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英语诗歌的衔接与连贯

2009-11-04戴瑞亮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09年9期
关键词:连贯衔接

戴瑞亮

摘要: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都必须运用某些衔接手段来达到意义上的连贯,否则就会导致语义含混甚至交际失败。尽管衔接手段在各种文体中都被运用,但每一种文体中使用的衔接手段又各具特色。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形式,其以衔接达连贯的手段有极为独到之处。本文以英国乡土诗人彭斯(Burns)的“My Luve Is Like a Red, Red Rose”为例,分析了英语诗歌为实现连贯而使用的各种衔接手段,以期为读者分析诗歌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衔接; 连贯; 形式衔接; 意义衔接

一、引言

衔接与连贯一直是篇章语言学和话语分析研究的重点。时至今日,国内外的篇章研究者已发表和出版了大量有关衔接与连贯的文章和著作,分析的语料涉及小说、散文、戏剧、新闻、会话等几乎所有文体形式。然而,或许是由于诗歌中衔接与连贯的特殊性及其分析研究的复杂性,学者们对诗歌中的衔接与连贯还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研究。本文尝试用衔接与连贯理论分析诗歌这一特殊文体,弄清它是怎样利用衔接达到连贯的,以期为探讨诗歌的篇章结构提供提供一条新的路径。

二、衔接与连贯理论

(一)衔接

基于语言学家们提出的观点,我们认为衔接就是使语篇达到连贯的各种各样的衔接方式与手段。衔接可以分为形式衔接和意义衔接。形式衔接主要包括句内衔接和句际衔接;意义衔接则主要依靠修辞手段、语篇结构、逻辑思维等实现。形式衔接和意义衔接不是彼此分离的,他们既对立又统一,形式衔接里面有意义衔接,意义衔接里面又包含形式衔接。

(二)连贯

连贯指话语之间意思完整、主次分明、前后连贯,包括文中句子之间意义上的种种联系。从语义上看,句子各部分应该是紧密联系在一起,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从语法上看,正确的句子应该是结构严谨,关系一致,语序正确;从修辞上看,好的句子应该是中心突出,逻辑性强,准确简练。如果一个句子表达的意思不完整,主次关系不明确,逻辑关系混乱,那么这个句子的统一性和连贯性就遭到了破坏,句子就有语病,读者也就无法正确完整地理解作者的本意。

三、英语诗歌中的衔接与连贯

诗歌是用凝炼而有节奏的语言以及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来创造形象,抒发情感,表现思想,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这种特殊的体裁不仅在形式上有独到之处,内容上也有自己的特色。

以下是英国诗人彭斯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My Luve Is Like a Red, Red Rose”。原文如下:

MY LUVE IS LIKE A RED, RED ROSE

——Robert Burns

O, my luve is like a red, red rose,

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

O, my luve is like the melodie,

Thats sweetly playd in tune.

As fair art thou, my bonie lass,

So deep in luve am I,

And I will luve thee still, my dear,

Till a the seas gang dry.

Till a the seas gang dry, me dear,

And the rocks melt wi the sun!

And I will luve thee still, my dear,

While the sands o life shall run.

And fare thee weel, my only luve!

And fare thee weel, a while!

And I will come again, my luve,

Tho it were ten thousand mile!

在这首爱情诗的开头部分即第一节中,诗人表达了自己真诚、热烈的情感,后两节层层推进,把感情推向高潮,最后一节是诗人对爱人的祝福和承诺。与此同时,诗人所赞美的爱人在读者眼中的意象也依次发生变化,从开始的一朵红红的玫瑰、一支动人的乐曲,发展到一个更新、更广、更深沉的意境,即辽阔的海洋、坚固的岩石和烈日炎炎的太阳,通过这些景物的描写来衬托诗人对爱情立场的坚定与珍惜,那就是整个宇宙可以变化甚至被摧毁,唯独爱情千古不变。下面我们以该诗为例阐述诗歌中的衔接与连贯。

(一)形式衔接

形式衔接指在句内和句际中运用一切有形的衔接手段使话语连贯,主要是由语言本身的因素构成,如语音、语法和词汇等。

1. 语音手段

首先,诗人必须注意到诗句的语调和音韵。语调的选择最能体现出一首诗歌的衔接机制,因为不同的语调不仅能突出与主题密切相关的语义关系,还能把诗歌中的关键词连接成语义链,逐步揭示语义发展的不同层次,起到新旧信息交替的衔接作用。音韵常见的有头韵、尾韵和和声。语调和音韵能加强诗歌的音乐感。不同语调表达作者不同的内心感受,读者可通过辨别不同的语调和音韵做出与诗人内心相应的情感反映。上面的诗共四节,每节四行,其中一、三两行每行四个重音,二、四两行每行三个重音,韵律是abcb,即二、四行押韵。以第一节为例:

O, my luve is like a red, red rose,

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

O, my luve is like the melodie,

Thats sweetly playd in tune.

