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文言文教学的思考

2009-09-16李庆楷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分类整理工具书文言文

李庆楷

学好文言文是继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也是学好语文的需要。但现在的文言文教学并不乐观,大部分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产生一种恐惧、厌学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我作了一些尝试。

一、指导学生读注解,查工具书,提高自学能力

根据文言文本身的特点,指导学生学会预习文言文,比其他任何一类文章的预习都更为重要。文言文预习的关键是依靠注解,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把握内容梗概。旧的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学生做记录,教师讲得积极性越高,学生被动性越强,学习过程也就越苫,成绩当然也提不高。通过预习,读注解,用工具书解疑,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获得新发现,新知识。结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向教师提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充分利用课堂上朗读,以读激发兴趣

一篇文言文,就像一道菜肴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在读中品味,激发学习兴趣。一道菜讲究色、香、味;一篇文章讲究形、意、情。品味一道菜要眼看、鼻闻、口尝,心悟,品一篇文章要眼到、耳到、口到、心到。我认为,学好文言文首先要口到,口到即是读,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学生文言文语感的重要途径。所以在课堂教学上,要求学生“入乎其内”,如入无人之境地读,读出文言文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来,读出文言文的原汁原味来,读出形、意、情来。教给学生诵读方法,指导学生按通读、赏读、美读三个层次由易到难诵读课文,力求达到三种境界。如教授初二下册第25课《桃花源记》一文时,我就是通过读,完成对整篇课文的教学。具体方法分三步进行:第一,诵读课文。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关配乐,使学生边听配乐,边读,将学生带入意境,激发朗读的激情,结合课文的注释,让学生自读,要求读顺。第二,赏读课文。先在多媒体的屏幕上展示一幅课文插图后,提出“桃花源美在那里?你能不能描会一下?”进而赏读课文,细细品味桃花源美景。第三,美读课文。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思想和形、意、情读出来,把自己的思想和形、意、情读进去。通过反复诵读,领略文章的精妙,感悟作者的才思气质,最后达到熟读成诵。

三、引导学生分类整理重要文言词语,学会积累

整理最重要文言文词语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环节,也是必要环节,这一环节只能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不能教师代替,古人云:“供人以鱼,只解一餐;授人以渔,终生受用。”教师在课堂上应适当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俗话说:“好脑子不如烂笔头。”所以,我在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整理、记录重要的文言词语,养成随时积累材料的好习惯。如教授初一上册21课《论语》六则时,我让学生自己分类整理字音、词义、通假字、成语、难句翻译等,学生根据我所列出的条目自行分类整理,然后同学们互相交流,自行修正。又如在教授《世说新语》二则时,在《期行》一文中出现了“尊君、“君”、“家君”这样名词,但他指的人不同,辈分不同,“尊君”是别人对自己父亲的尊称;“君”是自己对别人的尊称;“家君”是在别人面前尊称自己的父亲,这样加以综合比较分析,使学生能一目了然,做成笔记便于复习。正是通过这种学习活动,学生主动获得知识,又科学地训练学生技能。

四、扩展视野,增加知识,利用爱好,加深印象

学生不仅要学好书本上的基础知识,还要在此基础上扩展视野,增加知识面,如在教授初一上册24课《木兰诗》一文时,结合课文内容,根据木兰从军的故事,把《木兰诗》课文编成故事,讲授给学生,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把故事重讲一次,并轮流讲,看谁讲得好,讲得生动,这样同学兴趣很浓,就连不喜欢学习的同学也被吸引,使学生从新奇、有趣的故事中理解课文,加深了印象,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才能表现的机会,并表扬、鼓励讲得好的同学,这样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另外在教授初二上册21课《小石潭记》一文时,有优美的景色描写,就要求学生找出有关句子,并根据自己的体会,用现代文描述。

总之,在学习中,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欢乐,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力保障。

(责编 李 晔)

猜你喜欢

分类整理工具书文言文
小班探究式生活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文言文阅读专练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分类整理,巧解分数应用题
指导学生巧用工具书
初中生语文工具书使用的问题与对策
试论如何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效率
针对公交公司的钱币分类整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