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坪回族乡旅游经济发展对策

2009-06-30陈镜先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9年17期
关键词:旅游经济发展

陈镜先

提要通过市场调查,对草坪回族乡旅游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发展模式和战略、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方面,提出促进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草坪回族乡;旅游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旅游业已经成为西部大开发浪潮下的一项支柱性可持续发展工程。对生产力不发达的民族区域,大力发展旅游不仅可以刺激消费、繁荣经济,发挥旅游业对各产业的高关联度和拉动经济的作用,而且可以增加就业,为维护民族地区的稳定团结出力。桂林市雁山区草坪回族乡作为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山村,相对闭塞,但也因此造就和保存了许多奇秀的自然山水和古朴的民俗风情。如何合理利用草坪回族乡的自然和文化资源,进一步发挥旅游经济在当地经济发展中的综合作用,是本文研究的内容。

一、草坪回族乡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雁山区草坪回族乡距一级客源集散地——国际旅游明珠城桂林市区仅37公里,漓江依乡而过,12.5公里漓江风景线蜿蜒境内,被誉为“青罗带上的一颗明珠”。草坪回族乡总面积34平方公里,总人口5,000人,其中回族人口占38%,是广西唯一的回族乡。

草坪回族乡旅游资源丰富,山、水、洞、文化、民俗旅游资源齐备,尤其是以国家4A级旅游景区冠岩为代表的高品位资源,具有国际吸引力。1994年以来,草坪回族乡共引进外资约5,000多万元,成功开发了漓江沿岸的冠岩地下河溶洞游览景区、田园观光轻轨滑道车、千亩观光休闲农庄、云雾山庄等旅游项目。其中,冠岩景区年接待游客超过50万人次,旅游营业收入达3,000多万元;神龙谷森林度假中心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目前,据《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调查,景区内共有各级景点10处,其中一级景点2处、二级景点1处、三级景点5处、四级景点2处。采用五级标准对景观单元进行评价,冠岩为一级,潜经村、白崇喜官邸为三级。除此之外,还有神龙谷天坛园、小河里休闲农庄、大田月柿农业观光基地、七星湖度假村等已开发或正在开发的项目。

旅游业的发展,大量游客的涌入,打破了草坪回族乡原有封闭性的传统农业经济结构,也带动了农业及其他产业的发展。九十年代初,草坪回族乡还是远近闻名的贫困山乡,不通电、不通路,生活、生产条件极为落后,是雁山区最穷的乡之一。随着旅游业及其带动的农业快速发展,全乡人均纯收入由1990年的315元增长到2007年的3,269元。2007年全乡非公有制经济的乡镇企业从业人员144人,第三产业营业收入980万元(不含冠岩景区),同比增长2.73%,全年累计完成第三产业营业收入达3,980万元。

二、草坪回族乡旅游经济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开发和带动,草坪回族乡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地处在风景名胜区内的草坪回族乡,资源优势并没有得到凸显,仅靠以冠岩为主的旅游经济发展存在“瓶颈”问题。

(一)旅游产品类型单一,资源整合不够。调查显示,大多数游客仍以观光为主要目的(图1),名山奇洞、河流瀑布、乡村风光分别吸引了64%、57%、41%的游客;而因特色村镇和民族风情而来的游客较少,两项只分别吸引了14%和28%的游客;度假方面比重更低,仅有7%的游客感兴趣。说明目前仍以传统的观光型旅游为主,而度假、民俗文化和参与型旅游产品有待开发,从而旅游吸引力有限。

(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薄弱。特色是旅游的生命,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没有文化做支撑,旅游业难以向高级阶段发展。调查显示,在被问到“是否知道草坪乡是回族乡”时有65%的游客表示不知道,可见草坪回族乡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知名度偏低,并且地区旅游形象不鲜明。草坪回族乡丁字街原本具备圩填文化底蕴,但现今已没有多少保留。民族文化方面,唯有的潜经回族文化,也因长期同汉族、更多地同汉族杂居,民族之间互相交往,文化双方互动,语言和服饰互为渗透而逐渐产生变异乃至消失。一些历史文化遗址,也由于自然的侵蚀和人为的破坏,已经破烂不堪,而且文物所剩无几。

