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陶渊明生命中的仁者情怀

2009-11-04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09年9期
关键词:陶渊明儒家

史 菲

摘要: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文学家,他的人生渗透着一种仁者情怀。这源自于中国文化思维中的“仁”,正是陶渊明能够流芳百世的重要原因。文章结合诗学、美学、伦理学等相关理论,从陶渊明的诗品论及其人品,挖掘其艺术人生所折射出的仁者情怀,揭示出潜藏其生命中的文化蕴涵。

关键词:陶渊明;儒家;仁者情怀

“仁”在中国文化思维中,是一个常见的字眼。何为“仁”?仁者,爱人[1],从广义上说,“仁、敬、孝、慈、信”都是“仁”的内容。“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是统摄其它诸德的本源。一切德行的实践、做人的道理、学问的根本、思想的源泉都源于仁。在《庭训格言》中,对儒家所谓仁者爱人,万物一体的观念有更详尽的诠释,训曰:“仁者无不爱,凡爱人爱物,皆爱也。故其所感甚深,所得甚广。在上则人咸戴焉,在下则人咸亲焉。已逸,则必念人之劳;已安,而必思人之苦。万物痌瘝切身,斯为德之盛,仁之至。”可见儒家的仁之观念中带有浓浓的爱意,而这种“爱”不光是一已私情,更应是一种大爱、博爱、泛爱。不仅有人之爱,更有物之爱。

在陶渊明的生命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仁爱的影子。他的许多篇章都时时流露出一种大济天下,普善苍生的豪壮思想,比如:“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2]颇有豪侠之气。这种侠气带有理民、安民、广济苍生,收复家园的目的。我们见到陶渊明仁者正直之心。他曾在诗中表扬那些战功显赫,廉洁自守的官吏:“闻有田子泰,节义为士雄。”[2]在《归去来兮辞》中云:“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这种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他有济世之壮志。他在《荣木》一诗中,曾自责废学耽饮:“总角闻道,白首无成。”最后说:“先师遗训,余岂云坠?…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这里不仅表明自己对国对民之爱,还表现出对先师之敬。这份“爱”与“敬”,都是“仁”之内涵。陶渊明还发出过“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之语和“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聘。”[3]之叹。这种时不我待,想要建功立业,广利民生的仁者之心,在其它诗文中也有集中的体现。比如在《读山海经》中,诗人对神话仙境,充满向往之情,对神话中风起云涌,瑰丽离奇的故事,叱咤天地,威风凛凛的英雄,无不动心。作者借古讽今,肯定正义,肯定刚直,肯定勇气。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诗人对功名的向往。而想要建功立业,报国救民之大志,正体现出陶渊明“至仁”之心。

陶渊明还常常借历史传奇人物的事迹,歌颂节概,怀想剑客,寄情于抗暴御侮,扶危济难的烈士奇侠。《咏荆轲》一首可谓豪情壮志,慷慨激昂。对荆轲不顾身家性命,为报知己,锄强秦,偏向虎山行是十分敬佩的,他感叹:“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这正是陶渊明对荆轲不畏强暴,敢于对统治者残忍暴虐的不义行为作斗争的认可。

陶渊明关心农民的衣食问题,在《劝农》等诗中他鼓励人们耕种、劳动,他要“解颜劝农人”,并申明孔子“道不忧贫”的遗训不符合实际,他甚至要“转欲志长勤”,即亲自参加农业劳动。

陶渊明广济苍生,将博爱撒向人间,他不仅仅关注一己之忧愤,更对遭遇不幸的弱者、无辜者,失败者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在《感士不遇赋》中他为士之不遇而抱不平,对历史上的张释之、冯唐、贾谊、董仲舒一类士子的坎坷人生深表叹慨,感同身受,其仁人之心可见一斑。

陶渊明的确是一位性情中人,在他的诗文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他对朋友的“一往情深”,对故乡的依恋,对家人的思念,对儿子的父爱,对亲人逝世的沉痛,对兄弟姐妹的感情和坦诚真率的友情,还有他最让人心动的对大自然的深情。其爱人爱物之仁心,在作品中有充分体现。

在他的一生中,亲情永远是他生命中最为宝贵而珍视的,对于母亲、儿子、弟弟、妹妹而言,陶渊明是孝子、慈父,是不可割舍的手足。在他的诗文中,描写亲情的诗篇有很多,他把对亲人的爱与情写得真挚感人,催人泪下,如“行行循归路,计日望旧居…延目识南岭,空叹将焉如!”[4]作者在诗中表现了对亲人急切的思念之情,已近在咫尺,却仍不能相见,使他又急、又恨、又怨。在《祭程氏妹文》中,陶渊明回忆了母亲去逝时的情形:“百哀是切,黯黯高云,感惟崩号,兴言泣血。”母亲辞世,兄弟离居,姊妹遗世,这使作者感到巨大的悲痛,连天地也为之变色,陶渊明的血泪之笔写下了摧人断肠的兄妹之情,怀母之思,此情之真,爱之切,痛之深,憾动天地,感人肺腑。

