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费社会中幻灭的“美国梦”

2009-11-04龙森祥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09年9期
关键词:消费社会美国梦了不起的盖茨比

龙森祥

摘要:F·S·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和美国华裔女作家任璧莲的《典型的美国佬》创作上相隔几十年,分别书写了美式和中式 “美国梦”。作品中男主人公对“美国梦”的追寻史以及他们最终的悲剧结局有诸多相似之处,而且他们最终都成了消费社会的牺牲品。

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典型的美国佬》;“美国梦”; 消费社会

引言

“美国梦”起源于美国历史早期,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人摆脱了殖民统治,大大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他们认为,在美国这样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家里,人人机会均等,只要诚实地工作,人人都有成功的希望,都能实现自己的美梦,包括物质上的“财富梦”和精神上的“爱情梦”。 多年来,“美国梦”一直是作家书写的热门主题之一。19世纪中页,美国出现了成功系列小说。其中阿尔杰的很多作品如关于亚伯拉罕·林肯的传记等描述了穷孩子变成富豪名人从而实现“美国梦”的故事,成为白手起家最终实现“美国梦”的象征,有人称他是19世纪“美国梦”最成功的推销员。19世纪中后期美国浪漫主义文学也继续以满怀的豪情颂扬“美国梦”。20世纪以后,随着现实生活中“美国梦”艰苦追寻及幻灭故事的频频发生,“美国梦”破碎的主题开始在文学作品中体现了出来,如马克·吐温的《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杰克·伦敦的《马丁·伊登》、尤金·奥尼尔的《天边外》、西奥多·德莱塞的《美国悲剧》等。

在众多描写“美国梦”幻灭的作家中,美国20世纪“爵士时代的优秀编年史家” F·S·菲茨杰拉德(F. S. Fitzgerald)和美国华裔女作家任璧莲(Gish Jen)虽身处不同的时代,却分别在《了不起的盖茨比》(The GreatGatsby, 1925)和《典型的美国佬》(Typical American,1991)中生动地呈现了一个美国式和一个中国式 “美国梦”。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主人公盖茨比是美国中西部一个贫苦农民的儿子,他执着地追求“美国梦”,希望有朝一日能发迹。“一战”期间,盖茨比参军入伍,认识了“大家闺秀”黛西,深深地爱上她却没钱娶她。当盖茨比战后复员回来时,黛西已嫁给了富有的汤姆。盖茨比梦想用金钱夺回黛西,于是不择手段发了财,但在他没有实现梦想之前惨遭杀害,成了替死鬼。而任璧莲的《典型的美国佬》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的美国文化正向多元化发展,少数族裔也开始了从“边缘”到“中心”的努力。华人移民移居美国后也很快投身于“美国梦”的追寻中来。《典型的美国佬》中的男主角拉尔夫就是华人追寻“美国梦” 最典型的例子之一。很小的时候,拉尔夫·张就被父亲送去美国,并希望在美国实现他的梦想。尽管他在追寻他的“学位梦”、“事业梦”和“财富梦”的过程中也曾经获得过一些成功,但他的梦想最终幻灭,并以家破人亡的悲剧收场。

一、美式“美国梦”和中式 “美国梦”的相似书写

透过《典型的美国佬》中拉尔夫的奋斗历程,我们可以发现拉尔夫“美国梦”的追寻和F·S·菲茨杰拉德笔下的盖茨比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盖茨比是“美国梦”的执着追求者,对他来说,“财富梦”是通向“爱情梦”的阶梯,因为贫穷使他与即将到手的爱情失之交臂。他为了追求“财富梦”,改了名字,以求在精神上“脱胎换骨”;在行动上严格要求自己,订了严密的“时间表”:早上六点起床,六点一刻做哑铃体操,七点一刻开始学电学,晚上七至九点“学习有用的新发明”①,此外他还写了“个人决心书”,要求自己“不要浪费时间”“读有益的书和杂志”“每周储蓄五元”②等。然而,他的种种正当努力都没能使他圆梦,而后来他竟通过非法经营贩卖私酒成了暴发户。

