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文本为范,作文学习从此起航

2009-09-16石平风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拟题作文题目写作方法

石平风

目前使用的初中语文教材,对学生的作文教学没有专门系统的训练篇章。各年级的作文教学根本无章可循,由于没有教材的引导,教师对作文感到无所适从。同样,学生学习作文也有很大的盲目性,近年来名目不断翻新的作文书充斥着校园,一个中学生没有几本作文书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于是乎,每逢作文,学生“克隆”之风盛行,文中假话连篇,毫无真情实感可言,学生的作文到了这个地步,令人感叹。

另一方面,长期以来,我们的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也存在着严重脱节的现象,教师的讲课从字词的音、形、义到句段和篇章,从中心的归纳到写作特点的总结,备课之细之精,身处其中的自己感受颇深。令人遗憾的是,就是这样的课文分析,对作文的“借鉴”作用却是少得可怜,缺少的是两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作文可以作为衡量学生语文学习的尺度。如何进行作文教学,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借鉴课文学习作文,是学生学习作文一条重要途径。

1.立足课文,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写作练习

中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课文绝大部分都属于名家精品之作,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思想性,这对于学生写作素材的丰富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此,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结合课文内容,进行了改写、缩写、扩写及仿写等不同形式的书面表达训练。如将九年级上册诗歌《雨说》改写成散文,并以《雨的自述》为题;用第一人称改写《孤独之旅》中的杜小康在芦苇荡中的心境;用《游行大典之后》续写《皇帝的新装》;对《心声》提取主要情节,进行课文缩写等。用晁盖等人的视角改写《智取生辰冈》等。由于这种训练立足课文,学生熟悉内容,并且采用了形式多样的写作训练,既复习和巩固了课文的旧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深受学生的欢迎,产生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

2.利用课文,积累写作素材

人教版的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总体上说是古今中外文章的典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古今文章的水平,这就为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相结合,运用范文向学生提供写作材料,帮助学生积累写作资料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在课文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将范文的内容教给学生作为写作材料,如《唐雎不辱使命》《公输》等课文历史人物所表现出来的舍生忘死的凛然正气,是写作这一类主题作文的好材料。在《愚公移山》和《香菱学诗》中,我们能够感悟到锲而不舍终有成的主题。在《我爱这土地》和《乡愁》中,蕴涵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孔乙己》等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折射出时代和社会的世态人情和精神风貌等。其次,我在讲课中,非常注意启发学生对课文中提供的写作材料,从不同和角度加以灵活运用,以求材料达到利用的最大值。

3.巧用插图进行练笔

中学课文中有为数不少的插图,学生不但可以借插图理解巩固课文内容,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要结合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合乎逻辑的再创造。在教《孤独之旅》时,我用多媒体将插图展示在大屏幕上,要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和说明它,并要描绘出主人公杜小康的心情。这样,以课文的插图为切入点,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深入学习文本做好了铺垫。在课文和作文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写作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既然初中语文课文中有这么多的插图,我们为何不好好利用起来呢?

4.向课文学习写作方法

语文课本上的每一篇课文就是一篇范文,通过分析它的遣词造句、立意构思和谋篇布局,向课文学习写作方法不失为一种学习作文的好方法。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课文学习中积累写作方法,既可以向个别的课文学习,也可以把类似的课文放在一起进行归纳学习,从而掌握这篇文章或这一类文章的一般思路、结构安排、写作特点等。既可以模仿着写,也可以用现在学习的课文跟学过的同类文章认真比较,对照自己的作文,取长补短,以此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语文教材名家名篇多,入选的文章时代感强,风格各异,写作方法多样,因此,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学习中积累写作方法,以便写作时进行合理选用,使文本与写作结合,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5.利用课文的题目,设计自己靓丽的作文题目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标题能使文章文采倍增,令人过目不忘。然而,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除了一些写作能力不错的学生以外,很多学生在话题作文的拟题上缺乏生机、灵性。如何让学生拟出一个靓丽、富有动感的作文题目一直困扰着我。也采用了很多办法,如让学生用修辞法,套用歌词、诗词,要求学生作文题目语言上或含蓄优美,或简洁明快,甚至干脆印发优秀作文题目百篇让他们参考使用,然而,总觉得收效不显著。于是乎尝试着用课文题目做示范,鼓励学生借鉴,自觉效果不错。以九年级语文课文题目为例,这些题目或抒情,如《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或以人物为题如《孔乙己》等;或揭示主题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等。这样就为学生作文找到了一条比较实用的拟题方法。我在上《孤独之旅》时,从学生的作文拟题方面进行恰当的引导,我问学生,作文有很多的拟题方法,或概括内容,或渲染环境,或揭示主题,或引起悬念,既然有这么多的可能性,而作者曹文轩为何选用《孤独之旅》为题呢?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本标题的作用,即既能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又与小说内容密切相关。这样的引导,对学生文章拟题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诸如此类,点化学生。在以后学生作文中出现很多诸如《宽容之旅》、《品味遗憾》、《与快乐同行》等富有诗意的题目。

向课文学作文,还有很多的角度和方法,如学习写景物的技巧,学习用语言行动刻画心理的技巧,学习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方法等,在这里不一一赘述。

(责编 李 晔)

猜你喜欢

拟题作文题目写作方法
把握课文特点,习得写作方法
扮靓作文之“眼”
擦亮文章的“眼睛”
写作方法指导重在运用
擦亮文章的“眼睛”
方法种种巧拟题
画一画,写一写
你眼中的我
写人文的写作方法
2009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作文题目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