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转型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2009-06-30周艳恒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9年17期
关键词:转移经济结构产业结构

周艳恒

提要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本文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进程与现状入手,找到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产业结构;经济结构

中图分类号:F304.6文献标识码:A

长期以来,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从全国来看,2006年末统计全国农村人口9亿多,农村常住人口中劳动力总资源5.3亿,3.7亿多为农业劳动力,而农业生产需要约1.7亿劳动力。农民进城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口流动,而是实现我国工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是各个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必然发生的现象,也是每个国家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迈进所必须面对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分析

1、制度之因——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迟滞与历史惯性。从国际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市场化、现代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普遍化的经济现象。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样面临着二元经济结构的历史约束与现实困境;二元经济结构一方面为中国工业化基础的建立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三农”问题的生成与加剧。改革开放以来,传统二元经济结构受到了来自市场化改革与农村制度创新的共同冲击,但迄今为止,这种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迟滞与历史惯性依然是制约“三农”难题化解的主要制度障碍。

2、国内现实存在的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1)城乡结构矛盾明显,妨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一是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进程。2007年底我国城镇人口5.94亿人,城镇化水平44.9%,在《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公布: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246,619亿元,比2006年增长11.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8,910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21,381亿元,增长13.4%;第三产业增加值96,328亿元,增长11.4%。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7%,与2006年持平;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9.2%,上升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9.1%,下降0.3个百分点。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发展速度不利于服务业的发展,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恰恰最容易进入城市服务业。二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及由此衍生的城乡居民身份差异给农村劳动力的自由迁移增加了成本和风险,影响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三是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不高,就业竞争能力较弱。四是随着城市失业数量的增加,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者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愈加激烈,过高的城市失业率会加大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寻找工作的机会成本。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自发性、无组织性及秩序混乱。由于农村劳动力要素市场发展滞后,农村劳动力转移表现为大量的无组织和自发性特征,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很少。主要表现在:由于农村劳动力就业供求信息不畅,缺乏组织与合理引导。而在这样的背景下,2008年又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流向产生了影响,造成了大量民工潮的回流,回流的这部分劳动力闲置在当地,给当地政府造成了就业等方面的一定压力,如何安置这部分劳动力,成为各地政府的当务之急。

(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渠道单一,直接受地域影响的制约。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信息主要来源仍然靠亲友相传和本村外出人员的介绍,对广播、电视和报纸上的用工信息缺乏信任,这就使得其用工信息来源渠道单一,而用工信息来源渠道单一又导致相同地方的外出务工人员集中于相似的行业,极易产生内部的竞争,不利于其收入的增加。

二、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措施

针对前面分析,具体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改进的措施,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产业的转移与承接。农村劳动力流动与产业聚集有着密切的关系,哪里产业聚集效应大,哪里吸引的劳动力就多。反过来,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又加速了这些地区的产业聚集。但是,伴随这种正反馈机制的形成,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二元经济结构,这对中西部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不利的。只有当中、西部地区有自己强大的产业聚集,实现东、中、西部产业趋同,地区差距才可能缩小。因比,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大的地区,要认真研究产业集聚与劳动力流动的关系。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得到足够发展后,会向下一个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转移。因此,做好产业承接,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在本区域内转移,这既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加速本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但是,产业转移除受比较优势的因素影响外,制度、市场等因素也非常重要。如果一个地区虽有比较优势,但是制度成本高,市场发育滞后,产业转移也会受阻。

另外,经济欠发达地区相对便捷的基础设施和相对成熟的产业链比不上东部地区。因此,中、西部地区要大力推动制度创新,扩大对外开放水平,优化投资环境,加快市场机制的培育和发展。