二、四两行押尾韵,使两句上下呼应。第一句重音在“O” “my” “luve” 和“red”上,而第三句在“O” “my” “Luve” 和“melodie”上,由此可见这两句通过对强调部分的重复实现隔行衔接。第二句中重音落在“newly” “sprung” “June”上,第四句中则在“sweetly” “playd” “tune”上,这样就可以清楚地辨认出句与句间的形式联系,从而可以体会出内容上是如何实现连贯的。

通览全诗可以看出“l” “r” “m” “n” “v”等舌音、颤音、鼻音和摩擦音用得较多,而“p” “ b” “t”这样强有力的爆破音运用极少,这也是与诗人要表达的主题连贯统一的:“My Luve Is Like a Red, Red Rose”是彭斯根据苏格兰民谣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爱情诗,要充分体现民歌特有的清新自然和真挚淳朴以及爱情的绵绵之意,不需要铿锵有力的声调和语调,鼻音和摩擦音等会使人感觉到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爱情是何等轻柔,何等美妙。

由上述可见,以语音为手段的衔接不仅仅联系着上下句,还与诗歌的主题有很大关系,也只有这样才能使诗歌达到和谐统一。

2. 语法手段

语法手段主要包括指称、省略、连接等。通过各种各样的语法手段的运用,可以了解句子之间的语义联系,甚至可经过前句从逻辑上预见后续句的语义。下面我们分析一下彭斯的诗是如何利用语法手段进行衔接的。

1)指称(即照应或参照):指称是指用代词等语法关系表示语义关系。指称词所替代的是表示人、物、概念等的词语。常见的指称词有it, that, one, those, then, here, there等。使用指称词可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并把两个句子有机地联系起来。如在彭斯爱情诗的第一节中指称词“That”在第二行和第四行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指称rose,第二次指称melodie。这样第一节的两个比喻通过“that”联系在了一起。

2)省略:省略是指语篇中句子的某些基本结构成分的缺省。这些成分从语法上讲是需要的,但作者或者说话人假定它们在语境中已经明了,因而不必再出现。省略和指称一样,既是避免重复的手段,也是连接上下文的手段。诗歌“MY LUVE IS LIKE A RED, RED ROSE”中未出现省略句,这是由诗歌语言的性质决定的。诗歌一般篇幅较短,信息高度凝炼,传递的意义需要用具体的词句明示出来,再加上诗歌韵律、篇章结构对仗工整等方面的要求,所以诗歌很少把省略作为实现连贯的手段。这可以看成是诗歌中衔接与连贯的一个特别之处。

3)连接:主要指复合句,因为大多数复合句都由连词来充当句与句之间的语义纽带,以达到意义连贯,形成衔接。如诗歌第二节第一行“As fair art thou, my bonie lass”中“as”的使用使句子倒装,从而对“fair”起到强调作用,突出对所爱的人的赞美之情。第二节后两行“And I will luve thee still, my dear, Till a the seas gang dry.”中, “till”把前后两个小句形式上衔接起来,内容上承接了时间,从而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第三节第一行中的“till”是对上一节最后一行中的“till”的重复,形式上把二、三诗节衔接起来,语义上也起到了强调作用。第三节第二行“And the rocks melt wi the sun!”中, “and”是表示并列的连词,连接了上下句,使句子紧凑而工整,使诗歌节奏匀称,从而起到了纽带作用,而第四节头两行“And fare thee weel, my only luve! And fare thee weel, a while!”中的两个“and”则是起顺接而不是并列的作用,小句间过渡自然、轻松。第三节最后一行“While the sands o life shall run.”中“while”表示条件“即使是 ……”,第四节最后一行“Tho it were ten thousand mile!”中“tho”表示让步“虽然,尽管,哪怕”。它们在形式上起到衔接作用的同时,内容上也强调了爱情可超越时空,这两句属于从属连接(指独立子句与从属子句的连接)。

3. 词汇手段

语篇中跨越小句或句子的两个或多个词项之间有意义联系时就产生了词汇衔接,也就是说,词汇衔接指通过词汇选择在语篇中建立一个贯穿语篇的链条,从而建立语篇的连续性。

1)词汇重复:词汇重复是指一个词项以其自身的形式或以同义词、近义词的形式重复出现,以达到语篇连贯的目的。“My Luve Is Like a Red, Red Rose”对“Red”的重复意象生动,象征了诗人心上人具有青春的活力。“Luve”的多次使用显现了诗人在内心呼唤自己所爱的人,让我们感觉到他们之间的依恋之情。定冠词“the”的重复也有其内涵,“the seas” “the rocks” 中的“the”含指世界上所有的海洋与岩石,实际意义是指诗人人生中所经历的所有时空。两个短语都与诗歌的上下句以及诗人表达的主题相关联,既统一了句子又表达了诗人与爱人之间千山万水也割不断的深情厚意。“Till a the seas gang dry”的重复则表明诗人对爱情的坚贞不渝,语言坚定有力。