有了金钱作后盾,促进了盖茨比对“爱情梦”的追求。他买了一幢离黛西家不远的别墅并频频举行盛大晚会以引起黛西的注意。盖茨比想方设法与黛西约会,带她参观他那豪华的住宅及摆设以显示他的富有。面对金钱和巨大物欲的诱惑,黛西不能自持,成了他的情妇。他要求黛西与丈夫汤姆决裂,然而汤姆并不甘心罢休,当场揭穿了盖茨比与黑社会勾结贩卖私酒的勾当。对此,黛西先是动摇,后来决心投靠汤姆。在黛西开车撞死了汤姆的情人茉特尔后,黛西与汤姆密谋,嫁祸于盖茨比,并唆使茉特尔的丈夫枪杀了盖茨比。盖茨比死前还抱着他的梦,等待着黛西的不可能打来的电话。然而,随着一声枪响,盖茨比和他的梦,被彻底毁灭了。他终因“为了抱着一个梦太久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③。

尽管,拉尔夫的背景和与盖茨比不同,但他的“美国梦”奋斗史以及他的悲剧下场和盖茨比有很多相似之处。抗日战争过后的四十年代后期,国家满目疮痍。张父为了望子成龙,把他从中国送去美国留学。从此,拉尔夫便踏上了追寻“美国梦”之路。和盖茨比一样,拉尔夫也有远大的抱负,他在去美国轮船上就给自己定了远大理想和目标:“他要在班上考第一名,要是不把博士学位证书送到父亲手上,他就不回国。” “要为全家争光”④。到了美国之后,他把原名张意峰改为拉尔夫,这是他追寻美国梦的第一步,这一点和盖茨比改名不谋而合。同时,为了实现他的理想,他也给自己制定了和盖茨比相似的严格时刻表。

在拉尔夫寻梦的开端,生活充满了艰辛。为了生计,甚至不得不在极度恶劣的环境下工作:一大早他就要起床,洗刷,穿上血淋淋的衣服,然后到后铺的地下室里去。地下室里,借着黄色的40瓦灯光,一箱箱的动物包围住了他。他要一小时接一小时地杀鸡,拔毛,然后再清洗。第一个星期,粪便,垃圾和烂肉使他天天要吐。⑤他的转折点是后来遇到了他的姐姐特丽莎。在姐姐的帮助下,娶了她的朋友海伦。结婚几年后,又拿到了机械工程学的博士学位并留在了美国一所大学里任教。此时,拉尔夫已有两个女儿,也拥有了汽车和房屋。最后,他没费多大的劲就得到了终身教职席位。可以说基本上实现了他的事业梦。然而,拉尔夫对“美国梦”的追寻还没有结束,他的“财富梦”诱使他放弃稳定的工作改为经营炸鸡店。为了实现他的野心,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买下了建在一个深坑之上的炸鸡店。格罗弗声称这桩生意“将是一个真正成功故事的开始。这将是一个白手起家的人的开始”⑥。 然而,象征“美国梦”的炸鸡店终于因格罗弗的欺诈而倒闭;妻子海伦也被格罗弗诱骗发生婚外情;拉尔夫在精神失常的状态下开车把姐姐特莉萨撞成植物人。至此,主人公拉尔夫的“美国梦”彻底幻灭,并为此付出了代价。

二、消费社会的牺牲品

十九世纪晚期以来,西方社会内部的体制形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使得消费社会的全球化体制及消费主义文化意识形态取得支配地位。消费社会以西方社会的普选权及社会福利体制的建立和生产者的消费者化为标志,使西方文明的基本价值获得了在日常生活体制层面的表述形式。正如西方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后现代理论家让·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一书中所说“今天,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它构成人类自然环境中的一种根本变化。恰当地说,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⑦。

一战后的美国由于在一战中发横财而处于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时期。此时的经济的繁荣,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美国进入了一个充满物质、人们拼命追求物质享受的消费社会。在消费社会中,人们疯狂地追求金钱以及用金钱能够购买得到的物质财富,以显示自己存在的价值。然而这种对物质和金钱的疯狂追求导致了人们精神上的空缺、个人及社会的根本性毁灭。盖茨比和拉尔夫就是消费社会牺牲品的典型例子。

猜你喜欢

消费社会美国梦了不起的盖茨比
电视剧《欢乐颂》与“新穷人”的思考
《了不起的盖茨比》和意式苹果酱圣代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形象再解读
试论对武汉地区大学生瑜伽消费情况的研究
“诗意地栖居”与“看上去很美”
探析鲍德里亚思想的研究脉络
《了不起的盖茨比》:从文学到电影的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