2、加快城市化进程,扩大就业需求。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因此,我们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大、中城市的经济规模较大,产业门类较多,聚集效应强,消费水平较高,为解决农村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推动城市化,要不断加快现有大、中城市发展,继续调整和完善经济结构、提升产业档次,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各类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综合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大、中城市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用。小城镇是实现城市化的重要路径。我国多数小城镇现有人口规模小,经济发展空间较大,吸纳就业能力较强,农民进镇成本低,可以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现实需求。还要看到,多数农民是在搞好土地承包经营的同时兼营二三产业,相当数量的农村劳动力还不完全具备离开土地进入离家很远的大、中城市的条件。小城镇具有与农村联系紧密的区位优势,便于直接发挥辐射和带动功能,促进水利、道路、环保、农电和通讯等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让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仍旧居住在村里,让那些在村外工作的人每天往返上班,比单纯将劳动力从农村迁移到新建的小城市和城镇更加便捷、有效。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体现特色,注重质量,逐步完善,把扩大就业需求,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优先目标。为此,要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引导乡镇企业合理聚集,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根据小城镇特点,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以产业为依托,培育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特色经济,逐步扩大产业规模。完善小城镇的投融资、用地、户籍、购房、发展二三产业等相关政策,大力扶持小城镇发展,拓宽小城镇投融资渠道,吸引民间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企业、外商以多种方式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发展小城镇的各项公益事业。在保护耕地和农民合法权益的情况下,妥善解决城镇建设用地。改革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取消对农民工的种种不合理限制,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

3、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改善劳动力市场环境。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分割十分严重,农民进城就业壁垒重重,对缓解短期劳动力供给局部短缺矛盾极为不利。

首先,要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构建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有效机制,改善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环境,制定合理的最低工资和职工社会保障与福利标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证劳动者及其后代平等的教育和培训的权利。消除就业歧视,使农民享受市民待遇,打破城市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之间身份、户籍、住房、培训、医疗卫生等待遇的制度限制,使农民进城就业者享受市民同等待遇。

其次,要建立劳动力供求预警机制。过去我们较多地关注劳动力需求不足,对劳动力供给关注较少。面对我国劳动力供求的新形势,尤其是劳动力供给的局部短缺,政府和企业应提高劳动力供求预测意识,及时根据劳动力供求变化,掌握更全面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制定相应对策,维护劳动力市场供求稳定。

再次,以改善劳动力供给为目标,努力完善收入政策。一是以工资指导线为宏观手段,按照企业名义工资率逐年增长水平应等于全国平均长期劳动增长率的要求,引导工资合理增长。同时,加强工资和价格的控制,在特定的经济条件下,政府借助于法律或行政手段对工资、价格实行管制,如对价格和工资进行冻结;二是推行以激励为基础的收入政策,即对工资增长率超过工资指导线的企业课以重税,对工资增长率低于工资指导线的企业予以减税。学习西方发达国家裁员与减薪替代经验,以减薪的办法减轻简单裁员对劳动力市场带来的震荡。如,一些西方大的跨国公司开始注重社会形象和社会责任,他们在需要裁员时,先与职工代表商议用降低10%的工薪福利的办法替代10%的裁员计划,如果一年以后公司业绩仍没有好转,才考虑实施裁员计划。

最后,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力度,依法维护劳动力市场秩序。通过舆论引导和政策推动,加大宣传力度,严肃劳动保障执法,净化劳动力市场环境,规范企业用工和工资支付行为,严格社会保险费用征缴,强化企业劳动保护和劳动者自我防患意识,完善劳动者对侵权案件的投诉举报与受理制度,健全劳动保障争议调解和仲裁机制,依法依规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要真正实现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实现集约型经济发展战略,就需提高劳动者素质。高素质劳动力意味着高工资、高福利、高产出,意味着劳动力资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业市场竞争迫使城乡劳动力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这种竞争也是提升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关键。各级政府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安排足够的经费用于普通劳动者培训,使财政政策真正有利于鼓励和引导农村劳动力提高素质。同时,鼓励和引导用人单位积极承担起职工职业技能培训的任务,以提高农村进城就业者的职业技能水平。

(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周济.发挥职业教育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重要作用.

[2]刘海萍.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的公共政策选择[J].湖北社会科学,2005.4.

[3]马怀里,李颖.当前“三农”的两难矛盾及其解决的基本思路——论统筹城乡发展视野下的农业农场化经营方式的创建[J].江淮论坛,2008.1.

猜你喜欢

转移经济结构产业结构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劳动力转移的法治保障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驱动机制研究
欧美发达国家人力资本转移变化研究与启示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
中国解决产业结构问题从淘汰落后产能入手