(三)旅游产业链条联系不紧,行业结构不合理。草坪回族乡旅游经济中“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配套功能不够完善,要素之间大部分关联度低,没有形成闭合的旅游系统。以冠岩为例,旅行社仅和冠岩景区联系较紧密,与住宿业彼此分割,各自为政,导致服务配套水平低,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

在旅游业的内部结构上,行业结构不合理,发展很不平衡。目前,草坪回族乡主要提供的服务内容,以“游”为主。“吃”的方面,餐饮质量不尽如人意,有26%的游客有所报怨,占报怨之首;“住”的方面,由于游客多选择在桂林或阳朔过夜,导致草坪回族乡住宿业极为萧条,仅能留住少数来此度假的散客;“购”的方面虽存在一些商铺,但规模小且产品缺乏特色,惨淡经营;说到“娱”,可以说是一片空白,更没有任何夜生活可言。

(四)旅游收入结构不合理,门票收入占比重过大。通常在旅游总收入中,门票收入一般只占1/3~1/4左右,大量的收入仍然来自于食、住、行、娱及旅游工艺品等项目。但在草坪回族乡的旅游业总收入中,景区门票收入在旅游收入中所占比重过大,来源单一,以冠岩景区最为明显。从某种程度上讲,目前草坪回族乡旅游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正是由于对简单快捷的门票收入过分依赖,导致吃、住、行、购、娱等旅游要素、延伸性旅游产品以及其他配套服务设施和管理跟不上市场的需求,长期处于发育不良的状态,形成“门票依赖症”。正由于草坪回族乡旅游景点和相关配套设施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旅游产品种类少,单一的开发观光旅游,娱乐性和参与性项目过少,不能充分调动游客的兴趣,导致游客逗留时间较短,这同时也造成了游客预期消费水平低。此外,旅游商品缺乏特色,也是消费水平低的原因。(图2、图3)

(五)市场竞争激烈。从游客的旅游空间行为看,目前草坪回族乡只有作为桂林和漓江的分流区,依附地位明显,而且在漓江沿岸的几个乡镇与杨堤、兴坪中,资源特征上有同质性,并且他们特有的民俗风情和文化都将使之成为草坪回族乡旅游经济的有力竞争对手,因而需要探讨草坪回族乡在此大环境下如何抓住机遇,取得竞争优势,走出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

三、草坪回族乡旅游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一)混合型的发展模式,极品带动的发展战略

1、现阶段应选择以混合型发展模式为主。混合型发展模式,即将资源型和客源型发展模式相综合,充分利用诸如冠岩等极富吸引力的自然资源和草坪回族文化的人文资源,同时借助桂林市和漓江风景名胜区的客源优势,将二者有效结合。

2、依托冠岩的知名度,实施极品带动发展战略。目前,冠岩景区占到全乡旅游收入的90%以上,因而也可以说草坪回族乡的游客90%以上是因冠岩而来。在被问及是否还会再来草坪回族乡旅游时,有66%的游客回答仍会故地重游,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冠岩景区独具特色的“水、陆、空”游览方式和奇美的洞穴风光形成的无可替代的吸引力。目前就是要利用冠岩作为吸引客源的核心,先将旅游者引进来,进而在整个区域范围内进行客源共享,使周边竞争力相对较弱的资源得到极品资源的辐射,带动区域旅游资源的同步发展。

(二)完善产品结构,注重民族文化。现今人们越来越要求旅游活动有文化性、娱乐性、参与性,而草坪回族乡目前相对单一的初级观光产品已经明显不能适应需要。因此,草坪回族乡旅游各要素行业的产品必须随着旅游市场需求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升级换代。

1、民族文化旅游产品。“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文化相对于旅游经济发展的作用不言而喻。草坪回族乡作为广西区内唯一的一个回族乡,独有的回族民俗文化应当是其区别于其他旅游地的一大特色,是难于被模仿和复制的。