2)词语搭配:搭配作为语篇衔接手段涉及所有语义相关的词项。如“red, red rose”与 “ newly sprung in June”, “melodie”与“sweetly playd in tune”, “seas”与“gang dry”, “rocks”与 “melt”都体现了词语之间在语义上的搭配关系。花开,花开之时,花开的样子;演奏,演奏的方式,演奏的效果,这些都准确地表达了爱人的美丽是多么的自然、纯真。“大海干涸水流尽”、“岩石被太阳融化”等诗句中词语与词语的搭配和谐,承上启下,形象的表达了所要描写的事物和所要表达的感情。

3)副词:第一节最后一行中的“sweetly”指弹奏出的曲子给人甜蜜与优美的感觉,除了承接上句中的“newly”,还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心上人形体、性格多么和谐、完美。最后一节的“And fare thee weel, my only luve! And fare thee weel, a while!”中“a while”表示诗人对爱情的期盼,虽然二人暂时分离但爱是永远的。诗人把时空与爱情交融在一起,使主题得到升华。

(二) 意义衔接

在同一语义场即语域中所使用的词之间是有联系的。每个词的使用都要服务于语篇的语域,每一句都必须围绕着语篇所要表达的主题展开。句与句之间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才会使语篇意义连贯。意义衔接指根据具体语境,不运用明显的衔接手段,而是依靠意义或内容使语篇连贯的手法。这种内部联系大多是通过修辞、结构和逻辑实现的。

1. 修辞方面,诗歌一开始就用了两个比喻“like a red , red rose,like the melodie”,使语言生动形象,惟妙惟肖,既丰富了文章的表达力又增添了文采。另外,还使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诗歌还用了对偶句,即把结构相同、意义并重、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成一串,形成一个整体,如“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与“Thats sweetly playd in tune.”之间的对仗。

2. 结构也是实现连贯的手段之一。有内部联系的诗歌具有一种整体性和统一性。对诗歌整体意境的把握由整体的结构来实现。本诗的结构不仅仅是为了感官上的美观,它还让读者通过简短的行文来领略更多的含义。诗歌写作要遵循一定的语言规则,我们因此可以借助语体特征和句子套路来理解诗歌。从节奏、节拍、韵律、前景化到特殊句子结构的使用,诗歌都显示出独特的风格。本诗采用了诗歌的基本结构,全诗分为四个小节,每节排列工整似台阶状,所以诗句从内容上也层层推进,从而达到形式与内容上的统一,这也是诗人所需要的效果。

3. 正常的人都有逻辑推理能力,从上面所介绍的诗歌发展脉络上可以看出其内部逻辑上的连贯性。我们在欣赏此诗之前,首先要了解彭斯的写作时代背景及个人背景。他是苏格兰民族诗人也是农民诗人,他崇尚自然,所以诗中出现的自然景物较多,如“rose”“sea”“rock”“sands”等;他还有着农民特有的豪放与纯朴,这在诗歌语言中都有体现。我们要依靠大的语境,结合诗歌主题,展开联想,提取相关的背景知识,运用我们的逻辑思维来理解诗歌的真正含义。

四、结语

虽然诗歌的形式多种多样,语言灵活多变,但它最终还是来源于生活中人们已经约定俗成的语言。要达到交际的目的,让读者理解作品,诗人必须使语言的表达在词汇的选择运用上,句与句的排列组合上,上下句的联系与照应上,做到主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只有这样,才会使读者借助于各种衔接手段有逻辑、有条理地去深深体会诗人丰富的内心情感,领略诗歌的真正魅力和内涵。本文虽然仅对一首诗歌的衔接与连贯情况进行了分析,但基于所有诗歌在衔接与连贯方面的相似性,本文的分析结果同样适用于对其它诗歌衔接与连贯的解释。

参考文献:

[1] Halliday, M. A. K. & R. Hasan, 1976. Cohesion in En-

glish [M]. London: Longman.

[2] Jakobson R. 1960. Closing statements: linguistics and

poetics[A]. In T. A. Sebeok (ed.). Style in Language[C]. Mass.: M. I. T. Press.

[3] Traugott, E. C. & M. L. Pratt. 1980. Linguistics for the

Students of Literature[M]. New York and London: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Inc.

[4] 曹杰旺、罗思明.2003,衔接与连贯[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10-14。

[5] 胡壮麟.1995,《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6] 张德禄.2000,论语篇连贯[J],《外语教学与研究》(2):103-109。

猜你喜欢

连贯衔接
第七只鸟
四读法解答排序题
论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的衔接与配合
高一英语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
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对策分析
关于出口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衔接
浅析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衔接与连贯
好口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