陶诗中,“慈父”之爱不可不提,中国人自古就崇尚儿女绕膝的天伦之乐,这种追求血脉相连的亲情文化也浓缩于陶氏笔端,他曾在诗篇中写到幼子在他身边嬉戏,牙牙学语的乐趣。在《命子》中,他把一位慈父对长子的期望与爱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经心为子取名,希望儿子能像孔子的孙子那样温和恭敬,处处向孔伋学习,其拳拳之心,殷殷期望不肖言表,特别是“既见其生,实欲其可”作者希望儿子能胜过自己,成就一番事业,写出了一位慈父对儿子殷切的爱。可遗憾的是,五个儿子都不爱文术,陶渊明对此虽感叹:“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却丝毫不减对儿子的厚爱,陶渊明所言“丈夫虽有志,固为儿女忧”[5],真乃可怜天下父母心!在晚年诗作中,他为自己因归田造成儿子的“幼而饥寒”而惭愧,从中,我们读出了陶渊明伟大仁慈的父爱。

在《祭从弟敬远文》中,陶渊明追述了兄弟之间的手足情谊,对敬远的溘然早逝恻怆万分,看到敬远留下的幼子和寡妻,倍增对从弟的深沉哀痛,睹物思人,更增添了对敬远的深深怀念。

陶渊明的仁者情怀还表现在他与故旧邻朋的率真交往上。他在诗中常用“仁”字来作为评价亲朋好友、能人志士的最高标准,诸如:“颜生称为仁”“朝与仁义生”“恒辅善而裕仁”等。陶渊明的仁爱之心使他具有率真、开朗、大乃能容之胸襟,他广交朋友、善待朋友、以友为乐。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他和亲朋旧故汇聚一堂,品赏文章,切磋文墨,亲密无间:“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6]甚至与邻居也结下了很深的情谊,比如:“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写作者与乡亲夜饮,主人和客人亲如一家,气氛轻松自然,亲切得让人感动。可以看出陶渊明与乡邻的友情已达到非常融洽的程度,这正履践了仁者爱人之亲和与率真。也体现出陶渊明抛却个人狭隘,向往人间大爱、博爱的仁者情怀。

陶诗中还写出了一种超越世俗隔阂的真诚友谊:“相知何必旧,倾盖定前言…或有数斗酒,闲饮自然欢。”[6]与友人之间的仁和与亲切自不必言表。在与朋友的交往中,陶渊明以诚相见,以仁相待,对朋友的关心,情真意切,甚至是心照神交,剖示心迹,无所不谈,比如在《和刘柴桑》一诗中,对朋友刘遗民无后表示遗憾,并真诚地安慰与排解。当朋友的思想行为不合自己的情趣时,陶渊明也不忘旧日情谊,或者自诩清高,对朋友刻薄地讥嘲,而是既坚持自己的志向,又能理解别人,忠厚待人,比如在庞参军离开浔阳时,陶渊明诗中一面说:“我实幽居士,无复东西缘。”表示他们之间出处不同,差距很大,一面说:“物新人惟旧,弱毫多所宣。”表现出令人感动的率真与诚恳。这种仁者情怀,在《与殷晋安别》中也有体现:“脱有经过便,念来存故人。”在委婉地表示语默势殊之后,又不忘旧情,并期盼来年重逢。甚至在田父口出俗语,劝其出仕之后,陶渊明仍表示:“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的真率与友好。还道:“有客常同止,趣舍邈异境。”有志趣相异的同饮者常与作者来往,有时竟会“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相互之间不能理解,但这并不妨碍彼此交往的乐趣与情谊,还要继续相交为伴。这里,皆可以见出陶渊明与人相处的诚恳、率真与仁和。

在儒家观念中,仁者爱人亦爱物。在陶渊明的笔下,自然中的物象也带上了些许温柔,在作者仁爱情怀的关照下,显得那样清雅怡人,如:“穆穆良朝”,“翩翩飞鸟”,“天气澄和,风物闲美”…甚至他笔下的雪,也不是风雪交加的凄号,而是“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的安谧和静润。大雨在他笔下好像也变成洗拭高林的微雨,纷纷飘洒的闲雨,他笔下的风,也是经过他仁爱情怀过滤过的产物,几乎是一色的轻微、和畅、温润;还有青松、秋菊、竹林、归鸟…这些自然事物都被诗人赋予了浓浓的爱意,体现出陶渊明生命中的仁者情怀。

参考文献:

[1]《论语》。

[2] 《拟古》。

[3] 《杂诗》。

[4]《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

[5]《咏贫士》。

[6]《饮酒》。

猜你喜欢

陶渊明儒家
知命
陶渊明失败了
贫而无谄的陶渊明
另一面
陶渊明的“粉丝”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茶道
不为五斗米折腰
贝淡宁:儒家重视对社会的责任
陶渊明论“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