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度拓展 相机链接

2009-09-29徐慧林

小学教学研究 2009年9期
关键词:纳兰性故园诗情

徐慧林

古诗文简短精炼,如果只就文本教文本,未免流于浅显、单薄,也会显得突兀孤立。古诗文教学和其他文体教学一样,需要拓展延伸,甚至需要多一些拓展延伸与链接。

在主教一首诗文的同时,适度地拓展相关的时代背景、作者简介、诗文典故,相机链接与诗文相关的其他诗文,这样以点带面成体,既能使学生对诗文的理解更全面,更深刻;又能促进学生大量积累古诗文,涵养儒雅之气。同时,这也是新课标理念“开发课程资源”“用教材教”的生动体现和具体落实。

某教师在执教苏轼的《题西林壁》一课,随着教学的推进,让诗中有诗,诗外有诗,以诗带诗,拓展链接巧妙精当。如,同一景(庐山)同一诗人不同时期的诗词相比较,(《初入庐山》和《题西林壁》),同一景不同诗人的诗词(李白、白居易、毛泽东的诗句)来烘托,同一类型不同诗人的诗词作对比(哲理诗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学生的见识更广了,理解更容易了,所受启迪也更深刻了。

下面以江西省教育规划重点课题、南昌市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策略与模式的研究”总课题组的一次阶段性展示活动的案例为例来具体阐述。

《赠汪伦》片段——

在理解完诗意诗情后,执教老师这样拓展链接:

李白望着踏歌赶来送行的汪伦,喜出望外地吟诗告别,李白站在飞檐凌空的黄鹤楼送别他的良师益友孟浩然时,又深情地吟诵着——(课件出示:《送孟浩然之广陵》)

《长相思》片段——

在理解完诗意诗情后,执教老师这样拓展链接:

这一路上,纳兰性德还写了一首词:(出示《如梦令》)

万帐穹庐人醉,

星影摇摇欲坠。

归梦隔狼河,

又被河声搅碎。

还睡,

还睡,

解道醒来无味。

在“想象故园”环节,执教老师继续拓展:

听了同学们的描绘,故园,多么令人向往。

故园,那是高鼎笔下的“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故园,那是张志和笔下的“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故园,那是陶渊明笔下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故园,那是李白笔下的“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刻,故园带给你的是——

这是你们的感受,你看,故园,在纳兰性德笔下,那是——

课件出示:忆当时,垂柳丝。花枝,满庭蝴蝶儿。——纳兰性德《河传》

想象完故园,对比后,执教老师更深入拓展:

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思乡啊,所以,写思乡的诗句也是数不胜数,咱们一块儿来看看——

因为思乡,张九龄曾经这样写道: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因为思乡,卢纶曾经这样写道: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因为思乡,李觏这样写道: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还是因为思乡,李益这样写道: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你看,这所有的诗句表达的是一个共同的心声——乡心。

在结课之际,执教老师还不忘再次拓展,巩固认识并升华情感:

同学们,或许,长大以后,有一天,我们会离开家乡,远离故土。从那一刻起,乡心、乡愁,将在我们心底滋生、蔓延……

因为乡愁,我们会想起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因为乡愁,我们会想起张籍的——“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纵观两节课的拓展链接,十分巧妙到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拓展与链接妙在适度,适度体现在结合了学生年龄特征,切合了年段要求,有阶段性、层次性。《赠汪伦》是二年级的古诗,学生古诗文积累较少,因此教学中的拓展也精要,只在拓展理解诗情之后作了一次拓展,数量也只是一首。而《长相思》是高年级的课文,此时学生古诗文积累比较丰富,有一定的语言感悟能力,因此,拓展链接的次数多了,拓展链接诗词的数量也多了。这样的拓展与链接,都在学生感悟能力之内,又具有一定的张力,促进了学生对古诗文的归类与积累,实现古诗文内容和意义上的建构。

拓展与链接妙在恰当,恰当体现在链接点的选择很到位。《赠汪伦》链接点在理解完诗意诗情之后,学生了解同一个作者同一类诗歌,既积累了送别诗,又有助于诗情的深入领会。《长相思》的几次链接点也选得好,在初步理解了诗意后,链接同一作者的同类诗歌和其他诗人的同类诗句,有助于触类旁通,将学生感悟引向深入。在想象“故园此无声”时,拓展一些清新的田园山水诗歌名句,鲜明的对比产生强烈的反差,让学生在对比反差中顿悟情感,此时理解更深刻,感悟更透彻。在结课时继续链接,锦上添花,让学生对古代诗词中的乡心乡愁的认知更上一层楼。点与面结合,此时的学生正如《触摸春天》中的那位盲姑娘“安静”,不仅是捂住了一只蝴蝶,更是捕捉到了整个春天。

拓展与链接妙在有益,有益在较好地促进学生深入领会诗词情意。两课的链接与拓展都以内容相近为链接“焊条”,实现了链接与拓展的“无缝焊接”。肖老师的链接让学生看到了李白的另外一次离别,感受李白式豁达开朗的离别。杨老师的链接,轻拢慢捻抹复挑,开始时正向迁移(如纳兰性德的《如梦令》和其他诗人的乡愁诗词名句),接着反向对比(如高鼎、陶渊明等的田园山水诗),最后趁势深入(如王安石张籍等的思乡名句),让学生经历认知的淬炼,使乡心乡愁的认知深化,情感升华。

猜你喜欢

纳兰性故园诗情
纳兰性德: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李轶贤
好事近·故园之恋
浪淘沙·夜雨做成秋
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
菩萨蛮·雾窗寒对遥天暮
春日
故园芊芊芳草处
诗情空间的创造
一束火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