草坪回族乡民俗文化方面内容现在已遗存不多,必须重视发掘整理,并恢复一定历史风貌,形成一定的旅游吸引力。①打造回族迁徙的文化品牌。草坪回族乡白姓回族的来历,既有《宋史》所记载的史实,又有草坪人自己的“两兄弟为躲避迫害,携《古兰经》从洛阳逃往此地藏于洞中”的传说,虚实结合的神秘使得草坪回族乡成为众多穆斯林寻根问祖的归宿;②穆斯林的精神家园。草坪回族乡潜经村现有由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主持修建的一座清真寺旧址,至今留有在回族穆斯林中的地位很高的白崇禧亲笔所提的“兴教建国”的碑刻。面对国内不可忽视的和国际更加庞大的穆斯林客源市场,精心组织以高品位穆斯林宗教文化为主要内涵的旅游活动大有可为;③以回族文化为主线,开发多种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如民族风情、节庆可开发为旅游产业;民族服饰、特色食品、工艺品可开发形成旅游商品,促进草坪回族乡生产、商品市场的发展。

2、其他旅游产品。①乡村旅游产品。草坪乡的乡村旅游可以加入多种参与型和娱乐活动,如推出“做一天庄稼人”活动;安排游客可加入的民族歌舞表演,民族体育运动项目射弩、穿板鞋、抛绣球等,并且可向世人展示现代化的农业已完全不同于传统农业,而是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时时处处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②度假旅游产品。草坪回族乡气候温和宜人,年平均气温19摄氏度,有利于度假、疗养,再加上草坪回族乡淳朴自然的风貌,优美绮丽的田园风光,为开展休闲度假娱乐活动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自然环境;③特种旅游产品。本次问卷调查显示,已有5%的青年游客希望能在野营地中过夜,进行自助探险旅游,并且到草坪回族乡旅游的游客受过大专及以上(包括研究生学历)教育的游客占了游客总数的63%以上,游客的整体学历层次较高,在选择旅游产品的内容和形式上,趋向于选择高文化品位和特殊、新颖的旅游体验。草坪回族乡应关注这些种类的旅游方式,在资源开发方面,可利用特殊的自然生态、森林、河流、湖泊等,开展以探险和发现为主题的特种旅游,如背包游、登山游、徒步游、野营游等。

(三)调整旅游产业结构要素。促进游客消费水平仅仅靠门票收入等的刚性收入是不行的,必须要使游客的消费呈现在产业要素的各个环节上,呈现在旅游目的地整个社会的旅游供给上,因此必须注意产业结构要素的合理化和高度化。而目前草坪回族乡旅游产品中的“购”、“娱”等项十分薄弱,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购物和标志性旅游娱乐还未形成。本次调查显示对草坪回族乡的娱乐和购物表示满意的仅有2%和1%,比例严重偏低,近乎可认为这两项在草坪回族乡基本为空白。今后应增加参与性、娱乐性活动内容,完善购物设施,以增强吸引力,延长游客逗留时间,增加消费数额。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草坪回族乡提供给游客的餐饮问题。餐饮已成为游客对草坪回族乡游客“最不满意的方面”,这不仅包括餐饮质量差,也包括缺乏特色,如目前草坪街尚无一家专营地方特色菜肴的饭店。当地企业应采取措施,改变此种局面。

草坪村是全乡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旅游龙头,而这些多集中在“丁”字型的草坪街上,可依托原址、利用原设施,逐步发展完善各项功能,既保证原有乡镇功能,又要发挥旅游优势,以草坪街作为全乡旅游活动的中心区,作主要旅游服务接待基地。“吃”、“购”、“娱”这三个草坪回族乡旅游业的弱项可以在此集中加快发展:提高饭菜质量,开设地方特色菜菜馆,并且饭店建设要高中低档合理配置,适应不同层次游客的需要;安排建设手工艺商店、旅游产品商店,以家庭作坊形式出现;建设娱乐中心,安排卡拉OK、放映厅、健身中心、桑拿等项目。这些方面在草坪回族乡其他景区、休闲度假区也要适当发展,并在扩大规模的同时重点发展几个骨干旅游企业。

(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央金.试论民族文化与旅游经济[J].现代商业,2007.30.

[2]李南峰,吴明清,邓丽.关于发展武当山旅游经济的几点思考[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3]宋丁.突破中国旅游市场的门票经济瓶颈[J].旅游学刊,2008.5.

猜你喜欢

旅游经济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中国城镇化发展对旅游经济的促进作用
安徽省旅游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湘西州浦市古镇发展旅游经济的思考
蚌埠市智能旅游与人文环境多元化调研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