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09-07-13刘明伟颜金玲

继续教育研究 2009年5期
关键词:继续教育高校

刘明伟 张 蕙 颜金玲

摘要:以高等学校的现状为立足点,具体分析了目前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原因,针对教学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继续教育

一、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现状及原因-

(一)目前教学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现状

目前高校教学管理队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文化层次不等(有硕士生、本科生、专科生),专业也是五花八门,工作能力存在很大的差距。现以某普通高校为案例,该校是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的新兴大学。以各二级本科教学学院的教学管理人员为依托(不包括合并的专科院校和独立学院),教学管理人员在岗33人。女士31人,男士2人。其中硕士(包括在读硕士)13人比例为39.4%;本科1人比例为3.1%;本科(成教、函授)15人比例为45.5%;专科3人比例为9%;退伍军人1人比例为3.1%。职称情况:副高5人比例为15.2%,中级13人比例为39.4%,初级14人比例为42.4%,无职称1人比例为3.1%。近两年由于学科建设和专业整合,管理队伍渗透了新鲜血液,教学管理人员调整了一批25-30岁左右的硕士生,但专业结构复杂,真正学教学管理专业的几乎为零。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具有硕士水平的大多为年轻人,而且是应届毕业生和留校学生担任该工作,他们具有活力及较强的反映能力,但工作经验不足,协调能力不强;具有本科学历和副高职称的中年人,虽然有较强的工作经验和协调能力及奉献精神,但他们的学历还有待提高。

(二)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存在的原因

客观原因:近年来随着院校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院校依法自主办学的能力增强。二级学院、分校区的出现,教学管理层次增加,教学管理作为教学系统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重心开始逐步下移,院(系)教学管理由过去的单一地执行学校行政命令的方式转移为主动地、开创性地工作。教学管理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对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管理理念、单一的知识结构、陈旧的管理方式必将制约管理效益的提高。

主观原因:目前高校教学管理队伍的素质总体上是比较好的,特别是调整了一批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学院长,教学管理岗位也调整一批高素质的年轻管理人员。但管理队伍由于院校生长不足,来源复杂,能力素质参差不齐,所以导致教学管理工作质量不高、效率低下。再者由于高校近年不断扩招和融合其他专科院校,政策重点放在学科建设和专业整合方面,加上学校在待遇和职称评定方面,培训和进修方面,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方面,校级和省级教改项目申报方面,全向教师偏移,导致教学管理人员需要培训和进修或继续深造的几率有限;导致中级或副高职称人员兼课来满足与教师同级别的岗位工资;导致具有硕士学历的年轻教学管理人员不安心本职工作,想尽一切办法当老师。

二、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管理队伍人员紧缺问题

以该高校本部为案例,现有学生17820人(包括硕士生、本科生、专升本);教职员工1550人,专任教师620人。现参照14个教学学院从事教学管理(不包括学生辅导员和教学院长)人员33人;教学管理人员与全校学生比例为0.19%;与全校教职工比例为2.1%;与专职教师比例为5.3%;根据以上数据分析,教学管理人员所占比例非常小,工作非常杂,工作量非常大。学校在待遇和政策方面向教师偏移,忽视教学管理的重要性,在继续教育和培养等方面忽视了教学管理人员,导致教学管理队伍人员工作不稳定,换岗转岗现象非常严重,导致管理队伍人员严重紧缺。

(二)教学管理人员素质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开始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规模迅速扩大。要建立一个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教学管理体制,就必须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学管理队伍。

根据某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文化素质的数据分析:成教本科和专科毕业人员比例总和为58.6%,他们的优势是:从事该项工作时间长,工作熟练,具有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精神。他们的劣势是:需要提高学历的同时还要进行专业培训和兄弟院校相互交流;硕士和全日制本科人员比例总和为42.5%,他们的优势是:年轻,具有活力,信息量大,潜力大。他们的劣势是:工作热情不高,从事该项工作时间短,转岗换岗现象比较严重。需要加强政治思想学习和技能培训,需要加强专业培训和专业深造。针对教学管理人员的学历结构来看,虽然有的具有硕士或者本科,但真正学教学管理专业的是空缺,而且教学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普遍偏低,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素质,改善教学管理人员待遇是教学管理队伍质量提升的关键所在。

(三)资金问题

由于近年来的扩招,高校在校生规模上急剧扩大,高校必须要大量对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公寓、实验室、实验设备、研究所的投入和建设,为了建设不惜动用大量资金,导致资源非常紧张。为了缓解矛盾就贷款扩建,为了还贷款就继续扩招,扩招的结果又加剧了教育资源更加紧张,学校根本没有充裕的资金来保证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经费。加上我国的大中专院校教师在继续教育中得到经费支持的,则基本上属于空缺。

三、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对策

(一)高校各级领导给予教学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视和政策支持

在发达国家,“继续教育”伴随终身教育思想不断推进,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英国早在1944年,《巴特教育法》专门设立章节,建立比较系统的继续教育制度;美国继续教育是指正规教育以后进行的一种范围很广的教育,使成人不断获得个人职业需要的新知识、新技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职业技术教育术语》称:广义的继续教育是指那些已经脱离正规教育,已参加工作的成员有成人责任的人所接受的各种各样的教育。

高校继续教育的范围应该扩大,扩大到一切从事具体教育活动的人员,其中包括高校教师和教学管理相关人员,只有这样,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继续教育才会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为继续教育对象创造更多的教育条件,高校应根据自身的财力、物力,人力资源,结合本校特点和教学管理人员的需求,分期分批次地进行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及技能操作,使得各层次的人员都有学习、进修,参加培训的机会从而提高教学管理人员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二)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正确观念

由于继续教育是提高教学管理人员学历水平,专业能力的有效手段与途径,并且对教学管理人员的培养与教育也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因此,不论是教学管理人员还是教学领导都应从教学管理队伍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继续教育,培养对学习和新知识缺乏的紧迫感,调动教学管理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以形成继续教育与自觉提高的良性互动。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是为教学全方位服务,教学管理人员面对的服务对象是教师和学生。由于高校的政策向教师倾斜,导致大部分教学管理人员工作不安心,工作热情不高,对教学管理工作没有正确的理解。一部分教学管理人员只满足于日常工作,没有创新和开拓精神,有高级职称和具有硕士学位的管理人员一门心思争上课,争取和教师平等地位,忽视了本职工作的重要性。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忽视了教学管理人员;导致有本科学位的考研究生,有硕士学位的考博士生。但真正学教学管理专业和继续深造相关专业的人员几乎为零。高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是长期积淀起来的,如果高校教育在发展中长期处于优胜的话,必须提高教学管理人员对继续教育的正确认识,给予管理人员轻松和谐的教育环境。

(三)构建教学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平台营造和谐文化氛围

高校各级领导首先要转变观念,统一认识,以科学的发展观为基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思想上高度重视教学管理队伍建设,重视教学管理人员的培养和管理,严格把好入口关,培养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业务能力和思想动态。领导要加强对教学管理人员培养的资金投入,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管理人员培训和继续深造的措施,构建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培训体系。把教学管理人员有规划、有制度、有步骤地让他们接受培训,培训要同教学管理工作岗位考核、职能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教学管理人员培训和继续教育的重点应放在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学历层次的继续教育上。做到重点培养与全面提高相结合,为全体教学管理人员提供平等发展的机会。

猜你喜欢

继续教育高校
对继续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探究
关于促进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的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对初中英语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