点,针对重点内容提出两三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留出宝贵的教学时间,让学生读书、训练和思考。

1.简化教学环节。语文教学的环节应当简洁明了,重在训练,因此,环节不要琐碎,对重点内容要花时间学习,对非重点内容,教师或者以读代讲,或者引导学生概括内容,或者作为过渡语,教师少提问乃至不问,教学才会有实效。简化而不简单。

2.抓教学重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现在多数课文较长,语文教学的时间又有限,因此,语文教学要删繁就简,突出重点,非重点的问题则简单带过。如有位教师教学《成吉思汗和鹰》一课是这样设计的:

初读,整体感知,把句子读通顺。再读,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简介成吉思汗。精读,抓住重点。画出成吉思汗四次心情变化的词语。学生分别找出了“没在意”“有点生气”“真的生气”到“气急败坏”。引导学生读一读心情变化的内容,哪些词语反映了当时的天气和成吉思汗的状况?学生找出了“口渴的厉害”等,成吉思汗射死鹰之后,他爬到山顶,看到了什么?有什么表现?分别从神态和语言两方面说一说。再练读,指名读,最后齐读成吉思汗得到的教训,读出懊悔之情。回归第一自然段,说说成吉思汗为什么是著名的勇士和君王。用上“懊悔不已”这个词,写一写成吉思汗知道真相后的心理活动。课文比较长,执教者用三个大问题囊括了全文,既引导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又重点突出。

3.抓住关键词句。训什么、练什么,要依据学生的年段特点和单元要点。一篇课文可以抓的训练点会很多,什么都想抓,可能什么都抓不住。要根据学生年段的特点和教学内容,抓住重点内容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学习和训练。因此要细读文本,备课时要多读几遍,吃透教材。重点词语抓准了,对学习课文牵一发而动全身,事半功倍。

(1)抓重点词。对有些说明文的重点词和关键句子,教学时要牢牢抓住,以此理解内容、训练学生的语感。如《爬山虎的脚》一课中,“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学习这一句,可用比较的方法,去掉“枝状”和“反面”两个词,引导学生品味是否可行。学生经过品读,结合课文插图认识到:这两个词语是关键词,写出了爬山虎的脚的样子和位置。理解了重点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水到渠成了。

(2)抓重点句。有些句子难以理解,但却是课文的重点。如《献你一束花》一课,写一位女运动员两年前出国比赛获得世界冠军,而现在失利了,内心很沮丧。文中“谁都不能避免失败。我想,失败和胜利对于你同样重要。让失败属于过去,胜利才属于未来。”“浓郁的香气竟化作一股神奇的力量注入她的身体。”两句话难以理解,有位教师执教时提问:鲜花为什么要献给黯淡无光的失败者?一个“竟”字让你们体会到了什么?让学生采用填空的形式:鲜花送给姑娘,送去的是_____________,带给她____________;送去的是______________,带给她______________。学生充满个性化的回答,很快突破了这个难点。

4.抓重点段。抓住重点段落理解课文和训练,是提高教学实效的有效方法。有位教师执教《凡卡》一课,引领学生整体感知,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后,直奔第八自然段,自由读一读,再想一想,这一段写了凡卡哪四个方面。学生概括后,分别读挨打、挨饿、没法睡、请求离开等内容。老板和老板娘是怎样打凡卡的?揪、拖、戳、捞这些动词说明了什么?接着,引导学生和凡卡比童年。四五千字的长课文,教者奔重点,即凡卡的悲惨遭遇,有读书,有品析,还有联系实际拓展。板块教学,环节简单,学生既有效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又扎扎实实地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

总之,绿色语文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语文,在教学中大力倡导绿色语文,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重点绿色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存在感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
追踪绿色的秘密
单品推荐“抓住重点,改头换面”
所谓“重点中学”……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