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行资产减值准则存在的问题

2009-06-30任丽英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9年17期
关键词:资产减值权责发生制

任丽英

提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资产减值准备问题逐渐受到学术界、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和实务工作者的重视。本文主要介绍现行准则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关键词:资产减值;权责发生制;可收回金额;利润操纵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资产减值准备以决策有用观、未来经济利益观和资本保全观为理论基础,以持续经营假设为前提,以未来经济利益观为本质,是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是相关性和可靠性权衡的结果。资产减值准则可以使企业根据实际情况更合理地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提高资产质量,消化潜在风险,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向现实和潜在的投资者等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未来现金流量等与决策相关的信息,真正实现资产的实物保全,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

一、现行资产减值准则的进步

现行资产减值准则全面规范了资产减值的计量和计提,扩大了适用范围,增加了“资产组”和“总部资产”的概念,更加明确了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时间,避免企业操作的随意性,禁止转回减值损失,缩小利润操纵空间,统一规定了计量的属性,增强了资产减值计量的可操作性,明确规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披露,采用经济性作为确定标准,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一些弊端,提升了企业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在科学性和严谨性上有了很大发展。

二、现行资产减值准则存在的问题

现行资产减值准则有助于夯实企业资产,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相关性,但也存在以下问题:

1、计提金额具有一定的弹性。资产减值准备是对可能发生的资产损失计提的,这给企业留下了较大的职业判断空间,为企业根据自身需要利用减值政策提供了条件,给企业管理当局粉饰财务报表和经营成果提供了可能;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虽大大收缩了“资产减值转回”虚假利润的弹性空间,但从会计角度来看,这一规定缺乏一定的理论依据,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不能客观实际地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损害会计信息质量,误导信息使用者。

2、计量难度较大。我国资产减值会计主要采用可变现净值和可收回金额等标准。我国目前资产信息、价格市场机制尚不健全,公允价值、未来现金流量的确定很大程度上依靠人为的主观判断,要合理确定各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有较大的难度。资产组的划分缺乏明确的标准,必须考虑企业管理层管理生产经营活动的方式和对资产的持续使用或者处置的决策方式等因素,执行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直接影响到是否要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和计提多少的问题。

三、现行资产减值准则存在问题的成因

1、资产减值确认方式多样。资产减值的确认方式可以按单个资产、资产类别、全部资产、资产组等方式进行,确认方式不同,其结果也不同。由于确认方式的多样性,主观因素和不确定因素较大,企业管理当局就可以通过机会主义的会计政策选择,提供虚假不实的财务信息,误导使用者。

2、可变现净值、可收回金额的计算复杂。可变现净值、可收回金额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其结果会因人而异,导致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弹性过大,使计提不仅缺乏衡量标准,而且缺乏制约手段。

3、会计人员专业素质较低。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业务水平较低,基层会计人员不能与其他部门有效协作,缺乏了解市场信息的能力,影响了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正确实施。

四、现行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完善

企业应从以下方面完善资产减值问题的处理:

1、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从业水平。资产减值事项本身的特殊性造成资产减值会计的执行具有固有难度,其恰当的执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水平。因此,应严格执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进一步加强会计人员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职业判断能力,从总体上提高会计职业人员的水平。

2、规范对资产减值会计核算的独立审计。资产减值准备项目具有内容特殊、金额较大、情况复杂等特点,只有尽快建立起与资产减值会计有关的审计准则,使资产减值会计的审计规范化,才能保证资产减值会计更好地发挥作用,才能保证资产减值会计制度更好地在我国推广。

3、强化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要想真正规范企业会计行为,打击会计造假行为,就需要财政等监管部门对企业经常进行定期不定期的财务检查,对查出的违规、违法情况,追究相关人员和企业的法律责任,提高法规的严肃性与震慑力,保证财务数据的准确性。

4、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会计控制不仅具有规范企业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防止并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等作用,更重要的是对于提升现代企业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只有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才能保证各项资料的准确与完整,为资产减值准备的正确提取奠定基础。

5、适当限制企业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权。赋予企业一定的会计弹性,便于企业通过专业判断和会计选择向市场传递公司的特有信息,从而可以降低准则的实施成本。但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相对滞后,市场主体还很不成熟,适当限制企业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权是完全必要的。

6、健全和发展资产信息和价格市场。以“市场价格评价”机制代替“企业价格评价”机制,为减值准备的计提提供更加真实、有用的依据,建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动态询价报价系统,使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定期公布的有关资产价格和信息资料计提资产减值损失,提高资产减值会计的可操作性,增强资产减值信息的公允性和客观性。此外,企业应加强现金流量预算管理,建立全面、完善的现金流量预算体系,加强现金流量分析,提高资产减值计量的可操作性。

7、建立完善的企业业绩考核体系。资产减值损失准则维护资产信息真实性的目标,正受着利润操纵的冲击,因此有必要完善企业业绩考评体系,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考核结合起来,选择科学的业绩考核评价方法,切断资产减值准备与公司考核评价指标之间的联系,从而弱化公司管理层利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操纵盈余的动机。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曾阳,刘琦.对我国新颁布的资产减值准则的思考[M].北京工商大学会计学院,2006.

[2]马希伟.资产减值会计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

[3]曹椿苗.新会计准则下的资产减值准备相关问题探讨[J].市场论坛,2006.1.

猜你喜欢

资产减值权责发生制
资产减值准则在航运业中的应用
权责发生制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应用分析
我国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问题浅探
资产减值新旧会计准则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