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傲慢与偏见》中体现的女性主义

2009-11-04刘玉红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09年9期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女性主义

刘玉红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主义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为一名早期的女性主义作家,简·奥斯汀在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中表现了她追求男女平等的思想并以独特的女性视角表现了女性在婚姻中的地位,因而她的作品对研究女性主义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女性主义;女性话语;男女平等

简·奥斯汀是深受世界各国读者喜爱的英国女作家,《傲慢与偏见》则是奥斯汀的代表作,书中主要描写了各种各样的婚姻与婚姻关系,吉英与彬格莱、达西与伊丽莎白、韦翰与丽迪雅、柯林斯牧师与夏绿蒂、班纳特夫妇等。通过描写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婚姻观念,简·奥斯汀以其独特的视角展现了19世纪英国女性的生活。

一、女性话语的体现

最引人注目是《傲慢与偏见》中对女性角色的塑造以及其独特的女性视角,这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也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从上个世纪20年代英国女作家伍尔夫开始,几乎每个女性主义的发展时期都会有评论家对奥斯汀以及她的《傲慢与偏见》进行研究,尤其是伍尔夫对奥斯汀的作品及其文学价值极为推崇。这就使得奥斯汀的作品成为女性主义的“崇拜文本”之一,因为对她的作品的研究能够说明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与观点的发展与变化。而奥斯汀本人也被视为女性主义早期作家。

伍尔夫作为一名评论家和女性主义者率先对妇女与文学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伍尔夫认为由于父权制文化霸权的压抑,女性文学要发展就不得不突破男性话语,建构女性话语,建立女性主义文学语言。伍尔夫进一步指出女性要想建立自己的权力话语,首先要敢于“杀死房间里的天使”,向男性的话语霸权宣战。伍尔夫在这里所说的“天使”,实质上就是指父权制对女性意识的约束和压力,以及男性传统的文化霸权地位,摆脱男性强加给她们的价值标准,如实地按照自己的体验重新解释世界、表达自己的经验,不再做一个沉默的群体[1]。

19世纪女性不再沉默,文坛上出现了大批的女性小说家,女性文学进入了繁荣发展的阶段。而奥斯汀便是其中著名的一位,在她的第一部作品《傲慢与偏见》中,她便以独特的女性视角,讲述女性成长的经历,讲述她们的喜怒哀乐。表现了女性对事物的价值判断,而不再是以男性的价值观为唯一的标准,同时也最有效的表达了女性的自我意识。这与勃朗特的《简·爱》有异曲同工的妙处。女性成为小说的中心,以女性的视角看世界,这是突破男性话语霸权的一次尝试,而这次尝试是成功的。

二、对人格平等的追求

艾略特、伍尔夫、西蒙·波伏娃、克里斯蒂娃、贝蒂·弗里丹等都是著名的女性主义作家、理论家,她们大都有自己的见解和不同的理论,因此女性主义的理论、流派也极为繁多。尽管如此,“女权主义思想的核心是不变的,那就是抗议现实父权社会对女性的奴役,强调妇女应具有与男性平等的权利和地位,呼吁女性不应受制于男性社会,而应当以自己的最佳状态来估价自己作为女性应有的存在价值,颠覆现存的父权社会的不合理性,确立并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凸现妇女不可忽视、不可取代的社会价值”。

奥斯汀也追求男女的平等,尤其是人格的平等。为了更好的理解奥斯汀作品中体现的女性主义,我们先了解一下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她的亲身经历。在当时的英国社会,女性的地位极为低下。英国文学批评家大卫·莫那翰在《简·奥斯汀妇女地位问题》一文中尖锐地指出:“英国妇女再没有比18世纪那么不受尊重了。”对年轻妇女,尤其是没有多少财产的年轻妇女来说,婚姻是她们的唯一出路。“妇女没有选择的余地,她们不得不结婚。妻子是她们的教养、现实的社会和法律压力留给她们的唯一的位置。”否则,她们就会成为老处女,一辈子过着贫困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奥斯汀有切身体会。奥斯汀的父亲去世后,终身未嫁的奥斯汀和姐姐则依靠微薄的遗产过活。幸好有兄弟给奥斯汀和她姐姐提供资助,并在母亲去世后给她们提供住处。奥斯汀自己也靠写作挣些稿酬,来补贴家用,但经济问题一直困扰着她。亲身的经历使得奥斯汀对处在父权社会的女性更加关注,尤其是女性在婚姻中的地位和处境。

在奥斯汀的时代,小说中的女性普遍伤感,动辄就晕倒,在心智等各个方面远不如男性。奥斯汀却认为这种男尊女卑的意识是错误的,女性同男性一样聪明、有见解,男女之间应该是平等的,尤其是在人格上。奥斯汀的观点显然是通过女主人公伊丽莎白进行阐释的。伊丽莎白这一女性形象的出现是对当时女性形象的颠覆。她生性活泼,思维敏捷,处事果断,可以说是巾帼不让须眉。尽管有来自于母亲的压力,她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柯林斯的求婚。对于权贵她也从不低头,更不会像柯林斯那样谄媚、奉承。当傲慢的达西第一次向她求婚时,她也没有答应。达西作为一个贵族,拥有一切骄傲的资本。他年轻、英俊,每年有一万英镑的收入,还有一座美不胜收的彭伯里庄园。而伊丽莎白则只有区区一千英镑的嫁妆,在那个嫁妆决定女性命运的年代,达西是个不可多得的结婚对象,可以说是“高攀”。但她没有因此犹豫不决,因为她无法接受这种人格上的不平等。虽然达西口口声声说爱上了伊丽莎白,却一再提及他多么瞧不起她的家庭,看不起她那些没教养、社会地位低下的亲戚,甚至他认为伊丽莎白出身低微。这当然让有强烈自尊心的伊丽莎白大为恼火,她拒绝达西的求婚也在情理之中。

其实奥斯汀追求的男女之间的平等还体现在心智上的平等。女性并不是男人认为的那样头发长见识短,她们同男性一样有头脑。伊丽莎白、夏绿蒂是多么的聪慧,有自己的见解。而男性中也不乏柯林斯那样极端迂腐、喋喋不休、反应迟钝的人物。包括英俊、有地位、温和的彬格莱在作者笔下也不过是达西操纵的一个木偶,凡事没有自己的判断,自己的幸福竟然需要别人决定。他甚至远不如夏绿蒂,虽然她的选择很无奈很可悲,但她的果断与聪明还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柯林斯、彬格莱同伊丽莎白、夏绿蒂相比,他们唯一的优势恐怕只是男性的身份。

但需要注意的是奥斯汀在书中所说的平等是在同一阶级之内的男女平等,即绅士这一阶层。当珈苔琳夫人跑来责难伊丽莎白,质问她与达西的关系时,伊丽莎白说道:“(不会)忘了我自己的出身。你姨侄(达西)是个绅士,我是绅士的女儿。”这也是使伊丽莎白一直在达西、珈苔琳夫人这些贵族面前挺直腰板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经济问题对女性的束缚

奥斯汀在《傲慢与偏见》中对女性在父权社会中的地位问题进行了细致地描述并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她意识到了妇女的经济地位决定妇女的社会地位,从而对经济问题对女性在婚姻中的影响进行了思索。

奥斯汀在小说中不厌其烦的介绍了几乎所有年轻小姐的嫁妆问题:班纳特家的五位小姐每人结婚时只能从母亲方面得到年息四厘的一千镑存款,彬格莱小姐有两万镑嫁妆,达西的妹妹乔治安娜有三万镑的嫁妆,而夏绿蒂则根本没什么嫁妆。这是因为嫁妆的多少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她们的命运。吉英虽然美丽温柔,是典型的淑女,可是婚姻道路也并不一帆风顺,从班纳特太太的谈话中可以了解到,吉英以前也有不少追求者,却最后都不了了之,可以说主要是因为她没有钱。伊丽莎白年轻貌美,聪明大方,贪财的韦翰虽然爱慕她,但当同伊丽莎白一样没什么钱的金小姐突然继承了一万英镑时,他就迫不及待地向金小姐献殷勤,而以前他一向不关心金小姐。这也就难怪长得不标致又没什么嫁妆的夏绿蒂急着嫁给柯林斯。金钱决定了女性的婚姻,决定了她们的未来。

尽管奥斯汀意识到了这种社会现状对女性的不公,认识到了男女之间的不公平,认识到了经济独立对女性的重要意义,但她并没有像夏洛蒂·勃朗在《简·爱》中一样高声疾呼女性的独立宣言“我的人格跟你的人格在说话,就好像我们站在上帝面前,我们是平等的!”因为正如伍尔夫所说,“在19世纪的早期,女性小说主要是自传,导致她们写作的动机之一,就是渴望揭示她们自己所遭遇的痛苦,为她们自己辩护。”处于那一时代背景下的奥斯汀,不可能喊出“走出家庭牢笼”这样的口号或是追求完全的经济独立,她只能寄希望于善良的女性能够嫁给真心所爱、尊重自己并有一定财产的男性,以此来解决现实中难以调和的矛盾。

四、真挚的姐妹情谊

姐妹情谊(sisterhood)是女性主义者所强调的,女性主义者提倡妇女们要互相支持、亲如姐妹,这一点在《傲慢与偏见》中有充分的体现。在人们的思维中,似乎只有男性才把兄弟情谊看得无比重要,对男性而言兄弟如手足。女性之间的姐妹情谊则很少为人们所提及。而在《傲慢与偏见》中就可以看到女性之间种种深厚的情谊。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对姐姐吉英以及对朋友夏绿蒂的深厚情谊让读者为之感动。伊丽莎白一直非常敬爱自己的姐姐,认为她是世界上最善良的人,而且伊丽莎白是真心地关心她。吉英去彬格莱家做客,路上遇到大雨,结果病倒在主人家。为了能看到亲爱的姐姐,伊丽莎白独自一人在泥泞的路上走了三英里,到达尼日斐花园。作为一个年轻的小姐,她的这一举动是非常不合时宜的,而她顾不得尴尬,一心只关心吉英的病情。其实伊丽莎白对吉英的关心更体现在对姐姐与彬格莱的爱情方面,因为她认为吉英如此地善良,应该找到幸福的归宿。彬格莱则风度翩翩,在各方面与吉英都是完美的一对,但恰恰是达西试图破坏他们之间的爱情。所以当达西向伊丽莎白求婚时,她激动地说到:“一个毁了我最亲爱的姐姐的幸福,甚至永远毁了她的幸福的人,怎么会打动我的心去爱他呢?”由此可见她是多么重视姐妹之间的情谊,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超过了她对爱情的期待。

其实,伊丽莎白与吉英之间的深情厚意是奥斯汀与姐姐卡桑德拉的再现。奥斯汀和卡桑德拉从小情投意合,都爱读书、写诗、绘画、音乐等,姐妹相亲相爱,互相帮助。卡桑德拉的未婚夫早逝后,终生未嫁的两人更是终生的伴侣、朋友和精神上的依托。

除了对姐姐的情谊外,伊丽莎白与朋友夏绿蒂之间姐妹般的感情也是小说中颇为重要的一部分。她们俩是推心置腹的好朋友,都是聪明、年轻、有见解的女性。当夏绿蒂与柯林斯订婚后,两人的确因为这件事而感到很别扭,但作为一个亲如姐妹的朋友,伊丽莎白原谅了她,只是她无法相信这样的一个好朋友竟会完全不顾高尚的情操,来屈就一些世俗的利益。伊丽莎更为夏绿蒂担心,因为她十分痛心地断定夏绿蒂跟柯林斯这样一个愚昧、迟钝的人是不会幸福的。由此可见,她们彼此的关心和深厚的友谊,充分体现了女性主义所提倡的姐妹情谊。

五、结语

《傲慢与偏见》作为文学史上一部不朽的著作,值得并经得起人们一再研究。而奥斯汀本人是女性主义早期作家,她对女性问题的关注和书中独特的女性视角,使得她的作品对人们进一步研究女性主义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Monaghan, David, Jane Austen in a social context [M].The Macmillan Press,1981.

[2] 傅俊. 试论简·奥斯汀的现实主义和女性视角.镇江高专学报[J].2002,(10)。

[3] 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M].王科一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

[4] 拉曼·塞尔登.《文学批评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M].凌雯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1。

[6] 闫艳. 人格平等与财产均衡.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

[7] 张雪梅.伍尔夫女权主义文学观论.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05,(3)。

猜你喜欢

傲慢与偏见女性主义
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女性主义的三次浪潮
中国从女性主义到女性主义翻译的实践
Feminism in The Princess Focused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ncess and Her Father
《傲慢与偏见》中语言特色分析
以《傲慢与偏见》为例探讨情景语境理论观下的文学翻译
可怜又可悲的女人
《傲慢与偏见》汉译文片断对比评析
女性主义的东方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